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講師到教授,要幾年? - 今天頭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高校教師職稱晉升影響因素的事件史分析》的作者選取了華東地區四所研究型高校,通過對136位教師調查後發現, 教師獲得講師職稱的平均年齡是29.8歲, ... 首頁 書圈 從講師到教授,要幾年? 2021-06-12  書圈 原標題:從講師到教授,要幾年?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沒有大學教師會完全不在意職稱晉升。

按照有關規定,在高等院校中,高校教師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

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職稱是衡量大學教師學識、才能、業績、貢獻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職稱晉升不僅是大學教師的專業能力受到認可的標誌,更是涉及到教師的薪資福利、職業聲望、科研經費等切身利益,對於教師而言意義重大。

晉升之路,十年起步 那麼大學教師從最常見的中級(講師)晉升到含金量最高的正高級(教授),一般需要多久呢?晉升時間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我國高校教師職稱晉升影響因素的事件史分析》的作者選取了華東地區四所研究型高校,通過對136位教師調查後發現,教師獲得講師職稱的平均年齡是29.8歲,晉升至副教授時的平均年齡為34.2歲,晉升至教授時的平均年齡為40.8歲。

高校教師由講師晉升至副教授平均需要5.5年,由副教授晉升至教授平均需要7年,那麼一共平均需要12.5年。

再來看另一份數據。

《大學教師晉升時間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於「2014大學教師調查」》一文的作者在前幾年通過對1959位職稱為正高(教授)的大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後發現,從中級職稱(講師)晉升至正高級職稱(教授)的平均晉升時間也都至少在10年以上,並且就職院校、所處學科、有無博士學位、有無博士後經歷等因素都會對晉升所用時間產生一定的影響。

從就職院校來看,基本上呈現出院校聲望越高,晉升速度越快的趨勢,但差距並不明顯。

就職於「985工程」高校的平均晉升時間較快,為10.99年;而就職於一般本科院校的平均晉升時間較慢,為11.7年。

院校聲望越高,教師的學術發表越多,這可能跟院校給予的資源支持如財政撥款、人力支持、物質支持、研究場所、研究協作等有關。

而從大學教師現任崗位所處學科來看,理工科的晉升速度較快,而歷史、文學、法學、教育學等文科則相對較慢。

相對而言,理工科等硬科學由於「知識具有累積性,知識的驗證有明確的原則,因此同行之間對於研究成果有比較一致的意見;但文科等軟學科由於「知識具有反覆性,對知識的確認標準存在爭議」,所以同行之間通常很難就重大問題形成一致意見,對於研究成果的接受也就需要較長時間。

相較於理工科,文科出成果的周期時間較長,這或許是導致文科教師晉升相對較慢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有博士學位和有博士後經歷的大學教師的平均晉升時間都分別遠遠短於無博士學位和無博士後經歷的大學教師。

隨著大學教師隊伍的學歷程度的提升,博士後經歷對晉升時間的影響效果在不斷增強,而沒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處境則相對艱難。

有博士後經歷的平均晉升時間最短,為10.23年;沒有博士學位的平均晉升時間最長,為14.14年。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發現較早取得博士學位的時間,有助於提升晉升速度。

這可能是由於早年間取得博士學位的難度較大,越早取得博士學位意味著擁有更多的個人資本;而後期隨著博士生的不斷擴招,存在了一定程度上的學歷貶值。

但總體而言,不論是就職於「985工程」高校,還是所處理工科,或是較早取得博士學位、有博士後經歷,大學教師從中級職稱(講師)晉升至正高級職稱(教授)都平均需要用上十餘年的時間。

也可能是幾十年 然而,還要考慮到「倖存者偏差」。

我國高校的教師梯隊呈「金字塔」型,職稱越高,人也越少。

以上數據所涉及的人群,是已經成功晉升至教授的大學教師們,他們畢竟是少數的「幸運兒」。

更多的還是未順利晉升的講師和副教授們,他們所花費的時間可能不僅僅是十餘年,甚至有二十年、三十年。

《我國高校教師職稱晉升影響因素的事件史分析》還發現,年資雖被視為職稱晉升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年資越長,晉升的幾率越大。

當在講師職稱上累計一定時間,超過一定期限後而遲遲未能晉升,之後晉升的幾率反而是下降趨勢,副教授升至教授亦是如此。

因為主觀上人們會認為長期未晉升的原因是教師本身不夠優秀,對他的研究貢獻不抱有很大期待。

事實上,高校教師的晉升時間之所以會如此漫長,是因為這條路遠比大家想像得要艱辛。

無奈的沉默期 論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職稱晉升中的「硬通貨」。

但許多新進校的青年教師,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進入科研正軌。

做科研,一來需要有物理空間,而很多「青椒」剛入職的時連實驗室都沒有落實;二來需要經費支持,但「青椒」獲得的啟動經費往往都不寬裕,不利於及時購買或者搭建實驗裝置;再加上不能馬上招到研究生,需要熟悉環境和辦事流程等等,大學「青椒」的科研啟動都較慢。

有媒體報道了復旦大學的特聘教授張遠波,在科研成功背後,他曾花了三四年的時間組建實驗室、培養學生。

這樣的大教授都花了三四年,更不用說普通「青椒」了。

科研啟動慢必然導致出成果慢。

有一位「青椒」坦言:「我進校後,搭建裝置就花了兩年多時間,怎麼能指望我『立竿見影』地出文章?」 「可以評」和「評得上」,是兩碼事 2021年1月,人社部、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劃定了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的基本標準。

各個高校的具體標準雖不盡相同,但評上副教授或是教授,不論是教學科研型還是教學為主型,都對教學工作質量、發表論文水平、課題研究情況等各方面有嚴格要求,並且職稱越高,要求越高。

東南大學的副教授評審條件(圖源:東南大學) 但上述這些只是可以參加評審的條件,真正的難關在於和其他參評的教師一同競爭有限的名額。

國內高校評職稱就像「計劃經濟」那樣,由人事處把名額「分配」給院系。

一方面,副教授和教授會被作為「特殊福利」來吸引高層次學者,留給本校老師的額度有限;另一方面,在有些重點大學,每年內部晉升教授的名額不能保證每個系都能分到。

能否評上高級職稱,不在於你有多強,而取決於名額多少以及對手有多強。

僧多粥少,上百個講師競爭一個副教授,而教授更是存在退一個進一個的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許多高校在人事改革過程中引入了「非升即走」制度,即與教師約定在一定的聘期內須晉升到高級職稱,未達到要求者將不再續聘。

雖然「非升即走」制度能迸發大學教師整體活力,但也給教師們帶來了更大的競爭壓力。

不管是為了晉升還是保住飯碗,大學教師們都在拚命做科研、搞項目、申請基金,此外還要考慮到人際關係等其他影響到職稱評定的因素。

優中選優,狹路相逢只能勇者勝。

在評定職稱的道路上鎩羽而歸,直至退休都只是講師或副教授的更是大有人在。

在網上我們也經常能看到,有不少學者在職稱晉升和年齡的抗衡中產生自我懷疑。

知乎截圖 破格晉升,春天會來嗎? 如今,隨著職稱改革的進行,不少高校開始為教師們開闢了「破格晉升」的暢通渠道,大學教師的晉升之路正在慢慢拓寬。

在《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建立重點人才綠色通道,制定較為靈活的評價標準,申報高級職稱時論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要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

2021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重磅文件,在《關於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鼓勵高校對優秀青年人才破格晉升、大膽使用;根據學科特點確定青年教師評價考核周期,鼓勵大膽創新、持續研究。

圖源:教育部 軟科(ID:zuihaodaxue)曾介紹過,在近幾年裡,南京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不少高校實施職稱評審新辦法,一些大學教師們憑藉著代表性成果或是優異的教學成績從講師直接被破格選拔為教授。

國家號召和高校更多元化的晉升支持之下,大學教師將更有可能得到快速成長。

然而制定創新評價體系是個不小的挑戰,也難免出現問題,面臨質疑。

例如代表性成果評價主觀性很強,如何保障其科學性和公平性? 「破五唯」後又該立什麼,才能避免職稱評審過多地被人情關係和學術權威主導? 師德表現成職稱評審首要條件,標準怎麼定?誰來評?如何評? 教學為主型教師的成績難以量化,會不會導致在評審最後還是「唯論文計」? …… 雖然目前破格晉升的教師仍是少數,高校初步實施性的評價體系也並非全都完美,但職稱晉升之路的拓寬對大學教師來說無疑是福音,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秀教師脫穎而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三年一評,過關斬將,非升即走,大學教師們在晉升之路上搭上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會面臨壓力和困境。

在大學裡,教師們也一樣面臨著「出東西」、競爭學術頭銜的壓力。

有壓力是必然的,也是必須面對的。

願每一位大學教師即使在晉升之路上遇到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困難,也能夠不忘做人民教師的初心,不忘對這份職業的熱愛,不忘對科研的熱情,一步一腳印地做好眼前事。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1]岳英.我國高校教師職稱晉升影響因素的事件史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20(13):90-97. [2]李愛萍,沈紅.大學教師晉升時間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於"2014大學教師調查"[J].復旦教育論壇,2017(1). [3]谷志遠.高校青年教師學術產出績效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於個性特徵和機構因素的差異分析[J].高教探索,2011(01):129-136. [4]東南大學等六所高校評審條例對比分析 [5]大學老師很輕鬆?高校青年教師的幾大困境 https://mp.weixin.qq.com/s/UIgu0wGIDxQdaJUN-vcbmg [6]高校教師職稱制度將迎重大改革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報名官網 文章來源:https://twgreatdaily.com/471755055_453160-sh.html .NET為何如此受歡迎? 2022-06-07 我國博士畢業生都去哪兒了?基於2015-2020年數據的分析 2022-06-07 開發人員各種鄙視鏈 2022-06-07 2022年直播課|​基於UNet算法的農業圖像分割 2022-06-07 成功發射!教大學生造火箭,這所高校是認真的 2022-06-06 Science:機器學習模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AI精準預測哪種毒株來勢洶洶 2022-06-06 研究生畢業前,他捐給學校200萬 2022-06-05 學術論文摘要該怎麼寫?範例來了! 2022-06-04 谷歌「偷偷」用華為技術,這是默許了? 2022-06-03 論文提交技術|另存為PDF文檔-附視頻講解 2022-06-02 解聘!大學教授被通報 2022-06-02 又玩新花樣?Windows11測試新功能 2022-06-02 2022年直播課|​智能推薦技術課程的教與學 2022-06-02 iOS15.5被曝「偷跑」流量?蘋果:建議恢復出廠設置 2022-06-02 參考文獻自動編號與引用|插入尾注法參考文獻自動編號+參考文獻(格式)-附視頻 2022-06-01 兒童節的由來+帶娃過節創意全攻略! 2022-06-01 論文編輯排版|審閱批改論文-附限免視頻講解 2022-05-31 Python開發者面臨的七大挑戰 2022-05-30 女生論文致謝導師,導師批註亮了:不要道德綁架我! 2022-05-29 Deepfake正確打開方式:荷蘭警方用「換臉」拍攝17年前被槍殺男孩視頻,徵求線索 2022-05-29 一圖讀懂!職業教育十年改革發展之路 2022-05-29 這才是真正的程式設計師 2022-05-29 論文格式編排規範|編號設置(標題自動編號與更新)-附視頻講解 2022-05-28 程式設計師編程挂號HPV疫苗,多省市搶到500多個獲利40萬!網友:流下沒技術的淚水 2022-05-2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