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屬香港(英語:British Hong Kong)是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大英帝国治下的香港。

統治時期稱為香港英治時期、英治香港或者港英時期(British ... 英國君主是英屬香港的最高統治者,香港總督則是英國君主的全權代表。

英屬香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香港殖民地時期」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它用法,請見「香港殖民地時期(消歧義)」。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10月22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英屬香港"—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香港HongKong1841年-1941年1945年-1997年 香港旗(1959年-1997年) 香港紋章(1959年-1997年) 格言:Dieuetmondroit(法文)「我權天授」國歌:《天佑吾王》香港島距新安縣城(圖左上Namtao)50公里。

1842年割香港島(紅色),1860年割九龍半島(紅色),1898年租借新界(紅框內)地位英國直轄殖民地(1841年-1941年,1945年-1981年)英國屬地(1981年-1997年)首都及最大城市赤柱[1](1841年)維多利亞市(1841年-1941年,1945年-1997年)常用語言英語(官方)、粵語族群香港人英國君主 • 1841年—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 1901年—1910年愛德華七世• 1910年—1936年喬治五世• 1936年愛德華八世• 1936年—1941年,1945年—1952年喬治六世• 1952年—1997年伊莉莎白二世 香港總督 • 1843年—1844年砵甸乍爵士(首任)• 1992年—1997年彭定康(末任) 布政司 • 1843年麻恭(首任)• 1993年—1997年陳方安生(末任) 歷史 • 英軍占領香港島1841年1月26日• 南京條約割香港島1842年8月29日• 北京條約割九龍半島1860年10月24日•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1898年6月9日• 香港日佔時期1941年12月25日—1945年8月30日• 香港主權移交1997年7月1日 面積184880.4平方公里19011,042平方公里人口• 1991年估計560萬人類發展指數0.808極高貨幣港元(HKD)(1862年起) 前身 繼承 新安縣 香港日佔時期 九龍寨城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特別行政區 今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香港特別行政區 ∟廣東省深圳市(部分邊界海域)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歷史年表 ·大事記 史前時期 秦朝至元朝歷史 明朝歷史 清初歷史 英治時期 開埠初期歷史(1842年至1898年) 1870年代 香港1870年 香港1871年 香港1872年 香港1873年 香港1874年 香港1875年 香港1876年 香港1877年 香港1878年 香港1879年 1880年代 香港1880年 香港1881年 香港1882年 香港1883年 香港1884年 香港1885年 香港1886年 香港1887年 香港1888年 香港1889年 1890年代 香港1890年 香港1891年 香港1892年 香港1893年 香港1894年 香港1895年 香港1896年 香港1897年 香港1898年 香港1899年 20世紀初歷史(1898年至1941年) 1900年代 香港1900年 香港1901年 香港1902年 香港1903年 香港1904年 香港1905年 香港1906年 香港1907年 香港1908年 香港1909年 1910年代 香港1910年 香港1911年 香港1912年 香港1913年 香港1914年 香港1915年 香港1916年 香港1917年 香港1918年 香港1919年 1920年代 香港1920年 香港1921年 香港1922年 香港1923年 香港1924年 香港1925年 香港1926年 香港1927年 香港1928年 香港1929年 1930年代 香港1930年 香港1931年 香港1932年 香港1933年 香港1934年 香港1935年 香港1936年 香港1937年 香港1938年 香港1939年 1940年代 香港1940年 香港1941年 香港1942年 香港1943年 香港1944年 香港1945年 香港1946年 香港1947年 香港1948年 香港1949年 香港保衛戰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重光 1950年代 香港1950年 香港1951年 香港1952年 香港1953年 香港1954年 香港1955年 香港1956年 香港1957年 香港1958年 香港1959年 1960年代 香港1960年 香港1961年 香港1962年 香港1963年 香港1964年 香港1965年 香港1966年 香港1967年 香港1968年 香港1969年 六七暴動 1970年代 香港1970年 香港1971年 香港1972年 香港1973年 香港1974年 香港1975年 香港1976年 香港1977年 香港1978年 香港1979年 1980年代 香港1980年 香港1981年 香港1982年 香港1983年 香港1984年 香港1985年 香港1986年 香港1987年 香港1988年 香港1989年 1990年代 香港1990年 香港1991年 香港1992年 香港1993年 香港1994年 香港1995年 香港1996年 香港1997年 香港1998年 香港1999年 香港回歸香港特別行政區史負資產 2000年代 香港2000年 香港2001年 香港2002年 香港2003年 香港2004年 香港2005年 香港2006年 香港2007年 香港2008年 香港2009年 沙士七一遊行 2010年代 香港2010年 香港2011年 香港2012年 香港2013年 香港2014年 香港2015年 香港2016年 香港2017年 香港2018年 香港2019年 雨傘運動 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 2020年代 香港2020年 香港2021年 冠狀病毒病 教育史 ·經濟史 ·軍事史警察史 · 航空史巴士史 ·鐵路史 法定古蹟 ·歷史建築 一級 ·二級 ·三級 另見:中國歷史 ·英國歷史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經濟地理-政治-教育香港主題 閱論編 英屬香港(英語:BritishHongKong)是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大英帝國治下的香港。

統治時期稱為香港英治時期、英治香港或者港英時期(Britishadministration),政府直稱為香港政府,又稱為港英政府。

目次 1歷史 1.1割讓香港至二戰 1.21950-60年代 1.31970-90年代經濟起飛 1.41997年主權移交 2政治 3經濟 4社會 5教育 6語言及文字 7體育 8節日 9註釋 10參考文獻 11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割讓香港至二戰[編輯] 主條目:割讓香港、香港保衛戰和日治香港 1842年至1898年,大清先後三次割讓新安縣城城外50公里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及租借新界予英國,合稱割讓香港。

香港自古是中原邊陲棄土,當初連英國人也埋怨香港「荒蕪、不衛生、無價值」,後來才發掘到它是優良港口。

[2]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香港避過了德國軍艦的攻擊。

1941年12月,大日本帝國在偷襲美國珍珠港六小時後偷襲英屬香港,香港保衛戰爆發,英軍和加拿大援軍激戰17天後不敵,日軍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日佔時期。

扣除香港日佔時期,總計英國統治香港55,804天(約152年9個半月)[註1]。

1950-60年代[編輯] 主條目:香港1950年代和香港1960年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共高層訓示下屬要對英屬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得挑對的時間解放。

[3]所以1949年解放軍沒有「解放香港」(詳見香港回歸#香港前途問題緣起)。

而1945年起至1980年掀起逃港潮,大量中國居民在大躍進、三年大飢荒逃難來香港。

1950年代,由於北京因韓戰遭聯合國禁運,香港亦從轉口港轉為發展工業。

1950-60年代有三次大型暴動。

1956年10月10日國民黨關連的黑幫發起「雙十暴動」。

1966年,香港爆發了「六六暴動」,源自天星小輪加價事件。

香港工委等香港左派陣營對於未被中共中央批准於1949年對港英政府奪權而極度失望,1967年5月他們乘著中國大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在英屬香港煽動以「反英(國)」為目標的六七暴動,嚴重撕裂香港社會。

1970-90年代經濟起飛[編輯] 主條目:香港1970年代、香港1980年代和香港1990年代 經歷過1960年代的暴動,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以增強英國對香港的管治。

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

1970年代中,在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的推動下,地下鐵路開始建造,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強迫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劃,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1984年12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在北京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認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

[4] 1997年主權移交[編輯] 主條目:香港主權移交 攝於1938年10月廣州戰役不久。

日軍在羅湖橋(香港新界與廣東邊境)與駐港英軍對峙,延至1941年12月香港保衛戰爆發。

香港左派煽動六七暴動時香港警察李觀生遭暴徒搶槍射殺,同情「反英」的群眾大喊 政治[編輯] 參見:香港政治、香港政府和香港總督 英屬香港共經歷六位君主,分別是維多利亞女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伊莉莎白二世;每位君主都在香港留下相應紀念事物或地名。

英國君主是英屬香港的最高統治者,香港總督則是英國君主的全權代表。

初期主要官員全由英國人擔任,但後逐漸接納華人進入政府部門,如陳方安生、曾蔭權都是英治時期的官員,並直接過渡至特區時期。

1842年,隨著清朝政府割讓香港島予英國,香港遂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當時仍為英國全權代表的砵甸乍於1842年10月27日在香港發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稅之埠,準各國貿易,並尊重華人習慣」。

其後維多利亞女王在1843年4月5日頒發《英王制誥》,《制誥》在同年6月抵港,而耆英與砵甸乍於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條約》換約,砵甸乍遂依據《制誥》,正式成為首任香港總督。

砵甸乍上任總督後,隨即依據《英王制誥》成立香港政府(英語:HongKongGovernment),設立了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

當中,砵甸乍在1843年8月宣佈委任三名官守議員加入定例局。

該三名官守議員分別為莊士敦(前護理總督)、莫里森(商務總監中文秘書兼傳譯員)及金尼(首席裁判司),因此定例局最初連總督在內,只有四名成員。

定例局在1844年1月11日舉行首次會議,並在1844年2月26日通過首條香港法例。

歷來的香港總督皆由英國任命,並由英國議會監察,而行政局及定例局(其後稱為立法局)議員由政府委任,大多數為官守議員。

1850年,立法局首度引入非官守議員,至1880年委任首名華人議員伍廷芳。

而行政局則要到1896年才開始有非官守議員。

開埠初期在港居留的英國人曾數度力促成立自治政府,但英廷一直不予首允,稱香港華人佔多數,不會由少數歐籍人士統治。

其後,一個類似市議會的機構潔淨局(市政局前身)於1883年成立,並於1887年起引入由選舉產生的成員。

衞生局其後於1936年改組為市政局。

初期香港殖民地政府有意從英國借調官員管理華人,但這種並行的政制,從未認真施行,其後因罪案日多,終於在1865年廢除這個制度,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取代。

是年英廷大幅修訂香港總督的訓令,規定「任何法例若對亞、非裔人士有所禁制,而歐籍人士則不受其限者」,總督均不得批准施行。

政府把香港當作開放的營商貿易之地,採取「放任政策」,一切秉公辦理[5]。

經濟[編輯] 1983年正在發展的沙田新市鎮 1988年的維多利亞港,當時中銀大廈正在興建 主條目:香港經濟 自從香港於1842年成為自由港後,香港便成為區內一個重要的轉口港。

多間英國洋行在香港設立,也吸引不少華人從事與貿易相關的業務,如搬運及交通等。

部份華商也來港設立南北行經商。

工業方面,早年香港主要依賴造船業,在紅磡及香港仔等地均設有船塢。

香港開埠初期政府不收取任何稅款,只依賴賣地及牌照等收入。

雖然自1850年代起雖然收取小量稅項,但由於一直不抽關稅,故對香港經濟發展影響甚微。

20世紀初,香港除了秉承以往的轉口貿易外,香港工業也開始有所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工業生產受到影響,使香港多了不少工廠,以九龍一帶為多。

1930年代,當時全球經濟大蕭條及銀本位貨幣制度受到衝擊,都對香港經濟構成一定影響。

1937年,港元正式成為香港法定貨幣。

同年抗日戰爭爆發,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對外的窗口,大量物資經香港進入中國。

1980年代,香港市民的經濟漸漸改善。

在1988年,香港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香港自此晉身發達地區行列。

而隨著香港製造業的式微,因素甚多。

在1970年代後期,香港的土地價格開始上漲,房屋、地產成為了新興的商業活動。

原本預留作興建工廠的土地都被改為興建住屋及大型商場之用。

此外,隨著中國在1978年實行經濟改革並開放對全球的貿易,在香港的工廠亦因為大陸更低廉的工資而逐漸北移。

與此同時,新加坡、南韓及台灣亦經歷了與香港相類似的發展。

它們生產了和香港相似的貨品,並實行保護主義以保障本地區的公司。

因此,外地對香港的商品需求便減少了。

社會[編輯] 主條目:香港社會 醫療方面,最早建立的華人醫院為1872年創立的東華醫院,為上環華人居住區的市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至今。

1874年,西營盤醫院(政府公立醫院)成立,為是香港第一所非軍用的政府醫院。

當時的主要醫院還包括那打素醫院及雅麗氏紀念醫院(兩者今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等。

1960年代,行政局嘗試改善醫療系統以提供價錢低廉的健康服務給香港市民,於是醫療部門擬出一份預測未來15年市民對醫療服務的建議書。

香港流感是一種最初1968年在香港爆發的流行性感冒,該病隨後在同年傳到美國。

該疫症一直持續到1969年。

治安方面,香港殖民地警隊於1844年5月1日正式成立。

警隊早期的工作範圍非常廣泛,除負責治安外,還負責消防、人口登記、出入境、簽發車牌狗牌、交通以及郵政。

在1967年,警隊更因在處理六七暴動有功,獲英女王授予警隊「皇家香港警察」稱號。

而輔警則獲封皇家香港輔助警察,並由雅麗珊郡主擔任榮譽總監,以增加他們的廉潔精神和歸屬感。

然而,雖然在香港的發展中警隊對維持安全及穩定有其貢獻,但其貪污的習氣亦一直存在,對市民的生活乃至有效的施政都有不良的影響。

直至1960年代暴動,港督麥理浩爵士瞭解到貪污問題嚴重,於1974年成立了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廉政公署的努力及時扭轉了警隊乃至整個社會的習慣,也令香港成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城市之一。

教育[編輯] 主條目:香港教育 教育方面,香港政府於1847年推行公立學校教育制度,補助中文學校的經費,並於1873年將教會學校也納入在內。

而首間官立學校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於1862年開辦。

1887年,香港西醫書院成立。

1971年,政府推出六年免費強制小學教育,並於1978年推廣至中三程度。

在這之前,香港的小學畢業生都要參加香港小學會考,以取得學歷的確認,以便投身社會工作。

自從六年強制小學教育推行後,小學會考被升中試取代,作為升讀中學的競爭準則。

到「九年免費教育」推行後,升中試為學能測驗所取代,並於中三設立「中三淘汰試」,以篩選適合升讀高中教育的學生。

語言及文字[編輯] 主條目:香港語文 從港英政府成立開始,英語一直是唯一法定語言,無論是政府文件、司法或立法等行政文件一律只用英文。

而民間則使用中文。

及後香港政府發布通告時也會顯示中文在旁邊。

1970年代香港開始出現中文運動,這是香港學界為爭取中文能享有官方語言地位的社會運動,1974年,政府立法通過繁體中文與英文享有同等法律地位。

其後,官方及法律文件等仍用英文做單一版本,部分會有中文譯本,但一定會註明一切以英文版本為準,表示在官方機構及法律體系內,中文只作「僅供公眾參考」之用。

民間語言方面,在殖民地初期,香港原居民主要以圍頭話、客家話溝通,隨後香港經歷多次難民入港和普及教育,粵語成為香港最多人使用的語言,電台及電視台都以粵語作中文廣播。

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的簡體中文並沒有影響香港。

雖然民間有可能為求方便與快捷而使用簡筆字,但文件來往、街邊招牌、電視台、學校教學等等皆使用傳承字,正、俗體並存,直到1997年特區成立後,基於一國兩制原則,香港繼續使用繁體中文作為官方語文,但在特區政府官方網頁增加簡體中文的選項。

1997年後學校開始會教授普通話。

體育[編輯] 主條目:香港體育 受英國文化影響,足球和賽馬是香港最受大眾歡迎的體育運動,其中香港足球代表隊於1920年代開始直到1960年代後期是亞洲中具實力的足球隊,部份香港足球員更選擇代表中華民國出戰亞洲杯、亞運會和奧運會。

香港賽馬是大中華地區中獨具特色的一個英國傳統體育項目,英王御准香港賽馬會是全球具有影響力的賽馬會之一,每年繳付大量博彩稅予香港政府。

單車、網球、壁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亦由英國人在早期帶入到香港,成為大中華地區最早接受這些運動的地區,但基於香港政府的體育政策,香港體育在殖民地時期發展緩慢。

然而香港最後以英國屬土身份參與的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香港代表隊的李麗珊奪得滑浪風帆項目的金牌,這是香港歷史上第一面。

在領獎時,現場奏起英國國歌和升起香港旗,得獎者李麗珊和不少收看直播的港人都為這面奧運金牌感動落淚。

節日[編輯] 主條目: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早在香港開埠初期的1875年,香港政府已訂立《公眾假期條例》(PublicHolidaysOrdinance),訂明哪些日子是公眾假期和銀行假期,所以公眾假期也俗稱「銀行假期」。

其後條例經多次修訂,英文名稱亦改為GeneralHolidaysOrdinance。

該條例指明政府部門在假期當日暫停辦公,亦規定銀行在假期當日無須辦理與可轉讓票據有關的付款等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該條例只是方便政府和商業運作,並無規定僱主必須讓僱員於公眾假期當天放假,部份僱員可在公眾假期放假,純粹是僱主給予的額外福利。

當時洋人一般跟隨英國的習慣慶祝節日,而華人則會慶祝中國傳統節日。

當時洋人的假日包括公曆新年、復活節、英王壽辰及聖誕節;而華人的假日則主要為農曆新年及冬節,而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及節氣,也會進行一些應節的活動,但是不會放假。

20世紀初,香港社會新增了兩個紀念日,分別是1912年起華人的中華民國國慶日(10月10日)及1918年起洋人的和平紀念日(11月11日)。

至二次大戰1941年日治時期前,華人與洋人的節假日通常各自為政,也沒有公眾假期的概念。

1945年8月30日英國恢復管治香港,節假日的習慣得以恢復。

1947年1月10日,香港政府修訂《公眾假期條例》,新制訂的假期有香港重光紀念日。

值得留意的是,當時10月10日的中華民國國慶日也是香港的公眾假期之一,至大約1950年代初期,才因為中國大陸政權交替、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而取消。

這些公眾假期主要是政府、銀行業以及與銀行業關係較密切的行業(如貿易公司)所採納。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期間,香港已經有正式的公眾假期,但是當時香港經濟模式及就業市場的職位分佈,以製造業等藍領職業為主,基於前述的《公眾假期條例》適用範圍問題,大部份香港市民都不能夠享有公眾假期。

1962年4月,香港政府因遵循國際勞工公約每年最少6天有薪假期的規定,實施《工業僱傭(有薪假期與疾病津貼)條例》(IndustrialEmployment(HolidayswithPayandSicknessAllowance)Ordinance),首次為法定假日立法,規定在工廠工作的勞動工人、或月薪700港元以下的非勞動工人,可享每年6天有薪假期,分別是農曆年初一、農曆除夕或年初二、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或隨後的元旦(由僱主選擇其中1天)。

這6天假期就是「法定假日」,因初期實施時的適用對象關係,所以也俗稱「勞工假期」、「工廠假期」等[6]。

該法例於1974年1月廢除,有關法定假日的條文則納入《僱傭條例》內,使《僱傭條例》涵蓋的所有僱員,不論是否受僱於工廠,一律享有法定假日。

法定假日的日數其後數度增加,1977年,新增元旦、農曆年初三、重陽節、1天浮動假期(由僱主選擇何時發放,下同),即增至10天;1983年,新增1天浮動假期,即增至11天;至特區時期的1997年,取消2天浮動假期,新增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國慶日;1999年,新增勞動節,即增至12天,一直至今。

惟與每年17天的公眾假期相比,仍然少了5天。

至約1980年代至1997年6月30日英治時期結束期間,香港公眾假期如下: 名稱 公曆日期 農曆日期 簡介及備註 每個星期日 每個星期日 見上文。

不是法定假日 1月份第一個週日 1月1日 見上文。

農曆年初一 1月下旬至2月下旬其中連續三天 正月初一 見上文。

農曆年初二 正月初二 農曆年初三 正月初三 清明節 4月4日、4月5日其中一天 見上文。

耶穌受難節 3月下旬至4月下旬其中一個連續的星期五、六、一 見上文。

不是法定假日 耶穌受難節翌日 復活節星期一 端午節 5月下旬至6月下旬其中一天 五月初五 見上文。

英女王壽辰 6月第2或第3個星期六、 及緊接其後的星期一 慶祝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生日,但伊莉莎白二世真正的生日是4月21日。

1950至1980年代初,公眾假期定於4月21日,即伊莉莎白二世真正的生日。

及後考慮到4月已有清明節及泛復活節假期,為免太多假期集中在4月,及英女王官方壽辰為6月(因英國的天氣以6月較好)。

故由1983年開始,公眾假期改為6月,通常為6月第2或第3個星期六,及緊接其後的星期一。

而由1950至1980年代初,7月1日亦為公眾假期。

1997年6月,英治時期結束前夕,最後一次英女王壽辰公眾假期,為配合7月1日及2日因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日公眾假期,故特別把英女王壽辰公眾假期定於6月第4個星期六及緊接其後的星期一,即6月28及30日,以連同6月29日星期日、7月1日及2日,串連成連續5天公眾假期。

不是法定假日。

英女王壽辰後第一個星期一 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之前一個星期六 8月最後的星期一之前一個星期六、8月最後的星期一 香港重光紀念日。

紀念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勝利,香港結束3年零8個月日治時期,英國於同年8月下旬恢復管治香港的日子,中環王后像廣場的和平紀念碑有官方紀念儀式。

1946年起,定於8月30日。

1968年起,改定於8月第一個星期一及8月最後的星期一。

1983年起,改定於8月最後的星期一之前一個星期六、及8月最後的星期一。

不是法定假日。

英治時期結束後取消,曾新增性質類似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公眾假期(8月第3個星期一)(不是法定假日),雖然同為紀念二戰時對日戰爭勝利,但非紀念英國恢復管治香港,而是紀念1945年8月中旬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故日期定於8月中旬的第3個星期一。

僅實行了兩年(次),即1997年8月18日及1998年8月17日,1999年起,新增勞動節及佛誕為公眾假期,由於政府堅拒增加每年公眾假期天數,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不再是公眾假期,名義上與重陽節「合併」[7],實為取消,官方紀念儀式改為重陽節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舉行。

2015年適逢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宣佈該年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即9月3日,為法定假日,全國放假1天。

香港特區政府亦跟隨做法,把同年9月3日定為公眾假期,同時是法定假日(僅限2015年一次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定義,為1945年9月2日簽訂《降伏文書》的翌日,即9月3日)。

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香港重光紀念日) 中秋節翌日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其中一天 八月十六 見上文。

重陽節 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中一天 九月初九 見上文。

聖誕節 12月25日 見上文。

聖誕節後第一個週日 12月26日 見上文。

不是法定假日。

公眾假期17天,法定假日11天,法定假日為其中9天公眾假期,另加2天由僱主選擇何時發放的浮動假期,如僱主無明文指定,則通常於英女王壽辰後第一個星期一及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發放。

此外,1983年,政府更改了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的補假方式。

之前這些假日如適逢星期日,會於該天後,即農曆年初四或八月十七補假;由1983年起,更改為該天前,即農曆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和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補假,如前述,這種補假方式,可能造成假期損失,且一直維持了30年,至2013年才再有更改。

當時適逢星期六的公眾假期(或其補假日),每年最多可達6天,最少也有3天,因耶穌受難節翌日、英女王壽辰、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之前一個星期六,是一定適逢星期六。

以1992年及1993年為例,該兩年適逢星期六的公眾假期,除上述3天外,1992年尚有清明節、中秋節翌日、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1993年則有農曆年初一、重陽節、聖誕節。

即連續兩年,適逢星期六的公眾假期均為達上限的6天,還有1993年因農曆年初二適逢星期日,而以農曆除夕作補假。

故此造成不少假期損失。

對日校中小學學生而言,泛英女王壽辰和泛香港重光紀念日這4天公眾假期中,其中3天是一定適逢星期六及/或暑假中,也是假期損失(雖然屬泛復活節的耶穌受難節翌日也一定適逢星期六,但日校中小學學生已因復活節而獲復活節長假期,故此不論)。

另外,1981年7月29日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與黛安娜婚禮當天,以及1986年10月21日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港當天,當時香港政府亦跟隨英國政府,將當天定為額外的公眾假期。

註釋[編輯] ^總時期以香港島起計。

自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計首尾共57,134天;扣除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計首尾共1,330天,合55,804天。

單計九龍(原界限街以南)近133年1個月、單計新界(包括新九龍)近95年5個月。

參考文獻[編輯] ^《中國叢報》香港島人口統計 ^Morris,Jan.HongKong:EpiloguetoanEmpire.FaberandFaber.1988[2008]:70.RobertMontgomeryMartin(英語:RobertMontgomeryMartin),anearlyColonialTreasurer,arrivingin1844,dismisseditalmostatonceassmall,barren,unhealthyandvalueless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長期打算,充分利用」,齊鵬飛,《中共黨史研究》1997年第03期第23-30頁。

後來增刪為:齊鵬飛.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暂时不动香港"战略始末.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2008-11-07[2020-11-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透過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英香港联合声明.中國網.2014-01-28[2014-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香港年報.[2014-01-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同是打工仔點解勞工假、銀行假相差5日?原來有段故「1950年代始訂勞工假」.hk01.com.[2016-12-26].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98年假期(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紀要)1998年7月16日)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香港歷史照片庫 官方網站(存檔) 英屬香港的Facebook專頁 YouTube上的書展2011:JuliaLovell的鴉片戰爭史觀YouTube(主持:陶傑) JuliaLovell是一位英國作家,大學時主修中國研究,曾多次到中國深造。

她應邀出席香港書展英語作家分享會,並推出其新作《TheOpiumWar:Drugs,DreamsandtheMakingofChina》,提出有別一般講述鴉片戰爭為英國入侵中國,輸入鴉片毒害中國同胞的歷史。

此書以全新角度詮釋鴉片戰爭,當中觀點極具爭議性,亦與主流論述大相逕庭,引發極大迴­響。

《香港古地圖》第一 《香港古地圖》第二 《香港古地圖》第三 閱論編大英帝國及聯合王國的海外領土 圖例 現有領土 前領土 現為大英國協王國 *現為大英國協成員  歐洲 1708–1757梅諾卡島 自1713起直布羅陀 1763–1782梅諾卡島 1798–1802梅諾卡島 1800–1813*馬爾他(保護國)(英語:MaltaProtectorate) 1813–1964*馬爾他(殖民地) 1807–1890黑爾戈蘭島 1809–1864愛奧尼亞群島 1878–1960*賽普勒斯 1921–1937愛爾蘭自由邦  北美洲17世紀及之前18世紀19世紀和20世紀 1579新阿爾比恩 1583–1907紐芬蘭(英語:HistoryofNewfoundlandandLabrador) 1605–1979*聖露西亞 1607–1776維吉尼亞 自1619起百慕達 1620–1691普利茅斯殖民地 1623–1883聖基茨*(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1624–1966*巴貝多 1625–1650聖克洛伊島 1627–1979*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1628–1883尼維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1629–1691馬薩諸塞灣殖民地 1632–1776馬里蘭 自1632起蒙特塞拉特 1632–1860安地卡*(安地卡及巴布達) 1636–1776康乃狄克 1636–1776羅得島 1637–1662紐黑文殖民地 1643–1860海灣群島 自1650起安圭拉 1655–1850米斯基托海岸(保護國) 1655–1962*牙買加(英語:ColonyofJamaica) 1663–1712卡羅來納 1664–1776紐約 1665–1674及1702–1776新澤西 自1666起英屬維京群島 自1670起開曼群島 1670–1973*巴哈馬 1670–1870魯珀特地 1671–1816背風群島 1674–1702東澤西 1674–1702西澤西 1680–1776新罕布夏 1681–1776賓夕法尼亞 1686–1689新英格蘭自治領 1691–1776麻薩諸塞 1701–1776德拉瓦 1712–1776北卡羅來納 1712–1776南卡羅來納 1713–1867新斯科舍(英語:HistoryofNovaScotia) 1733–1776喬治亞 1762–1974*格瑞那達 1763–1978多米尼克 1763–1873愛德華王子島(英語:HistoryofPrinceEdwardIsland) 1763–1791魁北克 1763–1783東佛羅里達 1763–1783西佛羅里達 1784–1867新不倫瑞克(英語:HistoryofNewBrunswick) 1791–1841下加拿大 1791–1841上加拿大 自1799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1818–1846哥倫比亞地區/俄勒岡地區1 1833–1960向風群島 1833–1960背風群島 1841–1867加拿大省 1849–1866溫哥華島(英語:ColonyofVancouverIsland) 1853–1863夏洛特王后群島殖民地(英語:ColonyoftheQueenCharlotteIslands) 1858–1866不列顛哥倫比亞(英語:ColonyofBritishColumbia) 1859–1870西北領地(英語:North-WesternTerritory) 1860–1981*安地卡及巴布達 1862–1863斯蒂金領地(英語:StikineTerritory) 1866–1871溫哥華島及不列顛哥倫比亞(英語:UnitedColoniesofVancouverIslandandBritishColumbia) 1867–1931*加拿大自治領(英語:Post-ConfederationCanada(1867-1914))2 1871–1964英屬宏都拉斯(*貝里斯) 1882–1983*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1889–1962*千里達及托巴哥 1907–1949紐芬蘭自治領3 1958–1962西印度群島聯邦 1.同美國共同占據。

2.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通過,加拿大和其他英國自治領獲准成立自治政府。

3.1934年放棄自治,但法理上仍為自治領,直至1949年加入加拿大。

 南美洲 1651–1667威勒比蘭(蘇利南) 1670–1688聖安德魯和普羅維登斯群島4 1831–1966英屬蓋亞那(*蓋亞那) 自1833起福克蘭群島5 自1908起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5 4.現為哥倫比亞聖安德列斯-普羅維登西亞和聖卡塔利娜群島省。

5.1982年4月至6月福克蘭戰爭期間為阿根廷占領。

 非洲17世紀和18世紀19世紀20世紀 自1658起聖赫倫那14 1792–1961*獅子山 1795–1803開普殖民地 自1815起阿森松島14 自1816起特里斯坦-達庫尼亞14 1806–1910開普殖民地 1807–1808馬德拉 1810–1968*模里西斯 1816–1965甘比亞(英語:GambiaColonyandProtectorate) 1856–1910納塔爾(英語:ColonyofNatal) 1868–1966巴蘇陀蘭(*賴索托) 1874–1957黃金海岸(*加納) 1882–1922埃及 1884–1966貝專納蘭(*波札那) 1884–1960英屬索馬利蘭 1887–1897祖魯蘭 1890–1962*烏干達(英語:UgandaProtectorate) 1890–1963桑給巴爾(*坦尚尼亞) 1891–1964尼亞薩蘭(*馬拉威) 1891–1907英屬中非保護國(英語:BritishCentralAfricaProtectorate) 1893–1968*史瓦帝尼 1895–1920東非保護國 1899–1956英埃共管蘇丹 1900–1914北奈及利亞(英語:NorthernNigeriaProtectorate) 1900–1914南奈及利亞(英語:SouthernNigeriaProtectorate) 1900–1910奧蘭治河(英語:OrangeRiverColony) 1900–1910德蘭士瓦 1906–1954奈及利亞殖民地 1910–1931*南非 1914–1954奈及利亞殖民地和保護國 1915–1931西南非(*納米比亞) 1919–1960英屬喀麥隆(*喀麥隆)6 1920–1963*肯亞(英語:BritishKenya) 1922–1961坦噶尼喀(*坦尚尼亞)6 1923–1965南羅得西亞(辛巴威)7 1924–1964北羅得西亞(*尚比亞) 1954–1960*奈及利亞 1979–1980南羅得西亞(辛巴威)7 6.國際聯盟託管地。

7.自治的南羅得西亞於1965年單方面宣布獨立(羅得西亞)並作為一個不受承認的國家持續存在,直至1979年《蘭開斯特府協議》。

1980年獨立受到承認後,辛巴威為大英國協成員,直至2003年退出。

 亞洲17世紀和18世紀19世紀20世紀 1685–1824明古連(英語:BritishBencoolen)(蘇門答臘) 1702–1705崑崙島 1757–1947孟加拉(*西孟加拉(印度)和*孟加拉國) 1762–1764馬尼拉和甲米地(英語:BritishoccupationofManila) 1786–1946檳城 1795–1948錫蘭(*斯里蘭卡) 1796–1965*馬爾地夫 1812–1824邦加(蘇門答臘)和勿里洞(蘇門答臘) 1819–1826英屬馬來亞(*西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1826–1946海峽殖民地 1839–1967亞丁殖民地 1839–1842阿富汗 1841–1997香港 1841–1946砂拉越王國(*馬來西亞) 1848–1946納閩(*馬來西亞) 1858–1947英屬印度(*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緬甸) 1874–1963英屬婆羅洲(*東馬來西亞和*汶萊) 1879–1919阿富汗(英語:EuropeaninfluenceinAfghanistan)(保護國) 1882–1963英屬北婆羅洲(*馬來西亞) 1885–1946馬來屬邦 1888–1984*汶萊蘇丹國 1891–1971馬斯喀特和阿曼保護國(英語:MuscatandOman) 1892–1971和約國(英語:TrucialStates) 1895–1946馬來聯邦 1898–1930威海衛 1878–1960*賽普勒斯 1907–1949不丹(保護國) 1918–1961科威特保護國(英語:SheikhdomofKuwait) 1920–1932伊拉克8 1921–1946外約旦8 1923–1948巴勒斯坦8 1945–1946南越南 1946–1963北婆羅洲(*馬來西亞) 1946–1963砂拉越(*馬來西亞)(英語:CrownColonyofSarawak) 1946–1963*新加坡(英語:Post-warSingapore) 1946–1948馬來亞聯邦 1948–1957馬來亞聯合邦(*馬來西亞) 自1960起阿克羅蒂里和德凱利亞(前賽普勒斯的一部分) 自1965起英屬印度洋領地(前模里西斯和塞席爾的一部分) 8國際聯盟託管地。

伊拉克託管未實現,為《英伊條約》取代 大洋洲18世紀和19世紀20世紀 1788–1901新南威爾斯(英語:HistoryofNewSouthWales) 1803–1901范迪門地(英語:VanDiemen'sLand)/塔斯馬尼亞(英語:ColonyofTasmania) 1807–1863奧克蘭群島9 1824–1980新赫布里底群島(*萬那杜) 1824–1901昆士蘭 1829–1901斯旺河殖民地(英語:SwanRiverColony)/西澳大利亞(英語:HistoryofWesternAustralia) 1836–1901南澳大利亞 自1838起皮特凱恩群島 1841–1907紐西蘭殖民地 1851–1901維多利亞(英語:HistoryofVictoria) 1874–1970*斐濟10 1877–1976英屬西太平洋領地(英語:BritishWesternPacificTerritories) 1884–1949巴布亞領地 1888–1901庫克群島9 1889–1948聯合群島(托克勞)9 1892–1979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11 1893–1978英屬索羅門群島(英語:BritishSolomonIslands)12 1900–1970*湯加(保護國) 1900–1974紐埃9 1901–1942*澳大利亞聯邦(英語:HistoryofAustralia(1901–45)) 1907–1953*紐西蘭自治領 1919–1942諾魯 1945–1968諾魯 1919–1949紐幾內亞領地 1949–1975*巴布亞紐幾內亞領地13 9.現為*紐西蘭王國的一部分 10.會員資格被暫停。

11.今*吉里巴斯和*吐瓦魯。

12.今*索羅門群島。

13.今*巴布亞紐幾內亞。

 南極洲和南大西洋 自1658起聖赫倫那14 自1815起阿森松島14 自1816起特里斯坦-達庫尼亞14 自1908起英屬南極領地15 1841–1933*澳大利亞南極領地(移交予澳大利亞) 1841–1947*羅斯屬地(移交予紐西蘭) 14.自2009年起為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的一部分;阿森松島(1922起)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1938起)前為聖赫倫那的附屬地。

15.1908年宣稱;1962年建立英屬南極領地,1985年建立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領地。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及以上或直轄行政區變動已撤銷6大行政區 華北行政區(1948–1954) 東北行政區(1949–1954) 華東行政區(1949–1954) 中南行政區(1949–1954) 西北行政區(1949–1954) 西南行政區(1949–1954) 撤銷後復設2直轄市 天津市(1949–1958;1967–)(1958-1967屬河北省省轄市) 重慶市(1949–1954;1997–)(1954-1997屬四川省省轄市) 已撤銷11直轄市 瀋陽市(1949–1954) 鞍山市(1949–1954) 撫順市(1949–1954) 本溪市(1949–1954) 南京市(1949–1952) 武漢市(1949–1954) 西安市(1949–1954) 廣州市(1949–1954) 旅大市(1950–1954) 哈爾濱市(1953–1954) 長春市(1953–1954) 已撤銷14省東北區 遼北省(1945–1949) 合江省(1945–1949) 安東省(1945–1949) 嫩江省(1945–1949) 松江省(1945–1954) 綏寧省(1945–1947) 遼南省(1946–1948) 興安省(1946–1947) 牡丹江省(1947–1948) 遼東省(1949–1954) 遼西省(1949–1954) 華北區 綏遠省(1949–1954) 察哈爾省(1945-1946;1949–1952) 熱河省(1945–1955) 平原省(1949–1952) 西南區西康省(1950–1955)已撤銷11省級行署區 旅大行署區(1949–1950) 陝南行政區(1948–1951) 陝北行政區(1949–1950) 蘇北行政區(1949–1952) 蘇南行政區(1949–1952) 皖北行政區(1949–1952) 皖南行政區(1949–1952) 川東行政區(1950–1952) 川南行政區(1950–1952) 川西行政區(1950–1952) 川北行政區(1950–1952) 已撤銷直轄1地區 昌都地區(1950–1955) 調整組建5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廣西省(1950–1958)→廣西僮族自治區(1958–1965)→廣西壯族自治區 寧夏省(1949–1954)→甘肅省銀川專區(1954–1958)→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省(1949–195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藏地方(1950–1965)→西藏自治區 新設置3省級行政區 廣東省瓊崖專區(1949–1950)→廣東省海南行政區(1950–1988)→海南省  香港(英)(1841–1997)→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葡)(1557–1999)→ 澳門特別行政區 曾擬設1省級行政區 三峽省(1984) 收錄標準:1949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調整的省級以上行政區(括注變動年份)和1949年前中共在東北、華北解放區設置的省份。

注:加下劃線者是中華民國法理行政區劃下的省級行政區;斜體者為其他國家的海外領土或殖民地。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列表 區劃索引:單位(代碼):省級(史)>副省級>地級>縣級:京|津|冀|晉|蒙|遼|吉|黑|滬|蘇|浙|皖|閩|贛|魯|豫|鄂|湘|粵|桂|瓊|渝|川|貴|雲|藏|陝|甘|青|寧|新|港|澳|台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英屬香港&oldid=69291813」 分類:1841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1997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香港殖民地時期前英國殖民地城邦香港歷史政權亞洲前殖民地1997年香港廢除1997年英國廢除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自2017年10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法語的條目在infoboxcountry或infoboxformercountry使用flagcaption或類型欄位的頁面在infoboxcountry或infoboxformercountry使用symbolcaption或類型欄位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БеларускаяCatalà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Hrvatski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BahasaMelayuNederlands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impleEnglish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