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 - 佛法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回到主題,我們說到「五蘊皆空」的意思是指:「五蘊」是「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是不可說、不可思議的,而「五蘊」又構成了「我」,所以換句話說,其實「五蘊皆空」就是「 ... 跳到主要內容 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謝宏其【佛經館】 3月26,2020     心經雖然短短兩百多字,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裡面所包含的佛法觀念,卻是相當豐富的。

由於心經很短,但是又要說明難以表達的艱深佛法,因此它的用語,都是經過反覆推敲才決定的,這也使得後世研讀心經的我們,不得不在其文字中,反覆尋求、研究,期望能從精簡的用字遣詞中,得到一些蛛絲馬跡,證明心經中和其他經典中的佛法互相符合的觀點。

    心經在一開始就說:如果能看見「五蘊皆空」就能消除所有的苦,那麼「五蘊」是什麼?用佛教術語講,就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心的產物;用白話說,「五蘊」就是:   ‧色:外在的物質環境,摸的到、看得到、佔有空間的物質。

  ‧受:眾生的心理感受,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

  ‧想:眾生腦海中的思考。

  ‧行:驅動眾生行為、動作的心理活動。

  ‧識:人的感覺器官接觸到外部環境,所產生的識別產物,像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另外,還包括我們接觸到「感受、思想、行為」後所產生的「意識」。

  這些人們外在、內在的事物,就稱為「五蘊」。

「五蘊」代表著什麼?「五蘊」構成了「我」;如果「五蘊」不存在,那麼「我」便無法存在了。

    再來說「空」。

「空」最原始的意義是:無、沒有、不存在,我們說:「盒子是空的」表示盒子裡沒有任何東西;但在佛法之中,並非如此單純,尤其在大乘佛法中所說的「空」,經常是指「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不可說、不可思議、不可得」的境界。

心經中所說的「五蘊皆空」是觀世音菩薩的修行境界,所以這裡所說的「空」,應該是指那個「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的不可思議境界」。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想:「如果心經所說的境界,是大菩薩的境界,那麼心經對一般人就沒有任何利益了」,其實並不全然如此,有兩個理由:首先要說的是,佛法的「修習」是由淺到深的,對於「空」的理解,也是漸進的,先用較淺的理解來解釋,也是說得通的,等到累積了足夠的因緣,理解的層次自然就會提升;其次,單單是讀誦心經都有功德了,何況是對經文能加以解讀,雖然還沒到大菩薩的境界,但是如果有初階的理解,它的功德是遠大於僅僅念誦佛經的。

    回到主題,我們說到「五蘊皆空」的意思是指:「五蘊」是「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是不可說、不可思議的,而「五蘊」又構成了「我」,所以換句話說,其實「五蘊皆空」就是「無我」的境界。

    但是,回到現實,一般人都是認為:「我」是存在的、「五蘊」是存在的;外在的物質世界,我們能看得到、摸得到,哪裡會不存在?甚至超越「存在和不存在」?我的感受、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我的感覺器官產生的種種感覺,都是存在的,我無時無刻在知覺著「五蘊」啊!此時,「五蘊皆空」的想法,就能為曾經讀過心經的人,種下疑惑的種子;當他們開始去尋求答案之後,就能開啟他們的「佛法之旅」;而初階的學佛者,則可利用「五蘊皆空」,開始著手消除自己的煩惱、痛苦;理解並使用「五蘊皆空」,能打破一般人對「我的存在、五蘊的存在」的執著,消除這些執著,就能消除煩惱和痛苦;如果真正完全確定了「五蘊皆空」,那就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度一切苦厄了」。

    我們在輪迴之中載浮載沉,如果有幸遇到佛法,但還無法完全相信,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去「試試看」,也許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喔!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匿名2022年7月10日清晨5:35讚歎讚歎讚歎拜服拜服拜服感恩解惑回覆刪除回覆回覆新增留言載入更多…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貪、瞋、癡三毒是什麼意思? 謝宏其【佛經館】 5月07,2020    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提到「貪瞋癡」,佛教中也說「貪瞋痴」會毒害人們的身心、障礙人們修行,所以稱為「三毒」。

但是「貪瞋癡」到底代表著什麼?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   所謂的「貪」就是「想要更多,不知滿足」,例如:我們吃飯時,明明已經飽了,卻貪求食物的美味,還不停的繼續吃,這就是一種「貪」;有些人明明已經很富有了,卻還想賺更多的錢,超出自己一生所需的財富,也算是一種「貪」。

這樣看來,「貪」在生活中似乎是無時不刻在發生,也許有人會覺得:人性本來如此,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一個人太過貪婪、貪心,那麼他的生活中,必定充滿了煩惱,無法快樂起來,為什麼?佛法認為:貪愛是煩惱的根源,就拿剛才所說的例子:貪求食物的美味而吃到撐,小則肚子不舒服,久而久之則會影響自己的健康,或者造成肥胖而必須煩惱自己的外觀;貪求更多的財富,則必定會開始煩惱「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錢財」,為了賺更多的錢,就必須承受更多的投資風險,增加了生活中的壓力和得失的心理。

此外,貪往往伴隨著無法滿足的痛苦:因為不知足,所以就不斷執著地追求某種事物,無法停止。

   這些例子,還只是「貪」在生命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如果要細說,恐怕無法在短時間說完。

歸納起來,人們貪求的事物,粗略可分為五種:一、財富:對金錢貪得無厭,甚至不擇手段,破壞環境、道德也無所謂。

二、性:對於性的需求不懂得節制,與自己伴侶以外的人發生關係;貪求一時的快感而違背倫理、道德,不惜違背法律或破壞別人的感情、家庭。

三、名聲:為了增加知名度,使用欺騙的手段;貪求好名聲,不顧是否造成別人的損失、痛苦。

四、食物:貪求食物的種種滋味,非得要某些美食才吃,其他的不吃;囤積自己喜歡的食物,卻吃不完而浪費掉。

五、睡眠:喜歡睡覺,無法經常保持清醒的狀態。

   說了這些,並不是希望人們完全不做這些事,而是希望大家對「貪」有所警覺,在生活中盡量能做到「少欲知足」。

如果發現自己有過度貪求的現象,自己應該知道要節制一下。

   佛法中有對治貪心的修行方法,稱為「不淨觀」,它的原理是利用「觀察我們身體的不清淨」來消除我們的貪念。

   所謂的「瞋」就是「因為事情和自己期望的狀況不同而生氣」。

「瞋」是一種負面情緒,有時候我們會為了改變這些使自己不高興的狀況,而演變成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在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瞋」,也有可能引發戰爭。

另外一種「瞋」的行為 閱讀完整內容 什麼是真如?為什麼要瞭解真如? 謝宏其【佛經館】 11月07,2019    「真如」是大乘佛法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真」的意思是「真實」、「不虛妄」,「如」的意思是「如常」。

想要了解「真如」的真正意義並不簡單,大乘佛法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這個概念;如果能了解「真如」的真正意義,可以說等於了解了一半以上的佛法。

「真如」有很多意義相同、但名字不同的稱呼:空性、佛性、法身等都是指「真如」,這只是佛陀為了方便眾生了解,所以用不同的文字說法來表達。

   「真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但它同時又獨立於一切事物之外,我們所看到的事物是有「生滅」的:人有生老病死,山川、大地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毀壞、改變,從科學的角度看,所有的物質都會衰變;此外,人的心也是不斷的變動著,我們的念頭、行為、感受,時時刻刻都在生起滅去。

但是,做為一切事物本性的「真如」是不生不滅的,它超越了一切事物的定義、沒有形體、無法捉摸、永恆而不變動。

   換句話說,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不停地生生滅滅,其實它們的本性是永恆不變動的,我們所看到的「生滅」其實是「假象」,就像是夢境或海市蜃樓那樣的不真實,這也就是「真如」名稱的由來。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們所看到一切事物的生起滅去竟然會是種「假象」;我們對一切事物,有著錯誤的觀念,以為事物的生滅是千真萬確、不須懷疑的事實,卻沒有觀察到:一切事物其實都有著永恆不變的「真如」本性。

   「真如」的另一個表達方式是「空性」,「空性」是超越語言文字、不可形容、不可言說的,所以,同樣的,「真如」的實際樣貌,也是無法用言語來敘述的。

   「真如」也代表著「佛性」,「佛性」就是佛所證悟的覺悟之性,清淨而沒有污染。

所以,如果有人能真正的完全理解「真如」的意義,那等於是看見了「佛性」,離成佛也不遠了。

   在我們逐漸了解「真如」真正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這樣的理解,開始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慢慢改正過去我們對一切事物的錯誤觀念,即使我們尚未能完全了解「真如」的完整意義。

當我們能在事物的生滅中,開始察覺事物不生不滅的「真如」特性時,漸漸地,我們對於事物的執著,就會跟著逐漸淡化,於是我們能以一種更為從容、自在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不會再讓種種執著的心態束縛而產生煩惱痛苦,得到真正的解脫。

   大乘佛法並不是一種沒有用的「清談」,如果有複雜難解的理論,那只是為了使不同根性的眾生依照他們的專長去了解佛法所發展出 閱讀完整內容 災難中的安心生活之道(新冠肺炎等疫情) 謝宏其【佛經館】 5月28,2021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些天災和人禍,輕則造成人們流離失所,重則會有許多人死亡、受傷。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災難其實源自於人們所造的惡業,由於因果成熟了,所以人們會遭受災難所帶來的痛苦。

廣泛的說,水災產生的原因是「貪婪」,人們過度開發地球,砍伐森林,破壞自然,造成氣候異常,這樣的共業,導致大量降雨、土石流、冰層融化等自然災害;而像是戰爭等人禍,則來自人們殺害動物、食用肉類;森林火災、酷熱則與人們所造「瞋怒」的業有關;甚至飢荒、瘟疫等等災難,其實都和人們所造的共業有關。

   造了不好的業,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還是束手無策、任其發生?其實,觀察這些天災人禍所帶來的痛苦,最嚴重的就是死亡的威脅,如果在災難發生之後,能促成人們對「生死」這個議題的省思,也算是把不好的果報轉變成將來離苦得樂的機會。

災難中,面對親人的死亡、大量人類的死亡或者面對自己死亡的恐懼,我們應當理解:生老病死是世間眾生不可避免的過程,想解決生老病死的宿命,就要親自去探求答案,不再逃避、忽略;不論是從宗教著手、從哲學著手或是從心靈、心理學等方面著手,只要堅持到底,總有一天能解決生死的問題,不再恐懼死亡和輪迴。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是「人世間的變化無常」;太平的日子不可能永遠存在,所有的快樂都會因為無常到來而消失,沒有一種永恆的境界能永遠不變,世間事物總是變幻不定,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掌握在手中的事物,會在下一秒就突然發生變化,我們的生命、情愛、思考、觀念,都是無常的。

如果能用這個角度來看待災難,心應該會比較平靜。

   其次,在災難發生過後,人們總是焦慮地收集所有相關的資訊,深怕自己漏掉什麼而受災;而另一些人,則是完全不理會所有的資訊,希望一切事情都好像沒有發生;面對這情形,佛法中有個方法叫做「中道」,就是在「追求太多資訊」和「完全不理會資訊」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不過份的追求,也不完全不理會,這樣的方法有助於穩定我們的恐懼。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在同一場災難中,有人躲過一劫,有的人卻失去生命,為什麼?佛教認為這和一個人的福報有關,平常有做善事培養福報的人,即使遇到大災難,也比沒做的人有機會逃過一劫。

要怎麼做才能培養福報呢?多布施、幫助別人、相信因果業報、勸人向善、說好話、念佛念經、不生氣、減少慾望,都能為自己培養福報。

   在逐漸了解「災難是人們過去惡業的因果」之後,我 閱讀完整內容 「中道」是什麼意思? 謝宏其【佛經館】 6月18,2020    儒家有所謂的「中庸之道」,它和佛教的「中道」有類似的意義,但是佛法所說的中道,在理論的延伸和行為的實踐上,則超越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佛教的中道,是為了要解決「我們所生存的二元世界」的問題而出現的,什麼是「二元世界」?在我們所生存的時空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正一反、以二元的形式出現的:大和小、冷和熱、有和無、苦和樂、好和壞、相同和相異、存在和不存在……等等。

當我們在修行時,會逐漸發現:在我們這個二元的世界中,無論行為或想法,偏向其中的一邊是無法使我們得到平衡的,因為那是一種執著。

佛陀曾經舉例說:琴弦若條得太緊,聲音會刺耳而且弦容易斷掉,若調的太鬆,則無法發出聲音,唯有調的不鬆不緊,琴弦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修行也是一樣,使用太苦的修行方法或是使用放縱欲望的修行方法,均無法使我們體會真理,唯有保持在不苦不樂的中道,才有證悟的可能性。

還有一個例子,這是困擾哲學家很久的一個問題:一切事物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從直觀上來看,事物當然是存在的,但是仔細一想,我們所認為的「存在」,只是我們可以「用手摸到」、「用眼睛看到」、或「用意識去感覺到」等等,但是醫學上又發現:生物的種種感覺,只是大腦接收到神經傳遞的電流訊號,如果我們能給予大腦相同的電流訊號,那就可以產生某種觸覺、視覺或意識,並不需要真的有那種事物存在;說到這裡問題就來了:那麼,一切事物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佛教對這種「好似存在又好似不存在」的現象,採取「中道」──並非「存在」也並非「不存在」或者說「存在但是也不存在」;這種說法看似不合理,但對於那些已經尋尋覓覓很久時間的修行者來說,卻成了一種珍貴的出口,因為他們知道,長久以來沒完沒了的矛盾和爭論,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

   其實,不僅僅是佛法的理論有中道,一般人也可以使用中道;「少欲知足」就是一種中道在生活中的應用,雖然一般人無法完全捨棄欲望,卻也不宜有太多欲望,使人迷失,所以取中間的「少欲」來生活,就符合中道。

另外,不執著於兩邊,也是一種中道的應用,當我們遭遇重要事情時,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又不會完全放鬆;或者,對於金錢,不讓自己生活陷入困境,卻也不過分貪求財富;或者,不讓自己餓肚子,卻也不一定要吃山珍海味……等等都是中道在生活中的應用。

   中道在佛法中還有另一個樣貌,那就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虛幻的」,像夢境一樣,像海市蜃樓一樣 閱讀完整內容 【佛經館】系列   > 佛法觀點   部落格  > 深入般若之海   部落格  > 【佛經館】facebook  > 【佛經館】白話佛經下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