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總在愛情裡受傷?- 心理學X檔案 - 高上公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依附理論最早提出依附理論的是英國的精神分析師約翰.鮑比(John Bowlby)。

他和客體關係論之母克萊因(Klein)共同研究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幼兒依附的理論。

鮑比的依附理論 ...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高上公職高分指點一試高上 新班開課 考古題 學員專區 分班體驗 雲端試聽/購課 公職講座 公職就業 行政學院 考試用書 上榜高分術 名師話重點 公職新視野 高普初考 地方特考 特種考試 財稅行政 財稅法務 金融保險 會計 審計 經建行政 資訊處理 統計 地政 法制 土木工程 一般行政 一般民政 法律廉政 財經廉政 戶政 社會行政 考試介紹 志願分發 財稅行政 會計 審計 經建行政 資訊處理 統計 地政 法制 土木工程 一般行政 一般民政 法律廉政 財經廉政 戶政 社會行政 考試介紹 志願分發 司法特考 調查局特考 關務特考 移民特考 警察特考 身障特考 原住民特考 高考二級 升等升資考 國營聯招 銀行招考 考試心得 歷屆好成績 考前猜題 考古題 112國家考試日程表 111國家考試日程表 數位雲端課程 高點線上影音學習 張政說經濟 政治公行好初錫 行政考試申寫論正 盛華仁財經週報 施敏稅會通 許文昌/曾榮耀不動產全制霸 公職講座 新青年公職智庫 公務人員升等升資考試 真人說亮話 國考討論區 首頁 心理學X檔案 歷期我們為何總在愛情裡受傷?-心理學X檔案 篇名 我們為何總在愛情裡受傷?-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11115 前言人類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當中,會受到照顧者(通常是父母)的影響,從而學習與親密關係的他人如何互動,同時在這段時期也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世界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許多的人格理論都有提到童年經驗對成人之後生活的影響,比如心理分析學派以及新心理分析學派某部份學者都會強調童年經驗對一生的影響。

甚至人本主義當中,比如C.Rogers也認為人一生的發展會受到早期照顧者使用的方式(有/無條件關懷)建立起的世界觀所影響。

依附理論最早提出依附理論的是英國的精神分析師約翰.鮑比(JohnBowlby)。

他和客體關係論之母克萊因(Klein)共同研究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幼兒依附的理論。

鮑比的依附理論當中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依附行為系統(JohnBowlby,1973),另一個則是內在運作模式(JohnBowlby,1973)。

依附行為系統(attachmentbehaviorsystem,ABS)是依附理論中的重要概念。

在鮑比看來,依附系統在實質上是要“詢問”這樣一些根本性問題:所依戀的對象在附近嗎?他接受我嗎?他關注我嗎?如果孩子察覺這個問題的答案為“是”,則孩子會感到被愛、安全、自信,並會從事探索周圍環境、與他人玩耍以及交際的行為。

但是,如果孩子察覺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為“否”,則孩子會體驗到焦慮,並且表現出各種依戀行為:從用眼睛搜尋到主動跟隨和呼喊。

這些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與所依戀對象的足夠的身體或心理親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後者會出現在長時間的與母親分離或母親“失蹤”的情境中。

鮑比相信,在這種無助的情境中孩子會體驗到失望和抑鬱。

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IWM):鮑比認為,我們會從我們和他人的互動過程中學習,漸漸地形成對自我和對他人的知識(心理學家稱之為基模,schema,一個與社會互動的準則),來做為未來和外界環境互動時的參考。

當我們和對我們而言重要的對象互動時,對方總是可獲得的、敏感的、支持的時候,我們就會充滿安全感,認為自己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他人也是值得信任的,如此發展出來的內在運作模式就是對自我和對他人的正向運作模式;但是當安全感未被滿足時,我們會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是值得被愛的,以及他人是否會愛我們,此時我們就會採取不安全的依附策略(後來的學者稱為次級依附策略,secondaryattachmentstrategy),也就是所謂的焦慮型依附策略與逃避型依附策略(Bowlby,1973)。

依附理論的後續發展鮑比的依附研究後續由其學生兼同事MaryAinsworth延伸發展。

Ainsworth利用「陌生情境」的技術在實際經驗上驗證了鮑比的理論,在實驗情境中發現了依附行為類型確實存在,並且對幼兒依附類型的行為個體進行了分類。

在此研究中Ainsworth(1978)將依附類型依照「安全─焦慮」(註:有些翻譯稱為不安全,但依照原文是Anxious-AvoidantInsecureAttachment與Anxious-ResistantInsecureAttachment。

因此此處應理解成「安全─焦慮」向度較為適當)兩個向度將幼兒的依附行為分成三種:安全型、焦慮─迴避型以及焦慮─抵抗型。

而第四種類型實際上並非由Ainsworth提出,而是由其同事MaryMain(1990)在後續的研究當中發現的紊亂型依附(DisorientedAttachment),又稱無組織型依附。

此類型的反應的幼兒沒有特定的反應模式,而是會根據環境來表現出迴避型依附策略或焦慮型依附策略。

成人的依附理論與類型雖然鮑比的依附理論在教科書當中多把重點放在嬰幼兒時其與照顧者之間的連結。

但實際上鮑比認為依附的機制會貫穿整個人生。

在人生所有的階段都有依附性存在。

到了1980年代中期,兩位重要的學者Hazan和Shaver(1987)將鮑比的依附理論擴大到成人親密戀愛關係之中進行研究。

對成人依戀的最早研究,包括對成人依戀中的個體差異間的關聯的研究、人們對自己的關係的看法、以及他們對與自己與父母關係的記憶。

Hazan和Shaver(1987)編制了一份簡單的問卷,用以測量這些個體差異。

Hazan和Shaver要求被研究對象閱讀下列三段內容,並指出那段內容最好地描述了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所思、所感和行為: A.與別人親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發現自己難以完全信任他們、難以讓自己依賴他們。

當別人與我太親密時我會緊張,別人想讓我更加親密,這使我感到不舒服。

B.我發現與別人親密並不難,並能安心地依賴於別人和讓別人依賴我。

我不擔心被別人拋棄,也不擔心別人與我關係太親密。

C.我發現別人不樂意像我希望的那樣與我親密。

我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並不是真的愛我或不想與我在一起。

我想與伴侶關係非常親密,而這有時會嚇跑別人。

基於這種三分類測量的結果,Hazan和Shaver發現,成人類型的分佈情況類似於嬰兒。

換句話說,在成人中,約60%認為自己是安全型(B段)、約20%把自己描述為迴避型(A段)、另有約20%把自己描述為焦慮-抗拒型(C段)。

Brennen(1998)則接續Hazan等人的研究,利用自陳量表及因素分析找出兩大依附特質─焦慮與逃避。

並以此為兩向度將成人依附風格:(【延伸考題】107普考人事行政第一題) KellyBrennan的成人依附風格類型   高逃避 低逃避 高焦慮 紊亂型/無組織型(綜合A/C型) 焦慮─矛盾型依附(C型) 低焦慮 逃避型依附(A型) 安全依附(B型) 而KimBartholomew與LeonardHorowitz(1991)認為Hazan的研究結果無法清楚區分在逃避依類型當中,實際上有一部份是因為害怕而逃避,另一部份則是因為防衛而選擇漠視伴侶。

因此將Hazan的三種分類延伸成四種人際依附風格。

並根據鮑比的內在運作模式將自我及他人分為正負向的兩種看法。

建立起兩軸向度的區分方式。

橫軸為自我價值及對依附的需求;縱軸則為對他人的看法與是否有需要與他人親近,並且是否感到自在。

KimBartholomeandLeonardHorowitz之成人依附風格表   正向←自我意象→負向低←依賴程度→高 低←逃避程度→高正向←他人意象→負向 安全型依附(secure)對自己與他人都有正向的觀點。

覺得自己有價值、有能力愛人且是被愛的。

不擔心被孤立或不被接納。

焦慮型依附(preoccupied)覺得自己不夠好,自我價值較低,會尋求他人認同。

自主性低且在與他人建立關係時,會過度害怕被拒絕。

時常擔心不被重視。

過度依賴親密關係。

防衛型依附(dismissing-avoidant)對自己持正向的看法與價值,重視自我獨立感。

但是無法相信別人因此逃避。

而逃避是為避免依附之後而失望受傷。

因此選擇凡事靠自己或限制親密關係以獲得自主性。

逃避型依附(fearful-avoidant)對自己與他人都沒有信心。

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且不相信有人會愛他。

對他人的看法是負面與拒絕的。

對親密關係害怕而逃避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預期中的拒絕而受傷。

小結在這期專欄中我們介紹了幾個較為重要的依附理論。

而在之後的文章當中,我們將會一一介紹依附理論在成人戀愛關係當中的角色與影響。

從交往前的自我認識,到交往當中的互動行為,包含自我揭露、衝突、情緒調節等議題。

參考書目 Bowlby,J.(1982).Attachmentandloss:Vol.1Attachment(2nded.).NewYork:BasicBooks.(Originaled.1969) Bowlby,J.(1973).Attachmentandloss:Vol.2.Separation:Anxietyandanger.NewYork:BasicBooks. Brennan,K.A.,Clark,C.L.,&Shaver,P.R.(1998).Self-reportmeasurementofadultromanticattachment:Anintegrativeoverview.In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theoryandcloserelationships(pp.46-76).NewYork:GuilfordPress. Bartholomew,K.,&Horowitz,L.M.(1991).Attachmentstylesamongyoungadults:atestofafour-categorymode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1,226-244. Ainsworth,M.D.,Blehar,M,Waters,E,&Wall,S.(1978)PatternsofAttachment:APsychologicalStudyoftheStrangeSituation,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p.167. Main,Mary;Solomon,Judith(1990).“ProceduresforIdentifyingInfantsasDisorganized/DisorientedduringtheAinsworthStrangeSituation”.InGreenberg,MarkT.;Cicchetti,Dante;Cummings,E.Mark.AttachmentinthePreschoolYears:Theory,Research,andInterventi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pp.121–60. Hazan,C.,&Shaver,P.R.(1994).AttachmentasanOrganizationalFrameworkforResearchonCloseRelationships.PsychologicalInquiry,Vol.5,No.1.(1994),pp.1-22. 延伸學習 面授課程:高普考、轉學考 雲端課程:高普考心理學、轉學考心理學、轉學考心理學題庫班 考試用書:心理學搶分秘笈 關鍵詞 依附理論、依附行為、內在運作模式、逃避型依附、焦慮型依附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該期刊-上一篇 防疫三級警戒的生活影響:萎靡-心理學X檔案 該期刊-下一篇 幸福的元素──PERMA理論-心理學X檔案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手機: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 高上公職分班據點雲端學習請前往知識達購課館 ©2022goldensun.get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