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的由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鹿港原名『鹿仔港』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四種說法─ · 1.早期,此地為鹿群聚集之所,因此命名為『鹿仔港』。
· 2.由當地原住民平埔族Rokau-an─語音轉化。
· 3.因港灣形狀似鹿角 ...
◎此為鹿港的鎮徽
鹿港,曾是臺灣中部的門戶,也是全台僅次於台灣府城的第二大都市,由清代中葉流傳至今的一句俗語:「一府二鹿三艋舺」,鹿港昔日的繁華可想而知。
據說,鹿港的街道是仿蝦子形狀而建的,儘是小巷道和死胡同,充滿傳奇色彩。
在以前,整條街道全是屋頂所遮蔽,不見天日,非常陰暗且潮濕,即使是大白天,也必須點燈。
兩旁的房子更是狹長且深。
此外鹿港的街道都由紅磚舖成,不易滑倒,適合穿布鞋或纏著三寸金蓮的女人行走。
但如果穿著木屐或皮鞋走路,那可就步步危艱了。
今日鹿港雖失去當年顯赫的經濟、軍事、交通樞紐地位,但因過去人文薈萃、文風鼎盛,因而保留著相當豐富的歷史資產與遺風,是個非常值得遊覽的小鎮。
但因九二一大地震的影響,有些建築目前在整修中,所以若有意來一趟「鹿港之旅」,最好將行程延緩,相信到時收穫會更多。
鹿港的由來
鹿港原名『鹿仔港』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四種說法─
1.早期,此地為鹿群聚集之所,因此命名為『鹿仔港』。
2.由當地原住民平埔族Rokau-an─語音轉化。
3.因港灣形狀似鹿角而得名。
4.昔為米糧集散地,而方形米倉稱為「鹿」,故得名。
據學者的研究推論,以第一種說法較為可信。
歷史背景
由於鹿港擁有以下的地理優勢,因而得以在極短時間內成為台灣中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鎮。
第一,是交通位置重要。
對內,鹿港位於西部海岸中央,是南北船隻往來的中繼站,對外,則因與大陸最近海運約十二個時辰便可抵達,吸引了大批船隻。
第二,是擁有富庶的腹地─彰化平原。
彰化平原自古有「穀倉」之稱,不僅能供應本島所需,還能補充大陸米糧之不足。
鹿港成為各項物品的轉運站,可說是促進它繁榮的原因。
第三,是港闊水深的天然良港條件使然。
來自泉州的移民大量湧入,造成了鹿港居民百分之八十為泉州籍,因而被稱為最具泉州風的城市。
從乾隆四十九年開港,到道光卅年港淤止,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鹿港飛帆』成為出名的勝景。
鹿港雖然仍是重要的物產集散地,商業交易依然蓬勃熱絡,維持著富庶繁榮,但是受到地理環境變遷的影響,發展腳步停滯無法再進一步興盛。
咸豐十年,北京條約訂定之後,清政府鑑於鹿港當時已不能出入大船隻,因而割捨了它,而開放淡水、基隆、安平、打狗四大港與外國通商。
這個決定導致鹿港的對外貿易被這四大港搶去,到了光緒末年鹿港終於面臨了天然優勢盡失的窘境。
今天的鹿港,「觀光」似乎以成為再生的重要契機,如何善於維護利用各種傳統文化資產,是鹿港今後最值得關懷的課題。
延伸文章資訊
- 1鹿港鎮 - 小鎮漫遊
「一府二鹿三艋舺」說明鹿港為臺灣歷史傳統文化重要的發源地,自鹿港成立商港後,迄今已近300年的歷史,原為中部平埔族居住地,地名、習俗、家族譜系…
- 2鹿港歷史走透透 - 網界博覽會
臺灣中部一帶昔時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臺灣西部平原,從荷蘭據臺時期到清初,鹿群遍佈,那時有不少從事鹿皮、鹿脯的買賣 ...
- 3有時月光——鹿港古鎮的今與昔
鹿港在清朝以前是個重要海港,與台南、艋舺(萬華)並稱台灣三大門戶。 ...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鹿港不過是個落後的古鎮;但若站在歷史民俗的觀點而言,鹿港無疑是 ...
- 4第二章文獻探討
清朝中期(西元1784~1851 年):開正口,鹿港移民大增;港口開始淤塞、漁業興起。 年代. 歷史發展. 市街的商業情況. 乾隆四十九年至. 道光二十二年. (1784-1842 年).
- 5歷史小論文-鹿港的興起與衰落
此說是根. 據鹿港鎮公所編印的「地名釋義」所稱:「雍正6 年彰化縣設立倉庠於鹿仔港米市街西畔,. 門首有匾曰:天庾正供(彰化縣誌道光版載有此事,計得倉庠一十六間) ,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