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不一定想婚全球婚外生育不斷上升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然在不少國家,非婚生子女是由單親母親撫養,但人口統計學家、前聯合國 ... 「全球暖化情況加劇,世界各國全力推動綠能發展,台灣需要一座有國際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CSR@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最熱 專訪|長榮集團大哥張國華:不分家我怕有人砸招牌 政治社會 社會現場 想要孩子不一定想婚 全球婚外生育不斷上升 研究顯示,四分之一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女性在婚姻之外生了第一個孩子。

在歐盟,這個數字更鮮明,42%的孩子誕生時,父母並沒有婚姻關係。

從上個世紀至今,非婚生育比例在全球各地成長了好幾倍,為什麼? 1591瀏覽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分享 其他 編譯 田孟心 天下Webonly 發布時間:2021-12-09 1591瀏覽數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篇新研究顯示,四分之一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女性在婚姻之外生了她們的第一個孩子。

這項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家切林(AndrewCherlin)主導的研究發現,在過去25年裡,所有美國女性的非婚生育現象都顯著增加,不過學士以上學位的女性增幅最大。

根據2017至2018年執行的調查,32-38歲之間的美國女性有24.5%生第一個小孩時沒有結婚,比1996年時增長了6倍。

「愈來愈多的情侶決定同居而不是結婚,也愈來愈多人接受在這樣的狀況下生孩子,」切林說明,「我們可能會看到一種更歐洲的生育與婚姻模式。

」 切林口中的「更歐洲」的非婚生育趨勢,對於傳統東亞社會或許很難想像,卻是實在發生的浪潮。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8年歐盟有42%的孩子是在非婚情況下誕生,也就是嬰兒出生時他們的父母並沒有婚姻關係。

最高的是法國,有6成的孩子屬於這樣的情況,葡萄牙(56%)、瑞典(55%)、丹麥(54%)與荷蘭(52%)也可見較高的非婚生比例。

在法國,有6成的新生兒在出生時,他們的父母並沒有婚姻關係。

另外,根據OECD統計,拉丁美洲的這股趨勢也很強勁。

如智利,有7成的孩子在非婚生情況下出生,哥斯大黎加、墨西哥也和歐洲多國一樣,半數以上的孩子屬於非婚姻下的子女。

廣告 OECD國家各國非婚生比例概況。

相比於1960年代,OECD多數國家非婚生人口不超過10%。

雖然在不少國家,非婚生子女是由單親母親撫養,但人口統計學家、前聯合國人口司主任查米(JosephChamie)在耶魯大學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現在新興的非婚生育往往發生在同居伴侶之中,「他們愈來愈選擇生小孩後繼續同居,而不是結婚。

」 同居不婚 不再是禁忌 查米的研究顯示,年輕情侶傾向同居而非結婚,原因各不相同。

一個主因是在許多國家,特別是在對多元性更具容忍度的城市地區,同居並不像過往帶有污名或是一項社會禁忌。

在歐美,大多數女性結婚前都是先同居的。

但即使在文化較為保守的東方,也看見局勢在改變。

廣告 例如調查顯示1980年代出生的中國人,有60%嘗試婚前同居。

在伊朗,也有愈來愈多年輕情侶在城市中同居,被稱為「空白婚姻」(WhiteMarriage),形容他們身分證配偶欄是空白的。

「同居允許女性和男性探索親密關係的可能性,情侶間沒有預設立場,而是嘗試看看他們是否願意做出長期承諾,保持選項開放,」查米指出,人們也是為了避免昂貴的婚禮費用、離婚訴訟、家庭經濟問題、家族糾紛、情緒壓力等等而先選擇同居之路。

然而,在多數東亞國家,非婚生子女比例仍很低,通常不到1%。

在這些社會裡,婚外生育會受到社會強烈反對,包括來自父母輩的責罰,以及對孩子的污名化。

國家文化的態度 決定非婚生子女的福祉 儘管如此,在多數國家,婚姻仍比同居享有明顯的制度優勢,包含減稅與其他福利,非婚生兒童也可能較婚生兒童處於不利地位。

廣告 這考驗國家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例如法國與北歐國家,就提供同居伴侶的孩子和婚生孩子一樣的保障,也對單親母親有強力的支援系統。

雖然一些國家已經意識到過去半個世紀生育與婚姻方面有重大改變,但大多國家仍在思考要怎麼應對,「亞洲和北非等風氣較傳統的國家,通常持續將非婚生子和同居視為不可接受的行為,其他國家則逐步採取措施適應新的現實,」查米總結。

其實,不少情侶在有了孩子,或嘗試同居後轉為夫妻,只是新世代希望保有選擇權。

也有些單身者則是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在衡量各方條件後做了這個決定。

擁有碩士學位的紐約市老師克魯茲(JenniferCruz)告訴《華爾街日報》,自己快30歲了,不想等找到對的人結婚才生孩子,「當我意識到我只是想要一個孩子時,我想,為什麼不把這兩件事分開?」「我可以用一生去尋找愛情,但我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生孩子。

」 廣告 (資料來源:WSJ,Yale,Euronews,OECD)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關於生育率,你該知道的二三事 訂閱天下每日報(每週一至週五發送) 天下編輯精選國內外新聞,每天早晨發送,也可以聆聽語音朗讀 訂閱天下每日報 編輯精選新聞,早晨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生育率 #非婚生 #歐盟 #少子化 #婚外生育 你可能有興趣 【2022.SDGs國際論壇#6】美妝、金融與能源業,如何跨域打造綠色生態圈?|共好打造零碳價值鏈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想要孩子不一定想婚 全球婚外生育不斷上升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