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在一戰耗盡歐洲資源,卻成就了唯一勝利者美國- 第1 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此時,英國正在享受全世界的殖民地帶來的豐厚利潤,原有的工業體系足以支撐國內政治、經濟和軍事需要,自然也就放棄了試錯過程,終於形成了路徑依賴,走入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日本版新上線EnglishEdition簡體/正體2019/02/18,人文PhotoCredit:Depositphotos
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陳雨露、楊棟催生德意志帝國的工商業措施如果說美國經濟成功源於新大陸居民追求財富的夢想,德意志經濟成功則更多歸功於普魯士的地緣競爭,這是歐洲大陸試錯過程中另一個成功的典範。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始終沒有提到德國。
當法蘭克卡洛林王朝(TheCarolingiandynasty)跟北歐海盜拚死拚活的時候,東部五個大領主趁機解雇了國王,十一至十八世紀,現在的德國、義大利、奧地利等歐洲腹地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
直到十八世紀末期,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還只有一百多個小邦,壓根就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這些小邦中有一個普魯士公國(DuchyofPrussia),拿破崙讓普魯士丟失了一半以上的領地和人口。
在超強外部壓力下,普魯士出現了憂患意識,人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拯救民族的命運?關稅同盟、修築鐵路、統一貨幣,催生德意志帝國一八二○年普魯士通過《教育法草案》,從此,上學跟當兵一樣,是必須履行的義務。
一八七○年普魯士的小學教育普及率達到九七%,這絕對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數字。
必須以精神的力量彌補軀體的損失,正是因為窮才要辦教育,我沒聽說哪個國家因為辦教育亡國。
——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FriedrichWilhelmIII)憑藉優秀的人力資本,普魯士很快就讓世界刮目相看:普魯士誕生了人類第一個科學實驗室、第一本科技刊物和第一個研究所;弱小的領主為社會科學提供了寬鬆的研究環境,也孕育了包括馬克思、黑格爾和費希特(JohannFichte)在內的社會科學領域的頂級大師。
一八三四年,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北部小邦取消了彼此關稅(以奧地利為首的南部小邦拒絕加入)。
一八三五年德意志北部第一條鐵路開通,一八三九年關稅同盟境內鐵路總長度已經超過法國,統一的德意志即將出現在歐洲大陸。
如果說鐵路是德意志的血脈,血管裡流淌的則是德國銀行的資金。
關稅同盟成立之前聯邦境內大概有七十多種貨幣,貿易發展急切需要統一貨幣。
修築鐵路增強了這種需要,一八三七年七月關稅聯盟達成協議,以現有普魯士塔勒(Thaler)為基礎建立「科隆馬克制」,一馬克等於十四普魯士塔勒。
一八六八年,普魯士關稅同盟在第四屆聯合會上廢除了科隆馬克,決定逐步取代銀幣制度,一八七一年開始實行馬克制度,銀行以金錠作為發行準備。
一八七一年一月十八日包括普魯士在內的二十二個邦和三個自由城市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國,由普魯士國王出任帝國國王。
一八七三年,在普魯士國王操縱下,德國聯邦議會通過法案,組建帝國銀行(Reichsbank),統一馬克幣值,由三十二家銀行在各邦發行馬克紙幣。
馬克誕生,標誌著在經濟上德國也最終實現了統一。
一八九三至一九一三年間,德國電氣工業總產值增加了二十八倍;一九一三年,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主體,奠定了新一代歐洲大陸霸主地位。
引進染料工業,並保持與鄰國的競爭優勢此時,英國正在享受全世界的殖民地帶來的豐厚利潤,原有的工業體系足以支撐國內政治、經濟和軍事需要,自然也就放棄了試錯過程,終於形成了路徑依賴,走入荷蘭、西班牙等第一代世界強國的宿命。
最離譜的,英國是化學學科發源地,卻把化學工業拱手讓給了德國。
英國皇家研究員珀金(WilliamPerkin)一八五六年發明合成染料,英國企業家對此卻沒有什麼興趣,因為他們可以從殖民地弄來天然染料。
珀金的老師霍夫曼(AugustHofmann)把這個發明帶到德國,形成了德國染料化工行業,到一九○○年,全世界八○%的染料都產自德國。
如果說美國經濟成功源於新大陸居民追求財富的夢想,德意志經濟成功則更多歸功於普魯士的地緣競爭,這是歐洲大陸試錯過程中另一個成功的典範。
面對強大的法國、虎視眈眈的奧地利,即使普魯士國王再專制,也得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是否可以抗衡兩個身邊宿敵。
只有經濟實力超越對方,起碼不能弱於對方,才能生存下去。
普魯士人確實不能制約專制,但是周邊的敵人可以,無數小邦又給德國留出了巨大的試錯空間。
所以,在普魯士我們看到了新聞自由、教育發展、修建鐵路,乃至實行社會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這些未必是專制者的初衷,但他們沒有選擇。
國家命運向來是條單行線:強盛或亡國,只能二選一。
可怕的是,自古以來,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以羅馬帝國正統自居,普魯士人則始終自認為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容克貴族無時無刻不夢想著恢復古羅馬的光榮。
偉大的勝利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危險。
戰爭背後的資金流向威爾遜總統表態:「政府債券與商品購銷借貸之間有明確的區別,前者是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給投資者,後者是一國政府與美國商人之間的貿易債務……與交戰國貿易是正確的。
」總統表態等於承認協約國借貸合法:金融機構可以對交戰國融資,但不准以國家名義。
掩耳盜鈴而已!前幾年有本暢銷書說,是歐洲金融大鱷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麼說,也沒錯。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德兩國的金融實力之戰,耗盡了歐洲的經濟資源,卻成就了唯一的勝利者——美國。
還沒有調兵遣將,參戰國就在金融上出招,試圖摧毀對方經濟。
編預算、徵稅、發行公債,德國政府向人民籌軍費一九一四年七月底,英格蘭銀行先下手為強,將貼現率從三%提高到一○%,吸引資金回流英倫諸島。
柏林當時還沒有統一的貼現中心,資金立刻出現了恐慌,德國帝國銀行出現擠兌現象,一個月存款減少了二○%。
德國銀行的處理方式簡單而粗暴:馬克與黃金脫鉤,停止兌付黃金;三個月國債納入貨幣體系。
這基本相當於增發貨幣,是一個極不明智的選擇。
金本位時代宣布與黃金脫鉤,就等於斷送了自己的貸款途徑。
德國可沒有考慮這麼多,老子就是要打。
塞拉耶佛事件[1]後,機會終於來了!八月二日德國出兵盧森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戰爭,要錢的!理論上,一個國家支付戰爭費用的方式是徵稅;實際上,最好的戰爭籌資方式是貸款(外債)。
第一,徵稅或內債會降低國民支援度,而且速度太慢。
第二,勝利後,債務完全可以轉嫁給戰敗國。
123»全文閱讀
最新發展:《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美國從來沒有國家發展戰略,「創新」是唯一途徑2年前Tags: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陳雨露楊棟德意志帝國普魯士關稅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貸款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避免春節返鄉潮造成防疫破口,政府應提前加速第三劑疫苗施打1則觀點2021台灣年度藝文展覽回顧:台灣美術、療癒與科技,三組關鍵字交匯的瞬間1則觀點【串流推片單】喬爾柯恩、鍾孟宏等名導新作齊登場,日劇《不能相愛的兩個人》上演「不怎麼粉紅」的親密關係1則觀點你是老虎、孔雀、無尾熊,還是貓頭鷹?用「DISC人格測驗」找人才1則觀點【TNL本週沙龍議題】酒駕事件層出不窮,你怎麼看交通部提出的修法方向?1則觀點創新天燈生根平溪:讓美好意象冉冉升空,不再淪為山林間的大型垃圾2則觀點聰明如趙少康,怎麼會連ECFA是兩岸「互惠」,而不是中國「恩賜」都搞不清楚呢?1則觀點討論「要不要教文言文」之前,你可曾發現課本上都沒有「負面」的詩詞歌賦?1則觀點中國「共同富裕」開啟北京央企出走潮:總部遷移首要考慮中西部,「東西均衡」縮小貧富差距1則觀點瑞典Northvolt電池超級工廠接300億美元訂單,「一條龍服務」叫戰特斯拉、力拚亞洲6大電池廠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英德在一戰耗盡歐洲資源,卻成就了唯一勝利者美國- 第1 頁
此時,英國正在享受全世界的殖民地帶來的豐厚利潤,原有的工業體系足以支撐國內政治、經濟和軍事需要,自然也就放棄了試錯過程,終於形成了路徑依賴,走入 ...
- 2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一次大戰,或稱歐戰;英語: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法語: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德...
- 3美國歷史簡介- 一次世界大戰、繁榮的1920年代以及經濟大蕭條
家庭購買第一台汽車、收音機、冰箱,並且開始定期看電影。而主張擴大參政權的人士,在經過幾十年的政治努力後,終於1920年爭取到一項批准婦女投票權的憲法修正案。
-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及社會影響 - Beginneros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及社會影響A. 死亡數字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約1500萬人死亡,2000萬受傷。 死亡人數方面,協約國士兵佔36%﹑平民佔20%; ...
- 5張順洪:深刻認識一戰爆發原因和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28日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結束,歷時4年多,先后卷入戰爭的國家有30多個,總人口超過15億,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