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哪些?看什麼科?中西醫改善方法一次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以邱奕華建議,研判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病友可先尋求家庭醫學科醫師做初步評估,若原因來自心理,再儘快尋求精神科/身心科相關專科醫師協助。

而目前可以 ... 瞭解更多 目前位置 首頁 養生 容易累、卻睡不著,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哪些?看什麼科?中西醫改... 良醫劃重點 About 撰文者洪婉恬 2021-01-21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擁有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理科太太2019年因自律神經失調一度停更,暫退網紅圈引發大量關注,不過她「冬眠」四個月復出後大方分享如何走過自律神經失調,她也說收到許多網友私訊提到自己有相同困擾。

或許你也常聽到自律神經失調,但這背後代表身心發生了什麼事?該怎麼克服?這篇會帶大家認識自律神經失調,包括如何治療和日常調理,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回健康的自律神經。

倦怠、痠痛、記憶力變差...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遍及全身「我不舒服很久了,看過很多科,也做過很多檢查,可是都查不出毛病,實在不知該找誰求助,只好來掛家醫科……」柳營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張榮哲醫師表示,有這類困擾的病人,不舒服的表現包羅萬象,比如莫名地疲倦、提不起勁、長期頭暈、喉嚨有異物感、呼吸不順需要大力吸氣(但又不是真的喘)、胸口緊緊、心跳加快、手腳麻木、找不到原因的疼痛等症狀,特別在緊張、壓力大時更加明顯,有可能就是自律神經失調了。

由於交感神經系統負責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腸胃消化變慢與增加肌肉張力等等,使人處在焦慮緊繃的狀態,用以應付緊急情況;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則反之,會使人體放鬆,兩者因無法受支配才稱作「自律」神經系統。

當副交感神經活性受到不當抑制,或交感神經過度活化等失衡現象發生,便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便反應在身體各方面的不適。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檢測表: photos放大顯示 懷疑自律神經失調,不一定是看神經內科很多人以為「神經失調」就應該是看神經內科,其實並不一定。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邱奕華解釋,有意義的自律神經功能障礙,會有明顯的客觀證據,但在臨床上,一般人口中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九成以上不屬於這種情形,最常見的病因其實是憂慮、焦慮及緊張等心理因素影響到生理。

所以邱奕華建議,研判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病友可先尋求家庭醫學科醫師做初步評估,若原因來自心理,再儘快尋求精神科/身心科相關專科醫師協助。

而目前可以透過儀器檢測並分析患者的交感神經反應狀況,檢查自律神經的功能運作。

自律神經失調會做的檢查使用多種非侵入性的儀器,藉由紀錄特定動作造成的自律神經生理變化,如血壓、心跳、呼吸等等,評估及診斷自律神經病變的種類及嚴重性。

自律神經反射檢查包括5~7個步驟(平躺、站立、深呼吸、過度換氣⋯⋯),一般費時50~70分鐘;皮膚交感神經檢查則將紀錄器貼在手、腳底,在手腕及額頭給予微量電刺激,紀錄反應情形,需約15~20分鐘。

另一常見檢查為測量心律變異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

例如心跳固定每分鐘85下幾乎沒有變動,即是心跳的變異性小,代表交感神經過度旺盛、自律神經異常。

而HRV測量結果可能受個人當下狀態及所處環境影響,僅能說明失調「現象」而非「原因」,不過治療前後的HRV追蹤確實能幫助客觀評估治療成效。

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治療方式生理回饋(biofeedback):藉由儀器輔助讓身體反應以個案能理解的生理訊號呈現,如心跳、指溫、肌肉張力等,藉此發現自己採取某種動作或姿態時出現放鬆的生理訊號,客觀地從回饋指數確認當下的放鬆程度,能即時掌握放鬆練習的成效,慢慢學會如何控制身心,遠離緊繃與壓力感,更有效率地改善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肌肉放鬆法在家就能練習!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5個方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表示,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好發於女性身上,統計指出超過五成的更年期婦女也會有此問題。

但我們平時仍可透過多方面的自我調理,改善症狀。

1.飲食:攝取各色蔬果,廣泛補充維生素;深海魚及亞麻仁籽中的Omega-3脂肪酸(特別是EPA)已經有多項研究認為對情緒有正面助益;此外乳製品、豆類、堅果、香蕉、蛋等食物富含色胺酸(為血清素的原料),具安定神經、抗憂鬱效果。

除了謝旭東分享可以煮「安神解鬱茶」(百合5錢、柏子仁3錢、紅棗3顆)飲用,雲品中醫診所也推薦沖煮「玫瑰佛手茶」(玫瑰花1錢、佛手1錢、冰糖適量),可抑制過度興奮的交感神經,讓人擁有好心情。

2.運動:持續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提升HRV活性。

如果能曬曬太陽、接觸大自然,效果會更好。

3.穴道按摩:可在睡前雙側各輪流按摩太衝、神門、內關、三陰交3分鐘,幫助提升睡眠品質。

*太衝:腳背上大拇指與第二指間隙後方凹陷處。

可正坐或躺,從兩指縫往上找到穴位按壓。

*神門:仰掌,於手腕橫紋與小指往下延伸交界處,用拇指按壓。

*內關︰從掌側面正中線、腕橫紋上量兩吋(約三根手指寬),取穴時握拳,在筋之間凹陷處用手指側面向下推按。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踝關節內側上方3吋(約四根手指寬),可正坐垂下小腿或仰臥姿,用指腹或指關節按壓。

4.休息與放鬆:常見肌肉放鬆法有兩種,都是可以自己在家練習的放鬆方式。

(1)傑克遜式肌肉放鬆法:過程中使練習者能體會、掌握緊張和放鬆兩種不同的感覺。

例如請練習者伸出右手,慢慢握緊拳頭,握緊、再握緊......,同時注意體會緊張的感覺,接著慢慢放鬆、再放鬆......,此時再請練習者比較前後感覺的不同。

同樣步驟可運用到全身,直到全部都達到完全放鬆。

(2)韓瑞克森式肌肉放鬆弛法:整個過程都是在引導練習,只以自我暗示的方式去想像放鬆的感覺,較偏重認知層面,若不習慣想像或是思緒太多容易分心的人,較適合前者的放鬆法。

5.熱水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醫務長邱榮鵬則分享,可在洗澡時利用蓮蓬頭的熱水沖打背部,達到放鬆效果,但不建議用強力水柱,以免造成局部軟組織發炎。

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也不是想太多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並非疾病,而是一種生理的症狀表現。

如同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強調,自律神經失調症並非患者心因性作祟,不是單純的想太多、抗壓力差造成,也不是光靠放輕鬆或者運動、復健就能痊癒。

因此,所謂「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說法並不太精確,要治療的應該是根源病因,才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另外,三軍總醫院精神科張傳佳主治醫師建議,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已被證實能預測心血管疾病如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因此如果有憂鬱、焦慮疾患,除了精神藥物、心理治療外,宜進一步檢測自律神經功能,有助於作為臨床治療的指標,減少併發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別忽略自律神經失調,正是身體向你發送的警示訊號。

學習放慢腳步,去傾聽身體想告訴你的事吧!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心理衛生專輯(17)身體症狀與精神健康憂鬱、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傳佳)基本認識自律神經失調症自律神經功能失調莫名的不舒服卻找不到病因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柳營奇美醫院張榮哲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自律神經失調找中醫,寧心安神解煩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我是不是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淺談(國泰健康管理程雲慈)防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推薦6招抗衡情緒與壓力(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邱奕華醫師)睡不好、頻尿、身體不適症狀多檢查卻找不出原因心理師:可能罹患自律神經失調!責任編輯:洪婉恬核稿編輯:呂宇真 第一頁 « 1 » 最後頁 單頁閱讀 標籤: 失眠 放鬆 自律神經失調 痠痛 評分: 1 2 3 4 5 (0) 列印 轉寄 按讚加入良醫健康網粉絲團 「自律神經失調」壓根不能算是病,不要再相信自律神經名醫! 理科太太病了!暫退網紅圈 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 淺眠、頭暈、容易累...壓力讓「自律神經」提早衰老!精神科醫師教你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小心自律神經成生活絆腳石!預防醫學新招【氦氖雷射】真能睡好覺?! 不想浴室長霉,為何用「冷水」比電風扇好?跟譚敦慈學:讓浴室不長霉的「5大訣竅」 必看》接觸「確診者」何時該快篩?●天內快篩最準!你該知道,關於「快篩、PCR」5大疑問 明明醫院裡每天洗澡,她卻仍拜託孩子再洗一次...一個病床上阿嬤沒說出口的最後願望 「清冠一號」開放輕症服用,哪裡買?怎麼吃?還有國家中醫藥所「防疫茶」8種配方,自己在家就可泡 早餐之後,零澱粉!預防心肌梗塞,心臟內科第一名醫師:我用2招保養心臟 十大死因之首:肺腺癌,患者心中幾乎都有個無法原諒的人...哈佛研究醫師診間發現:「這種人格」易罹癌 回應文章請先登入會員或註冊。

1一根湯匙測量法,輕鬆幫你控制每天不吃過鹹 2腎臟科醫師:保健食品吃錯了,更要命! 37個好習慣 搶救你的免疫力 4上班族必看!按摩療效新解 5編者的話:留得青山在 陳裕豪 1人推薦 陳裕豪 (新北市 皮膚科) 醫師超親切,而且不會一直推銷買療程朋友介紹我去的推一個 陳裕豪 1人推薦 陳裕豪 (新北市 皮膚科) 醫師看診親切,傾聽病人需求,對症下藥,是個讓病人看病沒有壓力的醫師! 掉髮、長斑、臉暗沉...小心從同學變「學姊」!林志玲的家庭中醫師公開:熟齡保養4大秘訣 「葉黃素」要選游離型還是酯化型?怎麼挑?營養師教你從種類與吸收率看懂! 上班族 銀髮族 媽咪寶貝 男生 女生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