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里「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到底有什么深意?与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谢邀,其实这个应该邀. @平沙生. ,那是真行家。

我班门弄斧,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是梨园行的俗话,被《霸王别姬》传播开来,不熟悉 ... 电影京剧影视评论戏剧霸王别姬(电影)《霸王别姬》里「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到底有什么深意?与剧情又有何联系?为什么单单只是程蝶衣着了这句话的道,并牵引了整个人物的走向,而段小楼却没有这么足以“提亮”的一笔。

“虞姬是真虞姬,霸王是假霸王。

”是否是早就预设好的伏…显示全部​关注者4,061被浏览1,357,891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3​11条评论​分享​57个回答默认排序飞鸟冰河←我是男的,不解释。

知道的越多,懂得的越少。

​关注8,201人赞同了该回答谢邀,其实这个应该邀@平沙生,那是真行家。

我班门弄斧,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是梨园行的俗话,被《霸王别姬》传播开来,不熟悉传统戏曲的人会好奇,这两出戏让人怕在哪里呢?窃以为有三个原因让懂行的人怕。

其一,太吃功夫。

都听说过“唱念做打”,这是戏曲的四门童子功,《夜奔》又名《林冲夜奔》,源自明代昆曲的折子戏《宝剑记》,说的是林冲雪夜奔梁山的故事。

是传统的昆曲武生戏。

唱腔,念白,做工,武打,一个不少,戏份平均,而且相互穿插,非常考基本功。

《思凡》也是一样,源自明代《思凡下山》,讲的是小尼姑动凡心逃下追求个人幸福的故事,作为旦角的大戏,对唱腔和做工都有很高的要求。

而且这两出戏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角戏,一个人在台上演,连个换场歇口气喝口水的机会都很少有,不喝怕口渴,喝多了怕憋尿,你说多麻烦?出了纰漏也没人帮忙圆场,就只能现眼认栽,承认自己功夫不到。

我爹说,把这两出戏安稳唱下来,未必说你能有多出色,但都认可你童子功火候到了,能不能红,就看运气。

其二,内容难把握。

有人说怎么着明代就有敏感瓷了啊?别说,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为什么呢?因为《夜奔》是讲英雄落魄,造反的故事,虽然是忠良遭陷害不得已,但字里行间,对奸臣昏君的怨气还是有的。

这就有点分量了。

另外,林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四句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道尽了英雄的壮志难酬,一腔愤懑,搁现在这个年月,怕是都有很大共鸣。

这用现代语言来说,叫做中年危机,是最难把握最难表现的一种状态,因为心态上是想有所作为,但行动上有不能有所作为,演出时的心态和动作细节,就非常考演员的功力。

而《思凡》,大家都应该看过《鹿鼎记》,里面有一段平西王府唱堂会,有武将拉着韦小宝说戏台上的表演如何如何浪,忽然想起他是太监,赶快闭嘴。

台上的这出戏就是思凡,大家可以看到,这出戏,放现在没什么,放过去,距离伤风败俗可就不远了。

很多时候,这出戏台上演的正经,台下是当粉儿戏看的。

而《思凡》这出戏,在传授的时候也讲究荡而不淫,艳而不俗,两个字总结,叫做“闷骚”,要有点骚,但还必须闷着,不骚不好看,太骚不但失去了诱惑,还容易招来警察蜀黍。

这个尺度你自己体会一下,有多难。

总之,这两出戏在表演的尺度上都非常微妙,没有一定年月的积累,是演不出好的。

其三,这两出戏既然考功夫,那有功夫的人也喜欢把它当旗杆立起来。

戏曲名家里,这两出戏唱的好的,那真是一场下来,余音绕梁,让人念念不忘。

让后来人高山仰止,压力山大。

没有点自信,是不敢唱这两出全本折子戏的。

至于在《霸王别姬》中,这两句话的含义,大家没觉出来么?夜奔是段小楼的缩影,所谓英雄气短,而思凡则是程蝶衣的气质,就是儿女情长。

这台上最难的两出戏,他们在台下用人生,演了一辈子,直至落幕。

编辑于2015-04-2100:59​赞同8201​​181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默罕默德铁牛​电影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关注3,896人赞同了该回答谢@陈书邀。

前面已经有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解答,我并非精通戏剧和电影,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来,《霸王别姬》电影里“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确有深意,不仅仅是一个梨园行的说法而已。

一、原著与电影的区别。

在李碧华《霸王别姬》中,第一章《暑去寒来春夏秋》讲述了电影半个小时以上的内容。

在这一章中,并没有出现“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浓墨重彩在《思凡》戏文: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这句戏文几乎跟了程蝶衣一生。

《夜奔》却远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我认为电影里提出“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说明是有意为之对原著的改编和解构。

再说回电影。

令人印象最深刻是东家找到关师傅商量堂会时候,点到小豆子来一段,东家说了句“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从戏曲难度引出这个说法。

其后上演了小石头用烟锅捅得小豆子满嘴是血,致使小豆子终于在心理上认同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这段电影对于小说改编很大:一是东家谈张公公祝寿堂会。

小说中并未出现这个情节,所以“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就显得更有深意。

电影豪不突兀地埋下了一个重要的印子,从而引出了其后的悲欢离合。

二是小石头用烟锅捅得小豆子满嘴是血。

小说中将捅得小豆子满嘴是血是关师傅,而不是小石头。

电影将关师傅换成了小石头。

小说中最终是关师傅将小豆子从男儿郎变成女娇娥,电影中则是小石头将小豆子变成了女娇娥。

三是关于小豆子接受自己。

电影一直在用《思凡》的戏文慢慢推进程蝶衣的性别错位,直到这个情节点,小豆子开始顺从地接受,满嘴鲜血唱出了“我本是女娇娥”。

小说中第一章结尾写到“一生一旦,打那时起,眼神就配合起来,心无旁骛”,小豆子开始丢掉自己的“男儿郎”。

二、蕴含的深意“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是梨园行一个说法:这两段戏极其考验演员功底。

但如果仅仅从戏曲角度来看这句话,未免有点误读了电影,这确实也是“预设好的伏笔”。

但在我看来,这两句话不仅仅局限于段小楼和程蝶衣,电影里几乎所有跟京剧有关的人物都和这两处戏文相关。

电影中《夜奔》和《思凡》是在讲“人”,而不是讲“技”。

所以我的看法是对于这句话,戏曲上的难度不是重点,戏曲中的故事才是重点。

第一:《夜奔》是在讲男人。

英雄被逼为草寇的悲哀和无奈。

段小楼:《霸王别姬》里的霸王、林冲一样的英雄。

敢为师兄弟仗义,又能为红颜冲冠一怒:街头卖艺用脑袋开砖,戏班子里为小豆子偷懒,后台上不畏权势调侃袁四爷,青楼里为菊仙拔刀相助,园子里为程蝶衣斗官爷,好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豪客。

但是,最终他怕了“劳动人民”,英雄气短,电影中他面对小四的审问和后来揭发程蝶衣情节不就是“被逼上梁山”吗,正好也合了《夜奔》中的林冲境遇:英雄气概最终也是沦落到“逼”这个田地。

关师傅:电影中关师傅死在《夜奔》的唱腔中。

他爱祖师爷赏的这口饭,他懂英雄林冲,因为他是京剧的“英雄”。

关师傅经历了整个时代,经历了自己的徒弟从学徒变成名角,他在林冲的无奈和愤怒中结束了一生。

他在京剧上造诣颇深,懂得思凡的骚动,明白霸王的绝望,但偏偏就是他,也只能看着自己的爱徒段小楼放弃京剧,程蝶衣沉迷于大烟,更敌不过时代对于京剧的遗弃和迫害。

像林冲一样,有着“逼为流寇”的悲壮。

袁四爷:他懂京剧,懂程蝶衣,这就是他的武艺。

电影中,程蝶衣多是带妆与袁四爷在一起,他爱程蝶衣,更多是爱台上风情万种的虞姬。

他想做霸王,戏曲里的霸王,虞姬的霸王。

电影中即使他被判死刑的时候,也要学着《霸王别姬》里的项羽迈出四方步坦然赴死,不疯魔不成活,在“戏霸袁四爷”世界里,他就是英雄。

能为程蝶衣在法庭上慷慨激昂,能在公审大会上面不改色,即便是爱程蝶衣也坦坦荡荡不拿权势压人,翎子送美人,宝剑赠知己,他的美人和知己唯虞姬程蝶衣。

他的际遇简直就是林冲:曾经威震八方被风流雨打风吹去,无可奈何,可悲可叹。

小四儿:电影里他算是反面角色,害程蝶衣逼段小楼。

但是他也是一个林冲,他要做一个京剧里盖世英雄。

但他的英雄却成就在政治运动,把曾经高高在上的程蝶衣和段小楼踏在脚底下,是在戏台上扮演虞姬。

但是,最终他也和林冲一样,败于政治运动。

无论是与程蝶衣的争执还是座谈会时候的忤逆犯上,他其实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戏曲上的英雄梦:成为程蝶衣一样的名角。

可惜,电影中他结束于虞姬,最终没有成为英雄。

就像是林冲,一身保家卫国的抱负,但最终时运不济于山野之间。

政治运动是他的“势”,但京剧才是他的“国”。

第二:《思凡》是讲女人。

动了不该动的情。

程蝶衣:他不是女人,即使他认为自己是女人。

他从小旦角,被所有人当做一个女人来培养,慢慢扭曲了他的心理:他认为自己是女人,应该爱男人;他认为自己是虞姬段小楼是霸王。

就和《思凡》一样,一个尼姑本应该了却尘缘,但是却思春动了情。

他不应该爱男人,所以才会在影片最后恍然大悟地不停唱“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她不应该分不清戏曲和人生,所以才会在揭发时候歇斯底里“都是骗我”。

他和《思凡》里的小尼姑一样“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被戏班子蛮横地从男儿郎变成女娇娥,这都不是他自己的选择。

菊仙:青楼女子本应游戏人间,但却对自己的嫖客动了真情玉殒香消。

她应该和小尼姑一样,被剥夺爱一个男人的权利,本应“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但偏偏被段小楼吸引了去。

“风姿秀逸袅娜多姿,她繁荣醉梦的前半生,孤注一掷豁出去”,为小楼“卸妆”。

她相信嫖客段小楼能够爱她一生一世,多么像年方二八小姑娘满脑子爱情幻想,于是她跟程蝶衣争夺段小楼,守候自己的爱情。

不过段小楼跪在地上说出“我不爱她”的时候,菊仙才明白这一切本应是一场“思春”的逢场作戏,所以她最终懂了程蝶衣,结束了自己几乎一辈子的“春梦”,了却了那段本不该动的情。

第三:牵引程蝶衣和段小楼人物走向的是《霸王别姬》。

段小楼是假霸王,程蝶衣是真虞姬。

一个活在戏外,一个活在戏里。

所以,《霸王别姬》是程蝶衣和段小楼感情的伏笔和写照,《夜奔》和《思凡》不是。

《霸王别姬》里的项羽,即使四面楚歌被围垓下,也绝不苟且偷生,慷慨赴死。

但是,他的命运里,并不只有虞姬,他胸怀天下。

所以说,段小楼不是真霸王。

一是段小楼本不想当霸王。

霸王怎能够仅仅儿女情长囿于昼夜厨房与爱?段小楼除了儿女情长还剩下什么?他逛窑子喝花酒,吃喝玩乐斗蛐蛐。

京剧对他来说不过是谋生的手段罢了,他耻笑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对袁四爷中肯的意见嗤之以鼻,动辄不再唱戏,哪儿做京剧界霸王的想法。

他仅仅是想安静地做个戏曲演员度过一生罢了,他在戏里是霸王,但生活中却没有任何霸王的影子,有的只是江湖义气和儿女情长而已。

二是段小楼注定做不了霸王。

他没有那份气魄。

项羽临死大呼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不是自己的生死,这等气概,岂是段小楼能学半分?段小楼见识了袁四爷被判死刑后恐惧万分,在批斗时候不惜恶语相向以求保命,他本质里有着普通人的贪生怕死趋利避害。

剥去戏台上威震八方的霸王,他不过是脸谱和戏服下的一个普通人而已。

《霸王别姬》里的虞姬,追随霸王慷慨赴死,从一而终。

程蝶衣是真虞姬。

一是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爱坚贞不渝。

他一直把段小楼当做自己的“霸王”,深爱着他的“霸王”,最后也死在他的身边。

他的一生是与段小楼纠葛的一生,没有爱过别的男人,即使和袁四爷在一起,也没有忘记段小楼梦寐以求的那把剑。

他说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他和段小楼唱了一辈子戏,即使死也死在戏里。

就像项羽身边的虞姬,你征服天下我为你穿衣拭剑,你大势已去我也不愿苟活于世。

二是程蝶衣对京剧的爱从未改变。

他是一个戏疯子,不疯魔不成活。

他知道袁四爷懂虞姬、知道青木懂京剧。

她把自己的人生都融进了戏曲里。

停电也坚持唱完《贵妃醉酒》,座谈会上跟“劳动人民”谈唱念坐打,他的生命里,除了段小楼就是戏曲,她对戏曲的爱持续了一生,哪怕死也要死在《霸王别姬》的虞姬里。

就像虞姬追随他的项羽,戏曲就是程蝶衣的“项羽”,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谢幕。

所以我认为,“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句话,首先是奠定了整部电影里悲剧的基调,其次是贯穿了所有电影人物。

这句话是在说戏曲,更是在说电影里悲欢离合与痴男怨女,讲述了世间种种的不是、不忍、不该、不幸。

编辑于2015-04-2718:07​赞同3896​​153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