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格勒州 -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91年蘇聯解體后,原本屬蘇聯一部份的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脫離獨立,導致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分開,而成為該國的外飛地。
這個城市看不出其被德國統治時的歷史,因為很多在 ...
加里寧格勒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並注意避免翻譯腔的問題。
明顯拙劣的機器翻譯請改掛{{d|G13}}提交刪除。
座標:54°48′N21°25′E/54.800°N21.417°E/54.800;21.417
加里寧格勒州州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область
州旗(英語:FlagofKaliningradOblast)州徽(俄語:Герб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ойобласти)頌歌:無[1]坐標:54°48′N21°25′E/54.8°N21.42°E/54.8;21.42國家俄羅斯聯邦管區西北部聯邦管區[2]經濟地區加里寧格勒[3]建立1946年4月7日[4]行政中心加里寧格勒政府 • 行政機構加里寧格勒州杜馬(俄語: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областнаядума)[5] • 州長[6]安東·阿里汗諾夫(英語:AntonAlikhanov)面積[7] • 總計15,100 平方公里(5,800 平方英里)面積排名76th人口(2010年普查) • 總計941,873人 • 估計(2018)[8]994,599(+5.6%) • 排名56th • 密度62人/平方公里(160人/平方英里) • 市區77.6% • 鄉村22.4%時區加里寧格勒時間[9](UTC+2)ISO3166碼RU-KGD車牌39,91官方語言俄語[註1]區劃代碼27000000網站http://www.gov39.ru
布蘭登堡和普魯士(英語:Prussia(region))歷史
北部邊省(英語:NorthernMarch)史前–12世紀
古普魯士人史前–13世紀
布蘭登堡侯國1157–1618(1806)
條頓騎士團1224–1525
普魯士公國1525–1618
王室(波屬)普魯士1466–1772
布蘭登堡-普魯士1618–1701
普魯士的王國1701–1772
普魯士王國1772–1918
普魯士自由州1918–1947
克萊佩達地區(立陶宛)1920–1939/1945–至今
布蘭登堡(德國)1947–至今
德國前東部領土(波蘭)1918/1945–至今
加里寧格勒州(俄羅斯)1945–至今
加里寧格勒州(俄語: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о́бласть,羅馬化:Kaliningradskayaoblast),又譯卡里寧格勒州,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立陶宛西方的小立陶宛。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最西部的一個行政區,面積15,100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3,300平方公里),人口941,873人(2010年人口普查),首府為加里寧格勒,該州與立陶宛、波蘭接壤,和俄羅斯本土完全不相連,是俄羅斯的外飛地。
該地原為普魯士的主要部份,德意志統一後成為了德意志帝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二戰後割讓蘇聯,屬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管轄。
1991年蘇聯解體後,原本屬蘇聯一部份的立陶宛和白俄羅斯脫離獨立,導致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分開,而成為該國的外飛地。
這個城市看不出其被德國統治時的歷史,因為很多在普魯士興盛時期興建的建築物都在二戰中被炸毀,當地僅剩的德國建築是經過修復的大教堂。
加里寧格勒州原為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中心城市是哥尼斯堡,二戰結束之後,根據蘇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協定,哥尼斯堡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劃歸蘇聯版圖。
1946年,這片土地成為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個州,為了紀念不久前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該州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州,亦將該州的首府名訂為加里寧格勒。
蘇聯政府強行將這裡的德國人遷走,同時遷入大批俄羅斯人。
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獨立,因此俄羅斯本土和加里寧格勒州被分開。
該州居民現在如要前往俄羅斯本土,通常會利用海空交通工具,但如果居民走陸路進出俄羅斯本土,就必須經過立陶宛和白俄羅斯。
2004年,波蘭和立陶宛加入歐盟後,俄羅斯人必須取得歐盟的簽証才能從陸路進出加里寧格勒。
目次
1歷史
2政治
3地理和氣候
4經濟
5人口結構
6運輸
7「波羅的海的香港」計劃
8軍事
9註釋
10參考資料
11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加里寧格勒州成立於1945年,首府加里寧格勒原名為哥尼斯堡,大約在13世紀建立,隨著德國商人漢撒同盟的興起,哥尼斯堡也繁榮起來。
在15世紀末,哥尼斯堡已擁有約100多艘商船,在1660年前哥尼斯堡由普魯士控制。
1701年,普魯士首位國王腓特烈一世在這兒的大教堂加冕,並將哥尼斯堡定為普魯士王國的首都。
哥尼斯堡當時成為普魯士和俄羅斯貿易的中心,並一直作為普魯士的首都,直至普魯士遷都至柏林為止。
哥尼斯堡的著名教育中心,阿爾貝蒂娜大學在1544年成立,這間大學最著名的學者是哲學家康德,他大部份的思想均在此形成。
哥尼斯堡在20世紀遭逢巨變,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戰勝國決定劃出「波蘭走廊」,令波蘭可連接沿海地區,但這決定使哥尼斯堡和東普魯士跟德國本土隔離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美國和英國在波茨坦會議上決定取消東普魯士,其北部劃歸為蘇聯的一部分。
1946年4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了成立俄羅斯哥尼斯堡州的命令。
7月4日,行政中心以該主席團的其中一名主席加里寧之名命名,改為加里寧格勒,州名亦改為加里寧格勒州。
自此,加里寧格勒再也沒有德國人,有些在戰爭中死亡,有些則逃走了,其餘都被蘇聯放逐至東德或西伯利亞,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遷入的俄羅斯人,他們大多在附近的蘇聯波羅的海艦隊總部工作。
政治[編輯]
加里寧格勒州杜馬和州政府行使國家權力,是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聯邦立法和州章程成立的機構,加里寧格勒州杜馬是常設國家權力機構。
州杜馬議員(32名)由常駐該州,擁有選舉權的俄羅斯公民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出來,任期4年。
州長是領導常設執行權力機構。
地理和氣候[編輯]
加里寧格勒州,瀕臨波羅的海,歷史上曾經是普魯士東北面的一個地區。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聯邦最小的州。
首府加里寧格勒瀕臨波羅的海,人口45萬,數目幾乎接近全州的一半。
加里寧格勒州主要城市還有波羅的斯克、蘇維埃斯克等。
從加里寧格勒到華沙距離為400公里,到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的距離均在600公里左右。
州內的行政單位數量有13個區、8個州屬市、14個區屬市、5個市內區、5個城鎮、97個行政農莊。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的重要海軍基地,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就設在此。
加里寧格勒州與立陶宛共管庫爾斯沙嘴。
在北部和東部,它與立陶宛接壤(邊界線長280.5公里),在南部,與波蘭交界(邊界線長約232公里)。
波羅的海海岸線大約184公里。
加里寧格勒州從東到西的最遠距離為205公里;從北到南——108公里。
加里寧格勒市到波蘭邊界的距離為35公里,到立陶宛邊界的距離為70公里。
加里寧格勒市離最近的俄羅斯州中心——普斯科夫的距離為800公里,離莫斯科的距離為1289公里。
而與歐洲許多國家首都的距離卻較近(距立陶宛維爾紐斯——350公里;距拉脫維亞里加——390公里;距波蘭華沙——400公里;距德國柏林——600公里;距瑞典斯德哥爾摩——650公里;距丹麥哥本哈根——680公里;距挪威奧斯陸——850公里)
加里寧格勒州的大部分位於普列戈利亞河流域,西部及西南部環繞著波羅的海和波羅的灣。
地形以低平原、沼澤和平緩丘陵為主,百分之二十的土地生長著混生林。
受海洋影響,氣候濕潤,年降雨量600-700毫米。
1月平均氣溫-9℃,7月17℃。
土壤以灰化土為主。
礦藏有石油、褐煤、泥炭等。
種植業不發達,唯亞麻種植較多。
畜牧、家禽業較為發達。
加里寧格勒州內主要的河流有涅曼河、普列戈利亞河。
在該州境內還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湖泊一百多個,還有許多沼澤地。
加里寧格勒州的氣候已由海洋性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逐漸過渡。
加里寧格勒州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數據來源:世界氣象組織-加里寧格勒州天氣資料[10]
經濟[編輯]
加里寧格勒地區是北歐以及波羅的海地區經濟最為落後的地方。
考慮到加里寧格勒州特殊的地理位置,為了盡量吸引外資,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批准加里寧格勒州經濟特區法(1996年生效),該項法律規定加里寧格勒州全境將不再徵收任何進出口關稅,從而使該州成為一個無關稅地區,確定了特殊的、優惠的投資和經營活動制度,其中包括對外經營活動。
經濟特區法的有效期為25年。
有效期內,如果俄羅斯進入戰爭狀態或政府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時間長達3個月時,國家杜馬就有權中止該經濟特區法的實施。
由於上述州經濟特區法律的實施,州對外貿易額1998年比1995年提高了70%。
加里寧格勒1996年成為特別經濟區,享有稅務優惠,吸引到南韓KIA和德國BMW車廠到來設廠;2004年加里寧格勒地區的經濟增長達百分之11.5,工業產量增長百分之25.8。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貿易港和漁港,工業的基礎領域有造紙、燃料、機械製造、食品、輕工業,也有造船業和琥珀開採加工業。
琥珀生產儲量佔世界儲量的百分之九十。
每年生產琥珀多達四百多噸,產品多數出口到日本、波蘭、立陶宛和德國。
加里寧格勒州自然資源比較缺乏,工廠所需百分之九十的原材料主要靠鐵路和汽車從俄羅斯本土運進,而百分之八十的電能都是來自俄羅斯本土。
機械製造企業大部分都集中在加里寧格勒市,包括有造船業,車廂、起重機、照明設備、以及其他複雜的技術設備。
由於歐盟簽証政策對俄羅斯非常嚴苛,俄羅斯方面認為仿效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西柏林和西德其它地區間實行的無簽証制度,但這個建議被歐盟否決。
歐盟認為,一旦加里寧格勒居民獲得特殊照顧,俄羅斯公民都可以利用這個缺口進入歐盟國家。
俄羅斯又要求經波蘭和立陶宛開設連接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的運輸走廊,且在波立兩國入盟後為俄羅斯居民發放一日簽証,以方便他們自由來往於加里寧格勒和俄羅斯本土之間,但歐盟目前並沒有對此建議加以正視。
人口結構[編輯]
加里寧格勒州人口有94.68萬人,其中城市人口佔77%,農村人口佔23%。
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人。
女性佔51.7%,男性佔48.3%。
勞動人口——60.9%,兒童——19.6%,退休人員和老年人——19.5%。
州內人口屬於多民族地區,有30個大小民族,其中:
俄羅斯族——佔78.1%
白俄羅斯族——佔7.7%
烏克蘭族——佔7.4%
立陶宛人——佔1.9%
亞美尼亞族——佔0.8%
德意志族——佔0.6%
波蘭人——佔0.5%。
加里寧格勒州下設13個行政區(22個座城市和5個市級鎮)。
州各大城市人口數目:
行政中心加里寧格勒市(原名:哥尼斯堡,人口大約有42.11萬人)
蘇維埃茨克(原名:蒂爾西特,人口大約有4.36萬人)
切爾尼亞霍夫斯克(原名:因斯特堡,人口大約有4.33萬人)
波羅的斯克(原名:皮勞,人口大約有3.13萬人)
古謝夫(原名:貢賓嫩,人口大約有2.81萬人)。
運輸[編輯]
在加里寧格勒市內行走中的電車
哈拉波羅夫國際機場位於加里寧格勒市北部24公里,該機場主要連接加里寧格勒到俄羅斯其他城市,而且還提供航班到西歐某些城市和以色列。
在波羅的斯克可以坐船前往聖彼得堡,哥本哈根,里加和基爾。
在德國統治時期,中央火車站稱為哥尼斯堡中央火車站。
現稱為Passazhirskiy國際中央火車站。
火車提供班次可以到達馬爾堡,柏林,波羅的斯克,莫斯科,聖彼得堡,明斯克,哈爾科夫,阿納帕和巴格拉季奧諾夫斯克等各大城市。
目前市中心位於勝利廣場的區域火車站,可以到達澤列諾格拉茨克和斯韋特洛戈爾斯克,並每天一次開至蘇維埃茨克。
在1881年,哥尼斯堡已開始使用有軌電車,一直運行至今。
而在1975年無軌巴士系統亦投入服務。
「波羅的海的香港」計劃[編輯]
自從蘇聯解體後,多個蘇聯加盟共和國都相繼宣告獨立。
而地處波蘭以北的加里寧格勒和俄羅斯本土分隔了,故令當地陷入嚴重經濟危機,失業率高企,以及很多年輕人離開。
但自從普京總統上台之後,他致力於把這個經濟落後的地方發展成「波羅的海的香港」。
普京總統將加里寧格勒列為經濟特區,鼓勵外商投資,新投資者可以享有6年豁免利得稅的優惠,莫斯科還致力促進加里寧格勒與歐盟合作,並建成一個國際的機場,令這個加里寧格勒城成為俄羅斯當中十個城市連繫英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地方。
加里寧格勒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與這裏的港口有關。
加里寧格勒港口是俄羅斯唯一一個位於波羅的海的不凍港,現在每年處理至少800萬噸貨櫃。
海事商業港口局計劃擴大當地貨倉,並興建新的貨櫃碼頭。
當地不少俄羅斯商人亦開始在沿海興建不少豪宅。
普京又計劃,於2009年把加里寧格勒定為俄羅斯四個賭博合法化的地方之一,到時當地將會有賭場區,區內將有3萬多個酒店房間,令這裏變成為「波羅的海的拉斯維加斯」。
為了進一步推動旅遊業,俄羅斯當局還計劃,重建加里寧格勒的歷史風貌以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遊客。
軍事[編輯]
波羅的海艦隊總部加里寧格勒州曾經是俄羅斯聯邦軍事化最重的地區,其軍事設施及密度亦是全歐洲最多最高的。
前蘇聯波羅的海軍區總部曾經設在此地。
加里寧格勒現在還作為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總部,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克,頓斯科耶和加里寧格勒契卡洛提供空軍基地及海軍空軍基地。
俄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在2008年11月在俄羅斯議會發表國情咨文時表示可能會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
他聲稱這是為了應對美國可能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系統。
鑒於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09年9月17日宣佈放棄在捷克和波蘭部署反導系統,俄羅斯亦準備採取回應,暫時沒有打算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
註釋[編輯]
^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第68.1條為全俄羅斯全境官方語言。
參考資料[編輯]
^Article 5oftheCharterofKaliningradOblaststatesthattheoblastmayhaveananthem,providingalawisadoptedtothateffect.Asof2015,nosuchlawisinplace.
^Президент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Указ №849 от 13мая2000г.«Ополномочном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Президент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вфедеральномокруге».Вступилвсилу 13мая2000г.Опубликован:"Собрание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РФ",№20,ст.2112,15мая2000г.(PresidentoftheRussianFederation. Decree #849 of May13,2000OnthePlenipotentiaryRepresentativeofthePresidentoftheRussianFederationinaFederalDistrict.Effectiveasof May13,2000).
^Госстандарт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ОК024-95 27декабря1995г.«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ийклассификатор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регионов.2.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районы»,вред.Изменения№5/2001ОКЭР.(Gosstandart(英語:Gosstandart)oftheRussianFederation. #OK024-95 December27,1995RussianClassificationofEconomicRegions.2. EconomicRegions,asamendedbytheAmendment #5/2001OKER.).
^CharterofKaliningradOblast,Article 3
^CharterofKaliningradOblast,Article 17
^CharterofKaliningradOblast,Article 28
^Федеральнаяслужба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статистики(FederalStateStatisticsService).Территория,числорайонов,населённыхпунктовисельских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йпосубъектам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Territory,NumberofDistricts,InhabitedLocalities,andRuralAdministrationbyFederalSubjectsoftheRussianFederation).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переписьнаселения2002года(All-RussiaPopulationCensusof2002).FederalStateStatisticsService.2004-05-21[2011-11-01](俄語).
^26.Численностьпостоянногонаселения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по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мобразованиямна1января2018года.俄羅斯聯邦統計局.[2019年1月23日].
^Обисчислениивремени.Официальный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правовойинформации.2011-06-03[2019-01-19](俄語).
^WeatherInformationforKaliningrad.[2009-10-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5).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加里寧格勒州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加里寧格勒州
(俄文)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ойобласт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俄文)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аналитическийпорталКалининградаи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ойобласт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俄文)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областьвсправочнике-каталоге«ВсяРоссия»
(俄文)Флагигерб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ойобласт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俄文)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ийгородскойпортал
(俄文)Фотогалереядовоенныхдостопримечательностей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ойобласти—фотографиикирх,замкови.т.д.
(俄文)НАРВА-ЛД—фотографииПрибалтики
(俄文)Советск—второйгородв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ойобласт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俄羅斯聯邦行政區劃聯邦主體聯邦直轄市
莫斯科
聖彼得堡
塞瓦斯托波爾1
州
阿穆爾州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
阿斯特拉罕州
別爾哥羅德州
布良斯克州
車里雅賓斯克州
伊爾庫茨克州
伊萬諾沃州
卡盧加州
加里寧格勒州
克麥羅沃州
基洛夫州
科斯特羅馬州
庫爾干州
庫爾斯克州
列寧格勒州
利佩茨克州
馬加丹州
莫斯科州
摩爾曼斯克州
下諾夫哥羅德州
諾夫哥羅德州
新西伯利亞州
鄂木斯克州
奧倫堡州
奧廖爾州
奔薩州
普斯科夫州
羅斯托夫州
梁贊州
薩哈林州
薩馬拉州
薩拉托夫州
斯摩棱斯克州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
坦波夫州
托木斯克州
特維爾州
圖拉州
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秋明州
弗拉基米爾州
伏爾加格勒州
沃洛格達州
沃羅涅日州
雅羅斯拉夫爾州
邊疆區
阿爾泰邊疆區
堪察加邊疆區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彼爾姆邊疆區
濱海邊疆區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外貝加爾邊疆區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共和國
阿迪格共和國
阿爾泰共和國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布里亞特共和國
達吉斯坦共和國
印古什共和國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卡爾梅克共和國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卡累利阿共和國
科米共和國
馬里埃爾共和國
莫爾多瓦共和國
薩哈共和國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韃靼斯坦共和國
圖瓦共和國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哈卡斯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
楚瓦什共和國
克里米亞共和國1
自治州
猶太自治州
自治區
楚科奇自治區
漢特-曼西自治區2
涅涅茨自治區3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2
1存有主權爭議
2行政上由秋明州管轄
3行政上由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管轄
聯邦主體的分區
經濟地區
軍區
聯邦管區
司法管轄區(英語:ArbitrationCourtsofAppealofRussia)
閱論編加里寧格勒州行政區劃(英語:AdministrativedivisionsofKaliningradOblast)州府:加里寧格勒區
巴格拉季奧諾夫斯克區
波羅的斯克區
切爾尼亞霍夫斯克區
古里耶夫斯克區
古謝夫區
近衛軍城區
克拉斯諾茲納緬斯克區
涅曼區
涅斯捷羅夫區
奧焦爾斯克區
波列斯克區
普拉夫金斯克區
斯拉夫斯克區
斯韋特洛戈爾斯克區
澤列諾格拉茨克區
城鎮
巴格拉季奧諾夫斯克
波羅的斯克
切爾尼亞霍夫斯克
古里耶夫斯克
古謝夫
近衛軍城
加里寧格勒
紅茲納緬斯克
拉杜什金
馬莫諾夫
涅曼
涅斯捷羅夫
奧焦爾斯克
皮奧涅爾斯基
波列斯克
普拉夫金斯克
普里莫爾斯克(英語:Primorsk,KaliningradOblast)
斯拉夫斯克
蘇維埃茨克
斯韋特洛戈爾斯克
斯韋特雷
澤列諾格拉茨克
州轄市級鎮
揚塔爾內(英語:Yantarny,KaliningradOblast)
市級鎮
熱列茲諾多羅日內(英語:Zheleznodorozhny,KaliningradOblast)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NF:cb11954922n(data)
GND:4400718-8
LCCN:n80087726
NKC:ge161928
VIAF:31279834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加里宁格勒州&oldid=69153466」
分類:西北部聯邦管區加里寧格勒州外飛地俄羅斯州份以人名命名的行政區蘇聯的被迫遷徙隱藏分類:含有非數字formatnum參數的頁面含有俄語的條目CS1俄語來源(ru)粗劣翻譯維基數據存在坐標數據的頁面信息框需要維護的聚居地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導遊
其他語言
AcèhAfrikaans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BosanskiCatalà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کوردیQırımtatarca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Dolnoserbs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NordfriiskGaeilgeGalegoGaelg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Hornjoserbsce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ñupiak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Адыгэбзэ한국어KurdîКомиLatinaLimburgs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Олыкмарий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ЭрзяньPlattdüütsch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ИронKapampang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СахатылаScotsDavvisámegiella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Xitsonga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дмурт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epsänkel’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Хальмг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波羅的海3小國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豪華14天 - 行家旅行社
波羅的海3小國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豪華14天 · 1.搭乘俄羅斯航空,當天抵達,早去晚回 · 2.特別安排聖彼得/莫斯科一段內陸段飛機 · 3.餐食安排:中式餐:波羅的海-六菜一湯; ...
- 2被遺忘的國度—俄羅斯位於歐洲的外飛地「加里寧格勒」
被遺忘的國度—俄羅斯位於歐洲的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它是重要的波羅的海出海口 ... 如果我們打開歐洲地圖,會發現夾在波蘭與立陶宛的中間、臨近波羅的海, ...
- 3俄羅斯飛地蘇聯為什麼沒劃給離它近的立陶宛
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有一塊飛地,叫加里寧格勒。是原屬於德意志帝國東普魯士首都柯尼斯堡。加裡寧格勒州是俄羅斯的飛地,它與俄羅斯並不接壤。
- 4前身是普魯士故都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為什麼沒有獨立
加里寧格勒(以下簡稱加州),是俄羅斯一塊飛地,夾在立陶宛與波蘭之間。飛地的形成,大致有個歷史過程。德國在一戰前形成了一個疆域比較大的帝國,其東部 ...
- 5加里宁格勒州 - 维基百科
1991年蘇聯解體后,原本屬蘇聯一部份的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脫離獨立,導致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分開,而成為該國的外飛地。這個城市看不出其被德國統治時的歷史,因為很多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