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最愛~依附關係的發展 - 信誼好好育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依附關係的發展是有軌跡可循的:通常零到三個月大的嬰兒尚未與人建立依附關係,不會對特定對象有不同的情緒反應;而三到六個月的寶寶,專注於少數特定人的情況就隱約可見了 ...
不分齡
懷孕
0-3歲
3-6歲
6歲以上
搜尋
對寶寶來說,依附對象就好像是他的安全基地,在這樣的基礎上,寶寶才能承受分離,勇於探索環境,並發展對自己的信任與自我價值。
子軒四、五個月大時,無論在電梯間或到媽媽的朋友家,都是逢人必笑、來者不拒,於是在親友間贏得「我一見你就笑」的美譽。
但最近媽媽覺得他越來越「閉窣」,黏人可黏得越來越緊,再也不輕易對人敞開笑容。
一般人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寶寶怕生了!」其實,這個年紀的寶寶怕生是很普遍的,因為寶寶已開始跟某些特定的人發展出所謂的「依附關係」了。
依附關係的發展
依附關係是發展心理學家用來描述嬰兒社會情緒發展狀況的字眼,指的是嬰兒與照顧者之間強烈的感情連結,而且不管何時何地,這種內心的感情都存在。
依附關係的發展是有軌跡可循的:通常零到三個月大的嬰兒尚未與人建立依附關係,不會對特定對象有不同的情緒反應;而三到六個月的寶寶,專注於少數特定人的情況就隱約可見了。
到了六個月左右,依附關係漸漸成形,會出現一些較明顯的「依附行為」,例如:寶寶會注意特定對象的活動,想引起他的注意,並且主動尋求跟他親近;當特定對象離開時,寶寶會產生分離焦慮;再見到特定對象時,寶寶則顯得很高興。
此外,寶寶也會有害怕陌生人的傾向。
分離會產生焦慮
依附行為的出現,跟其他方面的發展也有關係,像視覺的發展讓他更能夠分辨熟人與陌生人;會坐、會爬、會走這種身體移動能力的增加,雖給寶寶帶來較大的獨立與自由空間,然而,相對的也帶來不確定感;再者,認知上「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也促進了對分離的焦慮。
物體恆存指的是「當物體不在眼前,知道它仍然存在」。
在寶寶還沒有「物體恆存」的概念時,一個東西一旦在眼前消失,寶寶便認為它已經不存在了;到了寶寶九個月大左右,東西雖然不見了,但他知道它仍然存在,會到處去尋找;像媽媽(或其他依附對象)這種重要的「東西」一旦不在跟前了,當然也就會著急地去尋找。
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對寶寶來說,依附對象就好像是他的安全基地,是獲得支持並可再次充電的場所,據此寶寶才能承受分離,勇於探索環境,並發展出對自己的信任與自我價值。
通常,孩子依附的對象是母親,因為母親往往是主要的照顧者。
然而,那些給祖母、親戚、菲律賓女傭或保母帶的孩子,會不會有依附關係無法建立,或依附對象混淆的情況呢?
其實,在一個可預測、穩定、友善的環境裡,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與主要照顧者發展出安全的依附關係。
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固定可靠的人,好讓孩子有形成依附的對象;假如這個人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恰當地回應孩子的需求,配合孩子的步調,接納、喜愛並鼓勵孩子時,孩子就能夠建立對自己和照顧者的信任,漸漸地,孩子便能以這個主要對象為出發,陸續發展出對其他身邊重要人物的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的形成無法一蹴可幾,是經過點點滴滴的投注與日日夜夜的累積而成。
雖然照顧嬰兒是頗勞累身心的事,但看到孩子日漸成長,一切也都值得了!
本文出自《0-1歲發展與教養對策》
《0-1歲發展與教養對策》的作者群皆是幼教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從生活實例中著手,為父母們介紹每一個年齡常令父母困惑或頭疼的現象,然後從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為父母說明此現象在孩子發展階段上所呈現的意義,並針對此時期孩子的特性,提出因應的教養對策。
焦點話題
激活寶寶的感官知覺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透過視、聽、嗅、味、觸覺等感官知覺來探索世界。
所以,寶寶對於新鮮事物,必定會聞一聞、摸一摸、嚐一嚐;寶寶每多看一個新的東西、每多聽到一個新的聲音,都將成為他的經驗….
小一入學適應不焦慮
卸下圍兜、告別遊戲的童年,孩子終於進入小學,您是否擔憂他會有適應上的問題?信誼基金會陪伴爸媽一起幫孩子跨出安穩的第一步,讓孩子可以快樂上學、安心度過適應期。
讓寶貝快樂上幼兒園
寶貝第一次上幼兒園,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或是無法分享上學的狀況,爸媽需要耐心陪伴或引導,一些技巧,可以幫助孩子逐漸步上軌道,縮短上學適應的時間。
最新觀點
從心談教養林惠雅
唱反調、不聽話?看懂孩子的發展蛻變!
翻轉學習力高麗芷
不要忽視孩子的非語言溝通教育
幸福好孕氣鋅鋰師拔麻
比起產後憂鬱,更易被輕忽的「孕期」憂鬱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
育兒電子報
線上購物
孕袋索取
教養問答
親子廣場
加入好友
延伸文章資訊
- 1親子依附關係-Dr.方の幼兒學園-安安婦幼中心
如果是在3~6歲失去父親,這時候會因為失去父親而產生極大的心理痛苦、並渴望家庭團圓。如果在6~8歲時父親離開家庭,會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歸咎、認為父親離開家庭是自己造成的 ...
- 23歲前的依附關係,決定3歲後的社會發展 - 天才領袖
- 3嬰幼兒的依附關係與分離焦慮作者: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鄭 ...
依附關係指的是嬰幼兒和主要照顧者之間交互的、持久的情感連結。 ... 開始下降,例如,1歲半的孩子通常可以離開特定照顧者,和更多熟悉的人互動了,又或者是,2~3歲的 ...
- 4息息相關!幼兒時的依附關係,影響成年的親密關係表現
「依附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John Bowlby所提出,而後由Mary Ainsworth設計出「陌生人情境實驗」。 實驗中首先讓一歲左右的嬰兒與媽媽和實驗員一同進入房間 ...
- 5寶寶的依附行為發展 - 信誼好好育兒
依附關係是孩子和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所形成的一種情感緊密的聯結。 ... infancy,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