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篇:臺灣最早的人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1970年代以來,臺灣考古學界多肯定有「左鎮人」的存在─「左鎮人」是於臺南左鎮菜寮溪 ... 若從考古學面向的研究推測,這種現象應該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已經出現。
最新展覽
歷年展覽
教學資源
教案
學習單
群眾共筆
關於我們
關於本站
off-canvas-toggle
選單
×
首頁考古學篇
考古學與古代的臺灣臺灣的過去考古學在臺灣 考古學的方法 臺灣考古(學)的未來 臺灣的舊石器時代最早的臺灣人他們從哪裡來 是獵人還是漁民?舊石器時代人的生活工具 臺灣舊石器時代的遺址 臺灣發現其他舊石器遺址的可能性 新石器時代 臺灣島的第二次移民 大坌坑遺址 大坌坑文化人的來源 早期的生活形態 臺灣早期的農業方式 東亞海島中的史前臺灣農業 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以後 是「多人群的移民」還是「深化適應的分化」是歷史因素還是生態適應?南島語族的故鄉?支持臺灣是南島語族起源地的考古證據 反對臺灣是南島語族起源地的考古證據 臺灣的史前巨石文化 鐵器時代 是第三次的大移民嗎?鐵器從哪裡來?鐵器帶來的改變 海上貿易的興起 貿易帶來的影響 史前居民:原住民的祖先? 臺灣原史時代的代表—舊社遺址 進入歷史時代的考古學 臺灣島的鄰居:區域考古研究的重要
1. 考古學與古代的臺灣
陳有貝1
1.1. 臺灣的過去
臺灣島的形成雖已約有數百萬年的時間,但卻要到數萬年前才開始有人類來到臺灣,而研究者則根據人群文化的發展狀態,將古代以來的臺灣史分成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及歷史時代幾個階段:臺灣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主要使用打製石器,到了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農業,並有了磨製石器與陶器的製作技術;鐵器時代則開始運用鐵器,加速了文化的複雜發展。
另外,又因這三個階段都沒有文字記錄,所以也合稱為臺灣的史前時代 。
圖TM_02_01_0001 舊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群像示意圖
圖TM_02_01_0002 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群像示意圖
圖TM_02_01_0003 鐵器時代人類生活群像示意圖
文字出現之後,便進入歷史時代,此時的各種社會狀態都有更清楚的記錄,不過,因為臺灣的歷史文獻多非出自原有住民之手,所以觀點與內容都難免有些偏差,還需要研究者客觀解讀才能撥開重重迷霧,更加貼近當時人群的生活情況。
1.2. 考古學在臺灣
考古學與歷史學是研究人類過去的兩門主要學問。
一般而言,對於尚無文字紀錄的史前時代,我們只能透過考古遺物的發掘與研判,推測史前人類的生活情形。
對於有文字紀錄以後的歷史階段,則可以透過遺物與歷史文獻之間的交叉比對,研析歷史事件的脈絡與史實。
尤其在初有文字記錄的「歷史時期」,各種文獻也非完全無誤,在這種背景下,考古學變得相形重要。
臺灣的考古學學科始於19世紀末 ,早期多由日本學者進行各種調查與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則改由中國大陸的遷臺學者所主導;到了今天,已和世界各地的學術理論與發展接軌。
另一方面,也由於臺灣島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與人文背景,提供了考古研究絕佳的材料,故而被稱為是考古學的實驗室。
1.3. 考古學的方法
考古學是利用過去人類生活所留下的各種遺存,研究古代的文化與社會狀態。
換言之,分析研究的對象雖然是物,但目的則為解釋人類群體的各種現象。
只要是人類曾經活動過的地方,基本上就會留下各種蛛絲馬跡,如此一來,考古學者便可以利用「發掘 」的方式讓這些資料出土,再透過各種研究分析方法,復原古代文化,或進一步提出解釋。
具體而言,考古工作是包含一系列的內容,從問題意識的產生、資料蒐集、田野調查、遺址發掘,到標本整理、資料分析,以及報告撰寫等,藉此以提供各種基礎資料於學者進行研究。
圖TM_02_01_0004 資料蒐集
圖TM_02_01_0005 考古現場工作_鑽探
圖TM_02_01_0006 現場發掘工作_探坑發掘
圖TM_02_01_0007 現場發掘工作_出土拍照
圖TM_02_01_0008 現場發掘工作_地形測繪
圖TM_02_01_0009 現場發掘工作_現象繪圖
圖TM_02_01_0010 室內整理_遺物清洗
圖TM_02_01_0011 室內整理_遺物登錄
1.4. 臺灣考古(學)的未來
臺灣考古學學科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以上的歷程,在各時代研究者不斷地精進研究下,也已獲得相當程度的成果;而考古學又是一門會隨著時代加速前進的科學,故未來實可以期待這項科學的更新發展,以及它所能提供更加廣闊的知識領域。
在考古學的研究發展中,以自然科學技術的應用為最顯著的改變之一,如今日我們已能夠分析遺物的成份並推測其產地來源、或是透過分析泥土裡的微粒(例如矽酸體)以推測過去有無農業;甚至是利用DNA分析了解生物品種、或人類族群的親緣關係等。
總而言之,現今考古學非常積極地借助各種科技應用,以冀可以解答更多關於人類過去的種種相關問題,這將是台灣考古學的未來趨勢。
2. 臺灣的舊石器時代
2.1. 最早的臺灣人
根據最新的研究可知,現代人最直接的祖先,並不是過去我們所詳知的北京人與尼安德塔人,而是大約在距今20萬年前從非洲新演化出的一支人群。
他們的其中一支推測約在5-6萬年前來到東亞大陸的南方,並可能在這不久之後便來到臺灣。
圖TM_02_01_0012 早期人類可能的移動路線
根據現有考古調查,台灣島上最古老的考古發現是臺東縣的八仙洞遺址,主要證據是從這個遺址的古老地層中出土了古代人類的各種遺留,再利用C14測定技術,進一步得知其年代應為距今約3萬年前。
圖TM_02_01_0013 八仙洞遺址_海濱地形
圖TM_02_01_0014 八仙洞遺址_峭壁上的八仙洞
圖TM_02_01_0015 八仙洞遺址_現代人的洞穴利用
2.2. 他們從哪裡來
目前,對於最古老臺灣人的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主張是更新世末的冰河時期,海水面下降,在臺灣與中國的東南沿海之間出現陸橋,於是便有人類為了追逐獵物而走到了臺灣;另一種則認為可能是本來在東南亞海域從事海上捕魚的人群,循著潮流或魚群追逐而來到臺灣。
這兩個答案究竟何者正確?如果是前者,那麼臺灣最早的人類應該出現在西海岸;如果是後者,那麼就有可能先出現在臺灣島的南端或東岸。
圖TM_02_01_0016 推論一_來自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底圖參考修改自:陳文山2016〈末次最大冰期以來臺灣海陸變遷〉,https://www.natgeomedia.com/news/external/44459。
)
圖TM_02_01_0017 推論二_來自於東南亞海域
試以考古證據來檢視上述假設。
從1970年代以來,臺灣考古學界多肯定有「左鎮人」的存在─「左鎮人」是於臺南左鎮菜寮溪附近採集到的一種化石人─過去推定其年代約為距今2-3萬年前;但到了2014-2015年間,考古學者再度以C14技術測定這批人骨的年代,所得到的答案卻為距今約3,000年前,對於過去的認識提出相當的挑戰。
另一方面,針對八仙洞遺址的研究亦顯示,至少在距今3萬年前便有人類的活動,再加上對於八仙洞與東南亞若干器物的比較研究,最早的人群是來自於東南亞海域之說也逐漸受到了重視。
2.3. 是獵人還是漁民?
最早的臺灣人如果是從中國東南經陸路來到臺灣,那麼他們的職業應該是獵人的成份居多;而如果是從東南亞海域駕船來到臺灣,那應該以海上捕魚維生的漁民為主。
當然,實際的情形或許是獵人與漁民兼具,仍待未來的進一步研究。
觀察八仙洞遺址中的各種考古留存。
在工具方面,常見一種具有粗糙刃緣的打製石器,有可能是用來當成獵具或者加工木骨角器;另一種是被稱為倒T型魚鉤的骨製品─外形是長約3-5公分的圓棒狀,兩端削尖,中間常有個缺刻─使用時在缺刻處繫上繩索,外面包覆魚餌,釣魚時若發現有魚吞食魚餌,便拉起繩索,此時倒T型魚鉤便和繩索垂直,藉此卡住魚的口部或喉嚨,將魚釣起。
圖TM_02_01_0018 倒T型魚鉤及其使用法
八仙洞遺址所出土的動物遺存中還有不少大型的魚類骨頭,不無可能就是利用上述方式所獲取。
如此看來,海洋資源無疑是當時非常重要的生業基礎。
2.4. 舊石器時代人的生活工具
臺灣最古老的人類選擇住在山洞裡,生活上雖然只使用一些簡單的器具,卻足以應付各種生活所需,並以類似的生活方式在臺灣生存了一段很長的時間。
他們的工具多屬以打擊方法製成的石器,又可以區分為三種類別:第一類是稱為「偏鋒砍器」的石核器,為選用大致適合手握的橢圓體石頭,從一個面連續打剝下石片,以製造出一個粗糙的刃線,因為重量較重,因此可以用來進行砍、砸、捶打對象物等較為粗重的工作,可能是武器、獵具或工具;第二類石器是石片器,就是從石核器打剝後所取下的石片,主要利用它銳利的邊緣來作刮、削、切、割等較精細且輕巧的工作;而第三類則是使用石英材料所製成的不定型小石器,這種器物通常有一個尖端,或許用來穿孔打洞。
圖TM_02_01_0019 偏鋒砍器_石核器
圖TM_02_01_0020 石片器
圖TM_02_01_0021 不定型小石器_尖器
以上三類石器,各有不同的用途,再加上其他各種木骨角器,成為當時人類社會中重要的生活器具。
2.5. 臺灣舊石器時代的遺址
目前所知臺灣舊石器時代遺址乃以位於臺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最負盛名。
八仙洞是一處頻臨海邊的山崖,在非常陡峭的山壁中有著數十個海蝕洞穴。
遠在古老時代,這裡的海水面位置相對較高,在海浪長年累月對山壁沖打出洞穴後,便因陸地抬升而留下這些洞穴。
到了距今3萬多年前,人類來到此地,選擇此處洞穴作為他們的居住地,直到距今約5,000多年前,仍然有舊石器時代人居住於此。
而鑒於這個遺址對於臺灣史前研究的重要意義,政府在2006年將之指定為國定遺址。
臺灣還有沒有其他舊石器時代遺址呢?實際與理論上都應該還有多處。
就實際發現而言,在八仙洞南方約50餘公里處有小馬海蝕洞遺址及小馬龍洞遺址:前者也是一排位於岩壁山腳下的多個海蝕洞遺址,出土距今約5,000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物,亦有當時的人骨出土,可稱得上是目前所知臺灣最早的人骨遺留;後者是一處石灰岩洞遺址,洞口狹小,洞內卻深達20多公尺以上,頗似一處古代進行特別活動的場所。
圖TM_02_01_0022 小馬海蝕洞遺址
圖TM_02_01_0023 小馬龍洞遺址
另外,臺灣南端的鵝鑾鼻第二遺址也出土有舊石器遺物。
這是一處由離海不遠的隆起珊瑚礁石灰岩所構成的古代生活場所,推測當時的人群居住在岩蔭底下,並大量利用珊瑚礁區的魚貝類資源維生。
據考古發掘出土的資料顯示,有大量食用過的夜光螺貝,而且體積皆很大,可以藉此想像當時漁貝採集的盛況。
圖TM_02_01_0024 鵝鑾鼻第二遺址之岩蔭
2.6. 臺灣發現其他舊石器遺址的可能性
除了八仙洞、小馬海蝕洞、小馬龍洞及鵝鑾鼻第二遺址外,在若干地區尚有一些發現舊石器時代遺留的零星報導,但是往往受限於保存環境,層位和定年證據,仍待較嚴謹地確認。
不過,這並不代表未來沒有進一步發現的可能,甚至還不能排除可以發現更早的人類。
理論上,臺灣最早人類的來源可能是中國南方或東南亞海域,前者目前所發現最早的人類遺址約為距今20萬年前;後者的年代更是久遠。
依此推衍,臺灣當然可能存在早於3萬年前的人類2。
問題僅在於如何找到這些證據。
在臺灣北海岸淡水河口附近有處很有名的遺址,即「下罟坑遺址」,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在此處的海邊可以撿到不少史前遺物,甚至還包含疑似舊石器的石器。
但經過幾次的調查與發掘都不能找到這些遺物的埋藏原生地,很有可能是已經被海水淹沒,其中的各項遺物再被海浪打上沙灘3。
換言之,遺址亦可能就是在今日的海底。
就理論而言,這種情形是極其合理的,試想原本的人類可能生活在海邊,後來海水上漲,便淹沒早期的遺址。
所以,臺灣西海岸舊石器遺址的一部分,恐怕要到海底才找得到了。
圖TM_02_01_0025
臺灣西海岸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址可能的形成過程至於在東海岸地區的海蝕洞,由於這一帶的陸地相對抬升,所以可知海拔愈高的海蝕洞形成年代愈早,也愈有發現早期人類的可能;另一方面,臺灣南方如高雄、屏東一帶的山區有不少屬於石灰岩地形,而這種環境最適合長期保存有機物,因此發現古代人骨的機會也大增。
如果有志發現臺灣最早的人類,這些地區及環境都是不錯的選擇!
3. 新石器時代
3.1. 臺灣島的第二次移民
臺灣島第一次的移民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的到來,第二次的大移民則是來自於東亞大陸南方的新石器時代人群。
據研究,約從距今6,500年前開始,便陸續有新的人群遷入臺灣──此時的海面與過去相比較高,臺灣已完全成為一個島嶼,因此可以確定此批人群是駕著舟船而來。
來到臺灣後,他們隨即發展出適應島嶼的生活形態,考古學界將這種生活方式稱為「大坌坑文化」;而若干語言與族群的研究學者則推測他們是「南島語族」的祖先4。
圖TM_02_01_0026 南島民族駕船於臺灣沿海上岸示意圖
3.2. 大坌坑遺址
大坌坑原是一處地名,位在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口附近。
1950年代,在附近的小山丘上被發現一處古代遺址,後經過考古發掘,發現它的內容涵蓋新石器時代的早、中、晚期。
考古學者將這個遺址稱為大坌坑遺址,而對其中的早期內容稱為「大坌坑文化」5,並推測它的存在年代約在距今6,500-5,000年前,是目前所知臺灣新石器時代之中年代最早者。
有鑒於大坌坑遺址對臺灣史前研究的重要性,主管遺址資產的文化部已將其指定為國定遺址,希望藉此能對它有更完善的保護。
圖TM_02_01_0027 大坌坑遺址現地
圖TM_02_01_0028 大坌坑遺址所在之山坡
圖TM_02_01_0029 各項遺物再被海浪打上沙灘保存相關法規
3.3. 大坌坑文化人的來源
據考古遺址的發現,屬於大坌坑文化的遺址遍及臺灣海岸平原或近海丘陵,而以西海岸的年代較早,東海岸年代較晚,這個現象代表當時的人群可能多從西海岸登陸,或許多來自於中國東南沿海一帶。
而就考古遺物的內容來看,當時的臺灣海峽兩岸史前文化內容曾出現一些相似性:例如在陶器的表面都常見有拍印的繩紋紋飾,或是陶器口部常出現平行的刻劃紋等,皆說明了兩地人群與文化的互通性。
圖TM_02_01_0030 臺灣重要大坌坑文化遺址分布圖
圖TM_02_01_0031 大坌坑遺址地表可見陶質遺留
圖TM_02_01_0032 大坌坑遺址之帶繩紋紋飾、劃紋紋飾陶片
3.4. 早期的生活形態
要了解臺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生活形態,便需從大坌坑文化中尋找答案。
根據考古調查與研究,大坌坑文化人居住在平原或河口小丘,已會製作陶器與磨製石器,並利用樹皮製布,或紡紗為線為衣,獲取資源的方式不僅有漁獵,也發展出了小規模園藝式的農業。
農業是人類文化演進中的重要發展,被視為一種生活形態的革命。
有了農業之後,人類可以更有效掌控食物來源,並藉由技術的革新增加產量,以少數人的勞動力養活更多人口;而從中解放出的多餘人力便可以從事其他非生產活動,使文化有多面發展,特別是精神層面的活動增加,更使得社會趨向複雜化。
農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圖TM_02_01_0033 早期人群河口生活示意圖
3.5. 臺灣早期的農業方式
過去,因為考古資料有限6,一般只能從常理推斷臺灣最早期的農業應該是「根莖類作物」的栽培──這是一種常見於中國南方與東南亞等溫熱地帶的農耕方式,主要栽植芋頭、薯類等作物,由於施作簡便,食物取用容易,故此階段也被稱為低級農業。
後來,考古學者在臺南科學園區內的南關里遺址與南關里東遺址(年代約為大坌坑文化晚期)發現了古代栽培稻米與小米的遺存,等於直接證明當時已經有了「穀類作物」的栽培。
此種農業活動又被稱為「高級農業」,雖然須要較複雜的生產技術與過程,但其農作物產量大且穩定,產出的食物又易於保存,使得人類社會的發展更為穩定快速。
圖TM_02_01_0034 現代芋頭田
圖TM_02_01_0035 現代小米田
圖TM_02_01_0036 史前農具_磨製石刀
圖TM_02_01_0037 史前農具使用示意圖(用石刀摘取小米穗)
3.6. 東亞海島中的史前臺灣農業
試看東亞各個海島的農業:日本大致始於距今3,000多年前;琉球約始於距今1,000年前;菲律賓約始於距今4,000年前,而臺灣島竟是由距今6,000多年前便有相關發展,由此不難想像農業在臺灣的特殊性與重要性。
臺灣古代農作特殊之一就是小米與稻米並存的栽培。
以小米而言,它原是一種北方作物,在東亞多分布在以北緯35°附近為主的黃河流域,然而位於北緯22-25°的臺灣島竟然從史前時代就有小米的栽種,可以說格外引人注目。
臺灣的小米種植從古代一直延續到近代原住民,成為社會中附有神聖意義的作物。
另一方面,稻米耕作則多見於南方,近年來學術界也利用DNA做了不少品種的判別7,希望可以知道它的起源或是傳播路徑。
一般而言,農業的形態和社會發展有緊密的對應關係。
於此我們可以作個粗略的推測,如果史前臺灣有高級農業的發展,那麼社會上便可能有個與之對應的組織結構和運作制度,例如存在於地區或村落裡的權力中心以及某種分配機制,一方面可以有效進行生業活動,同時也能讓各種社會結構得以順利運作。
圖TM_02_01_0038 史前稻米
圖TM_02_01_0039 史前小米
3.7. 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以後
大坌坑文化之後,臺灣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發展階段,這時期的社會,「多樣性」是一個與前期有所不同的重要指標。
臺灣島的面積不大,但近代還可見的原住民族群卻至少有20群以上8,他們在文化風俗、社會制度或語言表現方面都有明顯區別。
若從考古學面向的研究推測,這種現象應該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已經出現。
根據考古出土狀況,研究者大致能將臺灣區分出北部、中部、南部、東部,以及山區等幾個不同的文化地理區,每個地區幾乎都有不同的文化內容,足以反映出當時存在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
圖TM_02_01_0040 台灣原住民分布區域示意圖(參考修改自高育仁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李壬癸1996〈台灣平埔族群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分類〉,《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
)
3.8. 是「多人群的移民」還是「深化適應的分化」
對於臺灣島存在多族群的成因,目前學界大致有兩種看法:其中一個為「多人群移民說」;另一個則為「深化適應後的分化說」。
「多人群移民說」是指臺灣從新石器時期以來便有多批的移民,他們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地方先後移居來到臺灣島,因此島上當然存在著不同的族群;「深化適應後的分化說」指的是最初的人群(大坌坑文化人)來到臺灣後,因臺灣各地充滿著高山、丘陵、盆地、平原等不同的地形,在複雜多樣的環境下生活的人群彼此被隔離,並長時間深度適應於各地的不同生態,於是長久下來便形成各個不同的群體。
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或許不是使用單一模式就可以解答,每個人群群體有其自我發展的歷史,在過程中,自然環境、時間、人文歷史事件都有不同的作用力。
換言之,各族群的形成過程可能各不相同。
圖TM_02_01_0041 臺灣島多族群的成因_「多人群移民說」
圖TM_02_01_0042 臺灣島多族群的成因_「深化適應後的分化說」
3.9. 是歷史因素還是生態適應?
臺灣史前遺址分布在各種地理環境中,也出現在高海拔的山上(如曲冰遺址),這種現象使人聯想到臺灣也有不少原住民居住於高山。
對於這個現象形成原因亦有不同的解釋。
其中一個說法是早期人類初來到臺灣時原本選擇居於海岸平原,但因陸續有其他移民進入臺灣,於是便將原本居於平原的先住民驅趕入山。
這個說法的主要證據來自於在海岸平原發現不少早期史前遺址,證明古老人群確實曾經居住於海岸平原,至於後來為什麼會進入山中便缺乏明確的證據可資說明;僅有時可見在遺址中死於爭戰的人骨,在某程度而言顯示出存在於當時人群間的武力爭鬥事件。
另一個說法是他們在尚未來到臺灣前的原居地便屬山地環境,因長期適應於山地生活,所以來到臺灣後也自然而然尋求高山環境,以適應族群傳統的生活方式。
近代仍有不少原住民偏好於山林中居住與活動,後來則因受到近代外力的壓迫與影響而才有居民遷移至平地。
圖TM_02_01_0043 死於戰爭的人骨遺留
圖TM_02_01_0044 曲冰遺址現況
圖TM_02_01_0045 曲冰遺址現況
圖TM_02_01_0046 曲冰遺址現況
3.10. 南島語族的故鄉?
所謂「南島語族」指的是現今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島嶼的主要族群,因他們的語言在文法、詞彙與發音等各方面存在某種共同性,所以在語言學的分類上被歸納為同一個語族。
然而,為何在語言表現上會有類似性?最直接的理由便是他們原本居住在同一地區,所以即使在離開故居後,仍會承續過去的語言習慣而呈現出類同的表現方式。
至於南島語族的故居在何處?曾有語言學者提出假設,認為臺灣很有可能是最早的起源地9,而這個議題則在臺灣引起學界相當的重視。
針對語言學的假設,還可以從考古學或族群的體質研究方面下手,找出可以證明或反證的關鍵資料,然而目前為止,學界仍沒有一致的結論。
圖TM_02_01_0047 南島語族的擴散示意圖(參考修改自:ElizabethA.Matisoo-Smith2015“TrackingAustronesianexpansionintothePacificviathepapermulberryplant”)
3.11. 支持臺灣是南島語族起源地的考古證據
關於臺灣和太平洋小島間的親緣關係,常被提起的考古證物之一便是「巴圖(patu)」。
「巴圖」原是太平洋民族(尤指紐西蘭毛利人)在舉行儀式行為時握於手中的象徵性器物;1930年代,即有研究指出臺灣考古遺址出土的某種「磨製石斧」和巴圖可能有類緣上的關聯,所以現在也常將這種特殊的石斧稱為巴圖或巴圖形石器。
若從其外觀的精緻度推測,應該不是作為日常實際的使用,而是和太平洋巴圖一樣具有象徵上的意義。
不過,它究竟是不是太平洋巴圖的原型或祖先,仍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解釋。
「樹皮布打棒」是另一種可以連接史前臺灣與太平洋的證物。
這類器物常見於臺灣新石器時代遺址,因為它的外形和現在太平洋民族打製樹皮布的工具類似,故被推測是具有同種功能的器物。
然而,史前考古上的樹皮布打棒是石製品,而近代民族所使用者多屬木製,兩類器物的功能是否等同,還須要實驗性的分析才能得到更多驗證。
史前的樹皮布打棒不僅見於臺灣,也出現在臺灣週邊地區如中國南方與東南亞等地,顯示出它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工具。
圖TM_02_01_0048 史前巴圖形石器
圖TM_02_01_0049 精緻的巴圖形器物
圖TM_02_01_0050 太平洋民族使用巴圖於祭典活動示意圖
圖TM_02_01_0051 樹皮布打棒
圖TM_02_01_0052 人類著樹皮布圖像
3.12. 反對臺灣是南島語族起源地的考古證據
除了支持臺灣作為南島語族起源的說法外,反面也有證據顯示臺灣和太平洋南島語族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10:臺灣新石器時代常見的兩縊型網墜就是一個例證。
這類器物在史前臺灣有廣泛的分布,它的特徵是細長外形的小石子兩端各帶有一環缺刻;功能則是繫綁在一種稱為「投網」之漁網的邊緣,藉其形狀與重量發揮拋網捕魚的功能。
「投網」是個很有效率的發明,從考古發現可知在史前臺灣島上曾被長期廣泛地運用。
假設若臺灣確實曾有人群移民到其他島嶼,那麼他們應該會帶著這個最有效率的漁業工具隨行,從而在其他島嶼的考古遺址中一定也能發現這種器物,但是實際上除了臺灣島以外,其他地區的遺址從未發現這種器物。
相反地,太平洋很多小島都發現有數量豐富的古代魚鉤,說明釣魚是太平洋南島語族非常喜好使用的漁業技術,惟史前臺灣反而很少發現魚鉤。
若從此觀點看來,臺灣史前移民或許並沒有積極向外登上其他島嶼。
圖TM_02_01_0053 投網的使用
圖TM_02_01_0054 投網的使用
圖TM_02_01_0055 現代的網墜
圖TM_02_01_0056 史前兩縊型網墜
3.13. 臺灣的史前巨石文化
新石器時代的臺灣曾存在有不少特殊文化,其中「巨石」便是一例。
所謂「巨石」通常指的是經人類加工製作的大型石造物,類似現象也見於世界不少地區,可視為一種人類的共通行為。
臺灣也有巨石,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種類包括單石、石柱、石牆、岩棺、石輪等,對於這些巨石的來源,多數研究都認為應該是史前臺灣人群自行創造的產物。
但製作這些巨石是一件費時又費力的工作,且目前看來這些石造物並沒有實用的功能,為何還要刻意在大型岩塊或石頭上加工?答案是巨石乃是一種與宗教、祭儀等精神層面相關的產物,因此當然不能只從「經濟效益」的眼光評價。
這種石造物的出現,常和當時的農業發展相關──即因高級農業解放出多餘的人力,使得人群得以有更多精神層面的文化創造所致。
圖TM_02_01_0057 石牆
圖TM_02_01_0058 石柱
圖TM_02_01_0059 岩棺
圖TM_02_01_0060 帶肩的單石
圖TM_02_01_0061 現代人的巨石崇拜
4. 鐵器時代
4.1. 是第三次的大移民嗎?
臺灣的鐵器時代約開始於距今2,000年前,結束於300多年前,隨後便從史前時期跨入有文字記錄的歷史時期。
多數鐵器時代遺址的內容與過去有明顯的差別,因此有研究指出,此時候再度有批新移民從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來到臺灣,他們帶著鐵器及新的生活方式,故呈現出和原有新石器時代居民不同的文化。
若屬如此,那麼這就是臺灣史前時期的第三批大移民。
關於此移民說,可以從東亞大地域的角度找到若干支持理論:主要的根據是東亞大陸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社會內部動盪,有不少人群因而避居外地,在東亞大陸北方,已知有人群移民至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等11。
因此,當時若有南方居民跨海移至臺灣也是非常合理的現象。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主張,臺灣的鐵器時代是因為社會上出現了鐵器的應用,導致生活方式大為轉變,產生和新石器時代相異的文化內容,支持的證據之一便是發現有若干考古遺物乃是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下來。
換言之,此時期人群還是原先新石器時代居民的延續,只是生活方式改變了。
圖TM_02_01_0062 古籍中關於徐福傳說的相關資料(最早見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與《卷一百一十八‧淮南橫山列傳》,徐福於前者稱為「徐市」;於後者則稱「徐福」。
)
4.2. 鐵器從哪裡來?
史前臺灣的鐵器是從哪裡來的?早期看法多主張鐵器都是自島外輸入,無論是透過貿易途徑,或是移民人群直接帶入。
這種看法形成的原因在於:觀察近代臺灣原住民,完全沒有鐵器的製作技術,既然如此,那麼他們的祖先(鐵器時代居民)當然也不會知道如何製鐵,所以所有的鐵器都應該是外來的。
然而,這個純粹理論上的想法被實際出土的考古遺物所轉變。
約從1990年代以來,逐漸在遺址中發現一些如製鐵的鐵渣等可疑資料,其中,較關鍵的證據是從十三行遺址出土了煉鐵遺構12,直接證實古代煉鐵的可能性;接著,亦有研究者更全面性地研究史前臺灣製鐵現象;而近來,更直接從遺址中出土製作金屬的鑄型(如舊香蘭遺址),至此可以說推翻史前臺灣人群完全不會製鐵的傳統說法。
圖TM_02_01_0063_01 舊香蘭遺址鑄型遺物
圖TM_02_01_0063_02 舊香蘭遺址鑄型遺物
然而,發現製鐵證物的遺址數量不多,即使史前臺灣人群擁有製鐵技術,也不等於當時本島所有的鐵器都是自製;觀察臺灣考古遺址可見的鐵製品種類,多數顯然和中國東南沿海的出土物較為相近,因此應該有很大一部分的鐵製品來自於此。
4.3. 鐵器帶來的改變
從人類技術史的角度而言,從最早使用木、骨、石器,經陶器到金屬器、玻璃器等,每一次的材質革新都帶來社會文化的大變革,鐵器的發生亦不例外,參考世界各地歷史文獻的記錄與研究皆可得知。
臺灣出現鐵器約在距今2,000年前,當時尚沒有文字記錄,只能從考古資料的變化探討它所帶來的影響。
初步看來,除少數特殊遺址仍然同時使用鐵器與石器外,多數出現有鐵器的遺址,石器的種類與數量都變得相當稀少,表示鐵器已經實質取代了長久以來所使用的石器。
此點並不難理解,石器的材質雖然堅硬,但是卻不易於外形的製作修整,而鐵質器物不僅材質堅硬,也能依照製作者的預期自由塑造形狀,尤其可以製成銳利的刃緣。
這些優點使得鐵器得以被廣泛運用13。
歷史文獻對於臺灣原住民的鐵製品曾有一句描述:「腰間一刀,凡所成造皆出於此」,非常生動的說明鐵器的便利功能,以及對生活的重要性。
圖TM_02_01_0064 考古出土的鐵刀
圖TM_02_01_0065 考古出土的鐵刀
圖TM_02_01_0066 考古出土的鐵刀
圖TM_02_01_0067 原住民腰間配刀形象
4.4. 海上貿易的興起
鐵器時代的前期,主要因製鐵技術革新帶來社會的改變,到了鐵器時代的後期,則是由海上貿易帶入另一波生活變革。
臺灣是一個開放的海島,四面八方都可以和海外產生接觸。
約從十五世紀以來,不少國家開始積極於東亞海域進行貿易,從此臺灣也被納入海上貿易活動的一環。
這個時期的考古遺址中常不乏各種外來品,尤其以近海的遺址較內陸遺址有更明顯豐富的外來器物,代表者如十三行遺址、漢本遺址、舊香蘭遺址等。
常見的外來品種類如陶瓷器、金屬器、玻璃器等,一般以來自中國者居多,其他如東北亞、東南亞,甚至西方大陸等地的產品亦不少見14。
至於臺灣居民是持何種物品和島外的商人交換?此點尚缺乏考古證據說明,若據近代文獻的線索,鹿皮、鹿肉或者稻米、鹽等都有可能。
圖TM_02_01_0068 考古出土的外來品_玻璃
圖TM_02_01_0069 考古出土的外來品_珠飾
圖TM_02_01_0070 考古出土的外來品_珠飾
圖TM_02_01_0071 考古出土的中國陶瓷器
圖TM_02_01_0072 考古出土的中國陶瓷器
圖TM_02_01_0073 考古出土的中國陶瓷器
圖TM_02_01_0074 考古出土的中國陶瓷器
圖TM_02_01_0075 考古出土的東南亞陶瓷器
圖TM_02_01_0076 考古出土的東南亞陶瓷器
圖TM_02_01_0077 外來品_陶瓷器
4.5. 貿易帶來的影響
表面上,貿易活動帶來形形色色的新器物,使生活上的物質條件更加充裕與多樣;然而實質上這種活動也帶入了外來的文化,進而促成新的價值觀,對於傳統文化的影響恐怕還在物質文化之上。
考古學研究不乏此類例證,例如根據蘭陽平原淇武蘭遺址的考古發現,早期的飲食器物多是傳統的陶罐,但晚期卻使用很多漢人的碗、盤、湯匙等15,這便是一種飲食行為的改變。
更具代表意義者呈現在墓葬陪葬品上,在淇武蘭遺址年代較早的墓葬中常是以傳統陶器作為陪葬品,而年代較晚的墓葬便多以外來的陶瓷作為陪葬品,這種轉換便是反映了居民價值觀的改變。
圖TM_02_01_0078 漢人飲食用品_杯
圖TM_02_01_0079 漢人飲食用品_匙
圖TM_02_01_0080 漢人飲食用品_碗
圖TM_02_01_0081 漢人飲食用品_碟
圖TM_02_01_0082 漢人飲食用品_盤
圖TM_02_01_0083 陪葬漢人的器物
4.6. 史前居民:原住民的祖先?
一般而言,臺灣史前遺址都是原住民的祖先所留下,換言之,史前居民便等同為原住民的祖先。
然因為臺灣島內族群眾多,各族群間的關係交錯,不容易釐清個別具體源流,且所謂人類族群乃是一種文化現象,會隨著時間與狀態產生變動,從而年代愈長久,愈不容易探究源流的問題。
因此,若要探討近代各個原住民的祖先,涉及年代較久遠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可能較為困難;相對而言,鐵器時代文化的年代接近歷史時期,對於連結這個議題便較有可能性。
近年的考古研究對於上述議題開始有不少突破16,例如現在大概可以確定位於北部地區的十三行遺址就是凱達格蘭族祖先的遺留、蘭陽平原的淇武蘭遺址是噶瑪蘭祖先的遺留、臺東海岸的舊香蘭遺址是排灣族祖先的遺留等。
主要的考古證據除了時空上的對應外,有時還有遺址所出土具有族群象徵性的器物或圖案,例如淇武蘭遺址出土了「高冠人像」的圖案,據民族學資料可知是噶瑪蘭祖先像的代表象徵,又如舊香蘭遺址出土百步蛇的圖樣,而同類圖樣是近代排灣群的象徵。
圖TM_02_01_0084 舊香蘭遺址出土有百步蛇原型紋飾的陶器
圖TM_02_01_0085 舊香蘭遺址出土有百步蛇原型紋飾的石器
圖TM_02_01_0086 排灣族陶罐上的百步蛇紋飾
4.7. 臺灣原史時代的代表—舊社遺址
從史前時期進入歷史時期之前,有一段短暫的時間尚還沒有文獻記錄,但是可以藉由族群的記憶追溯相關歷史,考古學界稱此為原史時代。
臺灣原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考古遺址便是舊社。
所謂「舊社」指的是已經不再居住的原住民聚落舊址,它的年代距今通常約有數百年,有些舊社已經不知是誰所遺留,有些則藉著部落中的傳說或記憶可以約略回溯。
舊社考古是連結原住民與史前遺址非常重要的關鍵,也是臺灣考古的特色之一。
由於平原地區多受到近現代大規模的開發影響,舊社多不復存在;而在環山群嶺間還留存有不少舊社,尤其在南部山地仍不乏以厚重岩板所建築的石板屋。
一般可見的舊社現場多已傾倒廢棄,但藉此仍可一窺早期原住民部落之風貌。
圖TM_02_01_0087 臺灣南部山中的舊社現址
圖TM_02_01_0088 臺灣南部山中的舊社現址
圖TM_02_01_0089 臺灣南部山中的舊社現址
4.8. 進入歷史時代的考古學
傳統考古學以研究無文字社會為主要任務,有文字社會則屬歷史學研究的領域。
不過後來學者發現所謂歷史文獻亦非毫無問題,如就臺灣而言,早期的文獻多出於他人(非原住民)之手,因此有些記載有所偏頗,有些失之主觀。
從而以考古學從事歷史時期的研究也有其必要。
在上述的認知下,臺灣考古學者不再只重視史前時期的遺物與研究,而開始將關心延伸到歷史時期的遺址與遺物。
以蘭陽平原的淇武蘭遺址為例,它的晚期埋藏就是屬於歷史時期,透過和文獻的對比研究(例如噶瑪蘭廳志),可以充分知道當時的社會實態。
圖TM_02_01_0090 噶瑪蘭廳志
4.9. 臺灣島的鄰居:區域考古研究的重要
臺灣的西側是東亞大陸,東側是廣大的太平洋島嶼,北接琉球列島,南鄰東南亞海島。
臺灣島位置是海、陸交接的中間站,也是東亞人群與文化通道的十字路口17,尤其是在沒有國界的史前時代,文化的分布與擴展勢必較今日更無疆界與藩籬。
根據考古發現,有些臺灣史前器物也出現在東亞其他地區(例如石刀、帶四突起的玦等),代表這個地區曾有的文化傳播、人群移動與接觸,或器物的交換貿易等。
因此,我們要認識自己文化的本質與根源時,絕對不能忽略對臺灣週邊地域的研究。
圖TM_02_01_0091 臺灣作為古文化交流互動的十字路口
圖TM_02_01_0092 四突起玦的分布示意圖
back-to-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003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 - 線上展示
此時有些地方的人類開始種植農作物和畜養家畜,人們也開始定居下來,住在村落裡。考古學家把這個階段叫做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特徵是開始出現「農業」和「畜牧」這兩種 ...
- 2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女性崇拜 - 澳門文化局
這種思想比C. J. 湯姆森(C. J. T h o m s e n)(1836)提出人類史前歷史分為打製石器、 ... 另一些人則認為,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出現在其北方即匼河-丁村,它派生於舊石器...
- 3臺灣史前農業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距今五千多年前,一批擁有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人,乘船來到臺灣。考古學家稱他們為「大坌坑文化」人,是最早的南島語族,也是臺灣原住民的始祖。 大坌 ...
- 4考古學篇:臺灣最早的人群
從1970年代以來,臺灣考古學界多肯定有「左鎮人」的存在─「左鎮人」是於臺南左鎮菜寮溪 ... 若從考古學面向的研究推測,這種現象應該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已經出現。
- 5新石器時代- PanSci 泛科學
新石器時代- PanSci 泛科學,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 ... 利用魚耳石,得知台南人5000年來食用魚類的變化,受到自然環境改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