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肺炎- showmt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非典型肺炎與典型細菌性肺炎(例如肺炎雙球菌) 最大的不同在於病患沒有毒性病容(toxic sign),特別是呼吸不會 ... 黴漿菌性肺炎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唐偉峰、陳伯彥
showmt-UNREGISTEREDVERSION
Gotocontent
Mainmenu
最新消息
TAF證書
醫事檢驗師
介紹
醫檢團隊
現狀
組織架構
業務職掌
諮詢服務
服務窗口
活動剪影
醫檢師節
醫檢師班廷衛教
醫檢師公會研習會
大山牧場聯歡會
壁報論文
2015年度
2014年度
專業文章
文章目錄
醫檢師廣播電台
FM91.1
檢驗手冊
各類檢體容器
檢體採集須知
衛教園地
衛教影片
衛教海報
網站連結
網站連結
黴漿菌肺炎
專業文章>專業文章彰濱
黴漿菌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林泰嶽ㄧ、前言 黴漿菌肺炎是由黴漿菌感染所致,黴漿菌不是黴菌,是一種沒有細胞壁的微生物。
黴漿菌肺炎一年四季都可見到,每年春夏交替以及秋天,病例數會顯著增加,一般侵犯的年紀多為三歲以上的孩童以及年輕成年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病例數較少,但一歲以下的嬰兒也可以見到。
統計上,一歲以內的寶寶,已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受過其感染而產生抗體,五歲時,已有三分之二的幼兒有抗體,成人則幾乎全部都有抗體。
每年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兒童會受到感染,尤其以學齡孩童最多。
黴漿菌抗體沒有終生保護效果,所以會再次感染。
因為兒童2至5歲時常已擁有抗黴漿菌之抗體,而疾病之出現大多是5至15歲時,故肺炎黴漿菌之制病作用,很可能是使早先已受感染之宿主引起免疫反應。
肺炎黴漿菌再感染頻率相當高,亦常可引起第二次肺炎。
發病時會出現頭痛、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因此,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症狀,且久久不癒,應儘早就醫檢查。
黴漿菌的傳染是經由飛沫傳染,需要人對人的傳染,一般需要長時間與近距離的接觸才容易受到感染,它的潛伏期可長達2~3週。
因此,臨床上,常見全家或學校同一班級內輪流感染達數月之久,黴漿菌肺炎才告終了。
二、特性 MycoplasmaPneumonia為黴漿菌科(Mycoplasmataceae);屬名為黴漿菌屬(Mycoplasma),早期發現於氣管內的上皮,懷疑可能是引起肺炎的一種病原菌,故稱之為類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ropneumonia-likeorganisms)(PPLOs)。
屬名裡,myco來自於myces,也就fungus(真菌)的意思﹔plasma來自於plassein,也就是mold(黴)。
其命名原因來自於此屬的菌因缺少細胞壁,可以伸出如菌絲般的觸手(組成由類似高等生物肌動蛋白的細胞骨骼纖維,能幫助移動)。
此屬的菌具有以下之特徵:最小之生殖單位可以通過一般的濾菌器,大小有如大型的病毒;可於培養基上培養,因為如此小的菌常會缺乏完整的生理特性,必須藉由寄生在細胞上以獲得完整的生存要素。
生長可被特殊之抗體抑制。
缺乏細胞壁,可伸出如觸手的構造。
完全抵抗盤尼西林(penicillin),因為此抗生素作用在細胞壁上。
對細胞膜具有親合力,指此菌通常會聚在一起。
種名為pneumoniae,因為此菌會引起非細菌性肺炎(nonbacterialpneumonia),亦稱為非典型肺炎,故如此命名。
可由動物、人的黏膜及組織中分離出,其主要的生存環境在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口腔。
也屬於人體中的正常菌叢。
Mycoplasmapneumoniae的細胞非常小,其最小的繁殖單位為125~330nm,有著細菌當中最小的遺傳因子。
直徑僅0.1~0.6μm,大小有如大的病毒,可以通過普通的濾菌器(0.4μm)。
形成的菌落大小約比1mm直徑還小,有著重要的菌落特徵,就是會形成煎蛋形態的菌落(friedegg)。
Mycoplasmapneumoniae因為缺少細胞壁,所以它對外在的滲透壓十分敏感,也不易維持穩定。
為此,Mycoplasmapneumoniae發展出一種有別於一般細菌的細胞膜,其膜穿插固醇(sterols),形成三層膜,這樣形式的膜,較一般雙層膜具韌性。
這類菌缺少細胞壁而能存活下來,主要是因為它生長在一滲透壓穩定的環境裡-就是它寄生在動物細胞裡。
因為它缺少了細胞壁,故對penicillin類的抗生素具有抗性(penicillin抗生素主要作用在細胞壁,以達成殺菌的功效)。
在溫度方面,M.pneumoniae可生長的範圍在30℃~39℃,最理想之生長溫度為36℃~38℃。
生長通常在有氧的環境中較好,不過也可以生存在低氧或無氧的環境中。
至於生長時所需要之營養成分既多也複雜,使其培養較為困難,其中較為特殊的是在其生長中,需要固醇來合成細胞膜。
適合生長的pH值大約在7.0~7.4左右。
對紅黴素(erythromycin)高度敏感。
在蒸鎦水、生理食鹽水及表面活性劑內,較其他菌不易生存。
在培養時,通常會加入盤尼西林(penicillin),和濃度1:10000以下之醋酸鉈,由於其他菌種對於此具有比較高之敏感度,故可用於分離出我們要的菌。
培養時所需之培養基相當複雜,最廣用的為基礎培養基(Basal media),每公升中含10gm蛋白凍,500gm牛心粉,5gm食鹽,14gm瓊脂。
在每一培養基內再加200ml的馬血清及100ml的25﹪酵母菌抽取液,調成PH7.6~8.0,培養時為需氧性或微需氧性(95﹪N2+5﹪CO2)。
培養時我們是以厭氧培養,其目的是為了使耗氧的菌無法生存,而分離出此菌。
菌在培養基上所形成之菌落形狀為煎蛋狀,且深入培養基內。
此菌生長的速度並不快,一般最快需要七天才能發現菌的生長,通常需要半個月。
三、流行病學1.世界性、無季節性、感染率高、藉由飛沫傳染和鼻腔分泌物經由親密接觸傳染。
2.主要感染的年齡層在5~15歲之間,尤其在團體中更容易感染。
3.潛伏期約1~3星期不等。
四、臨床症狀 臨床上,最初出現頭痛、發燒、喉嚨痛、全身無力等的症狀,二到五天以後咳嗽跟著來,剛開始大多沒什麼痰,後來才出現白色黏痰或帶有血絲的膿痰,可以持續到三、四周,有時甚至引起肺積水。
其他同時會出現的症狀還有寒顫、咽喉炎、耳痛、嘔吐、腹痛、結膜炎、皮膚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比大人更容易會發高燒。
但是一般流鼻水現象並不常見,在乳幼兒感染時比較容易看見到。
肺炎黴漿菌的感染,最常見的是「肺炎」,表現以「非典型肺炎」方式與典型細菌型肺炎高燒、咳嗽不盡相同。
約四分之三肺炎黴漿菌肺炎的患兒呼吸音在聽診時會有異常,另有少部分病兒,雖然聽診是正常的,但胸部x光卻異常。
胸部X光的變化並沒有一定的表現,且有時候和臨床症狀不相吻合。
黴漿菌性肺炎的特色是病童出現頓音型咳嗽,較一般感冒咳嗽聲來得重,持續時間長達一個月,年紀小的孩子多以肺炎表現,20%會出現肺積水的現象,大一點的孩子則以黴菌性氣管炎表現,不斷喘咳、或有或無發燒。
極少數病例會因黴漿菌跑至腦部或心臟,造成無菌性腦炎、腦膜炎或心肌發炎。
目前我們仍然沿用非典型肺炎的名稱來描述不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一般人以為非典型肺炎就是黴漿菌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的同義詞,這是不正確的。
非典型肺炎與典型細菌性肺炎(例如肺炎雙球菌)最大的不同在於病患沒有毒性病容(toxicsign),特別是呼吸不會有呼吸急促(tachypnea)、喂嘆音(grunting)、鼻翼搧動(nasalflaring)的現象。
黴漿菌肺炎是非典型肺炎最重要的原因,其他的病原還包括了肺炎披衣菌、鸚鵡熱披衣菌、退伍軍人病菌與各種病毒。
典型肺炎pneumonia非典型肺炎Atypicalpneumonia(比較圖)五、臨床診斷 目前,在台灣之醫院微生物檢驗室並無提供Mycoplasma診斷之服務,臨床上醫師僅要求操作coldagglutinin之血清學試驗。
血清學測試是黴漿菌感染最重要的診斷,早期最常用補體固定試驗,測定時間較久。
現在利用血清中的冷凝集素抗體效價,只要4小時就可以完成檢查,且敏感度高達95.6%。
其測定原理為利用感染M.pneumoniae的患者血清中通常會出現冷凝集素抗體(≧40X),約感染7天後開始出現冷凝集抗體;於病發後第三到第四周,抗體效價達到最高值,來做診斷。
六、治療 黴漿菌對一般肺炎常用的第一線抗生素,如安比西林或頭芽孢子素是沒有效的,黴漿菌肺炎的治療,可使用紅黴素或四環黴素10到14天,大部分的病人在治療後症狀會很快的改善。
但四環黴素可能會傷害到正在發育中的骨骼與牙齒,所以八歲以下的兒童並不適用。
大約有20%的病患使用紅黴素,會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的副作用。
有些病人這些副作用會強烈到無法忍受。
新一類的紅黴素抗生素,如日舒等,腸胃副作用就減少很多,而且其組織中的半衰期特別長,一天只需要口服一次,一個療程3到5天即可,是一個很好的替代藥物。
另外紅黴素和一些藥物如氣喘病患使用的嘌呤類藥物,以及抗癲癇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目前尚無疫苗。
七、結論 雖然黴漿菌肺炎比較容易發生在學齡前幼兒身上,但老年人免疫力降時,也會有機會感染。
肺炎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若是長期咳嗽又突然發燒,應該趕緊到醫院診察,透過發燒篩檢站作進一步檢查,例如:胸部X-光檢查、抽血檢驗等,以確定是否為黴漿菌感染所造成的肺炎,並作緊急治療處置,使疾病傷害降到最低。
大多數黴漿菌感染的病例預後良好。
少數病例會因黴漿菌感染引起無菌性腦炎、腦膜炎、脊髓炎、溶血、關節炎或心肌發炎。
而這些併發症只需好好治療,大多也可以恢復正常,不過仍有極少數病例會因侵犯腦部而留下永久的後遺症。
黴漿菌肺炎病患排菌時間可長達三、四個月之久,經常會造成學校、家庭及社區內的群體感染。
目前並沒有疫苗,感染之後也沒有終生免疫。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咳嗽、發燒久久不癒,應盡早就醫檢查、徹底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常洗手、帶口罩、流行期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仍是預防黴漿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八、參考資料1.醫用微生物學丁明哲編著合記圖書出版社發行P.419-4202.實用臨床微生物診斷學蔡文城編著九州圖書文物有限公司P.1017-10243.黴漿菌性肺炎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唐偉峰、陳伯彥4.Mycoplasmapneumoniae東吳大學邱奕懋
最新消息|TAF證書|醫事檢驗師|醫檢團隊|諮詢服務|活動剪影|壁報論文|專業文章|醫檢師廣播電台|檢驗手冊|衛教園地|網站連結|GeneralSiteMap
Backtocontent|Backtomainmenu
延伸文章資訊
- 1Q&A #22144 請問什麼是”毒性病容toxic sign” - 衛生福利部
本則Q&A有幫助嗎? ☆本站提供的醫學健康訊息是為了要支援您與您現有醫師之間的關係,並非要 ...
- 2兒童感染急症吳仲琳 - 台灣急診醫學會
根據台灣肺炎診治指引的內容,當發現病童出現毒性病容(toxic appearance)或是合併呼吸窘迫[圖二],就會被視為需要住院接受治療[圖七,住院準則]。目前普遍 ...
- 3黴漿菌肺炎- showmt
非典型肺炎與典型細菌性肺炎(例如肺炎雙球菌) 最大的不同在於病患沒有毒性病容(toxic sign),特別是呼吸不會 ... 黴漿菌性肺炎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唐偉峰、陳伯彥
- 4毒性休克症候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毒性休克症候群(英語:Toxic shock syndrome,TSS)是一種因細菌外毒素引起的症候群。相關症狀包含發燒、紅疹、皮膚脫落(英语:skin peeling),及低血壓等。
- 5毒性巨結腸症Toxic megacolon - Tiny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