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大意【第1集】-數位圖書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智度論》是屬於釋經論,就是解釋經的,拿我們現在來講就是註解,依照經文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來解釋。
而《瑜伽師地論》是屬於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而是闡揚 ...
華藏淨宗弘化網
回首頁
APP
Facebook
YouTube
Line
微信
新浪微博
內文
標題
講義
墨寶
印章
編號
簡體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認識淨宗
關於華藏
最新消息
網路電視
法寶專區
華藏活動
教育專區
數位圖書館
當前位置>>華藏凈宗弘化網>>數位圖書館>>大智度論大意【第1集】
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自動
日本
大陸
歐美
香港
臺北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31
31
32
32
33
33
34
34
展開收起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一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01
諸位同修,今天是元旦,也是政府所倡導的自強年,同修們選擇在這一天啟講《大智度論》,也正是以這部《大論》來迎接自強年,自強必須要依靠智慧。
《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經》的註解,雖然我們沒有讀過大經,但是這部書有一個好處就是經文包括在其中。
首先我們將這個書做一個簡略的介紹,本書是龍樹菩薩造的,是姚秦鳩摩羅什大師翻譯。
全書的內容,前面半卷是說明造論的緣起,以及解釋世尊說摩訶般若的因緣,接著解釋經文。
本經一共有九十品,解釋初品的文字就有三十四卷,這三十四卷是依照龍樹菩薩本論裡面完全的翻譯。
從三十五卷之後,諸位在目錄裡面能夠看得到,就是從「奉缽品第二」一直到「囑累品」,這八十九品是羅什大師節略的翻譯,所謂是十倍略之,也就是從原文裡面只翻十分之一,因此流傳在中國的中文譯本只有一百卷。
雖然是略譯,也足以解釋大經的旨趣,這是為了中國人喜歡簡略,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如果全經要是翻譯過來,那總有千卷以上,確實不是我們中國的學者所歡迎的。
這是這部經簡單的介紹。
這部書在佛教裡面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與法相宗的《瑜伽師地論》,並稱佛教的兩部大論。
一般我們講《大論》都是指這部書,法相宗裡面的《大論》是指《瑜伽師地論》,是以《大智度論》代表性宗,以《瑜伽師地論》代表相宗。
這是兩部重要的論典,兩部的分量可以說都相當,《瑜伽師地論》也是一百卷,但是這兩部論的性質卻不相同。
《大智度論》是屬於釋經論,就是解釋經的,拿我們現在來講就是註解,依照經文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來解釋。
而《瑜伽師地論》是屬於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而是闡揚一部分的教義,也就是離開經專門發揚經中旨趣的一部大論。
將來諸位讀到論藏,一定要知道論藏有這兩大類。
譬如《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都是屬於宗經論。
釋經論,到後來這些大德們不稱作論,稱作註、稱作疏,到現在稱之為講義,實在上都是屬於釋經論。
為什麼不稱論而稱註疏?這是註解的人謙虛客氣話。
在世法裡面也有這個情形,譬如諸位讀十三經,我們讀到《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這個「傳」字就是註解,傳是傳的意思,流傳於後世。
跟佛家所講的論是一個意思,與釋經論是相通的。
註解稱之為傳,那就是說這個註解決定不錯。
左丘明註解孔子的《春秋》,他所註的解釋就是孔老夫子自己講也是這樣,也沒有錯誤;換句話說,不必請後人來指教、來指正,沒有這些客氣話,決定不錯。
在佛門裡面,釋經論也是如此,他只要加上個論字,他這個註解就是決定不錯的。
後來註解的這些大師比較謙虛,沒有自信,不是說他沒有自信,是謙虛的話,就是我這個註是不是能夠符合佛的意思,自己也不敢完全來承當,後賢或者時賢,同時代的或者後代的,如果有高明,可以給我修正修正,有這個意思在。
如果用上論,就沒有這個客氣話,照我這個註解就行了,沒有任何意見好參與。
所以三傳之後,所有的註解沒有人再用這個傳字。
這些大菩薩所註的經稱之為論,歷代祖師都不用這個字樣,一方面對古德是一種尊敬,一方面對自己的註疏是表示謙虛,有這個意思在。
這次我們講這部大論,講席的方式在前一次給諸位報告了,就是我們這次不能採取逐句的來解釋,我們採取講大意的方法。
而進度是每一次以一卷為標準,這個書是一百卷,也就是說我們一百次把它講圓滿。
我們離開論文只講大意,最好是在未聽之前,同修們自己要把論文細細的去讀過一遍,再來聽那就有受用得多了。
我們現在開始給諸位介紹這部大論,在第一卷裡面,上半部是講緣起。
緣起的一開端有六首偈頌,這六首偈頌在此地我也不必說。
偈頌的大意是造論的人要解釋這部經,必須要求三寶加持。
為什麼?自己沒有證到如來的果地,經是佛講的,縱然自己是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破;換句話說,如來的意思就不能盡知。
所以要解釋佛經必須要求佛加被,沒有佛的神力加被,不是我們凡夫有能力來解釋經義的。
所以在一切註疏幾乎都成了一個慣例,我們看古人的註解,一打開註子,前面一定是請求三寶加持的偈頌。
偈頌長短不一定,有的人是二首,有三首,此地是六首。
偈是偈頌的意思,都相當的明顯,這一句話就帶過去了。
下面在長行裡面就敘說說經的因緣,論的體裁是採取問答式,這是在本論以及《瑜伽師地論》,許多大論都是採取這種方式,就是一問一答,好像用討論的方式。
前面這一句我們念一下:
【問曰。
佛以何因緣故。
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
這就是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假設的,不一定有人這麼問,這是論師,就是做註解的龍樹菩薩,他假設有一個人提出這個問題:佛是以什麼樣的因緣來說《大般若經》?「摩訶」翻作大,這些法相名詞,我們是一個長期講經的道場,同修們多半是老同修,所以在法相名詞我們可以略過的都略過去。
好在這部大論裡面講到法相名詞非常多,也可以說是大乘佛法的佛學常識,因為歷代許多的大德們,註釋經論常常引用《大智度論》裡面的文字來做註解,所以到時候我們一樁一樁的來給諸位做簡單扼要的介紹。
實在講,佛講《大般若經》是具有無量的因緣,無量因緣當然就難說了,所以龍樹菩薩在此地把無量的因緣歸納為十五種,這就是前半卷所要說的。
第一是為「廣說菩薩行」。
我們曉得《大般若經》是對菩薩講的,而且是對相當深位的菩薩講的。
我們從佛一代時教,《華嚴》之後講阿含,阿含是屬於小乘教,有阿含的基礎佛才說方等,方等就屬於大乘,所以古德判方等有初中後三分。
方等以後就是講《般若經》,而且《般若經》在整個佛的教法裡面,它實在佔有最重要的地位,在時間上來講也特別長。
佛說《般若經》在四十九年當中就佔二十二年,幾乎在他一生教學裡佔將近一半的時間。
如果我們以經開三分來說,可以說般若才是真正的正宗分,這是一代時教裡面的正宗分,也是最主要的一部分。
我們曉得佛法整個的內容旨趣就是在智慧,所謂是般若智慧。
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從戒定當中來。
小乘聖者雖然講修的三學戒定慧,那個慧是少分的慧,並不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小乘人沒有。
所以玄奘大師稱小乘的羅漢跟辟支佛,直截了當稱他作愚者,愚者就是沒有般若智慧。
但是般若智慧一定要以戒定做基礎,般若智慧是大乘佛法獨有的,也就是所謂不共法,不共小乘的。
菩薩行就是智慧之行,我們可以說小乘行是屬於戒行,著重在戒律威儀的是小乘行。
而大乘行叫般若行,大乘行就是菩薩所修的三慧,而不是三學。
三慧是以戒定慧那個慧做基礎,有體有用,這是我們講席裡也常常討論的,尤其是在《六祖壇經》跟《楞嚴經》裡面我們說得很多,所以在此地就不需要多說了。
第二個因緣,是為「倍復增益念佛三昧」而說。
你看看這個味道多足,頭一個是講智慧行,第二個就是幫助我們念佛達到理一心不亂,所以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這樁事情,不但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佛是提倡念佛法門,我們從善財童子實際上表演給我們看,他第一位參訪的善知識是德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
而末後是更鮮明,第五十三參他是參訪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是我們在華嚴會上看到的。
今天諸位從般若會上看到龍樹菩薩給我們的講演,第二個因緣就是如果我們沒有般若智慧,我們這個念佛叫事念,得一心不亂是事一心不亂;如果我們有般若智慧,我們的念佛是理念,就是與般若智慧相應,與理相應,我們得到這個一心就是理一心不亂,這個地位就高。
理一心不亂,是真正的菩薩行,是真實的菩薩行,可以說念佛法門是大乘法門。
如果念到功夫成片,或者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能說是小乘,在功夫上講等於小乘,實際上他不是小乘。
斷證的功夫上,譬如小乘的聖者阿羅漢跟辟支佛,他們在斷證是講斷見思煩惱,我們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也是斷見思煩惱。
從斷見思煩惱上來說,事一心不亂的學者與阿羅漢辟支佛這個地位是相等的,但是在願力上是不相同的,願力是屬於大乘法門,並不是止於這個境界。
我們在大乘法門裡面說,這就是權教的菩薩,不是真實的菩薩,是權教的菩薩。
功夫成一片了,我們生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都是屬於權教菩薩;生到實報莊嚴土,這就是實教,這才是真實的菩薩,也是般若會裡面所承認的菩薩。
像《金剛經》裡面講的,破了四相的菩薩,破了四見的菩薩,這是達到這個標準。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誤會,《金剛經》那個標準很高,「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們念到功夫成片的時候,四相都在,我們是不是菩薩?是菩薩。
《金剛經》裡面所講的菩薩是實教菩薩,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別教登地以上的,它是這樣的一個標準,這是般若會上的標準。
因此第二個因緣就是倍復增益念佛三昧,是幫助我們念佛達到理一心不亂。
第三個因緣是「慈悲受請」,這是諸佛都有這個例子。
說經的時節因緣成熟了,諸天以及四天王等一定會來啟請,如來大慈大悲有求必應,所以這些諸天善人來啟請,佛應當給他說甚深般若。
第四個因緣是為了「斷一切眾生疑」,第五個因緣是為「斷眾生的結使」,第六個因緣是為「令一切眾生隱邪信正」,這三個因緣我們合起來講。
我們看看現代的世道人心整個在大變,真正可以說無惡不作、眾善不行,佛法裡面從因果上來看,我們看今人他造的是什麼因,當然有這個果報現前。
要解決這問題,說實在的話,要靠真正的智慧,所以第四個因緣說斷眾生之疑。
我們曉得一切的疑慮這是病根,有智慧的人他沒有懷疑的事情,縱然是一切果報現前,我們學佛的都會記得像百丈大師所說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不昧就是清清楚楚,因果報應這事情清清楚楚,一點都不迷惑。
他為什麼不迷不疑?他有智慧,有般若智慧觀照的功夫,所以能夠斷疑。
我們個人能夠斷疑,能夠斷除一切煩惱,這個結使就是煩惱,煩惱從哪裡生?煩惱從疑上生的。
因為我們有疑,所以才有煩惱,所以才生邪知邪見,相信邪法而不相信正法。
智慧開了,疑慮斷除,煩惱息滅,邪見不生。
歐陽竟無大師在民國十二年,他提出來「佛法為今日之必需」,他很肯定的認為。
那個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爆發,二次大戰的時候就是日本人跟我們打仗的時候,中日抗戰是在民國二十七年。
歐陽大師說這些話的時候,距離二次大戰差不多還有二十年的時間,他就看出來了,就認為第二次大戰是非常慘烈的戰爭。
第三次世界大戰跟第二次世界大戰比,那真是天壤之別。
我們要認清楚,我們現在是生活在什麼時局之下,我們自己開了智慧,套一句外教人說的,自己就得救。
給諸位說,你相信上帝,上帝救不了你,唯有自己真正的智慧開了,自己才能夠救自己。
也就是說,真正做到不昧因果,對於一切的災難沒有恐懼,以般若智照的功夫度一切苦厄。
大家都有般若智慧,大家都不遭難。
我們在台灣的同胞們,如果有十分之一的人開了智慧,第三次大戰爆發,那個十分之九的人會沾十分之一的人的光,我們這裡也不會遭難。
由此可知,般若實在太重要。
這是佛說般若的另外三種因緣,就是第四、第五、第六。
第七是為了「令一切眾生生起真正的信心,相信甚深的法門,契入中道」。
前面三種因緣是講因行,這個因緣是令我們證入中道,以禪宗的話來講,就是教我們達到明心見性。
在這一段裡面,佛說的甚深法,包括諸佛菩薩的依正莊嚴、無量的功德。
我們相信諸佛菩薩確實是證得這個境界,也相信我們自己本具這種境界,與佛無二無別。
只要我們自己有堅強的信心、冷靜的頭腦,相信佛法,尊重佛法,依照佛法來修學,我們一定可以契入中道。
第八個因緣是為了「教給我們辨別邪正、因果不虛」。
這在我們現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因為在現前,可以說是舉世邪知邪見無量無邊,自己沒有定與慧,確實是無所適從,要想不墮落實在是太難。
這也是佛講《般若經》的因緣之一,使我們有能力辨別真妄、辨別邪正,辨別因果真實不虛。
第九個因緣是「佛為了說第一義悉檀」。
悉檀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叫遍施,遍是普遍,施就是布施;換句話說,就是普遍的布施。
悉檀通常講有四種,第一是世界悉檀,第二是為人悉檀,第三是對治悉檀,第四是第一義悉檀。
這可以說是佛在一切法布施當中的四個綱領,佛說的每一部經都具足這四個意思,這個布施才圓滿。
每一段經文,乃至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具足四悉檀的意思。
但是四悉檀的意思裡面,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第一義悉檀就不能圓滿;如果沒有第一義,世界、為人、對治都是局部,而不是圓滿的。
怎樣才能把第一義顯示出來?一定要摩訶般若波羅蜜。
我們具有摩訶般若智慧,才能夠契入第一義,世界、為人、對治才是圓滿而沒有欠缺,這是佛必須要說《般若經》的。
在這一段裡面,後面有一首實相偈,諸位好好的把它記住:
【一切實一切非實。
及一切實亦非實。
一切非實非不實。
是名諸法之實相。
】
『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決定沒有虛妄,這個境界是要開了智慧的人,也就是真正開了摩訶般若智慧,才能夠見到一切法的真實相。
我們今天沒有開智慧,我們也沒有見到諸法實相,見諸法實相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念佛人理一心不亂的境界。
佛這四句偈是把實相透了個消息給我們,等於說把它描繪出來實相是什麼樣子。
這四句很容易記,可是不好懂,諸位也不要去想,「一切實一切非實」,什麼叫實、什麼叫非實,不要去研究。
為什麼?你一研究就落到分別去,就落到意識裡面去,絕對不是般若。
般若是本性裡面本具的覺照的作用,它是覺,它不是迷;思量分別是迷不是覺。
我們如何去修?可以常常念,不要去想它,什麼時候豁然大悟,這四句意思就通了。
萬萬分別不得、研究不得,這才是真正學般若的方法。
第十種因緣是「佛為了降伏外道」。
當時印度外道有許多的學者,他們確實有相當的學問與功夫,因此他們也輕視佛教,不但不相信,有輕視的意思,也有毀謗的言談。
佛說摩訶般若,他們就尊重了,能夠盡信,這種學問是他們所沒有的。
第十一種是「世尊為了要說明諸法實相」。
第十二種是「世尊為了要令一切眾生不爭」。
今天這個世界是鬥爭堅固,為什麼大家鬥爭?沒有智慧。
有智慧就不爭,為什麼不爭?不昧因果,決定不會爭。
在因緣裡面,龍樹菩薩給我們講「欲明無諍處故」。
怎樣才真正能夠達到不爭?論中給我們說,「無諍法皆是無相,常寂滅不可說」。
這就是本論裡面所講的空,一共講十八種空,後面我們會讀到,《大智度論》裡面講空有十八種,十八種裡面的畢竟空。
這留到我們後面再來討論。
第十三種因緣是為了「破除一切的執著」。
第十四種因緣,「佛是將平常所講的種種的法門,就是通常所說的四念處、三十七道品這些法,而在般若會上從反面來說」,這個意思我們一看就很容易體會得到。
向來小乘人學佛他是有法執的,佛說個四念處,他就執著四念處;佛說個八正道,他就執著在八正道。
所以佛在般若會上用異方便來說四念處、八正道種種的法門,就是教菩薩在一切法門裡面要離一切法門,要修離相法,不可以執著。
法門要不要修?要修。
譬如我們念佛,六字洪名二十四小時不能間斷,雖然念佛,不能著相,不能著有一個我念佛的我相,不能執著所念佛的彼佛之相,也不可以執著當中這個名字相,所謂是三輪體空。
第十五因緣是「以異法門說五眾」,換句話說,十三、十四、十五這三種因緣合起來講,就是教我們要破我執、法執,般若正智才能夠現前。
這是十五種因緣略說如是,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經【如是我聞。
一時。
】
向下是入了後半卷,後半卷是解釋初品當中的「如是我聞,一時」。
一開端龍樹菩薩給我們說:
【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
智為能度。
】
這句話為後世的祖師大德們常常引用,我們在一切註疏裡面也常常看到,我們要曉得這句話是出在《大智度論》上。
這句話實在講是太重要了,《華嚴》裡面講的「信為道元功德母」。
『佛法』兩個字怎麼講法?「法」是指一切法,整個人生宇宙的總代名詞;「佛」是覺的意思,也就是明瞭通達的意思。
我們要想對於宇宙人生一切法都能夠通達,都能夠明瞭,都能夠覺而不迷,這就叫佛法。
『大海』兩個字是比喻一切法無量無邊,浩如煙海。
我們要想得到佛法,得到佛法就是對於整個宇宙人生一切都明瞭、一切都通達,能不能做到?能做到。
首先要有信,信佛是個過來人,信自己能跟佛一樣的通達、一樣的圓滿,也就是相信自己能成佛。
成佛是什麼意思?就是成就對於一切法都覺悟、都通達,所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所謂是信為能入,好像入學一樣,取得了入學的資格。
『度』是什麼?「度」是畢業了,就是這個智慧真正成就了、圓滿了,真正得到佛法。
要以什麼條件?要以智,這個智就是般若智慧,摩訶般若,必須有摩訶般若我們才能夠度。
可是說到摩訶般若,你不能夠執著一個摩訶般若,如果你執著一個摩訶般若,那就糟了,那是摩訶般若的障礙。
我們曉得一部《心經》,玄奘大師所翻譯的二百六十個字,那是《般若經》的精華,也是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談般若的總綱,就是這二百六十個字。
在《心經》最後佛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那個智是什麼?就是摩訶般若。
是不是真的沒有?真有,不能執著有。
那個無是離相的意思,不執著才真正有般若。
如果你執著有個能證之智、所證的佛法,那就完全錯誤了。
到這個境界的時候,能證之智了不可得,所證的菩提涅槃也是了不可得。
為什麼不可得?像《華嚴》裡面,你入的是一真法界,這是真,真正的覺,覺是一不是二,二是不覺。
你有能證之智、所證的菩提,你就是有能有所,你是二,二沒有摩訶般若,摩訶般若是不二法門,諸位要體會到這個意思。
宗門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教下雖然說出來,說出來決定不能著相,如果著相那就叫死在教下。
所以宗門教下的目標是相同,方法不一樣,但是原則是一樣的,都是不執著。
宗門不執著,教下也是不執著,這是一個能入、一個能度。
等於說一個什麼條件可以入學,就是入大乘的法門,什麼條件可以成就,這是一語道破,我們應當要記住的。
下面解釋「如是我聞」、「一時」這幾個字:
【復次。
如是義者。
若人心善直信。
是人可聽法。
若無是相則不解。
如所說。
專視聽法如渴飲。
一心入於語議中。
踴躍聞法心悲喜。
如是之人應為說。
】
這首偈很重要,我們也常常在一切經的註解裡面看到,為註疏的人所引用,這首偈也是從《大論》裡面看到的。
這首偈是說聽聞的態度,也就是講佛說法真正的當機者。
什麼人是當機的人?具有這個態度,那就是當機的人。
這首偈我們也不必細說,有兩個字特別的重要,我給諸位指出來,第一句的「專」,第二句的「一」,不專不一就不能成就。
成就什麼?成就說聽的利益,說聽利益之所以能夠成就就在專、在一,能有專一才能夠消歸自性,能夠消歸自性才能得到法喜充滿,所以在這個時候諸佛菩薩是應當為說,而學人自己是應該要聽佛法。
一個是當說,一個是當聽,感應道交。
所以我們不要顧慮,我們肉眼凡夫到哪裡去求善知識?問題在哪裡?你是不是能做到專與一?做到專與一,自然有諸佛菩薩化身來給你說法,為什麼?機感相應。
如果我們做不到這兩個字,怎麼樣去求諸佛菩薩,他也不會來,沒有感應道交,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的。
【自法愛染故。
呰毀他人法。
雖持戒行人。
不脫地獄苦。
】
這句話我特別給諸位同修提出來警告,這是說什麼?就是自讚毀他。
『自法愛染』,「染」是染著,一切自以為是、自以為高,毀謗別人。
這地方是指修學佛法的人、弘揚佛法的人。
第三句說雖然你持戒,你的戒律很精嚴,只要你前面有自讚毀他,你還脫不了地獄的苦報,這是我們千萬要記住。
持戒精嚴的人,對於別人更應該謙虛,要謙敬。
我持戒很嚴,他不持戒,他有什麼了不起,這就是自讚毀他,你戒律再精嚴,你還要墮落。
毀他得罪如是如是,諸位切切要記住。
下面有兩首偈,是說得道的方法,也就是說求學的法則,這是佛在般若會上講的,是很高的境界,我們必須要記住的。
【非見聞覺知。
非持戒所得。
】
這就是講大覺、菩提涅槃,不是從『見聞覺知』上得到的,也不是在『持戒』上所得到的。
這樣一說,我們是不是就不要見聞,也不要持戒?那又錯了,下面說:
【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
】
戒律要不要持?要持,持不可以執著。
執著在戒律裡面、死在戒條之下,戒律再清淨不能開悟。
有沒有好處?有好處,人天福報。
諸位要記住這個,著相持戒是人天福報,不著相持戒是菩提涅槃,這兩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要持戒、要讀誦,讀誦不能著相,著相的讀誦也是人天福報,果報是來生的聰明智慧。
戒律清淨是來生得福,就是福報大,見聞廣博是來生聰明。
我們看到世間人有聰明、沒有福報的,他是前生多聞,戒律不清淨;有很多很有福報、很愚痴的,他並不聰明,他前生戒律清淨,他不聽經,不讀誦大乘。
兩者兼修,他著相的話,那在世間是既聰明又富貴,所得的是人天福報,不是佛教學的終極目標,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下面一首我就不要念了,這兩首是很重要。
它跟《金剛經》裡面的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意思是相通的。
【示人無諍法。
聞他所說。
說人無咎。
以是故諸佛經初稱如是。
略說如是義境。
】
這句話就是佛指示我們『無諍法』,避免一切爭論,這是我們應當學的。
凡是在言談當中不要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讀書,我們盡一切的力量去引用古人所說的、引用前人所說的,不要說這個話是我說的。
為什麼?我說「是我說的」,就有人爭,「你有什麼了不起,你學佛才幾天,你憑什麼說!」起爭論。
我說「這話是佛說的、這個話是祖師說的」,他不能跟我爭。
為什麼?他要爭跟佛爭去、跟祖師爭去,他不能跟我爭。
這是避免爭論的方法,是我們應當學的。
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引用別人的東西,不要自作主張,縱然自己主張,看接近於某個人的,也引用別人的,我們來發揮。
是別人的意思,他要打官司打架的話,找那個人打去,與我們不相干。
我們能身心清淨,能夠跟一切人保持在平等和睦這個狀況之下,這樣就好,這是佛教給我們離諍法。
所以阿難結集經一開頭講「如是我聞」,大家都不爭了;如果他要是不說,那是阿難你說的,你憑什麼資格說經?在場聽經的哪個資格都比他老,他是一個初證阿羅漢的人,他有什麼資格說經?「如是我聞」,那是佛所說的,不是我講的,大家說好,「你說吧,既然是佛說的,你重複說就是」,絕不是自己的意思,這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
尤其在今天鬥爭堅固的時代,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下面一個字說「我」。
在此地論裡面給我們解釋,講世界語言有三種根本:
【世界語言有三根本。
一者邪。
二者慢。
三者名字。
是中二種不淨。
一種淨。
】
就是名字是清淨的,邪是不清淨的,慢是不清淨的。
【一切凡人三種語。
邪、慢、名字。
見道學人二種語。
慢、名字。
】
這個慢叫增上慢。
【諸漏盡人用一種語,名字。
內心雖不為實法。
而隨世界人共傳是語故。
除世邪見。
順俗無爭。
】
這幾句話也非常的重要,我們要記住。
懂得佛菩薩稱「我」,他是名字我,隨順世間而說,他自己絕不執著有一個我的觀念。
在學人的地位上,譬如阿羅漢說我,阿羅漢還有個慢我在,這是我們在經裡面讀到的,就是小乘的聖者雖然斷了見思煩惱,他還有我慢的習氣,他的習氣還沒有斷。
辟支佛以上的,習氣斷了,習氣斷了以後他只有名字我,他沒有慢我。
由此可知,阿羅漢還有慢我。
我們要曉得這個境界,我們自己慢慢在世法裡面去修學,就是一切的言語只有名字而無有實義,這才與般若智慧相應。
再看底下的「聞」。
聞這裡面的解釋,一開端他提出一個疑問,這也是假設的。
我們用什麼聞?用耳根聞、用耳識聞、用意識聞,底下一樁一樁給我們解釋。
唯識裡面講這個聞,就是耳識,是八種因緣生。
而在了義經裡面告訴我們,這個聞是屬於性,換句話說,就是真如本性裡面本有的功能。
而在菩薩三慧裡面,這個聞是根境相接觸,用這個字來代表。
所以一看到這個聞,千萬不要以為我聽到了,聽聞進去了,那就錯了,那完全是落在意識裡面。
這個意思我們在《六祖壇經》跟《楞嚴經》裡頭也常常講到,《華嚴經》也常常講到,甚至《彌陀疏鈔》裡面稱性而談的時候,我們也都談得很多,不必多說了。
下面這兩首偈很重要,偈的意思很深,也可以說這是諸法如義,覺者不昧。
【有業亦有果。
無作業果者。
】
有業有果好懂,『無作業果者』這一句很難懂,這個意思非常之深。
【此第一甚深。
是法佛所說。
】
給諸位說,確實是如此。
【雖空亦不斷。
相續亦不常。
罪福亦不失。
如是法佛說。
】
『不斷、不常、不失』,不但在眾生界裡面如此,在四聖法界亦然。
聖者就是覺者不昧,而在六凡甚至權教小乘他還是昧因果,就是對因果理事還不能夠徹底的看清楚,所以有時候還要做錯事情。
真正到不昧因果,他不會做錯事情,他就是接受種種的報應,他自己清清楚楚,很明瞭,正所謂是欠債還錢、欠命還命。
正像安世高大師在我們中國所示現的一樣,他還了兩次命債,那是還債,那叫不昧因果,所謂是『罪福亦不失』。
由此可知,古德常說的「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是很有道理的。
下面說到「一」,這個就是一時:
【隨世俗故有一時無有咎。
】
『咎』就是過失,沒有過。
【我行無師保。
志一無等侶。
積一行得佛。
自然通聖道。
】
這首偈的意思是說一則得入,智行一,第二句是講智,第三句是講行,智跟行要是合一了,這就是契入佛知見的時候,我們所謂是頓悟頓超。
善財童子是我們的典型、是我們的模範,這首偈子也是提示我們,不但智要一,行也要一,所謂是專心一致,一門深入。
無論是在行門、是在解門上都要專一,唯有專一的人才能夠成就,這是很要緊的話。
所以一時裡頭的一,這個意思很重,佔的分量很重。
下面說「時」:
【時名有二種:一名迦羅,二名三摩耶。
】
時有兩種,一個叫做迦羅,一個叫做三摩耶。
迦羅是分段,像我們現在是一分一秒、一段一段的;三摩耶是定。
時,佛說這個時著重在時節因緣,從哪裡看到?下面兩首偈頌就很明白:
【時來眾生熟。
時至則催促。
時能覺悟人。
是故時為因。
世界如車輪。
時變如輪轉。
人亦如車輪。
或上而或下。
】
俗話說六十年風水輪流轉,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講時節因緣,時節因緣不能夠勉強,因此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不要汲汲著希望自己成就,為什麼?你要是這樣汲汲希望成就,是你的障礙。
不要汲汲著希望我開悟,不要汲汲著希望證果,為什麼?你有這個希求,這叫攀緣心。
真心沒有念,真心有願沒有念。
譬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願,心裡面確實有這個願,可是我一天到晚還忙著「我要度眾生、我要度眾生」,那是動心了,那是起了攀緣心。
度得了、度不了?度不了。
「我要斷煩惱」,增長煩惱,不但斷不了煩惱,煩惱裡頭再加煩惱,加了一重「我斷不了煩惱,我很想斷煩惱」,這都是煩惱。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時節因緣,一切境界裡有願,不能起心、不能動念。
這個年頭我們要提倡佛法,要普遍弘揚佛法,我們很想把經論講好,如果存著一定要把經論講好這個心,錯了。
講得好、講不好?講不好。
為什麼?這一念攀緣心障礙住了。
怎樣才講好?心清淨就好了,清淨就跟佛講的一樣好。
為什麼?佛是從清淨心當中流出來的,不是從念頭裡面,有念皆妄,有念都是妄念。
因此一切時、一切境界裡,不可以起心動念。
下面說明時不是真實法,這個時就是指我們現在時間的觀念:
【時非實法。
汝不應難。
】
就是不應在此地問難。
這個意思我們也講了很多,但是給諸位說,上面加上一,一時是真實法,一時那就是三摩耶的意思,一時裡面才不動心,才如如不動,一時裡面才不生邪見。
說到這地方我們把第一卷大意給諸位介紹出來了,雖然很簡略的說這個大意,如果諸位同修要好好的記住,確實能開智慧。
至於論裡面的文字,希望同修要把它多念幾遍,照這個進度我們一百次可以把這一部大論給諸位介紹圓滿,今天時間也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澳洲淨宗學院∣佛陀教育網絡學院∣淨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社團法人中華華藏淨宗學會: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1號2樓[地圖] | 線上捐款
TEL:+886-2-27547178 FAX:+886-2-27547262 E-MAIL:[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保護政策
延伸文章資訊
- 1大智度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智度論》主要講述中道實相,以二諦解釋實相之理,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系統解說及論証。論中引經籍甚多,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 ...
- 2082 大智度論 - 星雲大師全集
《大智度論》,又稱《智度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大智度經 ... 《大品般若》初品的註釋,其後各卷所譯,則經羅什加以節略,取其足以開釋文意的部分而已。
- 3《大智度論》CBETA 電子版
CBETA 電子大藏經系列V 1.0, 1999/12/1 ... 大智度初品總說如是我聞釋論第三卷第二 ... 釋迦文。我佛弟子名亦如今佛弟子名。以佛願故得字阿難。復次阿難世世立願。
- 4大智度論大意【第1集】-數位圖書館
《大智度論》是屬於釋經論,就是解釋經的,拿我們現在來講就是註解,依照經文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來解釋。而《瑜伽師地論》是屬於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而是闡揚 ...
- 5T1509 大智度論- 卷/篇章1 | CBETA 線上閱讀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序. T25n1509_p0057a04: ... 然而照本希夷,津涯浩汗,理超文表,趣絕. T25n1509_p0057a12:思境。 ... [10]大智度初序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