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台灣的新石器時代@ 這是我的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約六、七千年前臺灣出現了一個和「長濱文化」相當不一樣的文化,這個文化的人類使用磨製石器、製作陶器,並已知農耕,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這個文化廣泛分布在臺灣 ...
這是我的部落格堅持自己的初衷,不要中途放棄,才不會離目標愈來愈遠。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806211530第二章台灣的新石器時代?愛在部落蔓延時第二章台灣的新石器時代(B.P.7000-2000年)
主講:朱勝吉老師
約六、七千年前臺灣出現了一個和「長濱文化」相當不一樣的文化,這個文化的人類使用磨製石器、製作陶器,並已知農耕,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這個文化廣泛分布在臺灣地區,包括北部海岸、臺北盆地、西南部海岸、東部海岸和澎湖群島等,都有遺址出土,以粗繩紋陶為主要特色。
大坌坑文化的年代(B.P.7000-5000)與前述長濱文化(B.P.15000-5000)的下限年代重疊,兩個文化似乎有一段時間同時存在於台灣,但是從文化的內容來看,彼此之間卻找不出可以連繫的證據。
考古學家們大都認為,「大坌坑文化」並非由「長濱文化」發展而來的,應該是一個自島外移入的新文化,有些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來自大陸東南沿海,可能是南島民族最早的祖先之一,但尚無定論。
到了約四千五百年前,以大坌坑文化為基礎,發展出紅色細繩紋陶文化,兩者在文化內容上有很高的同質性。
約三千五百年到二千年前,臺灣各地逐漸演化出許多地域類型的文化,臺灣的史前文化發展出繽紛多樣的面貌。
以下我們依照文化發展的狀況,簡述新石器時早期,以及中、晚期的文化概況。
一、新石器時代早期(B.P.7000-4500年)
以「大坌坑文化」為代表,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其命名雖然是來自大坌坑遺址,但是該文化卻廣泛分佈於台灣各地。
代表遺址有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和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等。
根據出土的資料推測,當時的人類,已有小型的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居住在海邊的臺地、山坡地或沙丘上,可能已經有根栽農業的文化,不過,狩獵、漁撈和採集應該還是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
與「長濱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最明顯不同之處是,當時的居民已會製造陶器,且陶器器身因有粗糙的繩紋印痕,通稱為「粗繩紋陶」,此外亦見有彩繪紋、貝印紋和劃紋。
使用的器物尚有石器、骨角器和貝器,除了打製的石器之外,也出現了磨製的石器,如石斧、石錛和石鏃等。
和這個文化相類似的史前文化,也出現在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特別是福建和廣東沿岸一些以繩紋為特徵的文化,無論在陶器形制,或在文化年代上,都十分類似,可能具有很密切的親緣關係,所以考古學家大都認為「大坌坑文化」是一個自外地移入的新文化,而這個文化的主人可能就是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這和古南島語系民族是在亞洲大陸和侗傣語系民族分家之後,遷移到台灣的理論的時間點相當),因此大坌坑文化或許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型文化,但這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二、新石器時代中、晚期(B.P.4500-2000)
到了距今約四千年多年前到二、三千年前之間,臺灣各地逐漸出現許多地域類型的文化,依年代的早晚可以區分為兩個階段。
年代較早的階段約在四千多年前至三千五百年前之間,主要有紅色細繩紋陶文化、圓山文化和芝山巖文化等。
年代較晚的階段,約在三千五百年至二千年前之間,主要有植物園文化、營埔文化、大湖文化、卑南文化和麒麟文化等。
這個時期的文化一般認為是自大坌坑文化演化而來,先是出現許多紅褐色、表面有細繩紋的夾砂或泥質陶器,稱為「紅色細繩紋陶文化」,按各地區的差異又可區分為牛罵頭文化(台中清水)、牛稠子文化(台南仁德)、墾丁文化等。
而台北盆地的周緣則出現了一些獨自發展的史前文化,如圓山文化、芝山巖文化和較晚的植物園文化,可能是繼大坌坑文化之後,分別來自大陸東南沿海的另一批移民。
營埔文化(台中大肚鄉)則是由牛罵頭文化晚期逐漸發展而來。
至於東部地區的卑南文化、麒麟文化的來源目前尚無法肯定。
此一時期的生活型態以穀物農業為主,但狩獵及漁撈仍佔重要地位。
穀物農業的生產穩定了糧食來源,產生較為安定的集居聚落。
陶器的需求量增加,製作技術亦日漸成熟,器形頗多,這代表生活和食物資源的豐富。
石器類型多樣,有磨製的石鋤,長方形、半月形的石刀,靴形石器,匙形石器,石錛、石鏃、石網墜、凹石…等等,充分表現出專業的製作技術。
另外也有精美的玉器出土,其高超的攻玉技術,令人嘆為觀止。
總之,這個時期已有定居的聚落,發展成部落社會,有農耕及畜牧,石器、陶器的製作技術越來越進步,也開始有紡織、編織等工藝。
接下來我們為大家簡介西海岸北部、西海岸中南部和東海岸地區三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
(一)圓山文化(B.P.4500~2000):西海岸北部
代表性遺址-台北圓山、大坌坑、土地公山、芝山巖、關渡、尖山等。
圓山文化的遺址多數有貝塚,可說是圓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貝塚中出土大量的貝類(以烏蜆為大宗),多半屬半淡半鹹水性的貝類,可知圓山時期臺北湖為一淡、鹹水交雜的湖泊。
貝塚也出土大量的獸骨、鹿角和廢棄的骨角器,石器和陶片。
因此推測當時的人以撈貝、漁獵及農耕為生,並可能已知飼養家畜。
另從墓葬知道,圓山文化人埋葬為仰身直肢葬或屈肢的甕棺葬,有拔齒、獵頭和陪葬品陪葬的習俗。
陶器-質地含砂,多紅褐色素面無紋。
器形以罐形器為主,鼓腹、圈足、圜底、侈口或小口有流,有的具有兩或三個帶流的小口,有的陶罐上帶有成對的把手,把身外緣常刻以成組的花紋。
雙口有流圏足罐及多口形罐,器形獨特而優美,不見於其他文化,為圓山文化的一大特色。
石器-種類甚多、製造精良,以磨製、打製和啄製為主。
器形以有肩石斧、有段石錛、大型扁平石斧、匙形石斧、冠頭石斧、石矛頭、三角形帶孔石鏃等。
骨角器磨製光滑、鋒利。
玉器發達,有玉製鑿、錛、手環、玦形耳飾(含人獸形玉玦)等。
圓山文化和前期的大坌坑文化在器物和生活型態上有明顯的不同,這種差異顯示他們並非來自前後的演化,而是一群外來的移民,來源可能在大陸東南沿海一帶。
而出土的帶有四個凸起的玉玦耳飾,以及人獸形玉玦等玉器和東海岸卑南文化出土者幾乎相同,顯示當時的圓山文化和台灣東部的卑南文化可能有互動關係。
(二)紅色細繩紋陶文化(B.P.4500~3500):西海岸中南部
代表性遺址-台中縣清水鎮牛罵頭、南投縣草屯草鞋墩、台南縣仁德鄉牛稠子、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和鵝鑾鼻。
就目前出土的資料研究顯示,這個文化居民的生活可能以農業為主要生計型態,因為出土了石鋤、石斧和石刀等農具的石器,另外一些遺也發現了帶有稻殼印痕的陶片(如墾丁遺址)。
此外,從遺址中出土豐富的貝類、魚骨、獸骨等遺留,可推知該文化也相當程度地開採海洋及陸地的動物資源。
這個文化的居民大多居住於海邊沙丘和台地上,局部地區也有自海岸沿河谷向內陸移住的情形。
關於紅色細繩紋陶文化的來源,在台灣考古學界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是認為紅色細繩紋陶文化是來自島外,因該文化一些器物的特徵在台灣找不到祖型,但與大陸東南沿海同一時代之文化相似(如青蓮崗文化)。
另一種看法是,紅色細繩紋陶文化是來自島內的演化,因為紅色細繩紋陶和大坌坑粗繩紋陶文化在陶器、石器上有很高的相似性。
陶器-以夾砂和細泥質的紅陶為主,器形有罐、盆、缽,和圈足豆形器等;紋飾以細繩紋最普遍,常施於陶器器身的腹部,偶有劃紋、方格印紋、彩繪條紋和圓點紋等,亦發現有稻殼印痕。
石器-以打製和磨製的斧、鋤形器,長方形和半月形磨製石刀,靴形的石器,磨製石鏃、石錛、石網墜等。
玉器亦常見,以裝飾品為主。
骨、貝器不多。
(三)卑南文化(B.P.3500~2000):東海岸地區
代表性遺址-卑南遺址、富山遺址、加路蘭遺址、老番社遺址、三和遺址、掃叭遺址、公埔遺址等。
其中卑南遺址是台灣目前最大的史前遺址(約八十公頃),也是目前環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石板棺墓葬遺址,出土超過二千多具石板棺和相當豐富的陪葬玉器,顯示當時殉玉的風氣已大為流行。
此一文化的典型遺物為板岩石柱、板岩石板棺、板岩石槽、石臼等大型遺物,另外也出土大量的生活用品、工具、墓葬以及居住遺跡。
建築遺構包括立石結構、鋪石地面、砌石牆和砌石圈等,而且建築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頗具規模。
當時這裡的居民,以榖類農業和狩獵採集為主,聚落內可能有製陶和製玉等工藝作坊。
人死後可能行室內葬,由墓葬人骨的分析,卑南文化人可能具有拔齒、嚼檳榔和獵首的風俗習慣。
另由棺與墓的結構及陪葬品項目與數量等的研究,當時的社會可能有階級的區分。
且棺內豐富又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顯示當時的人已有靈魂的觀念。
陶器-已使用轉盤整修技術,常見的器形有罐、缽、小口瓶等,外表以素面、橙色系為主,紋飾不多,但造型豐富。
除容器外,尚有陶紡輪、陶槌、陶匙及陶環裝飾品,另有陶偶、小型陶器等,可能與精神生活有關。
石器-有打製、磨製、精磨的刀、鐮、杵、鋤、錛及矛鏃等各類工具。
玉器的數量很多,製作技術純熟,玉器類型出土最多的是裝飾品類,但也有相當精緻的工具或武器,是台灣史前文化中最經典的玉飾工藝。
其中,人獸形玉玦堪稱是卑南文化的代表遺物。
三、新石器時代的石器文化
※主要石器:石斧、石鋤、石錛、石刀、石鏃、石矛、石杵、石網墜、石錘、匙形石器、靴形石器、巨石文化(單石、有孔石盤、岩棺、石柱、石壁、石像)
匙形石器:此種石器長度約從25公分到75公分不等,磨製光滑平整,造型均衡勻稱,幾乎超越了實用的功能。
凌純聲認為其形制與紐西蘭毛利族的「巴圖」兵器相近,應為兵器,不是農具,其後演變為儀式性的禮器。
靴形石器:一種接近斧形的扁平有刃石器,打破了左右對稱的原始造型形態,標示新石器時代在造型文化上的一大躍進。
※用途:日常生活工具(農耕、狩獵、漁撈)、宗教祭儀禮器。
※特色:磨製、鑽孔、對稱
※形制:多樣、功能分化
※小結:從功能多樣的磨製石器到宗教儀式的形成,顯示新石器時代文化已逐漸進入定居、形成聚落的農業文化階段。
而作為農業文明更具代表性的成果──陶器藝術,也在這個時代誕生。
四、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文化
陶器的發明與使用,是新石器時代主要的文化特徵之一,不論是日常器用、祭祀或陪葬,陶器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不同的文化中,陶器的外形、顏色、紋飾等也都不盡相同,有的文化著重器形的變化,有的著重外表的飾紋,有的則以能燒製出黑色的陶器為美,十分可觀。
在陶器製作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印紋的陶器,尤其是粗繩紋陶,出現的時間遠早於素面陶。
因早期先民製陶的過程中,須借助一些拍板、卵石等工具,內外夾拍器壁,使壁土堅實的同時也留下拍印的痕跡。
當製陶技術較成熟後,完全素面陶器方始出現。
在陶器表面有繩索壓印的繩紋是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的一大特色。
台灣大坌坑文化的陶器是以纏繞有繩索的拍板,拍打在未乾的陶器表面所形成。
另外,在陶器口部和肩部常之字形或波浪形劃紋,或在口頸處多加一道突出的脊,都是此期陶器的特色。
可能當時的製陶技術還比較原始,火候低,所以所燒造的陶器較為粗糙鬆軟,顏色自橘紅到深褐,主要器形有侈口、鼓腹並且且帶有矮圈足的陶罐和敞口的陶缽為主。
在大坌坑文化之後,新石器時代中期,台灣各地的陶器漸漸有了轉變,中南部地區最大的特色是陶器表面的繩紋寛度變得較細窄(如牛罵頭、牛稠子),統稱為「紅色細繩紋陶文化」。
在北部,除了部份海岸地區有紅色細繩紋陶外,台北盆地的周緣在中晚期另有一些獨自的發展,以圓山文化和芝山岩文化為代表。
圓山文化的陶器特徵以紅褐色夾砂陶為主,表面較少紋飾,特點反而表現在器形,最具特色的就是先前提及的「雙口有流圈足罐」。
芝山岩文化則以黑色陶器和黑彩彩陶居多。
更晚,北部緊接著圓山文化之後的植物園文化,陶器表面常見有方格紋飾。
中部(營埔)、南部(大湖)則出現以灰黑色陶器為特徵的文化,表面多有各種紋飾,圈印紋是營埔文化陶器最常見的基本紋飾;大湖文化陶器的紋飾則以波浪紋較普遍。
同一時期中部山區的曲冰遺址則以素面紅陶為主。
我們將此時期的陶器,依紋飾、形制和顏色,略為整理如下:
(一)紋飾
器面上的紋飾的產生可能有幾種原因,一是因製作過程需要而留存,如拍板印紋;其次可能基於作者視覺的美感而施作;或許也有易於持握或滿足觸感的功能。
1印製紋:印紋陶器是台灣史前陶器流傳最廣的一類。
幾何印紋陶幾乎貫穿整個新石器石代的台灣陶器,越到鐵器時代紋飾更是精緻。
如:繩紋、蓆紋、圈印紋、網紋、指甲紋、種子紋、貝紋等。
2刻劃紋:如幾何劃紋、刺點紋等。
3附加紋:以附堆的方法,將紋飾加在陶胚上。
如大坌坑陶器口部的凸脊。
凸脊附加紋
4彩繪紋:以芝山岩和鳳鼻頭文化最有名。
即在陶面上彩繪紋飾的陶器,在台灣出土的陶器中,並不是多量器種,紋飾以平行線紋、菱形方格紋、三角形紋等幾何紋最常見。
不見具體的動物紋或植物紋。
鳳鼻頭出土的彩陶紋飾,其中綣曲的雲紋,令人印象深刻,在樸拙中可見流動、活潑的結構變化。
5素面:器面無任何紋飾。
(二)形制
主要有盤形、豆形、缽形、杓形、瓶形、罐形等。
1北部-較為寛圓飽滿,以圓山出土的「雙口有流圏足罐」為代表。
圓山文化的陶器有不少陶罐帶有一對上下豎立的把手,或底部帶有圈足,也見蓋子或流口,雙口罐和三口罐更是獨特。
2南部-較多瘦頸高腳的器形,以墾丁出土的「有肩細頸紅陶瓶」為代表。
(三)顏色
可概分為紅陶和黑陶,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製陶技術。
紅陶是因為燒陶時,陶土中的鐵遇熱氧化形成紅色的氧化鐵。
如果繼續燃燒,並阻隔窯外的空氣進入,陶土中的氧化鐵便會還原釋放出氧,而形成鐵灰色的黑陶,稱為還原燒。
黑陶所需的燒製技術較高,一般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才出現。
五、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文化
玉石材質較為堅硬耐磨,相對地需要較高的製作技巧和耐心,通常都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中期以圓山文化為代表,晚期以卑南文化為代表)。
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主要可分為武器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
(一)武器工具類
1.武器:主要有玉鏃和玉矛。
(全刃)
2.工具:主要有玉錛、玉鑿(端刃偏鋒)和玉斧(端刃中鋒)等。
卑南文化陪葬用的玉器,外表細膩光滑保持良好,大多是未經使用的新刃,推測應屬象徵意義的禮器。
(二)裝飾品
1.頭飾:
玉鈴頭飾。
用細線將數以百計的玉鈴串成環繞於頭部的一種裝飾品。
玉鈴的體積細小如豆(直徑約3.5mm—7mm),每一玉鈴皆於側邊打薄以便穿孔(打薄處的厚度約0.5mm—0.6mm),穿孔的直徑約0.6mm,手法之精細令人嘆為觀止
2.耳飾
※ 玦形耳飾[1]
形制:環狀式(含環狀有角)、圓珠式(含有角)、長條式(含長條外彎)、兩翼式
佩掛方式:
1.將缺口夾在耳垂上
2.將缺口塞進耳垂洞,旋轉方向,掛在耳垂
※人獸形玉玦耳飾
是台灣新石器時代玉器文明中,最精美與獨特的出土文物,不見於世界其他史前文化,為臺灣地區特有的史前文物,在台東縣卑南遺址、台北市芝山岩遺址、屏東縣北葉遺址和宜蘭縣丸山遺址都曾出土過,時間跨越三、四千年,令人好奇。
一般出土者為雙人一獸形玉玦,單人一獸形玉玦、一獸多環形玉玦(只出土於卑南遺址)。
根據目前臺灣史前玉器的研究,玉材產地僅限花蓮豐田、西林地區,而此類耳飾卻在臺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以後幾個不同區域的遺址出現,學者認為可能是在花蓮製作的玉器,藉著部落之間的交易而廣為流傳,由於都是在石板棺內發現,應屬陪葬品的一種。
[2]
雙人一獸形玉玦,通常是用透雕的手法,雕出二個站立的人形,雙手叉腰、兩腿分開,看不出有男女性別之分,頭部一起頂著一隻可能是貓科動物的獸。
芝山岩及卑南遺址出土的人獸形玉耳飾,推論為單件式的佩戴;丸山、北葉遺址則是成對的出現於墓葬中。
3.胸飾
※管形玉飾
為一中央有孔貫通的管形玉器,外形有圓管及方管兩種,通常5管一組,穿連成串,��ga1990217/Xuite日誌/回應(1)/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ga1990217's新文章日子歹過百姓怒吼15萬人冒雨嗆馬史學泰斗余英時痛批台灣商人收買媒體迎合中國人工生殖補助開錯處方了/鄭雅文社會住宅政策值得肯定但仍有不足侯友宜:互信瓦解歹徒開殺戮招生不足6年後20多校恐倒閉應用雲端運算2年後發票將絕跡時代雜誌邀撰文 李安讚陳樹菊amazing民法修正成年子女可自由改姓氏雙英辯/2012沒希望? 藍智庫:蔡英文讓其他天王笑了!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ga1990217'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延伸文章資訊
- 1新石器时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2第二章台灣的新石器時代@ 這是我的部落格
約六、七千年前臺灣出現了一個和「長濱文化」相當不一樣的文化,這個文化的人類使用磨製石器、製作陶器,並已知農耕,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這個文化廣泛分布在臺灣 ...
- 3臺灣史前時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器時代,而這段時期中最著名的考古發掘為臺南市新市區(舊名新港)發現的新港文。著名文化代表有長濱文化、大坌坑文化、卑南文化、圓山文化和 ...
- 4新石器時代
考古學家用「新石器時代」這個詞彙來指稱史前時代(prehistoric time period)的一個特定時期,這個時期發生在舊石器時代之後,可以說是史前人類文化演進與技術發展的 ...
- 5臺灣新石器時代- 翰林雲端學院
石器形制以粗繩紋陶為特色,開始用慢輪整修。中期聚落開始往內陸河谷發展,代表文化北有訊塘埔文化,中部有牛罵頭文化,南部則是以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