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男童幼兒園被咬傷!遇到咬人狀況家長可以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未來如何降低這個情況的方法。

但過程中並不會透露咬人的孩子是誰,千萬別跟家長說「那只是小孩在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說明。

我知道了 0% 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1歲男童幼兒園被咬傷!遇到咬人狀況家長可以這樣做 作者: 周品攸|發表日期:2020-09-22 收藏 關鍵字: 托嬰 、 幼兒園 、 教養 、 幼兒 、 人格發展 台中市大安區一間私立幼兒園發生1歲男童疑似虐童事件,家長發現男童身上有多處不明的瘀青與咬痕,家長懷疑孩子在幼兒園受傷,質問園方後,老師解釋是被其他孩子咬傷,還說園方的監視器壞了。

  台中市大安區一間私立幼兒園發生1歲男童疑似虐童事件,家長發現男童身上有多處不明的瘀青與咬痕,家長懷疑孩子在幼兒園受傷,質問園方後,老師解釋是被其他孩子咬傷,還說園方的監視器壞了。

台中市教育局經通報後前往稽查,卻發現園方臨時把所有幼兒載去「戶外教學」,讓稽查人員撲空。

教育局幼教科長陳雅新表示,目前還不確定幼童受傷的原因,將繼續追查。

但是園方規避稽查,將罰3萬元,並查出案外案,園方收托不滿2歲幼兒,也將開罰3萬元。

雖然孩子受傷原因尚未確認,有可能是幼教師虐童,也可能是孩童互咬造成。

當許多孩子處在同個環境,很容易因為搶玩具、玩遊戲而擦槍走火,先前也曾有一位媽媽出面指控,自己1歲9個月大的兒子(小璋)在10/4從托嬰中心回家後,發現他的手臂有明顯咬痕、背部瘀青、腰部還有擦傷,老師當時解釋是因為孩子在玩,不小心弄傷了。

沒想到隔天又接到老師跟家長說,男童又被同一個孩子攻擊,腹部有6處擦傷,比前一次還嚴重,老師仍然稱是孩子在玩,家長質疑托嬰中心單方面的說詞,玩耍真的會玩出這麼嚴重的傷嗎?老師在一旁都沒注意、制止嗎?家長希望看監視器畫面還原真相,卻一度遭園方拒絕。

延伸閱讀:傾斜超過10度睡覺容易窒息!嬰兒睡眠安全不可不知的5件事 不過後來托嬰業者有找出當時的監視器畫面,根據《TVBS》報導指出,發現有兩個孩童在玩溜滑梯時,男童先壓住較矮的小弟弟,才會引發小弟弟反壓咬男童的背。

畫面中顯示老師有出面制止隔離,但第二天兩人又發生衝突,男童跑去跟老師說被咬了好幾下,老師也緊急隔離,並與咬人的小弟弟講道理。

園方強調是孩童們玩耍打鬧,不懂拿捏力道才會受傷。

而咬人孩童的父親也表示,「一開始疑似是搶溜滑梯,引起孩子爭執,其中小小孩可能正在長牙,見人就咬。

」 男童的媽媽受訪時表示,起初會送孩子到托嬰中心,是為了讓他提早適應團體生活,沒想到連兩天都被其他小朋友暴力相向,但男童在家還是表現得很乖,在大人忙碌時也能自己玩,不吵鬧,懂事的模樣看在媽媽眼裡實在很心疼。

  面對咬人事件,家長與園方可以這樣做 大家都知道,孩子會亂咬人,最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未發展成熟,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因而引發出的情緒問題。

除了咬人外,也可能出現推人的動作,藉此表達情緒。

這類的衝突事件不斷,其實要檢討的不單單是孩子的行為,還有園方在面對「孩子咬人」的處理方式。

一般來說,托嬰中心在處理孩子間的衝突,因為不能打不能罵,大多只能將孩子拉開,告訴他們「不能咬人」,孩子聽完後回去繼續玩,還是會再發生衝突。

但其實除了這些,園方與家長還可以做更多。

延伸閱讀:新手爸媽必讀,寶寶「這樣睡」最好! 園方可以這樣做 1.發生衝突前可採取預防措施 以這次的咬人事件,若兩個孩童是因為搶溜滑梯時發生爭執,當他們發生第一次的推壓時,老師有注意到就可以介入,同理孩子很想玩溜滑梯的心,用方法讓他們決定先後順序,讓兩個孩童都能欣然接受,再讓他們繼續玩。

不過小小孩可能還不懂得分享、輪流,那老師也許就要讓孩子分散注意力,找到一個聽起來更吸引人的玩具或遊戲。

2.真的咬了應協助孩子同理情感 萬一真的錯過衝突前的協調,也就難以避免之後的咬人情況。

若真的咬了,老師除了先將兩人隔離以外,對於咬人的孩子,應清楚告訴他咬人是會讓別人受傷的事,讓他說明咬人原因、被咬會有什麼感覺,若孩子還不會表達,也可讓他看對方哭:「你看,他剛剛被你咬了,因為很痛所以在哭,我們要怎麼讓他不哭呢?」讓孩子了解被咬的人很難過。

而對被咬的孩子,老師要教他如果對方壓住他,就應該大聲說「不要」、「不行」,並同理他被咬很痛,哭沒關係,也可以抱抱他給予安慰。

3.讓孩子們和解,機會教育 托嬰中心難免有咬人意外,雖然不須大驚小怪,但不論是家長或園方都不應該視為理所當然,而是要適當處理、機會教育,降低孩子用「咬人」表達情緒。

1~3歲的孩童還不會控制情緒,每當發生咬人事件,老師應把兩個當事人叫來,教導他們除了咬人以外,還有其他溝通方式。

當然小小孩不一定馬上懂,這就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教導。

4.告知家長 以美國為例,一旦發生咬人事件,老師必須親自致電給家長說明:1.咬人之前發生了什麼事?2.自己如何處理咬人事件?3.未來如何降低這個情況的方法。

但過程中並不會透露咬人的孩子是誰,千萬別跟家長說「那只是小孩在玩,沒關係」,沒有一個家長聽聞小孩受傷會不擔心的,應盡量站在家長的立場,實際陳述咬人狀況及處理方式,並提出改善方法。

家長可以這樣做 1.避免過度反應,積極與園方溝通 1~3歲咬人的確很普遍,提醒家長在接到老師電話時,適度表達不滿與憤怒是可以的,但若過度反應可能會造成老師壓力,使咬人的孩子被老師盯得更緊,而被咬的孩子也會被過度關切,這樣對孩子來說不一定好。

甚至老師為了不想惹麻煩,而不想與被咬的孩子有過多互動與接觸。

既然咬人的事件已經發生,建議家長積極與園方溝通,一起想方法避免再次發生。

2.了解孩子的行為 咬人的孩子,家長不應單單處罰孩子,而是要協助孩子表達心裡的想法、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力,當孩子能夠透過表達方式抒發情緒,自然就可以減少因為情緒失控而產生的攻擊行為。

此外,可以的話,應帶著孩子去向被咬的孩子與家長道歉,讓孩子直接面對,了解自己咬人的後果。

被咬的孩子,家長不要認為這只是小孩子間的衝突而忽略,不妨利用這次給予機會教育,用孩子的切身經驗與感受,讓他知道咬人是錯誤的行為,不應該模仿,預防孩子下次反咬別人的機會。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熱門影音 防疫不可不知,兒科醫師分享全家抗菌重點 【影音】5種NG點心,寶寶想吃要控制 【趙小僑X劉亮佐,當恩「典」降臨】|7月號封面人物|嬰兒與母親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看更多 名人家庭 時隔19年再當奶爸!劉亮佐男... 寶貝健康 5歲童獨自在家摔落高樓 居家... 家庭關係 怎麼跟伴侶討論「想要生小孩... 名人家庭 女星黃嘉千驚傳離婚!首發聲... 學習當爸媽 好拍到容量不足!掌握穿搭3訣... 健康百寶箱 濕疹搔癢難耐怎麼辦!?營養... 名人家庭 預產期還沒到「典典寶寶」搶... 名人下午茶 劉老師最寵的不是小僑,而是... 健康百寶箱 歌手朱俐靜過世!乳癌年輕化...  看更多 1 預產期還沒到「典典寶寶」搶... 2 媽媽最受不了老公的4件事!該... 3 珍愛限定,金黃主打 4 主播連珮貝宣布懷第二胎!!!帶... 5 讓愛更有保障第一次幫寶寶... 6 8種透過「口水」傳染的病毒... 7 刷牙後不漱口沒關係,還可預... 8 真的有預知的能力?胎夢,是... 9 【人妻V編求孕記】怎麼運用... 當期雜誌 看更多 ●當恩「典」降臨 趙小僑為愛勇敢 ●1000位媽咪票選最怕產檢項目前5名大公開 ●確診了怎麼辦?孕婦居家照護10大Q&A ●生孩子變老?3種醫美手術,讓妳變年輕 ●破解發燒迷思,疫情期間孩子的居家照護法 ●確診兒童熱痙攣發生率高兒科醫師照護對策  ●對付牛脾氣小寶貝,3招「聽話術」學起來 雜誌訂閱 駐站醫生看更多 陳映庄 專長:小兒過敏、免疫、風濕 陳俊仁 專長:小兒科、感染症、氣喘專科、兒童過敏 何叔芳小兒科 專長:小兒專科、小兒腸胃科 加入駐站醫生&專家 部落客看更多 小妞的生活旅程 喜歡家庭生活、也喜歡旅行、喜歡做自己,在這裡會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牛頭司-耕牛小學堂 以耕牛文化為核心的園區,期望創造人與牛與環境的和諧互動關係。

讓現代人有機... 小潔 HI,我是小潔,兩個寶的媽,重拾部落格後的生活格外充實很開心可以跟大家分... 加入駐站部落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