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为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新石器时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6年12月3日)请邀请适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细节与详情请参见讨论页。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12月3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新石器时代"—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史前时代 全新世 铁器时代 原史时代   青铜时代晚期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中期   青铜时代初期 铜石并用时代/红铜时代   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史前史 中石器时代 更新世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初期 新石器时代工具 贾湖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笛”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为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虽然,在有些地区,如中美洲,在西元后仍停留在新石器时代,不过那些地区还是有高度文明的出现,如马雅文化。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人类进入红铜时代(金属器时代的最早期),也开始进入信史时代。

目录 1特点 2世界各地 2.1亚洲 2.2欧洲 2.3中美洲 3参考文献 4参见 特点[编辑] 就在这个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石器的制作也从打制变磨制, 将植物的果实种子加以播种,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人类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其食物来源变得稳定,同时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也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定居下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人类亦已经能够制作陶器及纺织,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生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开始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出现文字。

世界各地[编辑] 亚洲[编辑] 在中国大陆,这个时代出现了彭头山文化、齐家文化、裴李岗文化、后李文化、兴隆洼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新乐文化、赵宝沟文化、北辛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宝墩文化、石家河文化、二里头文化、南庄头文化、贾湖遗址、昙石山文化。

在台湾有牛骂头文化、牛稠子文化、圆山文化、店子窝文化、卑南文化与大坌坑文化。

马祖列岛有北竿乡亮岛的亮岛人文化、南竿乡福澳遗址及莒光乡炽陇坪遗址。

在朝鲜半岛,当地人类文明迎来了栉文土器时代。

在日本列岛,当地人类文明进入了绳纹时代。

欧洲[编辑] 欧洲新石器时代 国家 文化遗址 罗马尼亚 博扬文化(英语:Boianculture)、切尔纳沃德遗址(英语:Cernavodăculture)、克索菲尼遗址(英语:Coțofeniculture)、克克塔尼文化(英语:Cucuteni-Trypillianculture)、杜德施提遗址(英语:Dudeşticulture)、哈蒙格尔遗址(英语:Hamangiaculture)、皮德斯特遗址(英语:Petreşticulture)、米拉斯劳遗址(英语:DeceaMureşuluiculture) 匈牙利 巴克山遗址(英语:Bükkculture)、提萨文化(英语:Tiszaculture)、提扎普尔加遗址(英语:Tiszapolgárculture)、卡洛斯遗址(英语:Körösculture) 马尔他 马尔他巨神殿群(英语:MegalithicTemplesofMalta) 希腊 萨斯科遗址(英语:Seskloculture)、斯塔赛沃遗址(英语:Starčevoculture) 英国 斯卡拉布雷遗迹 乌克兰 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文化(英语:Bug-Dniesterculture)、第聂伯河-顿涅茨河文化(英语:Dnieper-Donetsculture) 俄罗斯 萨马拉文化(英语:Samaraculture)、赫瓦伦斯克文化(英语:Khvalynskculture) 保加利亚 瓦尔那文化(英语:Varnaculture)、卡拉诺夫文化(英语:Karanovoculture) 塞尔维亚 温查文化 欧洲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中期欧洲发现的遗址 英国斯卡拉布雷遗迹 卡拉诺夫文化(英语:Karanovoculture)中发现的文物  中美洲[编辑] 墨西哥的奎略遗址,后来发展为马雅文化。

参考文献[编辑] Bellwood,Peter.FirstFarmers:TheOriginsofAgriculturalSocieties.Wiley-Blackwell.2004.ISBN 0631205667.  Pedersen,Hilthart(2008),"DiejüngereSteinzeitaufBornholm",München&Ravensburg.ISBN978-3-638-94559-2 参见[编辑] 石器时代 新石器革命 查论编三时代系统石器时代 Prehistorictechnology 石器 燧石器 旧石器时代 初期 中期 晚期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MiddleStoneAge 旧石器时代晚期(英语:LateStoneAge) 上古石器时代(英语:Epipalaeolithic) 前陶新石器时代(英语:Pre-PotteryNeolithic) 前陶新石器时代A期(英语:Pre-PotteryNeolithicA) 前陶新石器时代B期(英语:Pre-PotteryNeolithicB) 新石器革命 大陆 亚洲 中国 印度 日本 非洲 欧洲(英语:PaleolithicEurope) 波兰(英语:Stone-AgePoland) 北欧(英语:NordicStoneAge) 英国(英语:NeolithicBritishIsles) 青铜时代 青铜 青铜时期晩期崩溃 大陆 非洲(英语:CoppermetallurgyinAfrica) 亚洲 黎凡特(英语:BronzeAgeLevant) 印度(英语:BronzeAgeIndia) 欧洲(英语:BronzeAgeEurope) 大西洋(英语:AtlanticBronzeAge) 英国(英语:BronzeAgeBritain) 铜石并用 北欧(英语:NordicBronzeAge) 罗马尼亚(英语:BronzeAgeinRomania) 铁器时代 钢铁冶金学 铁陨石 冶金学 大陆 非洲(英语:IronmetallurgyinAfrica) 亚洲 中国 印度(英语:IronAgeinIndia) 欧洲(英语:IronAgeEurope) 英国 前罗马(英语:ArchaeologyofNorthernEurope) 罗马(英语:ArchaeologyofNorthernEurope) 日耳曼(英语:GermanicIronAge) 斯堪的纳维亚(英语:IronAgeScandinavia) Listofarchaeologicalperiods Listoftimeperiods 查论编森林砍伐与沙漠化伐林 开垦农地 森林砍伐 伐林与气候改变 地区伐林情况 非法砍伐 山巅移除采矿 刀耕火种 刀耕与炭化作业 沙漠化 干旱化 沙漠化 水气循环 土壤退化作用 水资源匮乏 防预策略 植树造林 AridLandsInformationNetwork 生物炭 保护性放牧 沙漠绿化 生态林业 生态工程 农夫主导的土地恢复 京都机制 非洲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 受管理密集式轮牧 绿洲化 林地复育 相关 艾伦‧萨沃里 生物多样性 经济影响分析 环境哲学 灭绝 森林地貌完整指数 未受侵扰原始森林 国际森林年 对气候的地表影响 土地使用、地貌改变与林业 自然景观 新石器时代 理察‧圣巴尔布贝克 里山 地球化 亚马逊黑土 原野 世界林业大会 规范控制 AAT:300019267 BNF:cb13318708x(data) GND:4075272-0 HDS:008012 LCCN:sh8509076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新石器时代&oldid=72532015” 分类:​新石器时代隐藏分类:​自2016年12月需要专业人士关注的页面自2016年12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包含AA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D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frikaansAlemannisch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oarisch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Corsu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NordfriiskFryskGaeilgeGàidhlig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Bahasa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nguaFrancaNovaLadin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BahasaMelayuMaltiမြန်မာဘာသာNedersaksies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arduSicilian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est-VlamsWinaray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