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或細針穿刺切片會導致癌細胞擴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臨床案例 陳先生,65歲男性,家住竹北,半年前開始常常夜間盜汗,且摸到左側頸部有無痛腫塊,起初不以為意,後來右側頸部及兩側腋下及兩側腹股溝皆 ...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或細針穿刺切片會導致癌細胞擴散嗎? 東元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董筱玲主任 臨床案例   陳先生,65歲男性,家住竹北,半年前開始常常夜間盜汗,且摸到左側頸部有無痛腫塊,起初不以為意,後來右側頸部及兩側腋下及兩側腹股溝皆陸續摸到腫塊,且腹部漸漸腫脹,被家人帶至本院血液腫瘤科就診,在門診詢問完病史及給予理學檢查後,發現兩側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皆為腫大之淋巴結,建議病人直接在門診進行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fine 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抽吸檢查時間只花了3分鐘,固定之抹片立即送交病理科醫師染色及判讀,病人在門診外等候約30分鐘即有初步報告,病理報告顯示為惡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因此立刻建議病人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於住院中針對淋巴結及骨髓再進行進一步切片檢查,確定為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Bcelllymphoma)併骨髓侵犯,經過6次化學治療後已完全緩解,並無復發情形,目前仍於門診追蹤,身體狀況良好。

  談到癌症,一般人會直接想到自己可能得了癌症的最常見原因就是身體摸到不明的腫塊,尤其是淋巴結腫大。

此時心情會非常複雜,一方面希望醫師趕快將淋巴結或腫瘤切除,以絕後患;但一方面又擔心切片或開刀會不會造成癌細胞擴散而一發不可收拾,許多病人更因此放棄尋求正規的西醫診斷及治療,轉而至中醫或民間偏方尋求免切片、免開刀、只吃藥的保證,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間,等到病情惡化後再來尋求西醫治療,常常已是癌症末期而無法根治了。

  其實現在癌症診斷技術相當進步,一般來說如果身體摸到不明腫塊或內臟部位有不明腫瘤去就醫時,有經驗的血液腫瘤科醫師不會直接建議切片或切除,而會在詳細問診及給予身體檢查後先評估腫塊為惡性腫瘤的機會有多大。

只要有可能為惡性腫瘤,腫瘤科醫師對於表淺腫瘤如皮下淋巴結、肌肉組織、甲狀腺、或耳下腺等部位會建議先施行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對於深層器官如肝臟或肺臟等不易取得病理組織之處則會依情況建議施行細針穿刺切片(fine needleaspirationbiopsy)或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以確定診斷,其中又以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在臨床診斷最為方便迅速。

茲將這二種檢查簡介如下: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這種診斷方式最早是在1833年由Stanley和Earle兩位醫師針對肝臟腫瘤施行細針抽吸而提出,後來由於其方便性及高診斷率 (80-97%),已廣為世界各國採用至今,且身體各部位之病灶或腫瘤皆可施行。

原則上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疼痛度和抽血差不多,因此只要在局部消毒後,不需要局部麻醉,直接以21號針頭及空針刺入腫塊(如為深層病灶可以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引導刺入),依不同角度做多次抽吸,以取得細胞學檢查,如果是表淺腫瘤在門診即可施行,並且快速固定染色,約30分鐘即有初步報告,且無需住院,節省醫療開支及社會成本,非常經濟且安全方便。

細針穿刺切片(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 )主要是用於深層病灶,原則上施行方法和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類似,但是使用之針頭較粗(多為18號針頭或更粗),切片時必需給予局部麻醉以減少病人疼痛,而且因為是深層病灶,必須經由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引導下施行,且術後較易有疼痛或出血情形,必須住院觀察。

且切片病理組織之固定染色約需2-3天才能有正式報告,時效稍晚,但是因為是組織病理切片,可以當做最後的確定診斷。

  本篇文章案例中的陳先生即是先在門診由最方便的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在30-40分鐘後確定診斷不明腫瘤為惡性淋巴瘤,接下來因為是淋巴瘤才需住院針對淋巴結及骨髓做進一步切片以便分類及分期,如果是其他上皮細胞癌則並不一定需要再進一步切片即可於確立原發部位後著手治療,對於惡性腫瘤的診斷及治療時效助益相當大。

但是一般人最害怕的是經由這二種細針穿刺的診斷步驟後到底會不會造成所謂的「癌細胞擴散」呢?   基本上一般人所謂的「癌細胞擴散」是指癌細胞由原發器官轉移到身體其他的器官,臨床上稱為「遠處轉移」(distant metastasis)。

其實在癌症生物學中,原發的惡性腫瘤細胞很早就會穿透組織侵犯至血液或淋巴管中在全身旅行,要稱為廣義的「癌細胞擴散」亦無不可,但是癌細胞要能夠找尋到合適的新器官而住下來,形成臨床所謂的「遠處轉移」,則是相當艱難的過程。

進入血液或淋巴管的癌細胞只有不到1/1000能形成臨床上偵測得到的「遠處轉移」,而且「遠處轉移」的條件取決於腫瘤細胞和新器官本身的化學吸引力(organ tropism)、腫瘤細胞的吸附能力(attachment)、對局部組織的蛋白質水解能力(local proteolysis),以及腫瘤細胞移動至新組織的能力(migration)等等,這些造成「遠處轉移」的因素和醫師在臨床診斷是否使用細針穿刺的診斷步驟是沒有直接關聯的。

  所以對於身體原有的癌細胞,醫師不管有沒有使用細針穿刺切片或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來做診斷,是早就存在於全身血液淋巴循環中,本來就是「擴散」的,因此沒有所謂細針穿刺切片或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會造成「癌細胞擴散」的問題。

而真正的「癌細胞擴散」所指的「遠處轉移」則如上所述,又和有沒有使用細針穿刺的診斷步驟來做檢查沒有關聯。

不過細針穿刺切片及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這二種診斷方法唯一會影響的是局部的腫瘤細胞播種(tumor seeding)問題,也就是說腫瘤細胞的確有機會沿著當初細針切片或抽吸的管徑播種生長轉移至表皮。

因為產生癌細胞播種的機會是和操作時所選用的針頭大小有關, 施行細針穿刺切片時常需使用到18號或更粗的針頭,因此產生癌細胞播種的機率也較大,例如肝臟的細針穿刺切片產生癌細胞播種的機率文獻報告約在0.5-2%。

但是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則通常使用較細的21號針頭,因此在表淺器官如甲狀腺、皮下淋巴結、及乳房等因施行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而產生癌細胞播種的例子不曾見過,即使是深層器官如肝臟的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產生癌細胞播種的機率也小於千分之三。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不論是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或是細針穿刺切片對於腫瘤都是非常安全且方便的實用診斷利器,而且只有極少數病人有輕微出血或局部癌細胞播種生長的機會,但並不會導致致命的「遠處轉移」(也就是所謂的「癌細胞擴散」)問題。

因此當腫瘤科醫師建議施行細針穿刺診斷時,民眾千萬不要因為過去不正確的認知而逃避診斷,白白延誤治療良機,失去寶貴的性命。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醫學所博士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醫學暨健康科學研究所碩士班進修 紐西蘭梅西大學科學研究所營養科學碩士班進修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及國防醫學院臨床兼任講師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腫瘤科專科醫師 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腫瘤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專業醫師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專科訓練指導醫師 專長 1.腫瘤內科: 各種癌症之診斷、化學治療、及手術後輔助治療,包括肺及支氣管癌、肝癌、乳癌、胃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鼻咽癌、頭頸癌、泌尿系癌、骨骼及軟組織腫瘤、神經系癌、婦癌、惡性黑色素瘤等,癌症治療後追蹤及癌症諮詢。

2.血液內科: 貧血、白血球過多或低下、血小板疾病、血液凝固疾病、血癌、淋巴癌、骨髓瘤等血液疾病。

血液腫瘤科主任 董筱玲 醫師 醫師代號:3202 門診時刻表 時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午       下午             晚上             2004/11/26 東元綜合醫院關心您 地址:30268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