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腸找麻煩?內科名醫筆記:一次搞懂腸胃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腸胃炎的分期以病程14天為基準,一般病毒型或細菌型腸胃炎屬於急性,病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大多會在二週內痊癒;若是不舒服的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就判定為慢性腸胃炎。
小兒保健
中醫保健
營養知識
名醫值班室
田原生活+
生活智慧
名人專欄
公益專題
田原香健康網內容,將依照最新的研究資訊隨時更新,讓您充分掌握新知!
名醫值班室
<
【破除中耳炎、耳鳴流言,耳鼻喉名醫來解惑!】>>
回列表
腸腸找麻煩?內科名醫筆記:一次搞懂腸胃炎
專訪/張振榕胃腸肝膽科醫師
大眾普遍認為夏天是腸胃炎的高峰期,張振榕醫師對此說明:冬天跟夏天都是好發期,只是造成的原因不同。
台灣是亞熱帶海島氣候,食物在潮濕燠熱的環境容易腐敗變質,加上消暑常吃的生食缺少高溫烹煮,容易滋生細菌,一沒注意腸胃炎就悄悄找上門!這類受汙染的食物或水源引起的腸胃炎就是常見的「細菌型腸胃炎」;而類似感冒的「病毒型腸胃炎」,醫師常用「腸胃型感冒」代稱,耳熟能詳的「諾羅病毒」就是此類。
兩種類型的腸胃炎病狀相似,但細菌型腸胃炎由於腸胃道黏膜受損,所以會有黏液便或有便意卻無法順利排出的情形,病毒型腸胃炎的感冒症狀則更為明顯。
腸胃炎的分期以病程14天為基準,一般病毒型或細菌型腸胃炎屬於急性,病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大多會在二週內痊癒;若是不舒服的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就判定為慢性腸胃炎。
張醫師特別提醒,急性腸胃炎除非拖延太久未治療,不然變成慢性的機率不高。
慢性腸胃炎通常是免疫系統失調(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等)引起,長期下來容易有腸胃道出血、貧血等問題,要格外留心。
腸胃炎的典型表現為上吐下瀉,許多民眾就醫時都希望吃了藥能立即止吐、止瀉,張振榕醫師特別強調:「如果服藥後症狀立刻消失,反而更傷身。
」他解釋,上吐下瀉固然不舒服,但這個動作能排出腸道內的細菌毒素,若醫師開了太強的止瀉藥,那些殘留的病菌就會在腸胃中持續累積,過了幾天後再一次爆發,反倒讓病程時間延長,影響生活品質。
▲關鍵照護重點:嚴防脫水危機
張醫師表示近代醫學發達,腸胃炎不太會引起嚴重併發症的機率,如果病程時間很長、或是病程中發生脫水才容易併發其他症狀。
腹瀉、嘔吐會大量流失體內的水分與電解質,嬰幼兒、老人或長期臥床者因表達能力不足或無法自行補充水分,就容易發生脫水情況。
張醫師補充,接受免疫療法、癌症治療者的抵抗力較差,腸胃炎感染的症狀也會比一般人嚴重,這類群族也是脫水的高危險群。
有些說法覺得該禁食1~2天讓受損的腸胃休息,但張醫師認為:「與其完全不吃,不如說要小心吃東西。
」現代醫學對腸胃炎的處理以支持療法為主,開藥目的在減輕患者不適,如果發病初期很不舒服,那看診後不妨禁食4~6小時,期間先服藥控制症狀,並搭配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其次可以喝些米湯(煮粥時上層的湯水)或清雞湯(去除表層油脂),等狀況好轉再吃白飯、白吐司、白麵條等清淡的固體食物。
除了忌食油膩重鹹、辛辣刺激、高纖維、含咖啡因的食物,腸胃發炎時暫時會有「續發型乳糖不耐症」,也要避開奶類製品如牛奶、起司、優格等,以免刺激腸胃讓腹瀉更嚴重。
很多人聽到補充電解質的第一選擇就是喝運動飲料,張醫師說明,最好的做法是到藥局購買腸胃炎專用的電解水,能有效平衡體內電解質;如果買不到專用電解水,可以挑選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或是將高滲透壓的運動飲料加水稀釋後再喝。
*滲透壓:當溶液濃度越高,滲透壓越高;溶液濃度越低,滲透壓越低。
為維持平衡,水分子會由滲透壓低處往滲透壓高處移動。
腸胃炎時期補充高滲透壓溶液,細胞內的水分會被吸出加重腹瀉症狀;若補充低滲透壓溶液時,大量水分進入細胞則可能造成漲裂。
人體的滲透壓質落在270~330mOsm/kg,以此基準挑選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細胞對於水與電解質的吸收能力最好,也不會額外加重腸道負擔。
醫學上急性腸胃炎屬於自癒性疾病,除了遇到重大感染而動用抗生素,不然醫師都針對症狀治療,開立輕微的止吐、止瀉藥與抗痙攣藥,最終康復仍需仰賴病患的免疫力。
張振榕醫師也鼓勵大家從日常生活做起,留意環境、飲食清潔就能大幅減少腸胃炎的發生。
腸胃炎最常見的傳播途徑就是糞口傳染,因此烹調、進食前、如廁後多加洗手可以預防病菌的傳播。
在腸胃炎盛行的季節注意環境的消毒整理,如果曾接觸病患或是家人得了腸胃炎,患者碰觸過的所有器具及環境最好用消毒液擦拭,降低傳染的機率。
烹調時加熱超過75℃(肉類製品要全熟),未食用完畢的食物要冷藏在7℃以下抑制細菌生長,生、熟食的刀具跟砧板應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張醫師曾遇過患者吃了生雞蛋後腸胃嚴重感染引起敗血症,施打多日的高劑量抗生素才復原的案例,提醒民眾不要心存僥倖,飲食選擇上還是要以熟食為主。
輪狀病毒疫苗對於五歲以下的幼兒可以減少85%得到腸胃炎併發症與腹瀉住院的機會,提醒新手爸媽切記要帶自家寶貝去接種。
該疫苗只針對「輪狀病毒」預防,因此接種疫苗後仍是要在飲食、環境上多加留意,不能掉以輕心。
根據現有的研究報告指出,服用益生菌可能對學齡前或4歲以下的幼童腸胃炎有預防作用,對成人的預防並沒有顯著的幫助;但張醫師仍贊成民眾可以多服用益生菌,因為很多腦部疾病如憂鬱症、自閉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起因都和腸道細菌失調有關;國內罹癌人數最多的大腸癌,也是腸道壞菌誘發細胞引發癌變。
張醫師認為,適度適量的補充益生菌,對很多全身性疾病的預防是有幫助的。
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百百種,吃哪樣才有效?張醫師說,在挑選時把握以下重點即可:
一包的份量是固定的,菌種越多代表每種的細菌數就越少,不一定能有效抵達腸道。
一般來說,單純的單一菌種益生菌或2-8種不同菌株的組合型益生菌都是不錯的選擇。
張醫師用「公車理論」解釋,假使腸道是一輛公車,車上座位有限,一下湧入大量益生菌,腸道能容納的量是固定的,多餘的菌隻就被浪費掉了。
他評估數量落在100~200億隻就足夠。
了解自己是為了什麼原因補充益生菌?如果是腸胃不好,就吃乳酸菌、雙歧桿菌(又稱B菌或比菲德式菌);若是因為過敏,則可以吃LGG,服用適合的菌種比各種菌種都吃來的有效。
很多病人好奇益生菌應該在什麼時候吃?張醫師表示因各廠牌的技術不同,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服用時間,照著產品的說明指示才是最有效的。
腸胃炎
閱讀人次:43589
推薦文章
【幕後直擊】重量級名醫江坤俊開講:「癌症補充維他命D&淋巴水腫的治療」
婦科名醫鄭丞傑親授!「子宮頸癌」預防全攻略!
【婦產專欄】保仁醫師教你KO私密處感染!不再春風吹又生!
過去文章
觀念大更新,免疫力原來是這樣!
牙醫真心話:全面剖析牙周病
腸腸找麻煩?內科名醫筆記:一次搞懂腸胃炎
破除中耳炎、耳鳴流言,耳鼻喉名醫來解惑!
擺脫肝苦人生,錢政弘醫師來解答!
«
1
2
3
4
5
6
香港商田原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負責人:田乃彣 台灣台南市永康區東橋二街71巷12號
對網站內容有疑問請洽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收到信件後專人將會盡快回覆!
延伸文章資訊
- 1腸胃炎什麼都不吃才好得快?醫師:這樣做才更快好 - 早安健康
- 2夏日飲食不潔胃腸疾病一觸即發 - 亞東醫院
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一般大部分的病人可自行完全恢復,但對於嬰兒、幼童和無法照顧自己的人(例如:需要長期照護或老人 ...
- 3急性腸胃炎腹瀉、完全禁食就會好?名醫破解常見5大迷思
有人說,急性腸胃炎的治療是屬於「支持性的症狀治療」,不知此說法是否正確?葉秉威醫師表示,我們最常見的腸胃炎是病毒性腸胃炎,臨床上沒有針對病毒的 ...
- 4跟醫生說掰掰,這6種疾病靠「自癒力」就可治好啦 - Heho健康
大多數的感冒都不需要看醫生就能夠自行痊癒,事實上,沒有任何藥物能直接 ... 嘔吐與腹瀉通常是急性腸胃炎的標準症狀,是因為細菌、病毒、化學物質等 ...
- 5106年9月73期 - 國軍高雄總醫院-院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