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旅遊模式做個負責任的遊客|星島教育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暑假外遊旺季將至,各地鼓吹高速發展旅遊業的同時,近年文物保育卻因經 ... ... 國家發展旅遊業的同時,應全面保持環境、經濟及社會文化方面的平衡, ...
會員登入
|教師專區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登入電郵地址
密碼
電郵或密碼錯誤請重新輸入!
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登記
*只限學生報訂戶登入
忘記密碼
登記電郵
請輸入電郵地址!
已發送電郵至閣下的電郵地址!
提交
閣下輸入的電郵不在資料中,請返回再次輸入
閣下已在本日提交超過1次的忘記密碼請求
返回
公民/通識
語文
STEM
歷史
教育專題
2022文憑試
語文專欄
創意園地
專題故事
讀報學中文
白話文賞析
文言文精讀
中華文化‧文學賞析
語文自學
作家專訪
編輯精選
上網問功課
熱門專題
DSE攻略
通識
中文
English
教育電子報
我的收藏
投稿
參加遊戲
轉變旅遊模式做個負責任的遊客
2017.06.05
暑假外遊旺季將至,各地鼓吹高速發展旅遊業的同時,近年文物保育卻因經濟及旅遊發展而備受衝擊,龐大的旅客量甚至對社區造成滋擾,招致當地居民反彈。
適逢聯合國將今年定為「可持續旅遊年」,國家尋求經濟增長動力時,又該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確保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全球化+今日香港主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生活素質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全球化在經濟及文化方面有甚麼特徵和發展趨勢?‧全球化為各國帶來利益抑或只是有利於已發展國家或者是國際性資金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世界各地的人怎樣回應全球化?為甚麼?‧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甚麼貢獻?有甚麼障礙?在沒有清除障礙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推動經濟發展在全球化浪潮影響下,跨國人口流動比以往更頻繁,加上廉價航空如雨後春筍出現,增加人們外遊機會,致使旅遊人數持續並快速增長,形形色色的旅遊活動亦應運而生,為各地帶來不少發展機遇。
旅遊業發展蓬勃,除了讓人們能夠享受餘暇生活,更為國家經濟創造龐大的消費市場,不少發展中國家亦將發展旅遊業視為脫貧的重要途徑。
微觀而言,一切與旅客食、住、行等方面有關的行業如航空業、零售業、旅行社以及酒店業等皆可從中受惠。
宏觀而言,為了接待更多旅客,地區基建項目亦會隨之增加,變相增加就業機會,而國家通過賺取外匯,可大幅提升國民生產總值,有助推動經濟發展,紓緩國與國之間的貧富懸殊。
甚麼是可持續旅遊?旅遊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有目共睹,因此,為確保經濟支柱穩固,「可持續旅遊」成為近年新趨勢;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更將2017年定為「國際可持續旅遊業促進發展年」,指出國家發展旅遊業的同時,應全面保持環境、經濟及社會文化方面的平衡,包括合理利用環境資源,將對當地環境及文化造成的影響減至最低,以保護生態多樣性與自然遺產,並應尊重當地傳統文化,以推動多元文化了解及交流,確保各方經濟能夠長遠、可行地運作,使我們的後代未來可繼續得以享用。
提升文化軟實力除了可以量化的經濟效益,發展可持續旅遊長遠亦可提升國家的軟實力,例如國家能利用自身的人文與環境資本吸引外國遊客到訪,讓世界各地旅客了解城市背後的傳統文化特色,發展中國家更可藉此改善負面形象;同時,不同文化背景的旅客在旅遊的過程中,與當地人互相交流、理解及尊重,有助消融隔膜及文化衝突。
發展可持續旅遊的原因旅遊業一直被視為「無煙工業」,雖則可為國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同時亦帶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例如充斥旅遊區的「人滿之患」、原住民被邊緣化,以及對環境生態造成的破壞等皆不容忽視。
遊客氾濫難負荷由於旅遊成本下降,旅遊變得十分便捷,但外來遊客數量太多,卻會令環境「超載」,對當地社區及居民造成困擾。
以意大利水鄉威尼斯為例,旅遊旺季時,每日吸引逾六萬名遊客到訪,數量甚至比當地人口更多,因此不少住宅被改建成供遊客租住的公寓,導致該地出現住屋短缺、人口急跌、租金及物價攀升等問題,於是大批居民去年曾發起「拖篋」遊行以示不滿;而旅遊熱點巴塞隆拿和阿姆斯特丹亦面對類似情況,蜂擁而至的遊客讓當地社區及居民嚴重「吃不消」。
至於香港方面,內地旅客迫爆鬧市的問題近年亦激起民怨,導致中港矛盾升溫。
由此可見,一旦旅客數量超出某地承載能力,對當地治安及市民生活均會造成一定滋擾,從而降低當地人的生活質素。
生態環境受破壞世界觀光組織年初指出,去年全球國際觀光客多達十二億人次,較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四,面對如斯驚人的數字,國家文物及自然環境又能否承受?更甚者,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長期缺乏資金修葺古迹,難以承載龐大旅客量,於是引發種種危機,例如以雄偉建築及浮雕聞名於世的吳哥窟,每年吸引超過二百萬人次慕名參觀,當地為了應付大批旅客不斷興建酒店,並大規模抽取地下水,嚴重影響吳哥窟地基,使之有倒塌危機。
此外,航空、餐廳及酒店營運造成的廢物,乃至旅客隨處拋擲的垃圾,均會損害環境,直接污染及破壞土壤、植物、水源及生態系統。
總括而言,若當地政府只視環境資源為「搖錢樹」,漠視對自然景觀造成的損害,結果只會得不償失。
應對方法之一:限制旅客數量針對遊客氾濫的問題,不少國家近年擬限制旅客數量,好像遊人如鯽的旅遊熱點冰島、沙巴、巴塞隆拿等,計畫限制外來遊客數目,以平衡旅遊業與當地居民的利益;又如世界文化遺產日本姬路城,前年重開時預計將有大量遊客到訪,因此實施參觀名額限制,以保育該文物建築。
旅遊模式:深度行為了降低成本,主流旅遊模式往往只是安排密集式的觀光活動,然而遊客來去匆匆、走馬看花地「跑景點」,又能否達到文化交流?旅遊成本降低及便利,促使更多人進行短綫的旅遊,旅客心態亦逐漸改變,希望能夠真正體驗當地風土人情,而非「到此一遊」!提倡生態旅遊不少國家地區利用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及文物作招徠,比起人工景點更能吸引旅客「回頭」,生態旅遊是其中一個深受旅客青睞的旅遊模式,如澳洲潛水勝地大堡礁、冰島的奇異地貌、巴西亞馬遜叢林、肯亞國家公園等,均是成功例子。
再以鄰近的日本為例,除了購物,其口述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量於國際間數一數二,寺院文物及自然資源豐富,成功吸引不少遊客多次到訪。
香港方面,面對物價及租金長期高昂的問題,長遠難再以價廉物美的「購物天堂」作賣點吸引旅客,反觀,香港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有利發展綠色旅遊;而現時旅遊發展局亦有向旅客推廣一連串可持續旅遊地點,包括米埔、嘉道理農場、旺角花墟、可觀賞中華白海豚的龍鼓洲一帶,以至帶有傳統中國文化特色的新界祠堂、圍村等旅遊點,有助發揮自身多元文化的特色。
社區為本旅遊旅遊業為國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絕大部分最終只流入利潤為上的外資或跨國企業手上,不少旅遊區均出現原住民被邊緣化、勞工工時高、工資低的剝削情況。
因此,近年有國際團體提倡以「社區」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由居民共同營運本土旅遊項目,使他們在經濟和文化上能夠自強,又或於偏遠地區引入資訊科技,讓旅客直接光顧當地居民及自行報名參加行程,避免中介企業壟斷,保障收入能直接流入基層,旅客同時亦可通過共同生活及體驗,了解當地傳統生活方式。
上述種種可持續的旅遊模式能否取代主流旅遊模式?仍要視乎當地政府是否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完善政策及配套設施,更重要的是,遊客的環保意識及對社區的責任心如何。
總結:環境與文化資本是發展旅遊業的關鍵要素,若果過於急速欠平衡,將會衍生更多問題。
到底,提升旅客質素才是發展可持續旅遊的重要良方,旅客在吃喝玩樂的同時,應自覺地承擔起國際公民的責任,尊重當地環境、民生和社會,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發展旅遊業才能達致多贏。
相關概念:生態旅遊(Ecotourism)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EcotourismSociety)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祉。
顧名思義是以「自然」為本的旅遊方式,強調旅客在旅遊的過程中觀賞當地自然生態,以及體驗人類有形或無形的文化遺產;更深一層意義則為,促進旅客環保意識,將發展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達致可持續發展。
相關辭彙‧可持續旅遊Sustainabletourism‧旅遊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oftourism‧大眾旅遊Masstourism‧文物保育Heritageconservation‧低碳交通Low-carbontransportation‧文化破壞Culturaldisruption‧深度旅遊In-depthtravel‧社會包容性Socialinclusiveness‧文化多樣性Culturaldiversity‧資源效率Resourceefficiency‧遊客容量TouristcapacityMindMap:旅遊業高速發展利弊相關新聞事件簿(遊客氾濫導致生態受破壞例子)例一:北極圈位於北極圈內的羅弗敦群島(LofotenIslands),是欣賞極光的理想之地。
由於近年多部荷里活電影均到當地取景,因而吸引大量遊客前往參觀,令島上基建不堪負荷,出現交通擠塞及廢物堆積等問題;而新建酒店、旅遊設施、人口急增亦使其土壤重金屬水平大幅提高。
例二:馬爾代夫旅遊業雖為馬爾代夫帶來巨額收益,但高消費遊客大量湧入,卻為小島帶來每天多達330噸垃圾,造就垃圾島──蒂拉富希島的出現。
例三:墨西哥科蘇梅爾島由於太多郵輪進出令附近海域受污染,海水水溫不斷上升,使附近海洋不少珊瑚遭受破壞,而過度發展旅遊業亦令島上群礁愈來愈少,嚴重破壞中美洲大堡礁生態。
例四:印尼峇里為了發展旅遊業及紓緩國內人口膨脹問題,印尼政府不停砍伐樹林,但卻未有興建足夠基礎設施,導致當地到處都是垃圾山,嚴重影響生態。
例五:泰國塔才島小島沙灘僅可容納70人,但許多時遊客數量卻超過1,000人,加上島上擠滿了小食檔和觀光船,嚴重破壞自然環境;泰國政府去年宣布將永久關閉這座小島,禁止遊客進入,以保育自然環境。
資料來源:綜合本地報章學習教材資料回應題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17》顯示,2016年全球旅遊總人次首次突破百億,達105億人次,較去年增長4.8%,為全球人口規模的1.4倍;全球旅遊總收入達5.17萬億美元,較去年增長3.6%,相當於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的7.0%,全球旅遊總人次和旅遊總收入亦顯著高於全球GDP增速。
資料來源:2017年1月20日《金融時報》答題1.你認為資料一反映出甚麼全球趨勢?催生這個趨勢的原因是甚麼?(8分)2.綜合資料一和二及就你所知,題1所述的趨勢會帶來甚麼潛在問題?試循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分析。
(10分)建議答題方向1.‧反映趨勢:旅遊全球化(國際旅遊需求大,去年全球旅遊總人次以及旅遊總收入保持高增長,反映全球旅遊消費時代已來臨)。
‧催生誘因:航運成本下降導致旅遊普及化、跨國旅遊運輸及配套設施完善、各國簽證便利化、旅遊景點多元化。
2.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
提示:‧經濟:旅遊業高速發展使通脹持續高企,但基層市民收益有限,加劇貧富懸殊;‧社會:遊客蜂擁而至,對當地居民造成噪音滋擾,更甚引發治安問題;政府為發展旅遊業,更不時要求居民遷離家園;‧環境:旅遊活動日漸增多,景點垃圾量亦隨之增加;開發相關設施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及油污,嚴重污染環境、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部分不文明旅客在碑刻、古樹上刻字畫畫,破壞文物古迹。
延伸回應題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今年四月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2017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今年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前3名均為歐洲國家,依序是西班牙、法國、德國,蟬聯榜首的西班牙主要優勢有旅遊基礎設施完善、文化景點豐富、安全度高。
而亞洲國家排名最高的日本,全球第4,以「交通便利」和「接待服務」獲得正面評價,但「價格競爭力」、「漁業過度捕撈」、「瀕危物種保育」則備受爭議。
香港與中國大陸分別排名第11和第15,新加坡排名第13,其中香港與新加坡「商業環境」指數位居全球第1、第2,前者「天然資源」及「環境可持續度」指數得分相對較低,於141個地區中分別排第39、第79;中國大陸則以「自然資源」、「文化景點」分數最高,但「環境可持續度」分數較差。
資料來源:2017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資料二生態旅遊佔用當地資源、增加碳排放,少不免破壞環境,一直為人詬病。
英國有報章更曾報道,生態旅遊是類似於馴化或都市化野生動物的活動。
全世界每年發生近80億次生態旅遊,原先目的是支持地方發展經濟與生態,卻也是「人類快速改變環境的方式之一」,其他例子包括氣候變遷、棲地破壞和密集農業。
資料來源:英國《獨立報》答題1.你認為一個具競爭力的旅遊城市應具備甚麼內在及外在條件?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作答。
(8分)2.有評論認為「發展生態旅遊會令環境受到破壞,不應鼓吹」,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以上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10分)建議答題方向1.內在條件:‧社會文明程度高、治安狀況(社區生活質素高)及公共衞生良好、政治形勢平穩、當地政府的旅遊發展政策完善、歷史文化背景深厚(保有文化獨特性,尊重自身歷史傳統、文化及習俗)。
外在條件:‧旅遊資源必須充足及可持續,以滿足旅客需求,如保持當地城鄉風貌免遭破壞及退化、減少對自然區域地區以及野生動物的傷害等;‧旅遊配套設施齊備,包括有完善基礎建設及交通運輸系統以便利旅客。
2.同學可自由發揮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發展生態旅遊對環境或多或少造成破壞,同學作答時應從正反兩方論述,再闡釋自己的看法。
如生態旅遊正面影響包括帶動地區經濟、旅遊收益亦能回饋當地作環境保育及研究、促進科普考察及教育;但另一方面,大量遊客到訪卻會製造更多垃圾,甚至干擾野生動物、破壞環境,因此要反思生態環境可否承受人流,在資源保護與發展間取得平衡,具體措施包括做好保育工作、規管遊客人數、停留景點時間、提升旅客環保意識等。
)參考資料網頁‧意大利103座古堡大贈送?成功獻計助旅遊業可做堡主http://bit.ly/2rc9D4Q‧【逼爆景點】旅客承受能力飽和巴塞威尼斯擬限客http://bit.ly/2qPW21W‧香港教科文之友──2017年可持續旅遊業促進發展國際年http://friends.unesco.hk/en/2017Jan/zh/A2.html載自2017年6月5日《S-file通識大全》
文︰卜美銀 圖︰星島圖片庫
全球化
可持續旅遊
旅遊業
深度旅遊
生態旅遊
前瞻高頻恒常議...
「識」者生存近年,全球暖化問題愈...
前瞻高頻恒常議...
「識」者生存根據國際性非政府組...
重私隱反言論...
封面專題全球化+個人成長與人際...
由生活層面到國...
封面專題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TOP
©Copyright2022SingTaoMediaHoldingsLtd.Allrightsreserved.GeneralEnquires,[email protected]
私隱政策聲明|使用條款|版權告示|關於我們
延伸文章資訊
- 1文化旅遊| 通識 - 現代中國
由此可見,國家對文化及旅遊產業相當重視。 時事看通識. 內地消費轉型升級. 近年內地經濟穩定發展,居民就業穩定及收入增加,民生情況改善 ...
- 2【文化旅遊通識】旅遊承載力|通識·現代中國 +1 | 健康跟著走
文化旅遊通識:旅遊承載力|通識·現代中國,由於計劃及發展旅遊業需要付出代價,當某地的旅客已超越其承載力時,便會給各方面帶來...旅遊承載力可分為五類,分別是空間.
- 3【問答】文化旅遊通識 2022旅遊台灣
【問答】文化旅遊通識第1頁。本來強調個人經歷,接觸陌生的文化、 ... 旅客儘管離家出門 ... ,原文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單元四- 《全球化》工作坊2007-08」作教學.
- 4可持續發展旅遊- 特定例子
應提供教育和培訓計劃,以改善及管理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 參考資料:. Making Tourism more sustainable: A guide to policy makers. htt...
- 5課程介紹- 通識 旅遊文化-四技通識畢業班| 高雄餐旅大學- 數位學習平台
開課班級: 4002四技通識畢業班, 科目名稱: 406112通識─旅遊文化. 學 分 數: 2 學分, 每週上課: 三(3,4). 任課老師: 王子裕文, Office Hour: 每節課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