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紫吟/要你脆弱,又要你堅強?如何當個「完美」的受害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性騷擾和性侵等性犯罪案件裡,受害人時常蒙受污名。
... 例如前輔大心理系教授夏林清要求遭受性侵的同學「不要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
陳紫吟/要你脆弱,又要你堅強?如何當個「完美」的受害人|沃草烙哲學|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新冠肺炎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陳紫吟/要你脆弱,又要你堅強?如何當個「完美」的受害人
沃草烙哲學
09Apr,2020
圖/沃草烙哲學
在性騷擾和性侵等性犯罪案件裡,受害人時常蒙受污名。
例如,刻板印象讓人們認為男性總能從性行為得利,因此不真正「受害」,也因此當男性受害人出面指控,容易遭到嘲笑並被指責不夠陽剛、不像個男人;厭女情節則讓人們容易認為,要不是女人自己不檢點,也不會成為性犯罪受害人。
社會學理論家高夫曼(ErvingGoffman)在其1963年的著作《污名》(Stigma)裡提到,社會往往加諸受污名者許多行為準則,這些準則間常有分歧或矛盾,使得你一旦遭受污名,就很難滿足那些「為你好」的社會大眾。
例如,受污名者會被警告不要完全接受他人對自己的負面看法,也不要丑角化(minstrelizaton),(在團體裡扮演逗大家開心的角色、刻意拿自己的身分開玩笑);然而,受污名者也時常被認為不該「去丑角化」、「裝正常」。
我認為,高夫曼的觀察同樣適用於性犯罪受害人。
一旦你不幸遇上性犯罪,隨之而來的是社會要求你遵守互相矛盾的行為準則,讓你總是難以「合格」,更別提當一個「完美」受害人。
1
要你脆弱,又要你堅強
1.準則一:保持脆弱而無助
刻板印象上,社會認為性犯罪受害人總是脆弱而失語。
這是為什麼有人嘲笑#MeToo運動的參與者,認為他們「很有精神地」在進行控訴,想必只是在「假裝自己是受害人」。
2.準則二:禁止柔弱
然而實務上,當受害人要替自己爭取權利,社會往往會要求他展現理性、說明情節。
若受害人脆弱失語,則可能被說是「裝柔弱」、「騙取」。
例如前輔大心理系教授夏林清要求遭受性侵的同學「不要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2
當受害人未能遵守以上兩項準則時,其受害人的身分便會遭到質疑,甚至被視為為了騙取注意力而不擇手段的人。
即使日後判決確定、受害人身分「獲得」法院認證,那些曾質疑過受害人的人也未必會感到抱歉。
他們要不繼續將錯推給受害人,認為都是受害人沒有遵守行為準則,不夠脆弱或太堅強,才會「害人」誤會;要不繼續對受害人保持懷疑,質疑他們「假裝」得太成功,連法官都被騙。
要你放下,又要你堅持
3.準則三:學習放下、練習寬心
有些人認為既然性犯罪帶給受害人巨大的傷害,那受害人應該更專注於照顧自己,學習放下,例如和對方和解,不再提起這件事,更別參與#MeToo運動。
受害人被教導,唯有練習寬心才能重返自己寧靜的生活。
4.準則四:堅持控訴
另一些人則認為,正因為性犯罪的加害人不該被寬恕,因此受害人都應該現身,如果不站出來,則「日後都不該再怨恨上帝」,並且「(如果往後才發聲)同樣也不會有人幫助你」。
而當受害人選擇和對方和解,則會被說是「只是想要和解金」,甚至被質疑到底有無受害。
例如,許多人都認為,既然服務生和球星布萊恩(KobeBryant)最終達成和解,那麼布萊恩或許當初根本沒有性侵服務生。
受害人的噤聲命運
受害人似乎註定無法滿足社會要求的準則。
如果受害人表露出情緒,會被指責無法理性處理問題;若受害人表現冷靜理性,又會被質疑是否真曾受害。
那些站出來指控的受害人,會被勸告「還是以照顧自己為主」;那些在指控上表現不夠積極(未達旁人期待的程度)的受害人,又會被警告「自己不站出來,以後發生什麼事都是活該」。
這些準則看似替受害人著想,實際結果是讓其他人更加「方便」。
只要受害人不存在,性犯罪和加害人就不存在,人們可以繼續活在「無害又和諧的社會」,不需要猜疑誰私底下其實是禽獸。
因此,更進一步推論出的受害人行為準則恐怕是——保持沉默。
高夫曼指出這些行為準則的諷刺之處:
不在於要求受污名者耐心等候婉拒他的人接受他成為他們的一份子,而是剝奪了他的反應,這卻可能是他的付出所能換回的最好收益。
如果他真的想要盡可能活得「像任何其他人一樣」,並且「以他真正的樣子被接受」,那麼在許多情況下,他所能取得的最有利位置就是這種位置,然而這種位置卻隨時可能遭到撤回。
3
性犯罪受害人是在現身後才成為受污名者,這使得其處境更為艱難,彷彿遭受污名及他人蔑視是咎由自取;且一旦受害人選擇現身,他們身為「人」理應獲得的尊重,很可能就被撤回和剝奪。
受害人的被動迷思
有些人雖然知道不該給予受害人行為準則,卻會質疑那些轉發受害女性#MeToo貼文的人是在強化女性的被動受害者形象。
他們主張,這種行為是出於刻板印象,才認為女性被動又脆弱,並以此來嘲諷女性主義者雙重標準或言行不一,一方面高喊拒絕性別歧視,一方面又將女性刻劃為被動的受害人。
這種指控顯然荒謬。
首先,受害人是因為加害人的犯罪行為才不幸落在受害人的位子上,而非女性主義者的「刻劃」;其次,認為受害人必然被動是一種迷思,儘管受害人遭受壓迫是事實,卻不代表他們沒有行動的能力。
聲援#MeToo運動參與者並非強化受害人的被動性,而是正好相反,這是再次肯認受害人的能動性(agency),肯定受害人擁有為自己採取行動的能力。
綜合以上,該接受行為準則指導的應該是我們所有人:傾聽、尊重和支持那些為自己發聲的人。
文:陳紫吟。
政大政治所碩士生。
興趣是政治哲學、政治思想和性別議題。
更多:Web|FB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實際上高夫曼並未將受污名者做分類,因為高夫曼認為「受污名者共同擁有足夠多的生活情境,使我們能夠為了分析目的而將這些人全部歸為一類。
」本篇將參照高夫曼針對受污名者之處境的觀察,試圖指出性犯罪下的受害人同樣是受污名者,並更進一步分析這些受害人的處境。
張娟芬,〈夏林清奇觀【輔大心理系性侵事件系列九】〉,《上報》。
ErvingGoffman著,曾凡慈譯,《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台北:群學,2010。
譯自Stigma:NotesOnTheManagementOFSpoiledIdentity.1963.
時事觀察
女性主義
性別平權
沃草烙哲學
陳紫吟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
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min}}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利點數1點=NTD1元。
我已詳閱贊助說明,且同意站方的使用條款。
確認送出
您當前剩餘U利點數:{{balance}}點;前往購買點數。
延伸閱讀
如果「N號房事件」發生在台灣,現行法制足以保護被害人嗎?
你的情慾不是你的情慾:當「未經同意散布私密影像」成為一種龐大產業
南韓「N號房事件」:如何防範網路未成年性剝削?
趙南柱《她的名字是》:當代韓國女性的生存與戰鬥
我的生活不是你的A片:裸照與網路公審下的性暴力
每100位男性就有1個會員?南韓「N號房事件」的虛與實
作者其他文章
劉維人、朱家安/政府下令查辦假訊息,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嗎?
時間是什麼?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
廖珮杏、劉維人/PCR塞爆、保險業者慘賠,是誰的錯?
劉維人/玩遊戲=玩物喪志不長進?(下):讓事情「好玩」到底有多難
劉維人/玩遊戲=玩物喪志不長進?(上):這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
廖珮杏、劉維人/選市長都能唱歌,選大學性平委員為何不能亂填政見?
黃頌竹/是的,我們當然可以真誠地為歷史上的不義道歉
劉維人、廖珮杏/民主的極限:人民必須為國家做的壞事負責嗎?
張智皓/「相信自己不會中樂透」是理性的嗎?
我們會搞錯自己的意識內容嗎?國內科學家、哲學家同場對談
廖珮杏、劉維人/若幫助弱勢反而會加深汙名,該怎麼辦?
廖顯禕/欣賞不道德藝術家的作品,會有什麼問題嗎?
廖顯禕/藝術家做壞事,也會壞到他的藝術品嗎?
吳冠緯/與人連結,乃以學識:台灣哲學家選讀——廖文奎
黃頌竹/因為值得信任,所以得到自由:信任是如何煉成的?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沃草烙哲學
烙哲學是沃草支援的哲學寫作社群,藉由書寫和討論,我們希望讓大家知道:日常生活的很多部分,都可以烙哲學!
最新文章
李怡欣/被綁架的婚姻與女孩:《迷霧中的孩子》脫離不了的文化宿命
荷蘭自行車大國是如何煉成的?(三):由下而上的公民行動
劉維人、朱家安/政府下令查辦假訊息,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嗎?
羅冠聰/《逆天抗命》的香港人:勇氣,是奔向自由的必要條件
為什麼我們看老片?法國經典影展走回百年電影歷史舞台的中心
最多瀏覽
警察輪班制度怎麼改?問題不是「人力不足」,而是「制度沉痾」
時間是什麼?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
荷蘭自行車大國是如何煉成的?(一):交通正義的百年故事
林惟萱/新課綱下的首次會考:殊途是否同歸?關於國語文我們想做的事
中共「老朋友」季辛吉遭澤倫斯基拿二戰歷史「打臉」?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完美受害人_百度百科
《完美受害人》是由北京華誠傳媒有限公司於2021年6月25日推出的一部反家暴題材懸疑犯罪電影,是由楊瀧傑執導,李乃文、馮文娟、張峻寧、蘆展翔、譚凱、姬他領銜主演。
- 2完美受害人(大陸電影):劇情簡介&人物介紹@ 追劇客廳
大陸電影《完美受害人》是由導演楊瀧傑執導,劇情講述一個死去的畫家,隱藏幕後的兇手,陷入困局的員警,一個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女人,一樁陳年舊事,一個巨大的秘密和 ...
- 3從心理學看,為什麼總有人苛求「完美受害者」? - FT中文網
從心理學看,為什麼總有人苛求「完美受害者」? ... 除去受害女員工向公眾講述的被侵犯過程,警方稱受害人在酒局的第二天,又聯繫了此前猥褻她的濟南 ...
- 4從心理學看,為什麼總有人苛求“完美受害者”? - 趣關注
對於尚在青春期的受害者而言,被性侵這件事本身不一定會影響她們的自我認知,但如果身邊的人乃至社會將性侵歸結於受害者的人格特質(比如“你真騷”), ...
- 5陽光照不到的#MeToo 不完美的受害者 - 小世界
受害者Z說明自己在經歷性騷擾時,會因事件的狀況或是自身的表現而遭到他人的檢討。 情感連結正面回應. 隨著#MeToo風氣形成,性暴力案件揭發形式從匿名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