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做小霸王,又不當受氣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莉的話:關於這個話題,我曾經分享過心理諮詢師李雪的一篇文章《如何處理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回復「衝突」可看),其實對比李雪老師的觀點和尹老師的「三不」原則會發現,二者的核心思想是類似的,那就是相信孩子們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大人儘量少干預。

「生活本來就是有悲有喜,有常規有意外。

知道世界有灰暗,不等於要把世界看得灰暗;知道世界是光明的,也不等於毫無防範心理。

這是你對社會應該有的態度,也是教育孩子應拿出的示範。

」值得思考的一段話!

…………正文分割線…………

家長們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為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問題。

其實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

沒必要的介入,或不得當的介入,一方面會把孩子間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沒給孩子留出學習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機會,第三個壞處是容易讓孩子遇點小衝突就覺得是個大事,反而變得斤斤計較,心胸狹隘。

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互相發生點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長不必把這看成是問題,不必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氣。

不嚴重的情況下,假裝沒看見,把矛盾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較嚴重時,簡單地拉開即可,不必計較自己的孩子吃虧了還是占便宜了。

道理可以簡單講一下,不講也行,關鍵要保持友好輕鬆的態度。

這看似有些不作為,卻正是培養兒童健康人際關係的最基本、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

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

我把這種方法總結為「三不原則」: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

我女兒圓圓4歲前的固定玩伴是婷婷和小哲,都是女孩,出生時間差不多,且在同一層樓住著。

三個小傢伙總是東家進西家出地在一起玩。

婷婷和圓圓性格比較溫柔,小哲比較急躁,常常在搶東西時占上風,發生衝突時就會狠咬對方一口。

我記得有兩次圓圓去小哲家玩,突然哭著跑回來,說小哲咬她了,胳膊上有明顯的牙印。

我總是看看她的小胳膊,笑著對她說:「哦,又打架了。

」然後輕輕地吹吹她被咬的地方,問她:「不痛了吧?」她如果說還痛,我就再吹吹,或輕輕地吻吻,媽媽的吻是最好的止痛劑。

她如果說不痛了,我會愉快地說,好,不痛了,那就再找小哲玩去吧。

我的態度對圓圓的影響十分明顯,她往往是淚痕未乾,情緒就完好如初,馬上返身又去找小哲了。

偶爾會表現出持續的情緒,說不想去找小哲,要自己在家玩。

我也笑笑說:「好,那就在家玩吧」,隨她的便。

她多半堅持不了十分鐘,就又想找小哲,或是小哲自己就跑過來了,兩人很快又玩得熱火朝天。

事實上,婷婷也常被小哲打哭,或者圓圓和婷婷有時會倚仗比小哲個子高力氣大,情急之下會把小哲推倒,惹得小哲大哭。

我們幾個家長持有的態度差不多,當然我們都會告訴孩子要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要打架不要搶東西,也儘量用引導的方式化解她們的矛盾。

同時,對孩子之間的打架吵架,我們都坦然平和,一笑了之,沒有誰會在這裡算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虧了,或是抱怨別人的孩子如何等。

所以三個孩子一直在一起玩得非常愉快。

家長的這種態度,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即發生衝突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用在意,過去就過去了,無所謂誰對誰錯,該怎樣相處還怎樣相處——這樣一種心理的建立非常重要,是兒童能正常地發展人際關係的必不可少的基礎,是豁達、友善的生長土壤。

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相關問題

事實上孩子們確實很快就學會了協調,鬧意見的次數越來越少。

圓圓4歲時,我們遷居煙臺,小哲也隨後和父母遷到青島。

煙臺、青島離得不遠,兩個小傢伙隔幾個月就要見次面,在我印象中,從那時起,她們不管在一起玩幾天,再也沒鬧過意見,總是那麼快樂默契,每次分別都哭得淚水漣漣,迫不及待地期待著下一次見面。

這份友誼一直持續到現在她們長大成人。

「三不原則」看似消極,意義卻非常積極,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了成人破壞性的參與,而且它內含一種信念: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相關問題。

這個信念的確立非常必要,它是科學兒童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遷移到其他問題的解決上。

沒有這個信念,「三不原則」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

很多家長在開始接觸到這個原則時,總是將信將疑,一旦在生活中嘗試驗證,絕大多數人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

對兒童的能力也會就此有新的認識。

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鄰里小朋友的相處,在雙胞胎或多子女家庭,以及幼兒園或小學裡,都照樣管用,因為天下的孩子都一樣。

有一對雙胞胎兄弟,經常為搶東西或其他事情打架。

媽媽開始的處理辦法是問清楚打架的緣由,判斷誰做得不對,就打誰的手,或者關小黑屋,並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懲罰他。

但小哥倆的矛盾並沒有因此減少,隨著年齡增長,反而越來越多,一天無數次地哭喊著來找媽媽評理,這讓媽媽非常抓狂,經常發脾氣。

而且兩個小傢伙都越來越會推諉責任了,有時甚至為了把過錯推到對方身上而說謊。

這位媽媽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的辦法肯定是有問題的,但一時又不知該如何辦,於是來找我諮詢,然後將信將疑地帶著「三不原則」回去了。

過了幾個月,我收到她的一封郵件,說諮詢的當天傍晚,她正在廚房做飯,聽到兩個小傢伙又在客廳為什麼事聲嘶力竭地爭執起來,然後按慣例一起哭著來廚房找媽媽評理。

當時她正要按慣例處理時,突然想到我說的「三不原則」,於是改變主意,一邊不停手地做飯,一邊輕鬆笑著對兩個小傢伙說,哈,又打架啊,以後打架別找媽媽了,你們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吧,媽媽忙,沒時間管你們。

兩個小傢伙沒想到媽媽今天會是這種態度,一瞬間愣了,然後就在廚房吵鬧扭打起來,並大哭,都做出委屈萬分的樣子,邊打邊看媽媽,等著媽媽站出來評理。

媽媽停下手中的活,笑著用溫和的語氣對他們說:「廚房太小了,打架伸不開手腳,想打就去客廳打吧。

」說完把兩個小傢伙送到客廳,自己回廚房繼續做飯。

她剛回廚房還在擔心,別真打出問題來。

沒想到孩子們的衝突好像也跟著自己離開了客廳,兩個小傢伙居然沒有繼續接著吵鬧,且很快就聽到了他們的嬉笑聲,媽媽這才把懸著的心放下。

接下來的日子,這位媽媽總是採用這種辦法對待兩個孩子的衝突,令她感到神奇的是,小哥倆真的相處得越來越好,學會了協調,也開始懂得互相謙讓,現在已基本上不再找她告狀。

令她頭痛了好幾年的問題,就這樣輕鬆地解決了。

家長不恰當介入的壞處

家長們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為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問題。

其實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

很多家長見不得孩子們鬧矛盾。

孩子間一發生點什麼事,家長馬上出面,似乎不出面就沒盡到責任,也擔心別人說自己不好好管教孩子。

沒必要的介入,或不得當的介入,一方面會把孩子間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沒給孩子留出學習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機會,第三個壞處是容易讓孩子遇點小衝突就覺得是個大事,反而變得斤斤計較,心胸狹隘。

有一個5歲的小男孩,周末和媽媽一起去姥姥家,舅舅和舅媽也帶著自己3歲的兒子過來,兩個小傢伙見面後都分外開心。

玩了一會兒,5歲的孩子突然把3歲的弟弟抱起來,想要走幾步,可由於他力氣太小,一下摔倒了,弟弟的頭磕在沙發扶手上,大哭起來,5歲的孩子一下子不知所措,羞愧地向大家看去。

舅媽過來一看,孩子頭上被磕出一個小包,大驚失色地叫起來。

5歲孩子的媽媽見自己的孩子闖禍了,非常不好意思,擔心弟媳不高興,立即沉下臉批評孩子,要孩子給弟弟道歉,跟弟弟說對不起。

5歲的孩子可能因為害怕,也可能覺得委屈,只是呆呆地站在那裡,任憑媽媽怎麼說,都不吱聲。

姥姥看這情況,沉不住氣了,也過來給孩子講道理,要求他給弟弟道歉。

舅媽一邊安慰自己的孩子,一邊用暗示的口氣說,小哥哥不是故意撞弟弟的,讓小哥哥給道個歉,寶寶就不哭了。

3歲的孩子聽大家都這樣說,就一直哭個不停,似乎也在等著小哥哥道歉。

5歲的孩子在一伙人的逼迫下,終於招架不住,低低地說聲「對不起」。

姥姥嫌孩子聲音太低,說沒聽清楚,鼓勵孩子「大聲點,再說一遍,好孩子就要勇敢承認錯誤!」孩子不說,大家就又鼓勵他再大聲說一次。

孩子終於提高聲音又說一句「對不起」。

話音剛落,大家正要鬆口氣時,孩子「哇」一聲哭起來,開始發脾氣,亂踢亂打媽媽,拉著媽媽要離開姥姥家。

讓我們體會一下5歲孩子的心情。

他和弟弟玩得愉快,情不自禁地抱起弟弟,一定是出於一種好的願望,或是表示對弟弟的喜愛,也可能是想要展示一下做哥哥的強壯,甚至是想獲得大家的某種讚賞,結果卻是闖了禍,可以想像孩子當時多麼尷尬,多麼沒面子,且多麼擔心。

假如這時家裡人能換一種方法來處理,給孩子一個台階下,效果一定不一樣。

比如態度輕鬆地對弟弟說:「小哥哥是想試試能不能抱得動你,不小心摔倒了。

沒事,讓媽媽給吹一吹,一會兒就不痛了。

」或者故意轉移一下弟弟的注意力,對哭泣的弟弟說:「小哥哥剛才可能是沒抱好,摔倒了。

要麼再讓小哥哥抱一下,這次小心點,看能不能抱得動你。

」我相信經家長這樣一說,小弟弟會很快忘記自己的痛,不再哭泣,很樂意配合。

小哥哥這時也一定願意更小心地去抱弟弟,以免摔倒。

這時大家可以順便告訴小哥哥,以後想抱弟弟的話,遠離茶几桌子等硬物,那樣即使摔倒了,也不會碰傷。

當然也有這種可能,這時小弟弟不願意再讓小哥哥抱,或小哥哥不想再抱小弟弟,大家同樣可以理解地說,「嗯,寶貝真懂事,是擔心再摔倒吧。

你們現在確實太小了,可能抱不動,過幾年再抱吧,再長三年,估計哥哥就能抱得動弟弟了,說不定弟弟也能抱得動哥哥了。

」相信家長的話說到這裡,全家人的感覺都很輕鬆,孩子也絕無再計較的可能。

不要逼孩子說「對不起」

有人擔心,如果當時不要求5歲的孩子道歉,是不是他以後會變成一個沒有教養的人,做了錯事也不懂得內疚?

這種擔心完全沒必要,這就又涉及我們前面提到的信念問題: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相關問題——只要他們成長中獲得過友善和尊重,只要他目睹過得體的禮貌和修養,他就得到了這樣的滋養。

反之,成年人如果對孩子的一點無心之過不能表現出體恤,大驚小怪,上綱上線,逼迫孩子說「對不起」,這樣才會損害孩子的友愛心。

試想孩子在眾人脅迫下,勉強說出「對不起」三個字之後,他的內心更善意了還是刻薄了?他對弟弟的好感到底是增強了還是被削弱了?他從此以後變得更理性了還是更情緒化了?這樣一種處理方式,傷害的其實是兩個孩子。

那個3歲的孩子雖然得到了一句道歉,內心深處是否也被埋進了一些得理不饒人的俗念?

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家長當然可以建議5歲的孩子給弟弟道歉,輕鬆的氣氛下,孩子多半是願意表示歉意的,如果不願意,家長先代孩子表示道歉,給孩子做個示範。

然後告訴兩個孩子「好,沒事了,你倆再玩去吧」。

這件事情到這裡結束,那麼不光5歲的孩子挽回了面子,從這件事中得到了教訓和做事的分寸感,也學到了寬容、樂觀,3歲的孩子也同樣能學到這些東西。

「不吃虧」能贏得幸福嗎?

兒童的世界非常單純,很多所謂的問題,其實是成年人強加的,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間的衝突關係看成是「犯錯誤」,尤其是看成欺負和被欺負的關係。

現在很多家長會對孩子說:我們不欺負別人,但也絕不讓別人欺負。

或直接告訴孩子:你不要主動打別人,如果別人打你,你必須要還手。

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會對孩子說:如果你在外面挨了打,不還手,回家我就打你。

這樣一種教導,可能讓孩子學會不吃虧,但人生很長,「不吃虧」到底是一道護身符,還是一種隱患?發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無數事實已讓我們看到,從不吃虧的人或報復心重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險中。

比如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女朋友和他分手後,另找一個男朋友,他就去把人家殺死,然後再自殺。

這樣一種行為,表面上出於愛,實際是出於恨。

狹隘的復仇心理讓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毀滅一個讓他有吃虧感的人。

大部分「不吃虧」的人雖然可以活得一生平安無事,但「不吃虧」真的為他贏來更多的幸福了嗎?

我曾遇到一件事。

我女兒上幼兒園時,有一天我去接她,帶她在幼兒園院子裡玩滑梯時,突然聽到旁邊一位媽媽叫起來,原來她發現兒子胳膊上有一塊青,上面有牙印,看來是被哪個小朋友咬了。

這位媽媽馬上聲色俱厲地問孩子「誰咬的?」正在高興地玩著的男孩被媽媽的語氣嚇著了,一下子哭起來。

這位媽媽又大聲詢問孩子「這是怎麼回事,誰咬的?」邊說邊用眼睛向周圍的孩子看去,好像每個孩子都有嫌疑。

小男孩不回答,立即拉著媽媽的手就要走,邊哭邊說:「我不玩了,咱們回家吧,回家吧。

」這位媽媽卻不依不饒地拉著孩子去找園長,要問個究竟。

看著這位母親一臉怒氣地拉著孩子往園長辦公室走去,我心裡真替她的孩子難過。

相比孩子的純美和自尊,這位媽媽的行為多麼粗俗不堪。

她不光在丟孩子的臉,也在破壞孩子的人際關係。

她這樣做,與其說是出於愛孩子,不如說是出於計較和報復。

事實上她最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不吃虧」的感覺。

她這樣處理,只是讓自己的感覺好一些,卻已經讓孩子「吃虧」了。

中國傳統智慧「吃虧是福」被無數人奉為一種生存哲學。

它強調的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以豁達之心看待世事。

所以它不是來自壓抑,而是來自氣度和容量。

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教導不吃虧,怎麼指望他能在成年後體悟出「吃虧是福」的深意,怎麼能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胸襟?

當然沒必要走極端。

有些家長深諳吃虧是福的道理,也希望培養孩子無私的品格,遇到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搶東西時,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讓,這種做法也不對,也是走極端了。

因為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盧梭說的那樣:我們原始的情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為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幸福。

所以,第一個正義感不是產生於我們怎樣對別人,而是產生於別人怎樣對我們。

一般的教育方法有一個錯誤就是:首先對孩子們只講他們的責任,而從來不談他們的權利,所以開頭就顛倒了。

幼兒尚未建立合作的概念,自己的玩具不讓別的小朋友玩,或搶別人的玩具,這都是正常表現。

強迫孩子出讓自己的利益,這種做法並不能培養孩子的大度精神,反而強化他的緊張感。

如果一個孩子感覺別人總是侵犯他的私人領空,干涉他的事情,他會變得特別警惕,表現得更自私。

孩子間的矛盾,無非起源於搶玩具,或打鬧間沒分寸感,不小心碰痛了對方等。

成人對待這些小矛盾的態度,比告訴孩子如何做更重要,影響更大。

要用最道德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但不要用很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孩子。

天生不會和人相處的孩子其實不多,只要成人減少干涉,他們多半能進行自我協調。

家長自身的修養非常重要

「三不原則」的核心內涵是兩點:第一給孩子做出好榜樣,第二營造豁達和善意的環境。

兩者要的都是家長自身的修養。

比如有一位家長,他想培養兒子的男子漢氣,就對兒子說:「如果你跟小朋友發生了衝突,無論誰對誰錯,你都不許當著對手哭,因為那樣的話,你的對手會很得意,下回還會那樣。

」這樣的家長可能自以為棋高一著,卻是既錯誤地挑撥著孩子們的關係,還非人性地壓抑孩子的正常情緒表達。

這樣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男子漢,只能教唆出一個壓抑的小心眼。

而根本原因,就在於家長把發生衝突的小朋友看成「對手」,自己就是以一個小心眼兒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間的衝突的。

古漢語把心胸狹隘的人稱為「器小者」,認為「庸猥之徒,器小志近」。

如果家長總以自己錯誤的標準和判斷任意踐踏孩子單純的世界,孩子的人際交往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未來也難成大器。

曾有一位單身母親向我諮詢,她說4歲的女兒很喜歡去幼兒園,但在和小朋友玩耍時,總是扮演邊緣角色,受別人的支使,還總是受氣。

比如搶某件東西,搶不過別人時,就不會再搶,轉而玩別的東西去了。

有時別的小朋友打了她,淚痕還沒幹,人家過來找她,她就馬上高興地又去和人家玩,全然忘了剛才被打的事情。

這位母親覺得孩子太懦弱,沒有自尊,為此她給孩子講過道理,也狠狠地教訓過女兒多次,卻總是沒效果,孩子似乎越來越膽小了。

她將此歸因為孩子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因缺少父親的關愛和保護而自卑。

所以她的問題是,如何給孩子做心理輔導,是不是需要馬上給孩子找個父親?

尋找同伴並迎合同伴,這是孩子正常天性的表達。

在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孩子能根據具體情況,主動退讓,並且能通過轉移注意力自我化解情緒;在小朋友得罪她後,不計前嫌,快速進行情緒代謝,重新投入友好的玩耍中。

所有這一切,都是孩子在用天性中的純潔、豁達和自愛,努力發展自己的人際協調能力。

這是一種潛能,這種潛能幾乎深藏在每個兒童體內,只要沒有錯誤的外力干涉,他們都可以在未來的成長中把握好各種交往的分寸。

家長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其實都是她自己心理的投射。

她的自卑感和斤斤計較,讓她無法完成人際關係的協調,這種不協調性甚至可能影響了她的婚姻關係。

她下意識的自我保護,就是讓自己遠離他人,拒絕交往。

現在又不由自主地拽著女兒往這個方向走。

我詢問了這位家長童年的一些情況,她也是成長於一個單親家庭中,她對自己幼時狀況的描述和對女兒現在情況的描述如出一轍,而她自己在陳述中也突然發現,自己對女兒的態度、方法簡直就是當年母親對待她的翻版——到這裡,她是開始觸摸到問題的根源了,這才是改變的開端。

孩子天性各不相同,不要指望孩子在人際交往上的表現恰好符合你的理想。

他可能是強勢的,也可能是柔弱的;可能是狡黠的,也可能是厚道的。

這些特徵並不代表他將來就是怎樣一個人。

只要他在和同伴玩耍時是快樂的、內心是純凈的,就是好的。

良好的同伴關係本身就是成長的營養品,能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滋養,成長得健康。

當下還有一種令人擔憂的現象,一些人由於自身的不如意或眼界太低,經常給年幼的孩子灌輸社會是險惡的、人心是無常的等等這類負面觀念,讓孩子從人生初始,就對家門以外的世界不抱有信任和好感。

這不但降低了孩子在人際交往上的坦蕩,也束縛了他接納世界的心胸,甚至會培養出反社會人格。

對世界懷有美好的信任,和具有基本的安全防範常識並不衝突。

家長應該把人際交往中各種潛在的危險告訴孩子,比如周圍的人發生了什麼事情,或媒體上報導了什麼相關內容,就事論事地跟孩子談談,讓孩子增加些常識。

生活本來就是有悲有喜,有常規有意外。

知道世界有灰暗,不等於要把世界看得灰暗;知道世界是光明的,也不等於毫無防範心理。

這是你對社會應該有的態度,也是教育孩子應拿出的示範。

正面教育永遠是最可靠的辦法,正如避免得流感,應通過平時強壯肌體來預防,而不能採用一出家門就戴防毒面具的辦法。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表現出一匹駿馬的飄逸,就不要從小教唆他以一隻刺蝟的姿態活著。

最後要強調的是,「三不原則」的成功運用,必須是三條戒律同時執行,才能有效。

很多家長在執行這一原則時,容易注意到不介入和不怕吃虧,卻往往忽略自己的脾氣,動輒打罵孩子,那麼這一方法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原因是家長自己給孩子做了一個不體諒、不寬容、不友好、愛發脾氣的壞榜樣。

這也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

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對兒童形成宜人的薰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不原則」讓孩子學會與同伴相處

家長們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為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問題。其實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沒必要的介入,或不得當的介入,一方面會把孩子間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