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花越多時間在網路社群,反而讓你越憂鬱? - 商業周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Instagram、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群網路提供眾多建立聯繫的機會,讓我們據以建立虛擬社群,以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方式發聲並展現自己 ...
商周會員登入
×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接收通知
下次再說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焦點
焦點首頁
時事分析
封面故事
今日最新
大家都在看
國際
國際首頁
全球話題
趨勢中國
財經
財經首頁
產業動態
商業趨勢
焦點人物
投資理財
地產風雲
新冠肺炎追蹤
相關網站
商周財富網
管理
管理首頁
創新策略
數位轉型
行銷密技
領導馭人
職場
職場首頁
職場修練
創業心法
心靈成長
英文學習
教育趨勢
共好ESG
ESG專區
生活首頁
中場幸福學
養生保健
時尚藝文
美食
旅遊
相關網站
良醫健康網
alive
專題
名家專欄
特別企劃
影音
數位閱讀
商周知識庫
商周共學圈
商周陪你讀
百大顧問團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聲音商學院
商周STUDIO
商周Store
紙本雜誌
電子雜誌
數位訂閱
暢銷圖書
商周CEO學院
CEO領導學程
魅力領導學
金惟純活學工作坊
職場學
青少年駐足思考表達
圓桌趨勢論壇
線上好好學
服務
會員中心
訂閱商周
客服中心
常見問題
活動總覽
加入我們
序號兌換
商周紅包
追蹤商周
下載App抽好禮
訂閱電子報
現正閱讀
為什麼花越多時間在網路社群,反而讓你越憂鬱?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waita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
職場
心靈成長
職場|心靈成長
為什麼花越多時間在網路社群,反而讓你越憂鬱?
(來源:《討好陷阱》/商業周刊出版)
撰文者:艾瑪.里德.特雷爾EmmaReedTurrell
商周讀書會
2021.08.19
2021/08/1915:54:21
摘要
Instagram、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群網路提供眾多建立聯繫的機會,讓我們據以建立虛擬社群,以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方式發聲並展現自己。
對討好者來說,社群媒體有優點也有缺點,端視使用者的動機與互動方式而定。
如果要在網路中討好自己,首先我們要瞭解自己使用社群媒體的原因。
安妮塔(Anita)使用社群媒體的出發點大錯特錯。
她二十六歲時因為焦慮與自尊低落開始接受諮商。
她述說自己著迷於Instagram的問題,她會花上數小時滑動態,瀏覽美女享用美好、健康的早餐,觀賞名人健身後神采奕奕的模樣,或是嫉妒地看著前男友到國外度假的照片,他曬成小麥色的手臂環抱著穿著比基尼泳衣的美女。
她自己上傳的內容也都精心套上濾鏡,她想要向世界呈現自己最討人喜歡的一面。
她告訴我:「有時候,我會梳妝打扮準備出門,拍了上百張照片(不誇張),測試每一個角度和每一種濾鏡,但我覺得拍越多照片,心情就越糟。
然後我會選出一張照片,然後把天底下所有主題標記都用上去:#outout(出門)、#lovemygirls(愛我的閨蜜們)、#sorrynotsorry(毫無歉意)、#me(我)、#happy(快樂)、#bodypositive(身體自愛)。
發布之後,如果按讚數量不夠多,我就會把照片撤下來。
我痛恨這一切。
我鄙視自己做這些事。
」安妮塔以手摀住臉,她對自己不理性的行為感到羞愧,但她無法戒掉在社交平台上討好的習慣,她會不由自主地搜尋哪些主題標記能夠獲得更多按讚次數,或者是吸引更多追蹤者。
另一方面,她也毫不懷疑地採信別人貼文所呈現的扭曲生活,對比他人的完美而自慚形穢。
在她發布自拍公開在大眾眼前之前,她早就開始自我批判,印證「自己一文不值」的預言。
廣告
有些人和安妮塔一樣,使用社群媒體的動機有偏差。
他們的需求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滿足,於是轉而希望在網路世界中尋找歸屬感,運用討好伎倆偽造出光鮮亮麗的冒牌者,因此他們在網路中獲得的任何接納也都虛假不實。
安妮塔運用典型討好者的行為模式來尋求人際聯繫,但是這樣的作法無法和無影無蹤的追蹤者拉近距離。
她希望能夠獲得人們的理解,但她從未展現真正的自己,又要如何被眾人看見? 社群媒體動機想一想自己參與線上社群的動機。
使用社群媒體的原因?想想看,社群媒體帶給你什麼收穫?可能正面及負面、預期中及預料之外的影響都有,你能說明這兩方面的結果嗎?也許社群網路提供展現自己的管道,證明你原本就夠好了,讓你把這份自信帶進網路之外的生活中。
或許你參與線上社群是為了討好別人,以喜歡、轉推、按讚次數來評估自己是否為人接納。
如果是這樣,請自問你如何在網路中展現自己? 你認為網路世界如何看待你?你發布的照片多貼近現實?自拍照可以套濾鏡,貼文可以經過多次編修,由公眾透過按讚次數決定下場是撤除或保留。
廣告
你可以編輯自己、為自己套上濾鏡,不過在追求「按讚次數」的危險過程中,你可能失去自己。
如果其他使用者也都忙於偽裝,又怎麼能真正看見彼此?大家就只是偽裝者互相按讚而已。
討好者以貼文獲得的按讚次數、追蹤人數或留言數武斷地評估自己討人喜歡與成功的程度,這種心態有害心理健康。
幻想與現實別誤把自己真實的生活與他人呈現出的表象相比。
要記得,別人在Instagram展現的完美生活很可能並不是真的,至少不會是全貌。
看一下自己的線上個人檔案,觀察自己與眾人分享的「表象」,也許你會發現,如果這些照片和貼文是由別人發布,很可能也會令你羨忌不已。
你可能曾經在別人的貼文底下留言,只因為覺得自己應該這麼做,或曾轉推某則你自己不完全相信的理念,你的社群媒體生活表象很可能也令他人自慚形穢。
你的貼文時間軸可能透露矛盾——分享的上一則貼文一如往常混雜感傷與開心的情緒,不過你發布的柔焦照片有如一張懷舊照片明信片,附註文字傳達出積極與欣喜。
這些貼文只呈現生活的單一面向,所有人都應該謹記這一點,特別是討好者。
你可以偽裝,其他人當然也可以。
取消追蹤之前如果你喜歡滑動頁面,瀏覽編排精美的動態,這樣很好,社群媒體上的確有很多好東西能帶來正面體驗,有提振心情或娛樂的功效。
就算你看不順眼某人的貼文,至少你可以封鎖或取消追蹤他們,對吧?大家都這麼做:篩選動態,只追蹤讓自己心情愉快的貼文。
不過當我碰到對網路互動感到沮喪的案主時,我發覺更有益的作法是先深入瞭解困擾他們的癥結點,找出更深層次的問題。
如果跳過這個步驟,直接完全戒掉社群媒體,可能只是壓下表面症狀,未能處理潛藏的問題,往後不經意看到特定類型的貼文時仍會再次發作。
如果精心篩選自己瀏覽的內容,移除可能觸發負面感受的貼文,我們也許可以暫時擺脫不適感受,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另一方面,如果能深入探究負面感受從何而來,未來就不須繼續躲躲藏藏,甚至也能藉此學習如何討好自己。
當然,過濾社群平台向我們顯示的內容可能也是必要措施,不過首先應該釐清這麼做的原因。
我們希望在網路世界中保有受傷之後的恢復力,而不只是在不斷變動的環境中求取當下的安慰。
如果你不參與網路社群,花點時間想想看,參與之後你可能會有什麼感受?如果你避免使用社群媒體是因為知道這很可能會觸發憤怒、焦慮或不足的感覺,你是否思考過背後的原因?你還能採取哪些措施,在使用社群網路的同時討好自己?《討好陷阱》☛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書籍簡介_討好陷阱
討好陷阱:心理師的情緒解方-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作者:艾瑪.里德.特雷爾EmmaReedTurrell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1/8/12停止討好他人,允許討好自己,你可以找到情緒最佳解方!立即購書作者簡介艾瑪.里德.特雷爾EmmaReedTurrell劍橋大學(CambridgeUniversity)英語文學學士,現居英國溫徹斯特。
在職場工作十年後,艾瑪開始走向心理治療與諮商的道路,目前為私人機構TheTherapyLoft臨床治療所的心理治療師與臨床主管,為個人和團隊提供治療諮詢和指導。
是英國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協會(BACP)的成員。
譯者簡介林怡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譯有《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直覺行銷》等書。
責任編輯:温克強核稿編輯:張勝宗
延伸閱讀
阿滴憂鬱後領悟:不需要討好執意要討厭你的人》心理師觀察:其實稍微不討人喜歡,你能過得更好!
不要為自己或別人的錯誤懊惱,要珍愛它》橋水創辦人達利歐的10大工作原則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商周讀書會
商業周刊出版部
「商周讀書會」集結《商業周刊》出版的精選書摘。
歡迎加入FB粉絲團商周讀書會及商周閱讀網,精彩好書不錯過!
廣告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俄烏戰爭,核彈級制裁!美歐決議將俄羅斯踢出SWIFT
新官上任90天7大妙法,讓老闆、同事、部屬都挺你!
眾人之志,可以來自一場精緻的提問
短影音稱霸社群、CEO明星化從六家夯企看世界往哪變
廣告
大家都在看
俄重演98年金融危機噩夢?俄債剩數小時就違約
從不勢利眼,公平對待每位客戶,助她每年賣出700輛車,是業界平均10倍
曾被主管電:上班要帶腦!台積電10年,他這樣磨出「精準邏輯力」
他19歲,追蹤普欽位置、公布馬斯克行程!美國少年什麼來頭?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立即註冊
獲得免費閱讀點數
付費訂閱
訂閱商周數位閱讀
延伸文章資訊
- 1為什麼花越多時間在網路社群,反而讓你越憂鬱? - 商業周刊
Instagram、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群網路提供眾多建立聯繫的機會,讓我們據以建立虛擬社群,以現實世界無法達成的方式發聲並展現自己 ...
- 2社群網路服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群網路服務網站當前在世界上有許多,知名的包括Facebook、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iMessage、Skype、Viber、VKontakte、 Paus...
- 3導論- 網路社群 - 輔仁大學
指的是一群有著共同興趣,或者同一種身份(如網路同學會)的社群。虛擬社群又稱虛擬社區、網絡社群或電子社群,是因特網使用者互動後,產生的一種社會群體。
- 4巨量資料中的小世界–– 漫談社群網路 - 台大電機系
而社群網路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正是研究這種複. 雜網路結構的一個學門。 社群網路分析的歷史:從微量資料(Small Data)到巨量資料(Big Da...
- 53大網路社群「紅」什麼? - 天下雜誌
3大網路社群「紅」什麼? 在數位的時代裡,大家忙著在社群交朋友、展現自己、與人互動,企業、品牌也努力經營社群,回顧2015年,從3大社群媒體看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