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諦十六行禪觀:佛陀初轉法輪的殊勝法門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佛陀最先宣講的苦、集、滅、道是佛教的四聖諦,是佛法的基礎共學與根本禪觀。

在《涅槃經》卷十四中佛陀說:“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

四諦十六行禪觀:佛陀初轉法輪的殊勝法門 佛陀最先宣講的苦、集、滅、道是佛教的四聖諦,是佛法的基礎共學與根本禪觀。

在《涅槃經》卷十四中佛陀說:“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

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死既已盡,更不受諸有。

”《四諦十六行禪觀:佛陀初轉法輪的殊勝法門》首先以修持總頌來總攝四諦禪觀,再依生滅次第修習,加以無生見地修習。

更特殊之處,《四諦十六行禪觀:佛陀初轉法輪的殊勝法門》強調以大悲心真如法性、法界全體、圓頓勝見來修習四諦觀。

讀者依四諦十六行禪觀修證,必能成證如來親贊的妙義,成就圓滿的菩提之道。

前言由於宿緣,我對佛法禪觀有著自然而深刻的欣悅。

而自幼以來為了尋求超越生死、離苦得樂的法門,也相應地依止佛法禪觀為解脫的寶筏。

佛陀依禪出教,以其內證的大覺,開示了法界的究竟實相。

而他所宣說的文字般若,都是讓我們能夠現觀成就的指示。

但佛陀的大覺,是經由自證而得,我們如果不能依佛陀的成就次第而得圓滿,只是數著佛陀的珍寶,畢竟無益。

而佛陀的觀照般若,是由至深的禪觀修證而來。

因此,個人依隨因緣,不揣淺陋,乃在佛前發願,希望將禪觀法門次第開出;上令諸佛歡喜,下令眾生得利,所以陸續地開出了一系列的禪觀修證法門。

自一九七八年以來,一直隨因隨緣地教授禪法,至今也將近二十年了,但是一直感覺未能將佛法禪觀做較完整的整理,雖然也陸續開講了禪定學,但數年來一直未進入實修次第,總覺遺憾。

一九九四年,我忽然清晰地體悟,開講完整禪觀的因緣已至,因此決定自一九九五年起,宣說圓頓禪人五年高階禪觀修證課程。

本書目錄總序自序第一章四諦十六行禪觀修持總頌第二章皈命於四諦十六行禪觀導論皈命四諦十六行禪觀聽聞四諦十六行禪觀的大眾如何發心修習四諦十六行禪觀四諦十六行禪觀的正確見地第三章總說四諦十六行禪觀第四章以生滅次第修習四諦禪觀現觀生滅四諦總修四諦十六行觀二轉四諦法輪三轉證道四諦法輪現證四諦行相總攝四諦禪觀禪定中的三種觀察苦集聖諦的觀察苦滅聖諦的觀察苦滅道聖諦的實踐《解脫道論》的指示《達摩多羅禪經》的總攝第五章以無生的見地修習四諦禪觀無生四諦禪觀的心要從無生四諦到無量四諦聲聞、緣覺及菩薩四聖諦的差別以《中論》的正思惟修持四諦無苦、集、滅、道第六章以大悲心修習四聖諦大悲四諦概說四諦的別名從大悲菩提發心第七章以真如法性修習四聖諦第八章以法界全體修習四聖諦第九章以圓頓勝見修習四聖諦附錄一雜阿含經卷第十五·雜因誦第三(節錄)附錄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二(節錄)附錄三中論卷第四附錄四大智度論卷九十四(節錄)附錄五解脫道論(節錄)解脫道論卷第十解脫道論卷第十二附錄六大乘義章卷第三(節錄)附錄七摩訶止觀輔行傳弘訣卷一之三(節錄)作者簡介洪啟嵩,洪啟嵩先生十歲開始修學中華禪,二十歲開始教授中華禪,並多年閉關修持中華禪各派禪法,在中國大陸、台灣地區以及北美各國的高等學院與寺院禪堂舉辦數百次禪學講座與禪修訓練,對於人類身心氣脈的改造、人類身心境界的提升,有深入研究與修證。

洪啟嵩先生幾十年來在佛教的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漢傳藏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等均有深入與系統的研究與講授,在海內外已出版各種佛教禪學著作上百種。

洪啟嵩先生作為中華禪的卓越導師,發願構建適宜當代人的中華禪學修體系,以中華禪為根本,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以中華禪為宗旨,來引導當代世界文明。

洪啟嵩先生認為,真實的佛教應“依禪出教”,“藉教悟宗”。

並且堅信,“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中國文化的特質也在禪”;“中華禪是中國佛學的精華,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相關搜尋《山海經》《金麟豈是池中物》就書《盜墓筆記》《夫婦樂園》《聖經》熱門詞條42AIODKGhostXPHDP直播lightweightRIKOTrance偷窺土撥鼠天宇布袋戲宜蘭大學廣汽ix4張本渝復活節彩蛋新娘造型東方熟悉的陌生人畫皮1祖孫情蔥花捲許曉丹購物袋高齡化8086afkcoachEPOSIdoJulSafety三十六計全集傲世堂北歐害怕庇護工場新天子傳奇止鼾器生化科技空難筆袋花園新城黑翅螢齊柏林aape殭屍道長發布懶人圖庫所羅門王的指環放學後早乙女金高銀四諦十六行禪觀:佛陀初轉法輪的殊勝法門@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