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猩紅熱 - 香港政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患上猩紅熱的兒童應避免上學或返回幼兒中心,直至退燒和服用抗生素最少24小時後。

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猩紅熱網頁了解詳情。

完. 2019年12月18日(星期三) 跳至主要內容 BrandHK |字型大小: |網頁指南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猩紅熱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猩紅熱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十二月十八日)指出,鑑於猩紅熱於過去數周轉趨活躍,中心呼籲家長、學校和院舍及醫護人員提高警覺,預防感染。

     中心發言人表示:「猩紅熱可透過飛沫或直接與受感染的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而傳播,兒童最易受感染。

」   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猩紅熱個案於過去數周有所上升,由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一周的16宗,增至其後兩周分別約40宗,到十二月八日至十四日一周再進一步上升至78宗。

在本周的首三天(截至十二月十七日),已錄得46宗個案。

至於學校和院舍的猩紅熱爆發個案,截至昨日(十二月十七日),今個月錄得七宗,涉及共18名兒童。

     中心今年首十一個月共接獲1351宗猩紅熱呈報個案,涉及776男和575女,年齡介乎於五個月大至64歲(中位數為六歲),大部分(1250人,92.5%)為十歲或以下兒童。

大部分個案病情較輕,當中425人(31.5%)需入院治療,包括兩宗需入住深切治療部的個案。

在二○一九年,至今出現一宗死亡個案。

  發言人說:「在本港,雖然猩紅熱全年均會出現,但我們留意到本地猩紅熱在過去數年均呈現季節流行情況,活躍程度於五月至六月,以及十一月至三月期間較高。

基於過往流行病學情況,我們預計猩紅熱的活躍程度在隨後數月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家長應加緊留意子女,確保他們時刻保持個人、手部和環境衞生。

」   中心會發信予醫生、醫院和學校,提醒他們留意最新情況。

學校如發現出現呼吸道疾病或缺席人數增加,須盡早通報衞生防護中心,讓中心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控制措施。

  猩紅熱是由甲類鏈球菌引致的細菌感染,病發初期通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偶爾會有頭痛、嘔吐和腹痛。

舌頭表面可出現草莓般(呈紅色和凹凸)的外觀。

在發病首日或翌日,身軀和頸部會出現砂紙般粗糙的紅疹。

其後紅疹會蔓延至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和腹股溝。

紅疹多在一周後消退,繼而指尖、腳趾和腹股溝的皮膚會脫皮。

  猩紅熱有機會併發中耳炎、咽喉膿腫、肺炎、腦膜炎、骨或關節毛病,亦可對腎臟、肝臟和心臟造成損害,和引致較罕見的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服用合適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療猩紅熱。

市民如懷疑患上猩紅熱,應立即向醫生求診。

  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猩紅熱。

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以免受感染:   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衞生; 時刻保持雙手清潔。

當雙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後,應立即用梘液洗手;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掩着口鼻,並妥善棄置用過的紙巾於有蓋垃圾箱內; 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如餐具和毛巾; 保持空氣流通;及 患上猩紅熱的兒童應避免上學或返回幼兒中心,直至退燒和服用抗生素最少24小時後。

  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猩紅熱網頁了解詳情。

  完 2019年12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45分 新聞資料庫   昨日新聞   返回新聞列表 返回頁首 即日新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