父母教育孩子意見不一致?我家秘訣:分歧悄悄討論,對娃夫妻一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經常有朋友問真心爸媽:你們兩人自己帶倆娃,又一起寫育兒書,就沒有過對娃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有了分歧,你們會怎麼辦?在這上面,真心家還真有一個秘訣,被真心爸爸總結為:閉門會議。
1、父母意見有分歧,沒啥大不了的
夫妻關係再好,在教育孩子上再默契,到底是兩個人,不可能時時處處全都意見一致。
爸爸媽媽意見有分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完美的「夫唱婦隨」、「婦唱夫隨」、天衣無縫的配合,真的只能是美好的願望。
當爸爸的,不要覺得和你對某件事看法不同的孩子媽,是專門和你對著幹;當媽媽的,也沒有必要抨擊孩子爸「啥都不知道,凈跟著搗亂」。
娃是兩個人的娃,有了分歧,想辦法統一意見就是。
2、為帶娃上的分歧吵架,是最不明智的事
不少夫妻吵架的原因,通常是孩子,丈夫要這麼做,妻子要那麼做,人人都覺得自己有道理,都要堅持自己是對的,於是,吵架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但是吵架有什麼用呢?無非各自發泄一下情緒,表達一下對對方的憤怒,吵過了,問題還在,分歧還在,連帶著還傷害夫妻感情、讓孩子擔驚受怕。
所以說,為帶娃的分歧吵架,是最不明智的事。
3、讓娃看到爸爸媽媽的分歧,更是糟糕
有的爸爸媽媽,會直接讓孩子看到父母的意見分歧,「聽媽媽的,別聽你爸瞎說」、「聽爸爸的,你媽啥也不懂」,甚至直接當著孩子的面吵起來,還拉著孩子「站隊」:「說,你是跟媽一夥兒還是跟爸一夥兒?」這更糟糕。
無論多大的孩子,看到父母的分歧,都會很困惑:爸爸媽媽意見不一致,我到底該聽誰的呢?聽爸爸的吧,媽媽會不高興,聽媽媽的,爸爸會不高興,要不我誰都不聽?
經常為帶娃爭執的爸爸媽媽,會很容易發現,孩子的行為,缺乏「一致性」,他今天這樣,明天可能就會那樣,而哪一樣,都不太符合爸爸媽媽的期待。
比如有一對爸爸媽媽,媽媽對孩子比較溫和,而爸爸主張對孩子應該嚴格,爸爸經常批評媽媽:「你看你,總是慣著他,把都給慣壞了。
」於是爸爸老師批評孩子淘氣,媽媽則認為孩子淘氣一些是天性,結果,有媽媽撐腰,孩子在爸爸眼中就越來越淘了。
媽媽也很鬱悶:「孩子帶成這樣,孩子爸老怪我,到底該咋辦呢?」
4、討論比吵架管用得多
真心爸媽認為,遇到分歧,討論比吵架、爭執有用得多。
討論是致力於交換看法、尋求共識,解決問題。
所以每次發生意見不一致的情況,我們夫妻都會展開討論。
兩個孩子一個十四歲多,一個十一歲多,十幾年來,我們花在討論上的時間,累計可能超過上千個小時,比較小的分歧可能十分鐘就討論清楚,大的問題可能要連續討論兩三個小時,總之,不討論清楚不罷休。
討論的時候,我們致力於「分析事情」而不是「說服對方」——把事情拿出來,定義我們的問題是什麼,問題的原因可能是什麼,把方方面面理清楚,然後找到一致意見。
這樣,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兩個人會更容易達成共識。
5、關起門來討論,不讓孩子參與
真心爸媽的討論,通常是「關起門」進行的,不讓孩子參與,也不讓孩子聽到。
當然,並不是在發生分歧的現場馬上「砰」地關上們,把孩子關在外邊,然後夫妻倆開始討論。
事實上,我們很反對孩子在場的情況下,爸爸媽媽關上門嘀嘀咕咕一番,那會讓孩子有一種他被排斥在外的感覺,孩子會很不舒服。
我們通常會選擇孩子不在家的時候,或者晚上孩子入睡後,把發生分歧的事,或者懸而未決的事,拿出來認真討論一番。
當然,也有的分歧,發生在現場,倆人都有點火氣,需要馬上討論清楚,這時候我們會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需要討論一下,可能會比較大聲,不過不是吵架,和你們沒關係,你們不用擔心。
」
孩子們習慣了爸爸媽媽經常會做一些討論,也學會了尊重爸爸媽媽的討論,既不來聽,更不參與。
有一次,孩子在家時,我們在自己房間裡討論一些工作上的事,正好小兒有事來找爸爸媽媽,一進屋看到爸爸媽媽正在嚴肅認真地討論問題,馬上說:「哦,你們繼續討論,我等等會兒再來。
」
6、沒有討論清楚的事,不輕易對孩子表達意見
有的時候,並不是爸爸媽媽有意見分歧,而是冒出一個之前沒有遇到過的新情況,需要爸爸媽媽想辦法去解決或者應對,這時候,如果我們兩人還沒有討論過、沒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我們不會去跟孩子說。
比如,我家一個孩子小學三四年級時,有一次老師打電話,說孩子作文交了白卷。
問題聽起來好像挺嚴重,老師也挺著急,在一些家庭中,爸爸媽媽聽到這樣的事,可能一放學接到孩子,馬上就劈頭蓋臉地問孩子怎麼回事,然後嚴厲地告誡孩子,再也不許發生此類事件了。
但真心爸媽的做法是,在孩子放學前,我們兩人先討論了一番:孩子為什麼會不寫作文呢?是不是他在寫作文上有什麼困難?
討論的結果,是我們覺得孩子剛剛開始學寫作文,可能還不太適應,應該給他時間,讓他慢慢習慣,既不用批評他、也不用著急給他找作文書、作文班。
於是孩子放學回來,我們只是告訴他:考試時寫作文交白卷是不可以的,無論自己寫得滿不滿意,都需要先完成卷子上的任務。
孩子沒被批評,也就放鬆了很多,之後不出我們所料,大約用了一個學期,孩子就慢慢適應寫課堂作文了。
通過「閉門會議」,真心爸媽帶大兩個孩子的過程中,幾乎是很完美地實現了「分歧悄悄討論,對娃夫妻一體」,所以也特別想把這個小辦法分享給帶娃過程中有此困惑的爸爸媽媽們。
如果您覺得這個辦法不錯,歡迎轉發分享,如果您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也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
PS. (1)本文作者「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是一對父母,兩個男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半,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評論、討論、提問,但請不要叫我們「小編」。
謝謝。
(2)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本文和文中圖片。
(3)歡迎轉發分享。
孩子,你是爸爸媽媽的寶貝,而我們是你的「差評師」
面對如此珍愛的孩子,為什麼爸爸媽媽又毫不猶豫地挑剔他的諸多不是,一刻不停地向他發出「差評」呢?在爸爸媽媽貼給孩子的負面標籤後面,到底藏著什麼樣的心態?
孩子從小就聰明懂事,只因爸爸媽媽這樣做
要說娛樂圈出了名的好爸爸,非黃磊莫數,隨著《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熱播,黃磊對女兒多多的教育理念也成了大家的關注焦點。在節目中,多多的表現可圈可點,有著超乎同齡人的穩重和成熟。節目剛開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