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最愛~依附關係的發展 - 信誼好好育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依附關係的發展是有軌跡可循的:通常零到三個月大的嬰兒尚未與人建立依附關係,不會對特定對象有不同的情緒反應;而三到六個月的寶寶,專注於少數特定人的情況就隱約可見了 ... 不分齡 懷孕 0-3歲 3-6歲 6歲以上 搜尋 對寶寶來說,依附對象就好像是他的安全基地,在這樣的基礎上,寶寶才能承受分離,勇於探索環境,並發展對自己的信任與自我價值。

子軒四、五個月大時,無論在電梯間或到媽媽的朋友家,都是逢人必笑、來者不拒,於是在親友間贏得「我一見你就笑」的美譽。

但最近媽媽覺得他越來越「閉窣」,黏人可黏得越來越緊,再也不輕易對人敞開笑容。

一般人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寶寶怕生了!」其實,這個年紀的寶寶怕生是很普遍的,因為寶寶已開始跟某些特定的人發展出所謂的「依附關係」了。

依附關係的發展 依附關係是發展心理學家用來描述嬰兒社會情緒發展狀況的字眼,指的是嬰兒與照顧者之間強烈的感情連結,而且不管何時何地,這種內心的感情都存在。

依附關係的發展是有軌跡可循的:通常零到三個月大的嬰兒尚未與人建立依附關係,不會對特定對象有不同的情緒反應;而三到六個月的寶寶,專注於少數特定人的情況就隱約可見了。

到了六個月左右,依附關係漸漸成形,會出現一些較明顯的「依附行為」,例如:寶寶會注意特定對象的活動,想引起他的注意,並且主動尋求跟他親近;當特定對象離開時,寶寶會產生分離焦慮;再見到特定對象時,寶寶則顯得很高興。

此外,寶寶也會有害怕陌生人的傾向。

分離會產生焦慮 依附行為的出現,跟其他方面的發展也有關係,像視覺的發展讓他更能夠分辨熟人與陌生人;會坐、會爬、會走這種身體移動能力的增加,雖給寶寶帶來較大的獨立與自由空間,然而,相對的也帶來不確定感;再者,認知上「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也促進了對分離的焦慮。

物體恆存指的是「當物體不在眼前,知道它仍然存在」。

在寶寶還沒有「物體恆存」的概念時,一個東西一旦在眼前消失,寶寶便認為它已經不存在了;到了寶寶九個月大左右,東西雖然不見了,但他知道它仍然存在,會到處去尋找;像媽媽(或其他依附對象)這種重要的「東西」一旦不在跟前了,當然也就會著急地去尋找。

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對寶寶來說,依附對象就好像是他的安全基地,是獲得支持並可再次充電的場所,據此寶寶才能承受分離,勇於探索環境,並發展出對自己的信任與自我價值。

通常,孩子依附的對象是母親,因為母親往往是主要的照顧者。

然而,那些給祖母、親戚、菲律賓女傭或保母帶的孩子,會不會有依附關係無法建立,或依附對象混淆的情況呢? 其實,在一個可預測、穩定、友善的環境裡,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與主要照顧者發展出安全的依附關係。

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固定可靠的人,好讓孩子有形成依附的對象;假如這個人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恰當地回應孩子的需求,配合孩子的步調,接納、喜愛並鼓勵孩子時,孩子就能夠建立對自己和照顧者的信任,漸漸地,孩子便能以這個主要對象為出發,陸續發展出對其他身邊重要人物的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的形成無法一蹴可幾,是經過點點滴滴的投注與日日夜夜的累積而成。

雖然照顧嬰兒是頗勞累身心的事,但看到孩子日漸成長,一切也都值得了! 本文出自《0-1歲發展與教養對策》 《0-1歲發展與教養對策》的作者群皆是幼教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從生活實例中著手,為父母們介紹每一個年齡常令父母困惑或頭疼的現象,然後從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為父母說明此現象在孩子發展階段上所呈現的意義,並針對此時期孩子的特性,提出因應的教養對策。

焦點話題 激活寶寶的感官知覺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透過視、聽、嗅、味、觸覺等感官知覺來探索世界。

所以,寶寶對於新鮮事物,必定會聞一聞、摸一摸、嚐一嚐;寶寶每多看一個新的東西、每多聽到一個新的聲音,都將成為他的經驗…. 小一入學適應不焦慮 卸下圍兜、告別遊戲的童年,孩子終於進入小學,您是否擔憂他會有適應上的問題?信誼基金會陪伴爸媽一起幫孩子跨出安穩的第一步,讓孩子可以快樂上學、安心度過適應期。

讓寶貝快樂上幼兒園 寶貝第一次上幼兒園,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或是無法分享上學的狀況,爸媽需要耐心陪伴或引導,一些技巧,可以幫助孩子逐漸步上軌道,縮短上學適應的時間。

最新觀點 從心談教養林惠雅 唱反調、不聽話?看懂孩子的發展蛻變! 翻轉學習力高麗芷 不要忽視孩子的非語言溝通教育 幸福好孕氣鋅鋰師拔麻 比起產後憂鬱,更易被輕忽的「孕期」憂鬱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 育兒電子報 線上購物 孕袋索取 教養問答 親子廣場 加入好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