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革命見證人民力量 - 臺灣讀報教育指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場「茉莉花革命」起因於突尼西亞一名大學畢業的失業青年,去年十二月無照擺水果攤,遭警察沒收憤而自焚,並引發自殺潮。

這個消息透過社交網站和手機快速傳播,讓原本 ... 茉莉花革命 見證人民力量   ★編輯臺觀點   茉莉花革命是二十一世紀的民主大事,這場革命起源於一個小國的平民百姓,之後擴散到北非、中東國家,並推翻牢不可破的政權,讓人民發現自己有爭取自由民主、發動街頭抗爭的權利。

在臺灣,我們看到了革命的過程,也感受到人民對民主、尊嚴與參政權的渴望。

  ★新聞導讀   去年十二月中旬,「茉莉花革命」(JasmineRevo-lution)在突尼西亞爆發,總統班阿里一個月後流亡海外;二月中旬,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也不敵「茉莉花革命」的威力,宣布卸職。

根據聯合報報導,這股在北非、中東蔓延的人民革命浪潮,越演越烈,葉門、巴林、利比亞等國都發生民眾示威,利比亞甚至引發嚴重流血鎮壓,引起美國、歐盟及聯合國關切。

  這場「茉莉花革命」起因於突尼西亞一名大學畢業的失業青年,去年十二月無照擺水果攤,遭警察沒收憤而自焚,並引發自殺潮。

這個消息透過社交網站和手機快速傳播,讓原本就不滿失業率和糧價的民眾走上街頭,演變為人民革命。

  這次民主浪潮,以利比亞發生的血腥鎮壓最嚴重,領導者格達費出動傭兵鎮壓民眾,甚至以戰鬥機轟炸平民,造成上百人死傷;美國總統歐巴馬對此表達強烈譴責。

  歐盟也向格達費喊話,表示言論自由與和平集會,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必須受到尊重與保護。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呼籲,北非與中東國家在因應大規模群眾抗爭時,「切勿使用武力,應尊重人民基本自由,並進行對話。

」 報導/諶淑婷   近代民主國家成形可分三個時期,第一波民主潮發生在十八、十九世紀的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帶動了歐洲地區的民主發展。

第二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德、義大利、奧地利等國確立民主制度。

第三波發生在一九七○年代中期到一九九○年代,從葡萄牙與西班牙開始,影響了中南美洲國家,包括祕魯、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國,亞洲的韓國與臺灣、菲律賓,也在此時走向真正的民主制度;最後以東歐國家、蘇聯解體畫下句點。

  儘管西非、南非部分國家,幸運跟上了第三波民主潮的腳步,但以阿拉伯人為主、信奉伊斯蘭教的北非和中東地區卻沒有。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美歐研究所研究員嚴震生表示,許多人將北非、中東盛行專制政權,與宗教因素擺在一起,但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印尼,卻不因此悖離民主;他認為真正原因是訊息封閉,而西方國家為了戰略與石油經濟考量,沒有積極協助民主化,也該負責。

  這次由突尼西亞開始點燃的民眾示威活動,證明阿拉伯世界也有對自由和民主的渴望。

這些國家都被第三波民主潮略過,統治者長期執政二三十年,導致權力腐化、貪腐嚴重;社會貧富差距大、年輕人失業率高;某些國家還夾雜了派系之爭或部落衝突。

  年輕人善用網路 是關鍵   「這是一場『上升中的期望』所發生的革命。

」嚴震生說,北非、中東出生率高,國民平均年齡僅二十多歲,年輕的國民受過教育,發現貪腐的國家無法滿足人民期望,才會搖身一變成為革命推動者。

加上網路發達,雖然國外記者無法入境採訪,但他們懂得利用衛星電視、電腦、手機和網路等科技,成功串連國民,將政府鎮壓實情傳到國際間。

  相較之下,中國「網軍」強大,社會現況或網路控制都比北非、中東嚴格,所以「茉莉花革命」沒有太大影響,而且中國經濟條件與就業率不差,人民對政府沒有嚴重不滿。

  多國相繼改善社福、政治   這場民主革命已讓突尼西亞革命成功,埃及可能重建新的集權統治,其他國家也開始有了改變,例如葉門、約旦著手改善社福和政治制度,沙烏地阿拉伯推出三百五十億美元的福利措施,阿爾及利亞考慮解除一九九二年頒行的戒嚴令。

  不過,有些國家政府不顧民怨,以暴力鎮壓,例如巴林以鎮暴保安部隊鎮壓聚集民眾;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將群眾視為國家公敵,不惜引發內戰,甚至炸油管,影響國際油價。

嚴震生說,這波抗議潮與內戰問題預計持續一年,歐美國家應在人道立場接納政治難民,並及早介入內戰國家,讓民主發展不再沾上鮮血。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

[email protected] 陳佑璇 宜蘭縣竹安國小   ■中東人民爭取嚮往已久的民主政治,雖然過程夾雜混亂與暴力,但他們肯為自己的希望及子孫的幸福挑戰威權,精神令人敬佩。

鄭宇杉 高雄市苓雅區中正國小   ■看到國外人民以流血甚至生命來爭取人權和民主,覺得自己在臺灣很幸福。

臺灣民眾透過投票就能表達意見,應該好好珍惜這樣的民主制度。

上週讀報回響 物價喊漲 劉縉鍇 嘉義縣溪口國小   ■原來政府控制石油、水電價格,以及民生物資的價錢,其實各有利弊。

價格變低,擔心人民不珍惜,太貴又怕民怨四起。

大家應該愛惜物資,需求和供給平衡,價格就不會有太大波動。

讀報講堂 網路無遠弗屆 民主快速蔓延 李麗娜 雲林縣燦林國小教師   從十八、十九世紀起,人們為了追求民主而革命,我們生長在民主自由的國家,更明白民主自由的可貴。

教育啟發人的智能,民主自由的思想,則因為科技進步及網路快速傳播而無遠弗屆。

  1.「茉莉花革命」起因於哪個國家?   2.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浪潮中,哪個國家發生的血腥鎮壓最嚴重?   3.第一波民主潮發生於十八、十九世紀的哪兩次戰爭與革命?   4.有些國家政府不顧民怨,以暴力鎮壓民眾,說說看你對暴力政府的看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