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證實:你的記憶不但不可靠還可能被「創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實驗證實:你的記憶不但不可靠還可能被「創造」 標籤: Elizabeth Loftus, 心理學, 犯罪, 自白, 記憶, 誠實, 謊言, 證人, 證據.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4/01/12,影片TEDxTaipei在2009年TED開放授權後,TEDxTaipei也隨之成立。
一群充滿熱情的夥伴,透過TEDxTaipei平台,以改變世界為目的,呼籲群眾參與世界,創新學習、讓智慧轉化行動,好點子遍地開花。
TEDxTaipei每年將會舉辦一次大型年會,及數次中、小型活動,已累積上百支影片,包含作家蔣勳、舞蹈家許芳宜、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等,這些影片可於TEDxTaipei官網上瀏覽。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Birdy美國調查報告已證實坐過冤獄的無辜犯人高達300多名,調查人員分析後,發現近乎四分之三的案例,起因於證人的不實指控。
為何證人會講出從未發生過的事?如果這些指控並非蓄意汙衊,那麼,造成誤判的最大可能就在於:證人的記憶是錯的,但法官卻採信錯的證詞,做出錯的判決。
或許,每個人都有健忘的時候,對某些發生過的事失去印象是正常的,但很顯然,印象模糊並不會成為影響判決的關鍵。
2013上映的電影《謊言的烙印》情節,描述了無辜的人Lucas,因小女孩記憶被人曲解,導致他被一口定罪的不幸遭遇。
片中的詭譎之處,在於大人們先入為主地認定小女孩因受到了創傷,壓抑難受的記憶,才不敢坦承被Lucas性侵的實情;然而在旁人推波助瀾下,小女孩的指證定了Lucas的罪,一夕之間,Lucas變成眾矢之的的性侵犯,原有的安定生活全然崩毀。
電影反映真實,美國曾在九零年代發生不少性侵疑雲,現實世界的案例竟與電影情節有些雷同,崩毀掉無數家庭的情感與信任。
心理學家ElizabethLoftus研究「錯誤記憶」的動機就起因於參與無數的冤案審理,開始了日後探討錯誤記憶的先河,並寫下《TheMythofRepressedMemory》等心理學專書,為的就是要告訴人們:記憶並沒有想像中牢靠,因為它具有可塑性,就像維基百科,你能更改裡頭資訊,但其他人也辦得到。
不當的引導會導致記憶出錯七零年代,Loftus首度對記憶進行實驗,實驗對象分為參與意外事件的受試者與目擊者,她以兩種方式分別詢問目擊者: 「這兩台車在發生碰撞(hit)時的時速有多快?」「這兩台車在猛烈撞擊(smash)時的時速有多快?」被問到「猛烈撞擊」的目擊者所認為的車速,要比被問到「發生撞擊」的另一群目擊者來得更快。
以同樣方式分別詢問參與實驗的受試者,Loftus也得到了兩相迴異的答案。
被問到「猛烈撞擊」的某些受試者,甚至聲稱他意外現場看到了碎玻璃,但事實上,現場根本沒出現什麼碎玻璃。
另一項實驗則對受試者製造了些許壓力,這次的實驗對象是美國退役軍人,他們曾歷經恐怖的操演練習,清楚如果成為敵方俘虜,將會受到被凌辱、挑釁的不堪下場。
在模擬上述情境後,實驗團隊要求受試者指出主導審問的指揮官是誰,並設法加入一些暗示,從中讓他們接收錯誤資訊。
大部分受試者都受到誤導,甚至錯認了一個相差甚遠的人出來。
由此可知,記憶易受到他人的錯誤訊息牽引。
想像一個情境,當員警在偵訊一名證人,用了暗示性的問題詢問,並借用嫌疑犯的照片試圖幫證人指認,那麼,這種引導程序可不可能造成證人的記憶被間接扭曲?人會對從未發生過的事突然產生記憶?到了九零年代,美國發生不少病患對從未發生的事突然產生記憶的奇怪案例。
Loftus發現,因為許多心理壓抑治療師深受佛洛伊德學說影響,使他們藉由上述的暗示方法試圖引導病人「想起」過去,造成病人的記憶被嚴重誤導。
在當時,有些人因長期飽受飲食失調或憂鬱等精神疾病之苦,轉而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希望回歸健康狀態;但接受治療的病人在日後,卻開始產生了種種奇怪、甚至不真實的記憶。
Loftus懷疑,心理治療師認定病人壓抑了潛意識的記憶,便藉由想像練習、夢境解析、催眠、接收錯誤訊息等治療方式,試圖喚起那些深層記憶,然而,這卻造成了記憶被竄改的反效果。
她再次設計一些實驗,假設如果使用上述的暗示方式,我們可不可能對他人植入錯誤的記憶。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購物中心迷路實驗。
Loftus分別從受試者的親人那蒐集了三項確有其事的生活片段,並再加上一個捏造出來的假片段──受試者有在童年時於購物中心迷路的經驗,那時候很害怕,還放聲大哭,最後來了一位大人,幫他和家人重新團聚。
Loftus將這些經驗寫成四個記憶片段交給受試者,要他們自行補充四段記憶的細節部分。
結果,竟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自己曾在購物中心迷過路,甚至還為這段假記憶增添了不少細節。
試驗的最後,Loftus告訴他們:四個片段中有一項是捏造的。
然而,絕大部分的人仍然不認為迷路經驗是虛構的。
除了Loftus的這項實驗之外,世界各國的研究員也都做過相關試驗。
像是讓受試者誤信自己小時候有差點溺死,再被人救起的回憶;或者認為自己曾遭受猛獸攻擊;甚至讓人相信了看過邪魔附體等奇怪經歷。
重新審視記憶的重要性植入記憶,藉以約束他人行為的試驗,存有不少道德與倫理上的爭議,但相對地,Loftus倒相信這項技術能將我們的生活品質變得更好。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這讓你對某些垃圾食物產生一些不好印象,你就不會想再吃這些東西,說不定還能幫助我們下一代免於面對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因飲食習慣不良所造成的疾病危機。
當然,我們無法確定記憶被改變後,會不會對我們未來的想法、行為造成影響,但記憶確實不能被輕易取代,因為它象徵了身分,並為自我從何而來等問題,下了情感認同的最佳註解。
所以,記憶值得被好好珍惜,如同我們重視自由那般,畢竟,記憶與自由都是如此脆弱。
本文獲TEDxTaipei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猜你喜歡最新發展:被遺忘的「冰島女漁人」4年前關鍵評論網熱門分類排行榜—第三名8年前漫談中國殭屍傳說與港產殭屍電影(六):關於「湘西趕屍」的問題與討論8年前女性屬於家庭,不該涉足大海?被遺忘的「冰島女漁夫」4年前Tags:ElizabethLoftus心理學犯罪自白記憶誠實謊言證人證據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你我手中的咖啡價格飆漲,在衣索比亞的產地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1則觀點港府讓外國人入境,放寬防疫限制不等待大陸1則觀點昔日加害者,今日受害者?轉型正義敵不過根深蒂固的傲慢1則觀點Let'sswitchtoCantonese——在外國遇上會廣東話的人1則觀點「翁達瑞」被法院起底,資深記者談網路「匿名評論」與記者「實名制」1則觀點俄烏戰爭讓阿根廷啟動40年來最大天然氣管線建設,完工後預計夠用200年1則觀點「家教限女」、「數理科目限男」背後的性別刻板印象1則觀點法國總統自2007年以來無人成功連任,本次大選會以「勒龐驚奇」收場嗎?1則觀點英國積極抗俄的背後動機,是打算搶占「新冷戰時代」歐洲領袖位置1則觀點現在的學生可怕到極點?從「台中一中音樂老師事件」看現今教學現場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實驗證實:你的記憶不但不可靠還可能被「創造」
實驗證實:你的記憶不但不可靠還可能被「創造」 標籤: Elizabeth Loftus, 心理學, 犯罪, 自白, 記憶, 誠實, 謊言, 證人, 證據.
- 2為何目擊證人常常並不可靠? - 每日頭條
在刑事案件中,目擊證人經常提供戲劇性的有力證詞,當檢察官問他們:法庭里的這個人就是兇手嗎?目擊者指著被告:是的,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張臉。
- 3过去50年来,证人证词不可靠是造成司法不公的最大原因 - 西梅
资料来源: CC0公有领域. 一项重要的新研究表明,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不可靠的证人证词一直是司法不公的最大原因。 研究还表明,关于警察权力的条例有效地减少了不可靠 ...
- 4眼見不為信:為什麼目擊證人常常並不可靠? - MPlus
在刑事案件中,目擊證人經常提供戲劇性的有力證詞,當檢察官問他們:「法庭裡的這個人就是兇手嗎?」目擊者指著被告回應:「是的,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張 ...
- 5證人的作用A Witness's Role
證人的證詞是美國法庭所聽取的最有力的證據形式之一。對聆聽案情並最終作出裁決的陪審員而言,證人的 ... 但近年來,相當多的研究發現目擊證人的證詞可能極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