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原則」讓孩子學會與同伴相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們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為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問題。

其實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

沒必要的介入,或不得當的介入,一方面會把孩子間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沒給孩子留出學習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機會,第三個壞處是容易讓孩子遇點小衝突就覺得是個大事,反而變得斤斤計較,心胸狹隘。

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互相發生點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長不必把這看成是問題,不必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氣。

不嚴重的情況下,假裝沒看見,把矛盾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較嚴重時,簡單地拉開即可,不必計較自己的孩子吃虧了還是占便宜了。

道理可以簡單講一下,不講也行,關鍵要保持友好輕鬆的態度。

這看似有些不作為,卻正是培養兒童健康人際關係的最基本、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

我把這種方法總結為「三不原則」: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

「三不原則」看似消極,意義卻非常積極,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了成人破壞性的參與,而且它內含一種信念: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相關問題。

這個信念的確立非常必要,它是科學兒童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遷移到其他問題的解決上。

沒有這個信念,「三不原則」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

很多家長在開始接觸到這個原則時,總是將信將疑,一旦在生活中嘗試驗證,絕大多數人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

對兒童的能力也會就此有新的認識。

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鄰里小朋友的相處,在雙胞胎或多子女家庭,以及幼兒園或小學裡,都照樣管用,因為天下的孩子都一樣。

一、不生氣:發生衝突不用在意

我女兒圓圓4歲前的固定玩伴是婷婷和小哲,都是女孩,出生時間差不多,且在同一層樓住著。

三個小傢伙總是東家進西家出地在一起玩。

婷婷和圓圓性格比較溫柔,小哲比較急躁,常常在搶東西時占上風,發生衝突時就會狠咬對方一口。

我記得有兩次圓圓去小哲家玩,突然哭著跑回來,說小哲咬她了,胳膊上有明顯的牙印。

我總是看看她的小胳膊,笑著對她說:「哦,又打架了。

」然後輕輕地吹吹她被咬的地方,問她:「不痛了吧?」她如果說還痛,我就再吹吹,或輕輕地吻吻,媽媽的吻是最好的止痛劑。

她如果說不痛了,我會愉快地說,好,不痛了,那就再找小哲玩去吧。

我的態度對圓圓的影響十分明顯,她往往是淚痕未乾,情緒就完好如初,馬上返身又去找小哲了。

偶爾會表現出持續的情緒,說不想去找小哲,要自己在家玩。

我也笑笑說:「好,那就在家玩吧」,隨她的便。

她多半堅持不了十分鐘,就又想找小哲,或是小哲自己就跑過來了,兩人很快又玩得熱火朝天。

事實上,婷婷也常被小哲打哭,或者圓圓和婷婷有時會倚仗比小哲個子高力氣大,情急之下會把小哲推倒,惹得小哲大哭。

我們幾個家長持有的態度差不多,當然我們都會告訴孩子要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要打架不要搶東西,也儘量用引導的方式化解她們的矛盾。

同時,對孩子之間的打架吵架,我們都坦然平和,一笑了之,沒有誰會在這裡算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虧了,或是抱怨別人的孩子如何等。

所以三個孩子一直在一起玩得非常愉快。

家長的這種態度,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即發生衝突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用在意,過去就過去了,無所謂誰對誰錯,該怎樣相處還怎樣相處——這樣一種心理的建立非常重要,是兒童能正常地發展人際關係的必不可少的基礎,是豁達、友善的生長土壤。

事實上孩子們確實很快就學會了協調,鬧意見的次數越來越少。

圓圓4歲時,我們遷居煙臺,小哲也隨後和父母遷到青島。

煙臺、青島離得不遠,兩個小傢伙隔幾個月就要見次面,在我印象中,從那時起,她們不管在一起玩幾天,再也沒鬧過意見,總是那麼快樂默契,每次分別都哭得淚水漣漣,迫不及待地期待著下一次見面。

這份友誼一直持續到現在她們長大成人。

二、不介入:交給孩子自行解決

有一對雙胞胎兄弟,經常為搶東西或其他事情打架。

媽媽開始的處理辦法是問清楚打架的緣由,判斷誰做得不對,就打誰的手,或者關小黑屋,並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懲罰他。

但小哥倆的矛盾並沒有因此減少,隨著年齡增長,反而越來越多,一天無數次地哭喊著來找媽媽評理,這讓媽媽非常抓狂,經常發脾氣。

而且兩個小傢伙都越來越會推諉責任了,有時甚至為了把過錯推到對方身上而說謊。

這位媽媽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的辦法肯定是有問題的,但一時又不知該如何辦,於是來找我諮詢,然後將信將疑地帶著「三不原則」回去了。

過了幾個月,我收到她的一封郵件,說諮詢的當天傍晚,她正在廚房做飯,聽到兩個小傢伙又在客廳為什麼事聲嘶力竭地爭執起來,然後按慣例一起哭著來廚房找媽媽評理。

當時她正要按慣例處理時,突然想到我說的「三不原則」,於是改變主意,一邊不停手地做飯,一邊輕鬆笑著對兩個小傢伙說,哈,又打架啊,以後打架別找媽媽了,你們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吧,媽媽忙,沒時間管你們。

兩個小傢伙沒想到媽媽今天會是這種態度,一瞬間愣了,然後就在廚房吵鬧扭打起來,並大哭,都做出委屈萬分的樣子,邊打邊看媽媽,等著媽媽站出來評理。

媽媽停下手中的活,笑著用溫和的語氣對他們說:「廚房太小了,打架伸不開手腳,想打就去客廳打吧。

」說完把兩個小傢伙送到客廳,自己回廚房繼續做飯。

她剛回廚房還在擔心,別真打出問題來。

沒想到孩子們的衝突好像也跟著自己離開了客廳,兩個小傢伙居然沒有繼續接著吵鬧,且很快就聽到了他們的嬉笑聲,媽媽這才把懸著的心放下。

接下來的日子,這位媽媽總是採用這種辦法對待兩個孩子的衝突,令她感到神奇的是,小哥倆真的相處得越來越好,學會了協調,也開始懂得互相謙讓,現在已基本上不再找她告狀。

令她頭痛了好幾年的問題,就這樣輕鬆地解決了。

家長們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為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問題。

其實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

很多家長見不得孩子們鬧矛盾。

孩子間一發生點什麼事,家長馬上出面,似乎不出面就沒盡到責任,也擔心別人說自己不好好管教孩子。

沒必要的介入,或不得當的介入,一方面會把孩子間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沒給孩子留出學習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機會
,第三個壞處是容易讓孩子遇點小衝突就覺得是個大事,反而變得斤斤計較,心胸狹隘。

三、不怕吃虧:豁達之心看待世事

兒童的世界非常單純,很多所謂的問題,其實是成年人強加的,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間的衝突關係看成是「犯錯誤」,尤其是看成欺負和被欺負的關係。

現在很多家長會對孩子說:我們不欺負別人,但也絕不讓別人欺負。

或直接告訴孩子:你不要主動打別人,如果別人打你,你必須要還手。

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會對孩子說:如果你在外面挨了打,不還手,回家我就打你。

這樣一種教導,可能讓孩子學會不吃虧,但人生很長,「不吃虧」到底是一道護身符,還是一種隱患?

發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無數事實已讓我們看到,從不吃虧的人或報復心重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險中。

比如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女朋友和他分手後,另找一個男朋友,他就去把人家殺死,然後再自殺。

這樣一種行為,表面上出於愛,實際是出於恨。

狹隘的復仇心理讓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毀滅一個讓他有吃虧感的人。

大部分「不吃虧」的人雖然可以活得一生平安無事,但「不吃虧」真的為他贏來更多的幸福了嗎?

我曾遇到一件事。

我女兒上幼兒園時,有一天我去接她,帶她在幼兒園院子裡玩滑梯時,突然聽到旁邊一位媽媽叫起來,原來她發現兒子胳膊上有一塊青,上面有牙印,看來是被哪個小朋友咬了。

這位媽媽馬上聲色俱厲地問孩子「誰咬的?」正在高興地玩著的男孩被媽媽的語氣嚇著了,一下子哭起來。

這位媽媽又大聲詢問孩子「這是怎麼回事,誰咬的?」邊說邊用眼睛向周圍的孩子看去,好像每個孩子都有嫌疑。

小男孩不回答,立即拉著媽媽的手就要走,邊哭邊說:「我不玩了,咱們回家吧,回家吧。

」這位媽媽卻不依不饒地拉著孩子去找園長,要問個究竟。

看著這位母親一臉怒氣地拉著孩子往園長辦公室走去,我心裡真替她的孩子難過。

相比孩子的純美和自尊,這位媽媽的行為多麼粗俗不堪。

她不光在丟孩子的臉,也在破壞孩子的人際關係。

她這樣做,與其說是出於愛孩子,不如說是出於計較和報復。

事實上她最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不吃虧」的感覺。

她這樣處理,只是讓自己的感覺好一些,卻已經讓孩子「吃虧」了。

中國傳統智慧「吃虧是福」被無數人奉為一種生存哲學。

它強調的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以豁達之心看待世事。

所以它不是來自壓抑,而是來自氣度和容量。

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教導不吃虧,怎麼指望他能在成年後體悟出「吃虧是福」的深意,怎麼能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胸襟?

當然沒必要走極端。

有些家長深諳吃虧是福的道理,也希望培養孩子無私的品格,遇到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搶東西時,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讓,這種做法也不對,也是走極端了。

因為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盧梭說的那樣:我們原始的情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為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幸福。

所以,第一個正義感不是產生於我們怎樣對別人,而是產生於別人怎樣對我們。

一般的教育方法有一個錯誤就是:首先對孩子們只講他們的責任,而從來不談他們的權利,所以開頭就顛倒了。

幼兒尚未建立合作的概念,自己的玩具不讓別的小朋友玩,或搶別人的玩具,這都是正常表現。

強迫孩子出讓自己的利益,這種做法並不能培養孩子的大度精神,反而強化他的緊張感。

如果一個孩子感覺別人總是侵犯他的私人領空,干涉他的事情,他會變得特別警惕,表現得更自私。

孩子間的矛盾,無非起源於搶玩具,或打鬧間沒分寸感,不小心碰痛了對方等。

成人對待這些小矛盾的態度,比告訴孩子如何做更重要,影響更大。

要用最道德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但不要用很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孩子。

天生不會和人相處的孩子其實不多,只要成人減少干涉,他們多半能進行自我協調。

最後要強調的是,「三不原則」的成功運用,必須是三條戒律同時執行,才能有效。

很多家長在執行這一原則時,容易注意到不介入和不怕吃虧,卻往往忽略自己的脾氣,動輒打罵孩子,那麼這一方法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原因是家長自己給孩子做了一個不體諒、不寬容、不友好、愛發脾氣的壞榜樣。

這也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

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對兒童形成宜人的薰陶。

本文摘自

尹建莉老師著《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

歡迎點讚、留言、順手轉發到朋友圈哦~

—·END·—

歡迎微信公眾號獲得免費授權(微信:1522142385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既不做小霸王,又不當受氣包

小莉的話:關於這個話題,我曾經分享過心理諮詢師李雪的一篇文章《如何處理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回復「衝突」可看),其實對比李雪老師的觀點和尹老師的「三不」原則會發現,二者的核心思想是類似的,那就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