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 紫星齋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智度論》主要講述中道實相 ,以二諦解釋實相之理,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出系統解說及論證。

論中引經籍甚多, 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 ... 紫星齋工業用地..建地..農地..土地.房屋買賣.紫星齋~原創油畫.國畫.拍賣〜時空系列紫星齋~生命DNA.藝術生命密碼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510132256大智度論?經典&道佛大智度論    認識佛學..認識人生..認識宇宙 《大智度論》主要講述中道實相 ,以二諦解釋實相之理,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出系統解說及論證。

 論中引經籍甚多, 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資料。

  同時由於此論所釋的《大品般若經》為當時篇幅最大的一部經,作者並對經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發揮,故被稱為“論中之王”。

  此論先舉出法相的各種不同解釋,以此為盡美;最後歸結為無相實相、 法性空理,以此為盡。

 但此論係依經而作,解釋畢竟不能完全窮盡義理,故龍樹又著《中論》、《 十二門論 》作為補充。

序贊 卷首所載僧叡之序稱:“是以馬鳴起於正法之餘,龍樹生於像法之末,正餘易弘,故直振其遺風,瑩拂而已。

像末多端,故乃寄跡凡夫 ,示悟物以漸。

又假照龍宮,以朗搜玄之慧,托聞幽秘,以窮微言之妙。

爾乃憲章智典,作茲釋論。

其開夷路也,則令大乘之駕方軌而直入。

其辯實相也,則使妄見之惑不遠而自複。

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 甲一、歸敬偈。

甲二、佛說《般若經》的緣起有二十一事。

乙一、為彌勒等說菩薩行。

乙二、增益菩薩念佛三昧。

乙三、受請轉於甚深法輪。

乙四、欲斷眾生疑佛非一切智人。

乙五、示法實相,拔出邪法。

乙六、斷他貢慢,宣說罪福。

乙七、為令信受,自言大師。

乙八、令生歡喜,開法藏恣取。

乙九、為斷結使,做大醫王。

乙十、斷他邪見,示身出世。

乙十一、拔苦樂邊,令入中道。

乙十二、分別二身供養果報。

乙十三、說鞞跋致、鞞跋致相。

乙十四、欲說魔幻、魔偽、魔事。

乙十五、供法因緣,授三乘記。

乙十六、欲說第一義悉檀相。

丙一、總說四悉檀。

丙二、別詳四悉檀。

丁一、世界悉檀。

丁二、各各為人悉檀。

丁三、對治悉檀。

丁四、第一義悉檀。

乙十七、引大論師信入佛法。

乙十八、欲說諸法實相。

乙十九、欲說無諍論處。

乙二十、欲說非二法門。

乙二十一、以異法門說諸法門。

一、無諍空行須菩提: (一)《大智度論》卷11:「……是故舍利弗雖是阿羅漢,佛以是般若波羅蜜甚深法,為舍利弗說。

問曰:若爾者,何以初少為舍利弗說?後多為須菩提說?若以智慧第一故應多說,復何以為須菩提說?答曰:舍利弗弟子中智慧第一,須菩提於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

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

諸菩薩者,弘大誓願以度眾生,憐愍相同,是故命說。

」 (二)《大智度論》卷40:「須菩提雖有種種因緣,以二因緣大故。

一者好行無諍定,常慈悲眾生,雖不能廣度眾生,而常助菩薩,以菩薩事問佛。

二者好深行空法,是般若中多說空法,是故命須菩提說。

」 (三)《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7:「無諍三昧,此是世俗三昧,非無漏也。

諍有三種:一、煩惱諍,二、五陰諍,三、鬥諍。

一切羅漢二種諍盡,煩惱諍、鬥諍此二諍盡,五陰是有餘故未盡,有此五陰能發人諍,唯有無諍三昧能滅此諍。

一切羅漢雖自無諍,不能令前人於身上不起諍心,無諍羅漢,能令彼此無諍,一切滅故,能令眾生現世得福。

」 二、今有何等大因緣故,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中,將此段答問分二十一種緣起事: 1.為彌勒等說菩薩行    2.增益菩薩念佛三昧  3.受請轉於甚深法輪 4.欲斷眾生疑一切智人  5.示法實相拔出邪法  6.斷他貢慢宣說罪福 7.為令信受,自言大師  8.令生歡喜開藏恣取  9.為斷結使作大醫王 10.斷他邪見示身出世    11.拔苦樂邊令入中道  12.分別二身供養果報  13.說鞞跋致鞞跋致相    14.欲說魔幻魔偽魔事  15.供法因緣授三乘記  16.欲說第一義悉檀相    17.引大論師信入佛法  18.欲說諸法實相  19.欲說無諍論處        20.欲說非二法門      21.以異法門說諸法門  三、本末經:本經有三種漢譯本:  (一)《中阿含經》第66經,《說本經》。

 (二)《古來世時經》。

 (三)《賢愚經》卷12,《波婆離經》。

 四、我今出世為大醫王:  《雜阿含經》卷15,(389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

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

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

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癖陰起、涎唾起、眾冷起、因現事起、時節起、是名良醫善知病源。

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如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

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

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

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

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梵天王等諸天祖父: 《大智度論》卷35:「復次眾生有佛無佛常識梵天,以梵天為世間祖父,為世人故說梵天。

」 六、欲思量我身,尋究我聲,不能測度。

(一)《中阿含經》(78)《梵天請佛經》:「(梵天曰)大仙人!我今欲自隱形。

世尊告曰:梵天!汝若欲自隱形者,便隨所欲。

於是梵天即隨所處自隱其形,世尊即知:梵天汝在彼、汝在此、汝在中。

於是梵天盡現如意,欲自隱形而不能隱,還住梵天中。

於是世尊告曰:梵天!我今亦欲自隱其形。

梵天白世尊曰:大仙人!若欲自隱形者,便隨所欲。

於是世尊而作是念:我今寧可現如其像如意足,放極妙光明 照一切梵天而自隱住,使諸梵天及梵天眷屬但聞我聲而不見形。

於是世尊即現如其像如意足,放極妙光明,照一切梵天,便自隱住,使諸梵天及梵天眷屬,但聞其聲而不見其形。

」 (二)《大寶積經》卷10:「賢者大目連心自念言:吾欲試知如來音響所徹遠近。

時大目連自於其坐忽然不現,住須彌頂聞如來音,如在目前,自以神力,即遊於是三千大千世界,最在其邊,越眾須彌,諸四方域,一切鐵圍山,住在極邊大鐵圍山頂,聞如來音,如故無異,如近不遠。

佛自念曰:是大目連欲試如來清淨音場,吾今寧可顯其神足。

於是世尊發現神足,時大目連承佛聖旨,蒙己神足,西方界分去是懸遠,然過九十九江河沙等諸佛國土,有佛世界名光明幡,又其土佛名光明王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法,目連到彼,住其佛土,故聞佛音,如人對住聽所語辭。

」 七、我般涅槃後,此般若波羅蜜當至南方,從南方至西方,後五百歲當至北方。

「慧日佛學班」講義(厚觀法師):《般若經》此種南→西→北之「行程」,《八千頌般若經》之漢譯本中,有三種也是作相同之說明:《道行般若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所謂「般若」之行程:南→西→北之順序並非唯一的說法,在文獻上仍有不同之樣態:(a)南→北「行程」,見《放光般若經》。

(b)南→東→北「行程」,見《八千頌般若經》,。

(c)釋氏國→東(會多尼=Vartani)→北(單曰國=Uttaravati)「行程」,見《大明度經》。

(d)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行程」,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八、四悉檀: (一)《佛在人間》:「佛法是適應眾生的根機而安立的,需要什麼,就為他說什麼。

如《智論》所說的四悉檀,即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

說法的宗旨雖多,但總括起來,不出此四。

一、世間悉檀,以引起樂欲為宗。

如對初學而缺乏興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歡喜心。

隨順眾生的不同願欲,給他說不同的法。

……大乘的「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也只是這樣的巧方便。

二、為人悉檀,以生善為宗。

如不肯布施的,就將布施的功德說給他聽。

為說持戒,為說忍辱等功德,總之,應機說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為目的。

三、對治悉檀,以制止人類的惡行為宗旨。

如貪欲重的,教他修不淨觀;瞋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觀;愚癡重的,教他修因緣觀;散亂多的,教他修數息觀;我執重的,教他修界分別觀。

四、第一義悉檀,這以顯了真義為宗,這是佛陀自證的諸法實相。

(二)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 ┌一、世界悉檀—因緣有,無別性。

如車、如人,不如二頭、三手。

世間實相有─┐ │二、為人悉檀—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遮或許。

經說似違,隨機則實。

┼實性則無 四悉檀┤三、對治悉檀—不淨、慈悲、因緣三觀,無常、苦、空、無我四觀。

   │       法法不同,對治則實。

──────────────────┘ └四、第一義悉檀┬Ⅰ簡非—一切法性、一切論議、一切是非,皆可破壞。

───┐ └Ⅱ顯是┬約人—三乘聖人所行真實,離諸過失,不可變易。

─┼世界故無 └約法—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遍無所依,         不示諸法,無初中後,不盡不壞。

─────┘   九、又佛二夜經中說: 《中阿含經》卷34,(137經)《世間經》:「如來從昔夜覺無上正盡之覺,至于今日夜,於無餘涅槃界,當取滅訖,於其中間,若如來口有所言說,有所應對者,彼一切是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

若說師子者,當如說如來。

」   十、云何名世界悉檀……若實無人者,佛云何說人等?答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

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故無,第一義故有。

人等亦如是,第一義故無,世界故有。

所以者何?五眾因緣有故有人。

」 《大正藏》,《大智度論》卷1:「世界者,有法從因緣和合故有,無別性。

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合故有,無別車。

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無別人。

若無世界悉檀者,佛是實語人,云何言我以清淨天眼,見諸眾生,隨善惡業,死此生彼,受果報。

善業者生天人中,惡業者墮三惡道。

復次,經言:一人出世,多人蒙慶,福樂饒益,佛世尊也。

如法句中說:神自能救神,他人安能救神,自行善智,是最能自救。

如瓶沙王迎經中佛說:凡人不聞法,凡人著於我。

又佛二夜經中說:佛初得道夜,至般涅槃夜,是二夜中間所說經教,一切皆實不顛倒。

若實無人者,佛云何言我天眼見眾生?是故當知有人者,世界悉檀故,非是第一義悉檀。

問曰:第一悉檀是真實,實故名第一,餘者不應實。

答曰:不然!是四悉檀各各有實,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悉檀故無,第一義悉檀故有。

人等亦如是。

世界悉檀故有,第一義悉檀故無,所以者何?人五眾因緣有故有是人等。

」 十一、觀身過失名不淨觀。

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 不淨觀身過失。

慈心觀於眾生求好事觀功德。

不淨治貪欲。

慈心治瞋恚。

因緣治邪見。

十二、《眾義經》: (一)支謙於西元223~253年譯《義足經》,為《眾義經》之異譯。

為原始佛教相當古老的經典。

(二)《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1.《義品》,內含一六經,編入《小部》《經集》的第四品,共二一0偈。

與《義品》相當的漢譯,有《佛說義足經》,二卷,一六品,吳支謙譯(西元230年頃)。

2.《義品》,在上座部系中,稱為「義」。

如銅鍱部名《義品》。

說一切有部也名為《義品》或《眾義品》。

大乘的《智度論》與《瑜伽論》,也稱為《義品》或《眾義經》,化地部名《十六義品》。

法藏部名《十六句義》,或《句義經》。

《毘尼母經》作《說義》。

總之,都是以「義」為名的。

…可推論《義品》的原始本,都是八偈為一經的,名為「八品」。

後來有所增補,也不限八偈,這才「八」的古義淡忘了,而轉名為「義品」,或與「法句」對稱的「義句」──「義足」。

這是上座部誦本的特色,所以《義(八)品》是古老的,而現存一六經的《義品》,是上座部獨立(西元三00年頃),沒有再分化以前所形成的。

3.《義品》,受到大乘學者的重視。

(1)如《智度論》明第一悉壇,引《眾義經》三偈(《大智度論》),同於《義品》(《經集》全部偈頌的數目)796、880、881偈。

(2)明無諍法,引《阿他婆耆經》(〈義品〉的音譯)四偈(《大智度論》),大同《義品》的838─841偈。

(3)明法空,引佛為梵志說五偈(《大智度論》。

大同《義品》的「波須羅經」。

(4)明一切法,引《佛說利眾(利眾即眾利,利是義利的利)經》二偈《大智度論》,同《義品》的909、910偈。

(5)引《利眾經》不著一切法(《大智度論》。

(6)《瑜伽論》也這樣,明一切法離言法性,引《義品》偈,即《義品》897偈(《瑜伽師地論》)。

(7)引《義品》「諸欲頌」六偈(《瑜伽師地論》,即《欲經》。

4.《義品》所重的,是離「欲諍」與「見諍」,於不著一切的勝義空,有深切的關係。

十三、各各自依見,……無非淨智人。

《大正藏》,《大智度論》卷1:「各各自依見,戲論起諍競,若能知彼非,是為知正見。

 不肯受他法,是名愚癡人,作是論議者,真是愚癡人。

若依自是見,而生諸戲論,若此是淨智,無非淨智者。

」 十四、第五不可說法藏: 《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永光集》: 犢子部從說一切有系分出,犢子部又分出正量部、法上部、賢冑部、密林山部等四部。

後來正量部弘傳極盛,取得了犢子系中的主流地位,而且成為四大根本派(大眾、上座、說一切有、正量)之一。

犢子部的阿毘曇,立「不可說我」。

《智論》提到這個見解:「犢子阿毘曇中說:五眾不離人,人不離五眾,……人是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所攝。

」   卷二提到「阿毘曇」的根源:「有人言:佛在時,舍利弗解佛語故,作阿毘曇。

後犢子道人等讀誦,乃至今名為舍利弗阿毘曇。

」 卷七談到「煩惱」:「結有九結,使有七。

……犢子兒阿毘曇中,結、使亦同,纏有五百。

」 結、使數目同於說一切有部,但有部說十纏,犢子部卻說五百纏。

其實犢子部與說一切有部,「雖多分同而有少異」,「若六若七與此不同,餘多相似。

」其中主要的是犢子部立「不可說我──不可說補特伽羅」,而有部是有「法」而無「我」的。

《智論》卷一所說,提到犢子部的不可說我,是敘述外計。

說:「諸法實相中無戲論垢濁故,名畢竟清淨。

畢竟清淨故,能遍照一切五種法藏──所謂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

」這是肯定以五法藏攝一切法的。

   十五、摩訶衍義偈中說:「語言盡竟,…法如涅槃。

」「一切實一切非實,…是名諸法之實相」: (一)《中論》卷3〈觀法品第18〉:「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 (二)《中觀論頌講記》:「『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實相,即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因、緣、果報等;這是《法華經》所說的。

要知道,實相即緣起的真相。

常人不解緣起而執有自性,所以如本論的廣說一切法實相皆空。

畢竟空寂,當然是緣起的實相。

然而,緣起而寂滅,同時又即緣起而生滅,緣起法是雙貫二門的。

緣起的自性空寂是實相;緣起的生滅宛然,何嘗不是實相?否則,就不免偏墮空邊了。

徹底的說,說緣起法自性畢竟空,也即是成立諸法的可有,使眾生改惡修善,離有漏而向無漏。

所以,這要說實相的因緣生法。

悟了如實空相,從畢竟空中,達世俗的緣起幻有。

從空出有,從般若起方便,徹底的正見諸法的如幻如化。

這樣的世俗,不是無明所覆的世俗,而是聖者的世俗有了。

沒有一法不是相互關係的存在,一切是重重關係的幻網。

  十六、更有名先尼、婆磋、衢多羅,更有名薩遮迦、摩揵提等。

此有二說: (一)指二個人:先尼婆磋衢多羅、薩遮迦摩揵提。

如Lamotte教授之註,及《翻梵語》。

(二)共五人:印順法師標點本,其文如本段引文。

            《大智度論》卷21:「能降伏外道大論議師,所謂憂樓頻蠡迦葉、摩訶迦葉、舍利弗、目揵連、薩遮尼揵子、婆蹉首羅、長爪等,大論議師輩皆降伏,是故知佛慧眾具足。

」   十七、十八種大經: 《佛光大辭典》:「十八大經:謂印度外道之十八種經書,或作十八種大經、十八種經書、十八大論十八明處。

即為四吠陀、六論及八論之合稱。

四吠陀為:梨俱吠陀、夜柔吠陀、沙摩吠陀、阿闥婆吠陀。

六論為:式叉論、毘伽羅論、柯剌波論、豎底沙論、闡陀論與尼鹿多論。

八論為:肩亡婆論(或謂眉亡娑)、那邪毘薩多論、伊底呵婆論、僧佉論、課伽論、陀菟論、揵闥婆論、阿輸論等。

〔百論疏卷上之下、婆藪槃豆法師傅〕   十八、無諍論處: 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 利根知佛意不起諍 佛說施等苦空等皆為無戲論┴鈍根不知佛意起諍┼眾生有諍無諍           佛說般若畢竟空,有無二事皆捨,更無可諍 無諍處──無相寂滅不可言說 十九、可見有對、不可見有對、不可見無對。

(一)《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有對與無對的分別,不像說一切有部的有對礙(十色處),有拘礙(心心所及根,對於自所取所緣的境界),而解說為有障礙。

如心為他所礙而不得生起,就名有對;相反的就是無對。

」 (二)《雜阿含經》: 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說。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色外入處,若色四大造,可見有對,是名色是外入處。

若聲四大造,不可見有對,如聲、香、味亦如是。

觸外入處者,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

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甲一、釋「如是」。

乙一、如是即是「信」也。

乙二、心善直信,是人可聽法。

乙三、諸利根本,信為大力。

乙四、令弟子無愛法、無染法、無朋儻,但求解脫。

乙五、示人無諍法。

甲二、釋「我」。

(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 乙一、隨俗假說。

乙二、假名字說。

乙三、諸相非實無我。

甲三、釋「聞」。

甲四、釋「一」。

乙一、隨世俗故言「一」。

乙二、「一」與「物」不一不異。

乙三、若「一」之過。

乙四、若「異」之過。

二十、釋「如是」義 (一)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如是者,即是信也。

1.若人心中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是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

2.信為(如)手,入佛法寶山中自在所取。

3.佛法深遠,以信力故能入佛法。

(二)心善直信者,是人可聽法,若無是相則不解。

(三)如是義在佛法初,現世利、後世利、涅槃利,諸利根本,信為根本。

(四)我弟子無愛法,無染法,無朋黨,但求離苦解脫,不戲論諸法相。

(五)今如是義,示人無諍法,聞他所說,說人無咎。

以是故,諸佛經初稱「如是」。

二十一、信為手 (一)《中阿含經》《龍象經》:「大龍信為手,二功德為牙。

」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6〈賢首菩薩品第8之1〉:「信是寶藏第一法,為清淨手受眾行。

」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1〈離世間品第33之6〉:「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手。

何等為十?所謂信手,於一切佛所說正法,一向信心究竟受持故……。

」 二十二、我今開甘露味門 《五分律》卷15:「時梵天王於梵天上,遙知佛意作是念:『今佛正覺興出于世,不為眾生說所悟法,世間長衰永處盲冥,死即當復墮三惡道。

』念已,如力士屈伸臂頃,於梵天沒涌出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惟願世尊!哀愍眾生時為說法,自有眾生能受佛教,若不聞者便當退落。

』如是三返,復以此義說偈請佛:  先此摩竭界  常說雜穢法 願開甘露門  為演純淨義  自我在梵宮  皆見古佛說 惟願今普眼  亦敷法堂教  眾生沒憂惱  不離生老死 然多樂善者  願說戰勝法  爾時世尊默然受之。

即以佛眼普觀世間,見諸眾生根有利鈍,有畏後世三惡道者,有能受法如大海者,有若蓮華萌芽,在泥出水、未出水,不污染者。

而說偈言:  先恐徒疲勞  不說甚深義 甘露今當開  一切皆應聞  爾時梵天聞此偈已,歡喜踊躍,前禮佛足,右繞三匝,忽然不現,還於天宮。

」   二十三、汝不見妄想,汝爾時自啞。

(一)《佛光大辭典》:「啞法,乃指不言語之修行法,又作瘂法,為外道之修行方法。

佛門弟子若修此法,則同於外道,為小乘律法所禁止。

《四分律羯磨疏濟緣記》卷二十一(卍續):『十誦云,若受瘂法偷蘭,以同外道故,(中略)僧祇中不得受不語法,若欲方便少事,不語得至半月,於布薩時應共語、問訊、問事、答事、咒願等也。

過布薩已,續復如初。

若憍慢瞋恚而不語者,越毘尼。

若為年少欲折伏者,聽十五日不共語論,至布薩時還共語。

』然大乘則不禁之。

〔十誦律卷二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七、五分律卷十九〕 (二)妄想:有三種解釋: 1.小想:巴利本原意:對於佛所說法,連一點小想(理解)也沒有,所以是啞法。

2.妄想:不見自已有妄想,所以說佛陀教法是啞法。

3.諸相:【宋】【宮】本藏經作「諸相」。

依此解,不見諸相即見實相,此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意。

(1)如吉藏《淨名玄論》卷2:「問:若緣觀俱寂,問答並遣,則任運成啞。

答:天親、龍樹盛許啞言,故云:汝證我法時,汝爾時自啞。

但子猶未達其旨,今略陳之。

夫論啞者,言而常啞。

辨其言者,啞而常言。

言而不啞,所謂凡夫。

啞而不言,名二乘觀。

故至之緣觀 俱寂,而境智宛然,應愈動神愈靜,智愈寂照愈明,寧以啞法目聖心,灰斷榜玄道。

」 (2)吉藏《中觀論疏》卷8末:「《大集》云:無入之入,乃名法入。

亦如開波若宗身子問:云何菩薩行於波若?佛以五眼不見而却責之,若能不見能行菩薩體,不見菩薩字,不見波若,不見行,不見不行,乃名菩薩行於波若。

今爾,《智度論》第一卷摩犍提偈云:非見聞覺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

彼難云:若爾者,行啞法得道。

佛答云:若不見諸法,汝爾時自啞。

並是今文意也。

」 二十四、釋「我」義。

(一)隨俗法說我。

(《大智度論筆記》:隨俗假說) (二)除世邪見,順俗無諍。

(《大智度論筆記》:假名字說) (三)一切法空無所有,是中心不著。

(《大智度論筆記》:諸相非實無我) 二十五、內心雖不違實法,而隨世界人故共傳是語,除世界邪見,故隨俗無諍。

(一)《大正藏》,《大智度論》卷1:「內心雖不違實法,而隨世界人故共傳是語,除世界邪見,故隨俗無諍。

以是故,除二種不淨語,本隨世故用一種語。

佛弟子隨俗故說我,無有咎。

」 (二)《大智度論筆記》:「說教:心不違實法,隨世人共語,除世邪見,順俗無諍。

」 二十六、意識不能識現在五塵,唯識過去未來五塵。

(一)《俱舍論》卷12:「五識唯緣現在,意識通緣三世非世。

」 (二)《佛法概論》 如《中含‧大拘絺羅經》說:「意為彼(五根)依」。

五根是由四大所造成的清淨色,是物質的,屬於生理的。

意根為精神的,屬於心理的。

意為五根所依止,即是說:物質的生理機構,必依心理而存在,而起作用;如心理一旦停止活動,生理的五根也即時變壞。

所以五根與意根,為相依而共存的,實為有情自體的兩面觀。

…… 意根能取五根的所取(五塵),又為五根起用的所依。

…… 意根不但生意識,而且還能生前五識。

所以凡能生認識的心理根源,都稱為意根;而從此所生的一切識,也可總名之為意識。

意為認識作用的根源,研究此發識的根源,佛教有二派解說不同──也有綜合的:一、主張「過去意」,即無間滅意。

以為前念(六)識滅,引生後念的識,前滅識為後起識的所依,前滅識即稱為意。

一、主張「現在意」,六識生起的同時,即有意根存在,為六識所依。

如波浪洶湧時,即依於同時的海水一樣。

此同時現在意,即意根。

所以意的另一特徵,即認識活動的泉源。

  二十七、一者,今當說。

大綱:「一」為隨世俗法,不應執有一,亦不應執無一。

共四問答。

(一)問:佛法中數、時等法無,故不應言「有一」。

答:隨世俗故有一時。

(二)問:不應言「無一時」。

因為: 1.佛自說言:「一人出世,多人得樂。

」                                2.佛復言:「我行無師保,志一無等侶。

」                                3.一、法和合故,物名為一。

答:「一、物」同一,「一、物」為異,二者俱有過失。

(三)問:言一有何過失? 答:1.如一、瓶是「同一」,有一之處即有瓶。

衣等物皆是瓶。

2.一是數法,瓶亦應是數法。

瓶體五法和合,一亦應具五法。

3.若「一」不名為「瓶」,則應「一、瓶」異。

4.欲說一應說瓶,欲說瓶應說一,則錯亂。

(四)問:言異有何過失? 答:若二者異,一則非瓶,瓶則非一,瓶則不能名「一個瓶」。

小結:一、異門中求一法不可得。

佛弟子隨俗語名為一,心實不著,知數法名字有。

二十八、時者,今當說。

大綱:為除邪見故,此「時」名為「三摩耶」。

(一)問:天竺說「時」有二種:迦羅、三摩耶。

佛何以說三摩耶? 答:若言迦羅,俱亦有疑。

(二)問:若以輕易而言,應言「迦羅」。

答:為除邪見故,言「三摩耶」。

問1:一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為因。

問2:時是不變因,是實有。

時法細故,不可見、不可知。

答:如泥丸是現在時,塵土是過去時,瓶是未來時。

(若)時相(恆)常故,過去時不作未來時。

問3:汝受過去土塵時,若有過去時,必應有未來時,以是故實有時法。

答:汝不聞我先說,未來世瓶,過去世土塵。

未來世不作過去世,墮未來世相中是未來世相時,云何名過去時?以是故,過去時亦無。

問4:必應有時,現在有現在相,過去有過去相,未來有未來相。

答:若爾,一切三世時有自相,應盡是現在世,無過去、未來時。

問5:過去時、未來時非現在相中行,過去時過去世中行,未來世未來時中行。

以是故,各各法相有時。

答: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相;若過去不過去,則無過去相。

未來世亦如是。

問6:若無時,云何聽「時食」遮「非時食」是戒? 答:是毘尼中結戒法,是世界中實;非第一實法相。

問7:若「非時食」、「時藥」、「時衣」,何以不言三摩耶而說迦羅? 答:此毘尼中說,白衣不得聞,外道何由得聞而生邪見!           法米/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star297's新文章三十七式太極拳&太極體用手工魚丸湯水果皮環保酵素的製作方法「植物性鈣質」&高鈣食物&骨質疏鬆食譜Foreigner-IWantToKnowWhatLoveIs小調式&民族五聲調式(宮、商、角、微、羽)琶音&八度&變音記號水熱反應器&氫的物態:氫氣、壓縮氫氣、液氫、固態氫烏皮茶&日本綠茶的品種亞麻仁油的功效有哪些?如何正確選購與保存?橄欖樹(OliveTree)&橄欖油綬草&紅藜&檸檬香茅蔡依林&五月天~玫瑰少年&旗開得勝(張學友&張靚穎)&《我們的樂隊》喬幼~溫暖的偎靠&梁靜茹~燕尾蝶&彩虹&無條件為你&如果有一天&勇氣梁博~日落大道&想念&擁有&男孩紅小麥&松露~小西氏石櫟國際水上小空巴成人間仙境~夢幻星空水上花園改善健忘增強記憶力~孔聖枕中丹&益氣聰明湯中醫失智症治療與衛教咖啡豆該如何保存 star297'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