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說一個台灣Podcast開拓者的故事 - 聯合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專訪超過一百位職人,主持人楊士範(英文名Mario)是資深Podcast聽眾,也是網路原生媒體《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內容總監與共同 ... 快訊 303大停電台電董總確定下台王美花被慰留原因曝光 18:16 人道走廊如虛設馬力波撤離路線上傳「埋有地雷」 17:47 udn 雜誌 新聞時事 聽新聞 test 0:00/ 0:00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說一個台灣Podcast開拓者的故事 2020-10-1209:06 聯合新聞網/ 看雜誌 ▲楊士範位於《馬力歐陪你喝一杯》錄音室。

吳長益攝影 《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長年關注全球媒體趨勢,2017年開始推出《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深度專訪各行各業的職人和創業家,分享人生故事,是台灣Podcast先鋒。

Podcast市場有多大?有待更多好的內容、聽眾、廣告主共同成就。

【撰文/曾允盈】 錄音室裡亮著「DrinkwithMARIO」霓虹燈管,Podcast節目《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在2020年來到第四季,錄音現場從第三季的酒吧移回錄音室,從一對一訪談到找來兩性作家大A雙主持,不斷有新的變化與嘗試。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專訪超過一百位職人,主持人楊士範(英文名Mario)是資深Podcast聽眾,也是網路原生媒體《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內容總監與共同創辦人。

「確實遇過先認識《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才知道《關鍵評論網》的聽眾。

」楊士範笑著說。

觀察1:要做Podcast,先回答三個問題 2015年底,主持人和來賓冷靜對談政策的網路直播政論節目《政問》,讓楊士範興起了製作聲音節目的念頭。

不僅成本較影像更低,他也發現在視覺之外,聽覺可以長時間抓住人的注意力,「加上我自己小時候就很喜歡聽廣播,有當DJ的夢想。

」他說。

「我做媒體,所以會持續大量看美國的媒體動態,陸陸續續看到很多人在討論Podcast,在談Podcast的文藝復興。

不過當時中文資源很少,也沒有後來《關鍵評論網》成立的PodcastClub臉書社團。

」2016年他摸索先錄了幾集,2017年《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正式上線。

就跟所有的內容一樣,確立架構很重要。

楊士範給對Podcast好奇的人建議,他說,美國公共廣播交流機構PRX和Google合作的《Podcasting101》系列影片的第一集就談到,如果你要做Podcast,一定要思考為什麼,以及你要做給誰聽。

簡單來說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我的節目是關於什麼?在這裡你會聽到?為什麼你應該要聽我的節目? 在這樣的框架下,楊士範定調《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是一個不同於《康熙來了》類型的深度訪談的節目,在這裡你可以聽到60至80分鐘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的達人和創業家,深入分享人生故事,「如果你喜歡透過這樣的媒介去吸收不同的觀點和刺激,那你應該收聽。

」 觀察2:有待開發的「好的內容形式」 作為投入Podcast的開拓者,曾有人問楊士範Podcast的市場有多大,當時他有點無奈表示,看《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拿到多少就知道,言下之意可見規模低於預期。

「好的內容就是根本。

」楊士範深諳不同媒介的影響力,他曾在兩、三年前就談到Podcast在台灣還沒有掀起熱潮的原因,「有人說沒有人在聽,但你問聽眾為什麼不聽?他會說因為沒有我想聽的,這不就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所以我一定要做Podcast,也是因為不可能在沒有內容的情況下告訴大家你來聽。

」 爾後《百靈果News》、《股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出現,填補不同內容的需求,楊士範說:「這是天時地利,能突破的東西就是好內容。

」就像美國出現《Serial》這個節目──由SarahKoenig主持的調查性新聞Podcast,講述非小說類故事。

該系列由SarahKoenig和JulieSnyder共同創建和製作,並由電台節目《ThisAmericanLife》開發。

在技術、工具允許的情況下,《Serial》帶領Podcast出現爆炸性的成長,大家才發現原來Podcast還活著。

楊士範也談到,「台灣這兩年出現大家足以關心的節目內容,所以掀起熱潮,但是遠遠不夠。

」Podcast其實有非常多呈現的形式,例如傳統的廣播電台會做調查報導或專題報導,但是台灣Podcast還沒有。

就如同《Serial》是用聲音去規劃呈現真實的新聞類型,而不是做完一篇報導之後,再用Podcast去報導。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第三季和第四季之間,楊士範做了「春日迷你季」,找來不同的同事講不同的故事,例如找Podcast《運動視界啪》主持人同事講東京奧運主題;找跟朋友一起搭上寶瓶星號的同事TJ,聊2月4日從基隆港口出發,到2月8日下船之前發生的事情;找《INSIDE》主編李柏鋒講投資和4月原油跌到負值的新聞,「我非常有意識要做新的嘗試,就是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不要太長,要有頭有尾,要有脈絡。

雖然成本比較高,也較花時間。

」除了單主持人、多主持人,還有非虛構報導、廣播劇等,Podcast內容形式絕不只是現在這樣單一。

觀察3:Podcast可否凝聚忠誠粉絲? 楊士範提到,不管是自己做的問卷調查或是國外的分析調查都顯示,Podcast聽眾的完聽率,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高。

「我們調查有50%聽眾每一集都會聽完,31%的人會聽完75%;美國市調機構EdisonResearch2019年的調查顯示,(2018年的情況)52%的聽眾會聽完整集,41%會聽完大部分。

」 雖然Podcast看似與聽眾互動性不高,卻也能從其他社群媒介去互補,一樣能夠凝聚受眾。

以《百靈果News》為例,2019年底收到全國廣播電台不再續約的通知後,主持人凱莉與Ken開始大開政治議題玩笑,節目內容百無禁忌、歡笑戲謔,打造一個自由表達意見、談論敏感議題的空間。

除了Podcast,他們還有YouTube頻道,2020年2月28日也在台北美堤河濱公園舉辦第一場實體活動「百靈果佈道大會」,來了不少忠實聽眾,可說是第一次凝結到台灣Podcaster的號召力。

「我不太確定他們的模式能不能複製,或大家聽這些內容在意的是什麼,但當最後成為一種社群的凝結,就很有力量了。

」楊士範樂見市場的不斷成長。

▲《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

吳長益攝影 觀察4:《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快速成長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2017年第一季的第一集,因為有《關鍵評論網》宣傳的優勢,首集就有3,000次的播放,後來約在2,000次左右。

第二季平均有1,000至2,000多次的播放,2018年1月開始的第三季,不管是哪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都有更多聽眾收聽,平均有4,000多次播放。

直到2018年7月,ApplePodcast突然推薦了《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更帶起一波聽眾的加入,收聽次數達到1萬多。

也因為第三季去了非常多酒吧,最後甚至在網站上做了「馬力歐酒吧地圖」的頁面。

第四季每一集平均約有3萬次播放,《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所有影片累積總共超過335萬次播放。

「最有感的應該就是今年6、7月,平均每個月有25萬、26萬次播放,月月都在成長。

」 Podcast聽眾多是主動接收資訊的人,內容產製者應該積極拓展影響力。

不過,台灣Podcast發展目前還有很多限制,包括廣告投放風氣未成熟,商業模式不夠健全、廣告價格混亂,還有因為「下載收聽」的「離線」本質,讓收聽平台很難提供聽眾的精準數據,究竟要算播放次數還是下載次數,下載到電腦裡之後,也不能保證聽眾會聽。

美國互動廣告協會(InteractiveAdvertisingBureau,簡稱IAB)推出的數據分析標準是,只要加入該會就可以協助認證,美國的廣告客戶可以依循標準去下廣告,「但不是每個平台都會加入認證,客戶也都對Podcast如何計算效益很陌生。

」楊士範提及:「但是能確定Podcast廣告的CPM(CostPer1000impression,每千次曝光成本)比影像廣告更高,因為Podcast的親密感,加上收聽的情境,讓聽眾不容易略過廣告。

」 作為《關鍵評論網》不同形式的新嘗試,楊士範在《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也展現自己的個性,問出強烈的好奇心,「對我自己而言,樂趣是很多重的。

超過五成以上的受訪者,我本來根本不知道這個人,或對這個領域不熟悉。

」 和大A搭檔主持,在第四季產生不同的火花,《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也更活潑熱鬧。

楊士範也期待未來有更多內容產製者、聽眾和廣告主加入Podcast,共同打入更大宗的收聽市場。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16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第216期)謝謝! 直播──變現之王?做一場直播縮短到客戶口袋的距離 疫情籠罩下,以直播方式帶貨越來越夯,過去重視形象的大品牌也紛紛加入戰局,臉書與Instagram上的直播觀看率在2020年分別提升50%與70%。

如何進行一場好的直播?酷訊搜索營運長孟逸錤,精闢點出直播成功的關鍵要點。

2021-04-0608:47 情人變對手:好萊塢電影中國市場優勢不再 漫威電影《蜘蛛人:無家日》(Spider-Man:NoWayHome)2021年底上映12天,全球票房就迅速突破10億美元,成為去年最賣座的電影,力壓中國愛國電影《長津湖》的9億美元。

2022-03-0715:52 從徐州鐵鍊女事件透視中國農村現狀 徐州鐵鍊女的非人類生存狀態,正好在中國2022年冬奧期間為世界媒體廣為報導,中國「盛世」的五彩包裝被撕得稀爛,無論大外宣再花多少錢,也無法抹去這幅悲慘的圖景。

2月17日,江蘇省委省政府成立「豐縣生育八孩女子調查組」,聲稱要查明真相。

但鑑於中國當局一向的行為模式,以及豐縣現在高築鐵皮牆,禁止外人進入,幾乎少有人對此抱持樂觀態度。

2022-03-0715:47 搞笑作為一門生意漫才組合達康.come以娛樂觀眾為業 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阿達與康康組成的漫才組合,擅長現場喜劇演出,也把《好了啦!達康!》等段子錄影放上網,有很高的觀看次數,大部分觀眾透過YouTube頻道「達康.come笑Tube」認識達康。

2022-01-0415:39 中共外交官戰狼還是孤狼? 中國駐巴基斯坦外交官張和清今年6月在推特發「比中指」的圖片,引發國際譁然,顛覆「外交官」風度翩翩、富有涵養的印象。

更令人詫異的是,中共外交官還會動粗、罵髒話,行徑堪比流氓,令各國反感。

2021-11-0809:08 砸10兆謀半導體自主中國5年內當領頭羊? 中共投注人民幣10兆元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計畫在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規劃期間(即中國從2021年至2025年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達到70%自給自足的能力,並任命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負責領導第三代半導體研發製造,推動一系列金融等政策扶植。

中共這樣大刀闊斧,真能在5年內實現達成目標,還是這只是又一次的「大煉鋼」? 2021-08-1109:25 共0則留言 規範 發布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More 《看》雜誌是一本綜合性「經濟人文」月刊,提供經典人物特寫、深入議題報導、獨特中國視角、世界局勢脈動。

團隊成員來自台、美、加、歐、日、港、澳等地,雜誌內容縱橫全球、融貫古今,提供讀者不同的國際華人觀點,是一本全球華人必看的知性雜誌。

為這一刻普丁已準備8年深度解析:為何他不怕盧布貶、股市停、外資逃 「勞退新制分紅」多數僅領逾萬元他卻領近19萬?專家分析3重點關鍵是每月做「這件事」 俄烏戰爭資金外逃讓港股跌不休!謝金河:昨日台灣今日香港...最貼近 不缺電為何也會停電?303大停電凸顯台灣電力的三大脆弱 從徐州鐵鍊女事件透視中國農村現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