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化痰| 搜尋結果 - 元氣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搜尋{止咳化痰}共找到107篇新聞。
「醫藥、保健、減肥瘦身、美容養生等健康議題」 最新發佈{止咳化痰}相關新聞:{當醫師確診時/確診後的喉嚨痛如刀割心臟科權威魏 ...
快訊
長新冠可能成為下一個公共衛生災難?美國最新研究這麼說
最新文章
more
有望降級!社區篩檢站擬8/10退場PCR費用至今花14億
如何幸福獨居老盟周六談經驗
癌因性疲憊怎解?6方法降低能量耗損
大疫之下醫療奉獻系列/(1995醫療奉獻獎得主)體驗副作用多強台大愛滋病房團隊洪健清親自試藥
大家都在看
more
今天七夕情人節有6禁忌嚴禁「嘿咻」命理師有解答
美國癌症學會列為30種抗癌食材之一「蘋果」,果皮比果肉擁有更高的營養價值!營養師告訴你不可不知道蘋果的9件事
要吃早餐、喝點咖啡6個飲食小改變就能預防糖尿病
熱泡茶和冷泡茶哪個咖啡因多?營養師揭喝茶養生6好處
疾病百科
more
新冠肺炎
痔瘡
大腸直腸癌(大腸癌)
子宮內膜息肉
猴痘
過敏
失智症
肝癌
骨質疏鬆症(骨鬆)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作者登入
E-mail
udn/
元氣網/
搜尋止咳化痰的結果
搜尋
止咳化痰
共找到
107
筆文章
文章
疾病
藥物
醫材
2022-06-17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後的喉嚨痛如刀割心臟科權威魏崢:終於明白為何有人想要安樂死
心臟外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接受聯合報與元氣網專訪,分享染疫經驗。
他說,他不擔心自己會重症或死亡,但是感染後的喉嚨痛如刀割,讓他第一次「終於明白為何有人想要安樂死了。
」「心臟權威魏崢確診!」、「魏崢舒緩喉嚨痛的八個方法。
」全台染疫人口破三百萬人,但魏崢的確診訊息及親身經驗分享可能是傳閱度最高的。
他第一時間發訊給院內同仁,除了請大家別因為染疫而害怕,還介紹了好吞又容易下嚥的食物。
魏崢在今年5月15日確診,6月初受訪時早已完全恢復,但他淡淡說出「安樂死」,還是令人震撼。
他並非因喉嚨劇痛而想要安樂死,而是理解到「疼痛真的會讓人生不如死」。
會不會擔心變成重症?魏崢不擔心,「我認為我不會」,且人死也沒什麼可怕的,「但如果喉嚨一直這麼痛的話,那真的不想活了。
」他形容,喉嚨痛有如被刀割燒傷,伴隨腫脹,喝水痛,連吞口水都痛,必須把口水吐掉。
他第一次理解,為何有些末期患者因疼痛想要安樂死,「因為真的滿痛的」。
他的症狀包括喉嚨痛、發燒、腹瀉、流鼻水等,很像一般感冒,但喉嚨痛到喝不了水。
一度發燒到38.5℃,當下他就知道「一定是中了」。
魏崢在給員工的公開信中提醒用藥,除了退燒止痛和止咳藥,還有消炎藥。
他拿目前進行中的俄烏戰爭比喻,新冠病毒侵犯與免疫系統對抗如兩軍作戰,喉嚨就像烏克蘭是戰場一樣,被打的亂七八糟,因此腫脹嚴重,止痛之外,還必須靠消炎藥來讓兩軍停戰。
魏崢建議的藥品名單中有「非類固醇抗發炎劑」,如希樂葆(Celebrex),借助其抗發炎效果讓喉嚨舒緩。
他也以過來人經驗建議,民眾可以請醫師評估開立類固醇藥物,有助快速緩解症狀。
魏崢是在服用類固醇後,喉嚨痛才快速緩解。
但有一點一般人可能很難比照的。
魏崢因家中沒有血氧機,也擔心快樂缺氧,所以在家休養期間,會用聽診器聽聽自己肺部,看看有無肺炎,並注意自己呼吸會不會喘。
至於一般人,建議可以在家中走動或爬樓梯,看看自己是否變得易喘、呼吸不過來,如果是就要考慮諮詢醫師。
若說此次染疫最大的意外,便是沒有想到公開信威力驚人。
他在家裡雖是隔離休養,但其實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回覆關心他的慰問訊息,訊息來自世界各地,「八百年沒有聯絡的朋友都來聯絡」,甚至在美國的女兒都被久未聯絡的國小同學問說,「聽說妳爸爸確診了。
」訊息多到回不完,比上班處理公務更忙。
對於此次防疫險造成的諸多亂象,魏崢去年早已預見。
去年他為振興全院員工都保了防疫險,當時就發現,只要隔離就可理賠,一旦大流行,保險公司絕對賠不完。
他去年就對保險公司提出警告,這保單再繼續銷售會有問題,而Omicron在其他國家大流行經驗也可參考。
果然,此波大流行發生,保險公司勢必虧損嚴重。
染疫後,對Omicron的想像有不同嗎?魏崢說,原先就知道Omicron多輕症,現在大家關心長新冠,若就對心臟的影響可能有血栓及心肌炎,但就他的觀察,比率其實不高。
他笑說,Omicron傳染力強,反正一定會得,現在不得,以後也會得,「早點得,早點好」。
魏崢表示,振興醫院全院2500名員工,目前有五分之一,大約500人曾染疫或正在感染,但研判真正感染的人可能達到千人,因為有些人是無症狀感染者。
大家看待疫情應該會慢慢正常化,對於需要用藥的人,給藥的速度要快,面對它,治療它。
秋冬疫情是否還會再來?魏崢說從來不想這件事,「來就來,不來就算了」,人生要想開一點,「誰可以活到一百歲?這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雖然他不擔心自己變成重症,但想到萬一真的成為重症病患,必須住院隔離,要是病情惡化插管,可能就再也說不了話,連後事都來不及交代,「這得要好好想想」。
醫師小檔案姓名:魏崢頭銜:振興醫院院長確診時間:5月15日如何感染:可能與確診者接觸哪些症狀:喉嚨痛、發燒、腹瀉、流鼻水等治療方式:服用緩解症狀藥物、休息、補充水分給其他確診者的一句話:Omicron要變成重症的機會不大,大家不用太恐慌,症狀出現時,治療症狀就好,若還是不行才去醫院就醫。
魏崢給員工公開信:因為omicron病毒非常容易傳染,最近員工很多染疫,我也不例外,雖然多是輕症,但有時候也非常不舒服。
生病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三大重點是:1.水分供應充足,2.藥物使用無虞,3.充分的營養補充。
但說起來容易,做到就有些困難了。
這次感染比較特殊的症狀是喉嚨發炎,痛到連喝水都不行,在此提供一些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1.比較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木瓜牛奶(少糖)、原味優格、豆花、布丁、蒸蛋(不要太鹹)、白煮蛋蛋白、橄欖油或苦茶油等。
水分要充分補充才能化痰,清水容易嗆到的話,可以木瓜牛奶或豆花代替,吞服藥物時亦然。
2.藥物:退燒止痛首用普拿疼(本院名稱depyritin),每天不要超過五顆,但它不具消炎作用,因此對喉嚨嚴重發炎者,celebrex的效果可能更好,但每天不要超過兩顆。
Brownmixture則可以止咳化痰。
若有自己無法處理的狀況,尤其是有呼吸困難的情形,請馬上來掛急診。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地渡過這次的疫情。
魏崢敬上
2022-06-11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腎友確診日記二/腹膜透析者確診,通報1922釐清3問題教你怎拿隔離通知書、視訊看診拿莫納皮拉韋
這一波Omicron疫情來勢洶洶,每日確診破萬例已超過一個月了。
腹膜透析腎友雖然不必經常出入醫院,但由於疾病影響,免疫力較低,染疫及重症風險也比較高,因此需要加強疫苗接種。
但目前的疫苗對於防止Omicron感染的效果比較差,主要在降低住院重症風險,因此就算腎友疫苗打好打滿,還是有確診的可能。
這一陣子,相信許多腎友也都多少有著擔心可能染疫的不安情緒,因此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特別邀請一位熱心的確診腎友分享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註】作者確診日為5/14,相關資訊以最新公佈政策為準哦!延伸閱讀:腎友確診日記/剛打完第四劑…喉嚨不適竟確診!腹膜透析腎友確診,告訴你怎麼隔離怎麼視訊拿藥--------------------------------------------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三5/15(日)大約凌晨2:00引流不順被機器警示音叫醒,又因為前日非常早就寢,大半夜精神甚好…就順便看一下健保快易通。
可能當時所在城市的檢驗量能充足,約莫12小時就看到⚠PCR檢測陽性⚠好的,感覺又更睡不著了。
根據手上找到的資料,想到一些不太確定的問題,索性就拿起桌上的紙筆先條列式寫下來。
心裡盤算著:不知道大半夜,1922好不好打?反正也睡不著,不如就來試試看到底有多難打。
索性就一邊繼續用電腦爬文找答案,一邊電話撥1922掛在旁邊等接聽。
等待時間共計15分鐘。
比心理預期還快就有人接聽。
釐清了幾個問題:1️⃣腹膜透析患者,現行防疫措施,會有強制集中檢疫的處置嗎?☎️1922答:目前若情況不危急、症狀沒有轉趨嚴重的趨勢(呼吸衰竭或衰竭、臉、指甲、耳朵及嘴唇的顏色不正常且皮膚濕冷或急性意識改變),居隔條件允許下,應該就地居家照護即可。
2️⃣確認確診者7+7與接觸者適用3+4,個別的第0日認定。
☎️1922答:以我的案例來計算:以【確診者PCR採檢日】為起始日第0天,隔離起訖為5/15(日)-5/21(六)24:00。
若是3+4對象:在沒有轉為確診的前提下,都是以【與確診者最後一次接觸】為起始日第0天起算。
舉例來說,我5/13(五)從台北南下前,有跟太太一起出門,該日返家若未與同住雙親碰面,反而在5/14(六)開門與雙親接觸,則太太的居隔起迄為5/14(六)-5/16(一)、雙親的居隔起迄為5/15(日)-5/17(二)。
3️⃣若真的有轉中重症的趨勢,要如何有效求助。
☎️1922答:除了自行撥打119之外,還可以聯絡地方衛生局,協助安排後送,但後送的準則與作業細項,必須按隔離所屬地方政府的規定與安排,1922客服強調,以上回答只能以中央現行辦法做方向性的說明。
重點的問題問完,還順便請教了如何用健保快易通內連結到法傳通報系統。
天亮後按照自己的接觸史回報親密接觸者,當時的法傳系統,應該是自行回報的親密接觸者【身分證字號】與【最後接觸日】,作為3+4起訖時間依據,按實際情況填寫後,逐一告知通報對象他們必須配合3+4的起迄時間。
✅總結起來,趕在快篩陽當天火速前往PCR,是很非常正確的決定。
由於PCR結果在5/15(日)出爐,自己的7+7和太太的3+4都是,是以較早的日程起算,特別是太太3+4部分,只有隔離第3天耽誤到一個上班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身體症狀部分,體溫在這天已經穩定低於37度,雖然喉嚨沒有惡化到非常不適的程度,但咳嗽頻率顯著提高,過程中也都有較不易咳出的痰,以我的病程來說,上述兩項症狀最明顯且難纏。
由於預先安排的視訊門診在週一下午,所以手邊剛好只有普拿疼可以針對咽喉痛控制,其他能做的就是好好吃飯休息。
5/16(一)【電子隔離通知書】一早就收到【電子隔離通知書】發送系統簡訊連結,系統預設開啟密碼是確診者身分證後六碼。
雖然基於個資保護聲明,頁面說明該連結3日後會失效,如果有下載或是列印需求,要在收到訊息的3日內完成,但我後來有試過,連結到六月都還沒有失效。
******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四5/16(一)續【新冠視訊門診】這也是確診隔離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剛好就用電子隔離通知書向公司人事正式告假。
接著就是腹膜透析和新冠兩個門診分別在上午與下午,一整天就在一連串安排視訊看診的準備跟聯繫,後續與醫師視訊看診,以及聯絡領藥的細節中度過。
🩺新冠門診醫生最後開了三種藥給我,除了針對顯著症狀的止咳與化痰藥物外,最後一樣就是適用於透析患者的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當時抗病毒藥物確實只能在醫院領取,且因為這類型藥物都是緊急授權,所以領藥還得先簽署【病人治療同意書】,加上抗病毒藥物在【發病五日內】投藥較為有效。
因此不可能等解隔離才自己去領取,剛好同住家人次日即可外出,便委由家人攜帶所需證件依領藥編號到醫院指定地點領藥。
⚠️【定位飄移】相信大家都有看過類似的新聞,明明都沒有外出,卻收到離開居隔位置的警告簡訊。
在傍晚第一次收到,但就跟它內文呈現一般,除了單方面的恐嚇之外,好像也不需要特別做什麼事。
👮晚上就接到陌生來電,是所在隔離地分局派出所的員警,簡單說明就是國家機器透過警政系統,來看看我有沒有好好待在隔離位置。
在這裡必須向基層員警致敬,由於我隔離位置在四樓,本來員警只需要我開窗戶跟他揮揮手,證明我在家就好。
但無奈我房間隔著公區域的樓梯才能開窗,員警居然二話不說直接爬上四樓到我房門前確認。
試想每天都幾千、幾萬個人在確診,定位亂跑的人一定也不是少數,去看確診者在不在家,還要實際面對確診者,以上絕非警察原有的工作內容,更不用說在這過程中必須承擔的高風險。
但話說回來,我隔離期間也曾經有過和我家同樣路段門牌號碼的外縣市員警,打電話來確認我人在哪裡、這地址沒有四樓之類的問題。
這明顯是法傳系統或是跟警政、戶政系統勾稽時,部分地址資料不完整所致。
但至少向兩個打來確認所在位置的單位說明解釋後,我個隔離七天裡,還是收到超25封的警告簡訊,雖然後面也都沒有警察再來確認,但不免還是會讓人感到困擾。
5/17(二)💊【莫納皮拉韋】在家人的協助下拿到前一日門診的處方藥,止咳化痰藥是針對個人症狀,重點還是在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一人份藥物直接給一整罐40顆,每一人份的療程,參考疾管署的說明,每次服用800毫克(每顆膠囊200毫克,服用4顆),每日2次、連續服用5天,期間不能自行停藥,避免病毒清除率受影響。
⚠️由於國內現在常用兩款抗病毒藥物都只有緊急授權,所以醫生開藥前頗為謹慎,一方面有告知Molnupiravir臨床經驗有限,使用後還是有可能會發生先前使用時未曾通報的嚴重與非預期的不良事件外,同時也會確定患者自身的用藥意願,而不是領來放家裡當平安符的。
(待續…)【延伸資訊】居家照護注意事項,參考護師公會全聯會製作的懶人包:fb.com/7730624490344198(本文內容由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粉絲專頁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2022-06-02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當確診成常態…日常生活該做哪些準備?環境防疫6建議
COVID-19病毒從2019年底在武漢爆發開來,至今已進入第三年,某些科學家預測,新冠病毒並無消失跡象,能夠穿透身體抵抗力的各種變種病毒將持續出現,導致有些人不斷遭到感染,一個人染疫兩次甚至三次,都有可能。
而染疫的人在康復後也有後遺症等問題,「長新冠」後遺症可能達半年。
人們不可能一直封閉在家,當我們漸漸得與病毒共存時,《元氣網》以下整理日常生活該做的應變及調適,走向後疫情時代,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自我檢測家中常備快篩試劑,如有疑似症狀時,可先自我篩檢,再視情況就醫。
【延伸閱讀】>>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診療就醫健保署與衛福部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提供確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之康復者,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照護期限為6個月。
只要掛一次號,就能由跨科別醫師看診。
就醫流程就診醫院名單及科別全台現有104家醫院參與健保署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診整合醫療計畫,包括臺北區26間、北區18間、中區26間、南區14間、高屏區13間、東區7間。
>>參與醫院名單及科別常備品與藥物家庭一般備藥.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止瀉藥、電解質補充劑、葡萄糖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水分).體溫計、血氧計.維生素B、C等【注意】綜合感冒藥多為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的複方,需注意不要再重覆服用單一項目藥品。
【延伸閱讀】>>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輕中重症適用藥品詳細看兒童備藥止痛退燒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或是NSAID(Non-SteroidalAnti-InfammatoryDrg,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藥物。
.發燒超過38.5度時: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
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oral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
.發燒超過39度時:可使用VorenSupp(12.5mg)非炎栓劑:肛門塞劑,劑量為(體重/12.5)顆,如體重6公斤可用約0.5顆;可吞藥孩童則可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一顆500mg)(普拿疼:Paramol、Depyretin、Acetal、ARAN)劑量為體重/40顆,每四到六小時一次(例如20公斤,就20/40吃半顆),單次最大劑量為一顆,一天不多於五顆。
鼻塞、流鼻水症狀可使用Antihistmine(抗組織胺類藥物)包括:1.Cyprominsoln希普利敏液:第一代抗組織胺,比較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一天3至4次。
2.Peace鼻福:第一抗組織胺+交感神經奮劑,對鼻塞很有效,建議短期用,不要超過七天,避免停藥後產生彈鼻炎。
劑量為體重x0.25cc,一天3次。
3.CetirizineSoln勝克敏液: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最多不超過10c.c,一天1至2次。
30公斤以上大小孩方面:1.Xyzal驅異樂:6到11歲,睡前0.5顆,12歲以上睡前1顆。
2.Allegra艾來、Denosin停敏:6到11歲,一次0.5顆,一天兩次;12歲以上,一次一顆,一天兩次。
咳嗽化痰咳嗽藥部分,許書華提醒必須小心使用,小孩勿用如甘草止咳水等麻醉性鎮咳劑,可使用含ButamirateCitrate成分的Mirate米瑞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5c.c,一天三次。
化痰可使用含AmbroxolHCI(氨溴索)成分的Soltanliquid舒痰,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c.c,一天三次。
【注意1】許書華醫師強調不鼓勵自己拿藥不看醫師,但非常時間以上症狀輔助藥物僅供參考,請記得在有藥師諮詢的藥局購買。
【注意2】兒童用藥不是成人縮小版,劑量需依照體重或年齡精算,且應優先使用易於依照年齡或體重進行劑量調整的「兒童專用製劑」。
購買藥物注意事項1、必須到藥局購買,且有藥師詢2、有些藥物需要醫師處方箋,可以詢問藥師3、有症狀的時候依照症狀投藥4、以上所列藥名為熟悉的藥物,可以選擇相似藥物(記得選大廠牌)5、有危險徵兆別等待,立刻聯络就醫(可參考之前貼文)6、成人處方小朋友不適用(>18歲可,
2022-06-02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居隔「輕症→重症徵兆」曝!鬥雞眼、頭痛、嘔吐要警覺
近期由於政策的推動,在視訊門診中診療了許多COVID-19快篩陽性的輕症患者,其中大多數都是咽喉疼痛、嚴重咳嗽、聲音沙啞,當然還是有發燒、鼻塞等其他上呼吸道症狀為主。
其實跟之前熱銷的基本藥品項目很雷同。
快篩陽輕症時,應準備哪些藥物備用比較好?還是會建議大家準備消炎止痛藥、止咳化痰藥、流鼻水鼻塞的抗組織胺類藥物。
額外也建議可以使用一些局部噴劑,像是咽喉的殺菌消炎或止痛消炎類噴劑及口含錠,可以幫助劇痛的患者能有很好的緩解效果,避免疼痛去影響吞嚥進食,造成恢復力的下降。
另外劇咳不止的患者,也能跟醫師討論這個部分,適時加入一些支氣管擴張的口服藥或是短效吸入劑,也能使得咳嗽更能緩解。
而面對嚴重的鼻塞,如果口服藥對患者仍不夠有效,還是可以優先使用類固醇或是抗組織胺鼻噴劑來協助。
實在非常嚴重的,甚至可以使用俗稱縮鼻劑的噴劑來解除鼻塞現象,但是還是要注意的是,縮鼻劑連續使用不要超過7天,一天之內也盡量在控制在3次左右,避免後續的反彈性鼻塞症狀。
大人和小孩的用藥,類型差不多,但是主要在劑量的不同,需要醫師根據小孩的狀況來做建議使用。
另外,小孩的止咳藥水使用上,必須要避免使用含有可待因或是鴉片類鎮咳藥物的藥水,因為可能會對小孩有一些呼吸或是成癮性的問題。
輕症在家休養時,應注意哪些作息與營養補充,有助於恢復較快?作息上還是建議盡量規律為主,但如果身體比較疲倦,可以多睡一點沒關係,但建議是提早入睡,然後睡到自然醒過來;比較不好的是熬夜晚睡又晚起,紊亂的生理時鐘,對恢復健康只是有害無益。
三餐盡量也是正常規律,如果食慾很好可以多吃一些,食慾不好就少量多餐,補足身體的能量和水分供應。
一般來說,大部分人的飲食都是熱量過高,營養不均。
在生病的當下建議作適度的調整,盡量均衡飲食並攝取好吸收的食物,像是清淡的米粥。
至於限制上也不會很多,因為患者多半會有喉嚨痛的症狀,要盡量挑選溫涼、軟質、清淡口味的食物為主。
患者也可以同時服用一些營養補充品,像是電解質、鋅、維他命B群或是維他命C等,可以幫助身體進一步恢復的更快一些。
輕症轉重症可能會有哪些徵兆?長輩、孩子身體狀況應注意哪些變化?對於快篩陽性的輕症長輩,除了一般的上呼吸道症狀之外,還是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呼吸型態、心跳、血壓和血氧以及意識的變化狀況。
如果有出現呼吸急促、心跳過快的心悸感、血壓異常上升大於160mmHg、血氧降低或是意識出現模糊的狀況,都是有可能轉成重症的情形,需要進一步密切注意,甚至是送醫。
小朋友有時比長輩更不會表達自己的不適,當家中兒童快篩陽性或是有相關症狀時,父母或照顧者都需要更加注意一些細節。
大多數的兒童受到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後,僅有輕微的不適,症狀以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鼻塞為主。
在輕症轉重症之前,孩子體溫可能會超過41°C,即使退燒了仍持續昏睡缺乏活動力,反覆頭痛與嘔吐,甚至出現肢體不聽使喚的抽搐、走路不穩、胡言亂語等現象。
而當孩子因病毒而產生腦病變時,更有可能出現不自主的眼球動作,例如:眼球固定偏向一側、眼球亂轉、鬥雞眼、眼睛上吊等狀況。
臨床上觀察到幼童發燒的時間約為48-72小時。
倘若高燒超過72小時且依然沒有退燒的跡象,也提高警覺!對孩子而言,感染新冠病毒後最難受的時間,大致會是開始發燒的頭兩到三天,務必少量多次的補充水分。
而當家中的幼童或長輩因為喉嚨痛而導致食慾下降時,可以採行少量多餐的策略,建議選擇軟質、好入口且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豆腐、蒸蛋、魚肉(記得要挑除魚刺)等。
主食的部分,則可以考慮熬煮過的粥品,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倘若孩子或長輩的食慾沒有因為喉嚨疼痛而受到影響,那麼,依照平日的飲食習慣準備食物即可,也可以採用蒸煮的方式烹調食材,避開口味過重的調味,減少對喉頭的刺激以及吞嚥時的不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 延伸閱讀:·居隔如何避免家庭傳播?重症醫列「清消SOP」:5物品別漏掉·乾咳、喉嚨痛...是新冠or感冒?醫揪「痰液顏色」:出現這色小心了
2022-05-28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乾咳、喉嚨痛...是新冠or感冒?醫揪「痰液顏色」:出現這色小心了
目前新冠肺炎在台灣的確診越來越多,不過還好我們已經有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以藉為參考。
依據外國的經驗來看,住院率、重症率確實有下降,而初期症狀通常有咳嗽、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流鼻涕、鼻塞、頭痛、疲倦、頭暈。
同時,國外研究顯示Omicron病毒對肺部的侵略性較低,會是以上呼吸道的影響為主,肺部的症狀會比較少一些。
這幾天,除了有網紅確診後發生的喉嚨劇痛,也有不少患者在討論也相當常見的咳嗽症狀。
那麼,新冠肺炎的咳嗽和一般的感冒有甚麼不一樣嗎?感冒與新冠咳嗽怎麼分? 乾咳、乾痛要當心?理論上來說,兩者應該很難用咳嗽的型態去做區分。
不過,當侵襲的部位比較偏上呼吸道,又容易是在咽喉部發炎而有相應的輕微脫水現象,患者的確會比較有乾咳及乾痛的感覺。
但這個不能拿來做為兩者之間的區別,最好還是用接觸史以及快篩來做一個分辨會比較好。
患者除了乾咳之外,也有的人是同時伴有黏稠的痰液。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咳痰的時候,要注意痰液的顏色,一般透明或是偏白的顏色比較沒有關係,如果出現深黃色或是黃綠色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是否合併細菌感染。
另外,咳嗽或咳痰的時候,都不要過度用力,避免引起黏膜破裂而有痰液血絲的現象。
至於到底要不要咳痰呢?其實除非是嚴重到堵塞呼吸道的膿痰,一般少量的痰其實吞下去由腸胃道消化是沒有關係的。
不過有症狀時,可以服用一些止咳化痰藥物,讓身體更舒服,也能好好休息來恢復免疫力。
哪些症狀出現、出現多久應該盡快作居家快篩或是就醫呢?以目前台灣確診率攀升的狀況來看,如果已經有呼吸道症狀或是任何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其實就可以先在家中自行快篩,不過快篩時,建議讓採檢棒盡量深入鼻子,可以減低偽陰性。
萬一出現快篩陽性的話,也不要過度驚慌,畢竟99.7%以上屬於輕症及無症狀。
除非您是屬於高風險族群(80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癌症化療中、洗腎患者或是其他免疫力低下的族群),那就要多加注意您的血氧、血壓及體溫還有症狀的變化。
如果有出現,呼吸急促、胸悶胸痛、意識變化等症狀時,請一定要前往醫院急診尋求協助。
確診者在家照護時,需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血氧濃度如果不到90%,心跳超過每分鐘120下、血壓也超過150mmHg以上,及體溫持續高燒超過39度,都是需要特別小心的情形。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加上嚴重身體不適,還是建議送醫院。
但是可以嘗試先服用退燒藥、大量喝水甚至是呼吸一些高濃度的氧氣,也許這些措施會讓你比較舒服一些。
面對疫情,大家毋須過度恐慌,平日作好各種基本防疫準備,並提升自我的免疫力,讓自己和家人可以更好地度過這一段比較動盪的時刻。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 延伸閱讀:·確診鼻塞用薄荷棒、薄荷鼻吸劑有效嗎?醫揪「1NG動作」恐致鼻損傷·確診咳嗽、喉嚨乾痛如何潤喉?專家授「舒緩妙招」:3情況吃喉糖小心反效果
2022-05-24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口服藥Paxlovid禁忌多清冠一號能否並用醫師解答
COVID-19口服藥開立速度加快,尤其輝瑞口服藥的藥物交互作用多,民眾用藥問題百百種,像是能不能和清冠一號並用、可否同時吃普拿疼、忘了吃藥需要補吃,醫師一次解答。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峻,高風險族群染疫後若及早使用口服抗病毒藥,可望降低重症、死亡風險。
目前國內共有2款口服抗病毒藥物,分別是輝瑞的「倍拉維」(Paxlovid)以及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隨口服藥開立速度加快,各種用藥問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日前舉辦「高風險病人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與處置」研討會,邀專家解答。
台大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盛望徽表示,根據3期臨床試驗結果,輝瑞口服藥約可減少90%死亡及住院風險,也能用於孕婦,但藥物交互作用多,肝腎功能太差的患者也不適合使用;莫納皮拉韋雖然只能減少30%重症死亡風險,但幾乎沒有藥物交互作用,肝腎功能不全、管灌患者也能用藥。
輝瑞口服藥為何和這麼多藥品有交互作用,與這款藥品的作用機轉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盛望徽解釋,輝瑞口服藥是一種複方治療的口服藥物,簡單來說就是每次要吞2種藥,其中一顆藥能夠讓病毒進入細胞後,無法有效複製;另一顆藥則可減緩藥物代謝,延長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但必須在發病5天內使用才有效。
盛望徽說,正因很多慢性病用藥如抗心律不整藥物、三高藥物、抗癲癇藥物等,都是經由同樣的機轉代謝,一旦合併使用,恐使讓其他藥品濃度過高,造成不良反應。
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指出,輝瑞口服藥臨床試驗報告顯示,約有6%患者出現味覺異常、感受到苦味的副作用,腹瀉3%、高血壓1%、肌肉痠痛1%,但國內患者的副作用則以腹瀉、疲倦、頭暈、高血壓為主。
他解釋,輝瑞口服藥確實可能導致輕微腹瀉,但國內觀察,腹瀉狀況較明顯的患者大多都合併使用清冠一號;高血壓症狀則是因許多患者擔心藥物交互作用,擅自把原本使用的高血壓藥通通停掉所致;至於疲倦、頭暈,則可能是染疫後引發的症狀,無法完全判定是否和用藥有關。
輝瑞口服藥究竟能不能和清冠一號並用,是民眾詢問度最高的問題之一。
答案是「不適合」,楊家瑞說,清冠一號當中有含有黃芩成分,會抑制肝臟、腸道中的酵素代謝,導致輝瑞口服藥的部分藥品濃度過高,而輝瑞口服藥也會使清冠一號藥品濃度再加成,除了增加不良反應風險,民眾也可能也因清冠一號藥性較寒而出現比較嚴重的腹瀉症狀,中藥當中的「普濟消毒飲」、「定喘湯」也不適合並用。
他說,普拿疼、止咳化痰藥等症狀緩解藥物可以和輝瑞口服藥並用,但部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用藥,可能和輝瑞口服藥產生交互作用,可以透過調整劑量、調整用藥時間來避免,但務必先和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停藥,以免影響原有疾病,甚至可能出現反彈症狀,反而更不舒服。
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曾裝過心臟血管支架或最近曾心肌梗塞的患者,大多都會使用阿斯匹靈,楊家瑞指出,阿斯匹靈和輝瑞口服藥並無交互作用,如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藥物則建議和專科醫師討論。
另外,萬一忘了吃藥該怎麼辦。
楊家瑞建議,超過原本用藥時間的8小時內都可立刻補吃,超過8時則等到下一個用藥時間再吃,但切記就算少吃一次,每次還是吃原本的劑量即可,千萬不要一次吃雙倍的份量。
楊家瑞也提醒,具生育能力的女性使用莫納皮拉韋時,建議服用期間、服用最後1劑4天內要避孕,男性則建議在服用最後1劑之後的3個月內,都要做好避孕。
2022-05-22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
收到密切接觸通知,整天緊張兮兮;篩檢結果出現兩條線,嚇到不知所措。
偏偏諮詢電話都打不通……不管此刻你是不是確診者,在大疫蔓延之下,從生理到心理都要做好各種準備,迎戰隨時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
Q:哪些症狀是病情可能惡化的徵兆?●出現四項警示徵兆、孩童發燒超過48小時或超過39度,建議盡速送醫。
國內預估五月下旬將達疫情高峰,這波疫情流行以Omicron變異株為主,雖症狀較輕微,但也有重症風險,醫師建議,民眾若成為確診者,要注意四個常見症狀及四項警示徵兆變化。
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確診Omicron四大症狀包括:喉嚨痛、流鼻水/鼻塞、咳嗽、發燒。
另外警示徵兆包括: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抽搐、皮膚/嘴唇/指甲床發青等。
若症狀進展到警示徵兆,盡快聯繫1922、衛生局、撥打119或自行送醫。
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副主任謝嘉娟表示,若確診者症狀嚴重,例如咳到很喘、呼吸短促、次數過快等,擔心會出現肺炎;若意識不清、癲癇發作,或是心跳過速,胸悶、胸痛且血氧較低,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建議盡快送醫治療。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孩童確診若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出現呼吸喘、急促,或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或頭痛、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建議應掛急診。
Q:使用血氧機偵測,應注意哪些狀況?●使用前注意四肢末梢循環,若手腳冰冷將難以偵測。
民眾家中可預備血氧機掌握血氧濃度,謝嘉娟提醒,使用血氧機前需注意確診者四肢末梢循環,若手腳冰冷會導致血氧機難以偵測。
另外,女性指甲油也須卸除,否則將影響偵測。
若血氧濃度低於94%,而皮膚、嘴唇顏色異常或指甲發青,都可能是缺氧狀況。
Q:若不符抗病毒藥物使用資格,可自備哪些藥物?●退燒止痛藥、抗組織胺、止咳藥、喉片、口腔止痛噴劑、化痰藥。
居家照護民眾若不符合抗病毒藥物使用資格,謝嘉娟建議,可自備退燒止痛藥、抗組織胺及止咳藥。
若擔心喉嚨劇痛難耐,可準備喉片或喉糖、口腔止痛噴劑等,在進食前15分鐘先使用喉嚨噴劑,緩解疼痛後較容易進食。
若民眾本身有慢性疾病,藥品也要事先準備充足,避免用罄。
部分民眾有氣喘,若合併確診新冠肺炎,較容易呼吸喘、生膿痰。
謝嘉娟建議,可準備止咳化痰藥、支氣管擴張劑、氣喘緊急使用的吸劑等。
近日NAC化痰藥受到民眾關注,她指出,部分確診者會有濃痰,需要使用化痰藥,但只要能夠化痰的藥都可以,並非一定要選NAC。
Q:確診者的三餐飲食建議?怎麼吃、好得快?●多補充維生素C食物抗發炎,提升免疫力;喉嚨痛喝冷開水,別喝冰水或含糖飲料。
陳宥達建議,確診者可多補充維生素C,可抗氧化、抗發炎,提升免疫力,預防上呼吸道疾病,像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
謝嘉娟指出,民眾也可吃蘋果、水梨等補充維生素C,不建議吃瓜類,避免咳嗽加劇。
另外,可吃軟質食物較好下嚥,像是蒸蛋、白煮蛋、豆腐、橄欖油或苦茶油等。
謝嘉娟建議,確診者可時常喝水,保持口腔黏膜濕潤度,喉嚨痛建議可喝冷開水,不要喝冰水或含糖飲料。
免疫力低下時,應避免生菜、生魚片等生食,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炸、烤、煎等料理方式,建議改水煮、清蒸。
另外,也建議確診者多運動,增加血液循環,包括有氧運動、居家運動、打太極或甩手功等,避免熬夜、久坐。
Q:如何避免傳染給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家人?●10天解隔離傳染力雖低,但同住家人仍有20%到60%的染疫風險。
雖然Omicron最新文獻資料顯示,10天解隔離傳染力趨近於零,但與確診者同住的家人,仍有20%到60%的染疫風險。
陳宥達表示,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仍要做好一人一室、保持室內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不可共食、戴口罩等,也要注意環境清消,用當天泡製的漂白水,在使用浴室前後消毒,垃圾建議以雙層袋包裝,靜置三天後處理。
日前居家隔離「0+7」新制上路,確診者同住家人施打3劑可免隔離。
陳宥達提醒,因家中仍有確診者,同住家人還是要做好防疫措施,也建議同住家人可以陪確診者視訊,提供一些娛樂,如雜誌、書、電腦、網路等。
確診者只要掌握四大重點,包括:居家備藥不可少、防疫清消要做好、營養均衡別忘掉、心情放鬆更快好,就可盡快康復恢復正常生活。
2022-05-20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雖然早已達到人數上限5千人,但確診者愈來愈多,這些日子裡,社群裡的群友們依舊熱絡交流。
在每天數不盡的聊天訊息裡,喉嚨症狀方面的相關討論最多,《元氣網》也整理關於輕症確診喉嚨不適該如何緩解,在確診者、醫師、護理師…等眾多建議中都提到,「多喝水」是最必須及有效的方式。
輕症確診有哪些症狀,之前整理在「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確診過來人提到的居家照護感染者,最常見十大症狀有:1.喉嚨痛、乾癢2.咳嗽、有痰、聲音沙啞3.頭痛、肌肉痠痛4.鼻塞、流鼻水5.腹瀉、腹痛6.發燒7.心悸、胸悶8.皮膚紅疹、蕁麻疹9.會喘、呼吸困難10.心情鬱悶【延伸閱讀】>>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而在這些日子裡,社群裡的群友們依舊熱絡交流,在每天數不盡的聊天訊息裡,我們試著搜尋一些關鍵字找出大家最關心的重點,關於症狀的部份,輕症確診者在喉嚨方面的相關討論最多,其次為發燒,再者就是咳嗽與痰的問題了。
(以下數字為關鍵字搜尋數:以5/17、5/18的群友討論內容為計算標的).喉嚨:1000.喉嚨痛:463.發燒:797.痰:581.咳嗽:587.鼻塞:235.頭痛:218.喘:216.胸悶:200.拉肚子:158.腹瀉:63.流鼻水:80魏崢分享:多喝水、吃滑潤食物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也是Omicron輕症確診者,喉嚨疼得連喝水都不能。
他分享身經驗指出,要有足夠水份才能化痰,或是吃比較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例如木瓜牛奶、豆花,喉嚨嚴重發炎者使用Celebrex、Brownmixture則可以止咳化痰。
【延伸閱讀】>>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群友分享:喝水、吃冰、枇朳膏社群裡最被推薦的自療方法就是多喝水,有確診者大推說,對應喉嚨痛一定要「多喝水,一定要喝很大量,我後來痛到喝不了水很後悔」。
有些人則苦於嘴破,過來人建議多吃維他命B或C,也可用蜂膠。
也有病友分享說,吃冰對喉嚨痛有緩解奇效。
至於咳嗽解方,中西化痰藥都有人推薦,也有人說傳統中藥枇朳膏有用,「一天三次,也比較舒暢」。
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也指出,喉嚨痛到無法吞嚥或有口腔潰瘍,可用鼻噴劑局部止痛、緩解喉嚨不適,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不過居家常備用來舒緩喉嚨痛的枇杷膏,則要注意避免泡給周歲內的寶寶飲用。
營養師飲食建議咳嗽或喉嚨痛,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建議補充維生素A跟D來強化黏膜健康,木瓜牛奶、紅蘿蔔牛奶、鮭魚等都是很適合的食物選擇。
❶維生素A:強化黏膜健康,幫助提升免疫功能。
食物選擇:木瓜牛奶、紅蘿蔔牛奶、芒果奶昔、番茄炒蛋、番茄濃湯、南瓜濃湯、百香果優格、香瓜、紅肉李、地瓜。
❷維生素D:提供連接呼吸道細胞間緊密相連區域的營養,保護呼吸道。
食物選擇:鮭魚、蛋黃、乾香菇、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建議可在窗邊曬太陽補充。
喉嚨痛8大緩解良方此外,外媒《healthline》也針對常見的喉嚨痛症狀做解析,指出喉嚨痛可能是COVID-19的早期症狀,在30歲以下的人中更常見。
報導最後也提出以下幾個緩解的方法:1.多喝水以保持水分。
2.溫熱的茶湯,如肉湯或蜂蜜茶,可能有助於緩解喉嚨刺激和疼痛。
3.嘗試用鹽水漱口,以幫助減輕喉嚨痛。
4.吃潤喉糖或硬糖:通過刺激唾液分泌來幫助保持喉嚨濕潤。
5.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中的水分。
6.熱水淋浴也可能有助於緩解喉嚨發炎。
7.多休息:幫助身體的免疫系統抵抗感染。
8.考慮使用非處方藥來緩解疼痛。
參考資料:.《healthline》: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ore-throat-coronavirus.《prevention》:https://www.prevention.com/health/a20500381/sore-throat-remedies/
2022-05-20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隔輕症吃止咳化痰藥、腸胃藥緩解不適…藥師提醒常備藥有這些副作用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其中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占大多數,也都照指揮中心指示在家裡進行居家照護,進而維持充足的醫療量能。
在此同時藥師公會也建議民眾可以準備一些家庭常備藥物如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腸胃藥等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購買這些藥物還是需要藥師進行用藥衛教與提醒才能安全正確使用,下表為這些藥物需要叮嚀與衛教民眾的注意事項。
除了這些常備藥物之外,民眾平日若有服用保健食品或維生素補充品等也應依照建議用法用量標示來使用,切勿過量以避免造成身體的負擔。
最後在這疫情嚴峻的期間,仍然要鼓勵民眾接種完整疫苗,勤洗手以及保持好社交距離,若服藥後仍有任何身體不適,也應盡快就醫,勿拖延病情惡化。
常備藥使用品注意事項(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60期、藥師劉俊良授權刊載。
>>原文連結)
2022-05-17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
國內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傳出感染Omicron輕症,喉嚨疼得連喝水都不能。
魏崢心中所念仍是病患,簡訊中分享個人三大經驗,要有足夠水份才能化痰,或是吃比較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例如木瓜牛奶、豆花,退燒止痛首用Depyritin,喉嚨嚴重發炎者使用Celebrex、Brownmixture則可以止咳化痰。
其中Depyritin得百立寧是退燒止痛藥物、Celebrex希樂葆屬於非固醇類抗發炎劑、Brownmixture則是常見的甘草止咳水。
其中處方藥仍要經過醫師開立處方,民眾不應自行使用。
簡訊中提及,「因為omicron病毒非常容易傳染,最近員工很多染疫,我也不例外,雖然多是輕症,但有時候也非常不舒服。
生病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三大重點是:1.水分供應充足,2.藥物使用無虞,3.充分的營養補充。
」簡訊中說明,以上三點「說起來容易,做到就有些困難了。
這次感染比較特殊的症狀是喉嚨發炎,痛到連喝水都不行,在此提供一些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1.比較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木瓜牛奶(少糖)、原味優格、豆花、布丁、蒸蛋(不要太鹹)、白煮蛋蛋白、橄欖油或苦茶油等。
水分要充分補充才能化痰,清水容易嗆到的話,可以木瓜牛奶或豆花代替,吞服藥物時亦然。
2.藥物:退燒止痛首用普拿疼(本院名稱depyritin),每天不要超過五顆,但它不具消炎作用,因此對喉嚨嚴重發炎者,celebrex的效果可能更好,但每天不要超過兩顆。
Brownmixture則可以止咳化痰。
若有自己無法處理的狀況,尤其是有呼吸困難的情形,請馬上來掛急診。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地渡過這次的疫情。
」木瓜不只能生吃,還可入菜,怎麼吃比較營養?【以下內容出自2014-09-23元氣周報】肉色橙紅的熟木瓜,維生素A、C含量豐富,還有不少B群。
以維生素C為例,為柚子的兩倍,幾乎是蘋果的五倍,因維生素B、C遇熱易被破壞,建議生食較佳。
除了直接食用,與低脂奶打成木瓜牛奶,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煮熟後與含油脂食物一塊食用,效果最好。
β胡蘿蔔素是天然抗氧化劑,有助防癌、抗老化。
不過,只要餐後食用,也有助β胡蘿蔔素吸收。
尚未成熟的青木瓜則可入菜,屬於高纖、低熱量食材。
但無法直接食用,須與肉類燉煮,或做成涼拌菜。
2022-05-16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居家隔離大補帖/居隔再鬆綁!「快篩陽即確診」擬擴及全民
輕症確診者愈來愈多,許多縣市已啟動居家照護,確診者及同住家人在符合條件下,即可在家進行隔離。
但隔離在家需準備那些東西?居家隔離產生的垃圾照平常方式處理嗎?臨時不舒服要就醫怎麼辦?《元氣網》為網友整理「輕症居家隔離大補帖」,如果你不小心確診了,或身邊的人確診了,臨時被通知要居家隔離,大補帖幫你做好萬全準備。
【更新時間:2022/05/23】【症狀篇】|【快篩使用】|【居隔及解隔】|【居隔必備物品checklist】|【居隔生活照護篇】|【確診者經驗談】|【免疫力篇】|【疫苗與藥物】|【雲端支援及防疫資訊】|【居家免費Live課程】|【症狀篇】Omicron有哪些症狀?過來人真實經驗告訴你新冠新病例數每日暴增中,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立即成為確診和居家隔離者支持取暖的熱門社群,至今已有超過三千位朋友在此互相打氣、交換經驗和訊息,自動產生學長姊制提供解答,成為Omicron肆虐下的大規模病友暖心支持團體。
>>【看詳細】疫情累計5童腦炎重症八大前驅症狀要注意Omicron在成人造成的症狀比Delta輕,重症及死亡的比率都比較低,但是感染人數暴增,總住院人數有增無減,且在兒童的確診個案數以及住院的個案中新冠病毒陽性的比例是大幅上升,代表Omicron相較於Delta或更早期其他的病毒株,更容易傳染給兒童。
>>【看詳細】【快篩使用】公費及自費快篩試劑取得管道>>販售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之健保特約藥局與衛生所名單>>可購買快篩試劑機構快速查詢>>公費快篩試劑【全台619家診所完整名單】>>自費快篩試劑【食藥署核准專案製造快篩試劑名單】唾液快篩開賣!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鼻腔快篩會讓受測者較為不適,尤其孩童更難以採檢,只是唾液快篩在準確度上稍低。
以下《元氣網》針對唾液快篩與鼻腔快篩在使用方式、準確度、優缺點等方面做比較,提供大眾另一種自我篩檢的選擇。
>>【看詳細】「快篩陽即確診」擬擴及全民原鄉離島先納入指揮中心放寬新冠肺炎病例定義,針對居家隔離、自主防疫、檢疫者採用快篩陽性檢測陽性,並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三類人染疫風險高,確診相對沒有疑義。
>>【看詳細】快篩結果陽性怎麼辦?詳細通報流程【居隔及解隔條件】蘇貞昌:確診同住家人打滿三劑疫苗擬免居隔為兼顧經濟、並使民眾早日回到正常生活,政府持續放寬防疫措施,力求集中醫療資源照顧中重症與高風險族群,也讓接種三劑疫苗者得免居隔的措施,擴及適用到確診者的同住家人>>【看詳細】職場學校出現確診者可依「3原則」恢復職場運作指揮中心宣布5月8日起,密切接觸者匡列取消「職場同事」及「學校同學老師」等,針對這一類對象不會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而是要求各機關、機構單位出現確診個案時,依其「持續營運計畫」採取「自主應變措施」,讓民眾可以正常工作。
若單位中出現確診者,其餘民眾依三大原則進行風險評估,包含是否為在適當防護下曾於24小時內15分鐘接觸,被視為「高感染風險者」、有無症狀、是否已完成新冠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
>>【看詳細】居家隔離、自我健康管理,有什麼不同?【居隔必備物品checklist】居家照護6項藥品你準備好了嗎?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疫情期間社區藥局除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外,疫情期間,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體溫計、血氧計和維生素B、C等都是家中常備藥品品項。
>>【看詳細】居家隔離4大類物品清單本土確診案例急速增加,新北市已優先啟動輕症居家照護。
在可能居家隔離前,請檢查以下居隔所需的四大類物品清單。
>>【看詳細】【居隔生活照護篇】居家隔離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以下症狀時,請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看詳細】居家照護期間如何就醫?陳時中表示,考量本土疫情升溫,為確保民眾於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或確定病例於居家照護期間,若有相關醫療需求必須往返醫療機構時,可以及時前往,因此放寬相關規定。
>>【看詳細】羅一鈞:口服藥物有風險因子才需開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很多確診者以為都要用抗病毒藥物,65歲以上發病五天內輕到中度症狀,沒有用氧氣治療可以使用,但未滿65歲者,需要具有以下13個特別的重症風險因子之一,才有符合開藥的條件,否則不需要開立藥物。
>>【看詳細】清冠一號全台大缺貨這裡看得到全國診所庫存數量「充足的口服藥物是達到與病中醫師公會秘書長蔡三郎指出,居家隔離、確診或高風險民眾,可透過22縣市公會名單,電話詢問如何進行線上中醫診療,並可媒合1千多家《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進行線上掛號看診,或者《衛生局指定之一般視訊診療中醫診所》,進行看診或開立清冠一號服用。
>>【看詳細】居隔期間產生的一般垃圾怎麼處理?居家隔離/檢疫期間,民眾不得自行外出丟垃圾。
所產出之垃圾(含使用過的口罩等)均先妥善收集,暫時貯存於家中,並依下列方式處理:(1)居家隔離/檢疫期間若有丟棄需求,因民眾可能成為COVID-19的感染者,故採感染性廢棄物的標準處理,須先向當地環保局連繫。
(2)於居家隔離/檢疫結束後,因民眾已排除為COVID-19疑似感染者,居家隔離/檢疫期間產出而未丟棄的垃圾,可依一般廢棄物處理。
>>【看詳細】【確診者經驗談】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元氣網在保護當事人個資等前提下,將嘗試把群裡可供新進居隔確診者的訊息,陸續依主題不同做一整理,希望在這個專欄裡,幫大家記下無數滿是善意的抗疫經驗,及許多可能難再重現的生命重要片段。
雖然數千人彼此不相識,但或能藉此讓過來人幫助未來人,並留下另類的台灣抗疫日記。
>>【看詳細】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確診後,才發現通知確診的相關行政系統幾乎癱瘓,深刻感受是惡夢的開始。
」帶著沙啞的嗓音訴說著確診的故事,她是卅多歲的小咪(化名),在確診第6天接受採訪。
>>【看詳細】Omicron確診者經驗談:畏寒、發燒、頭痛等症狀如同加強版宿醉當Omicron崛起時,兩條線早晚要來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而已。
上周一,老婆開始有感冒症狀,雖然快篩結果是「陰性」,但隨著症狀愈來愈嚴重,當時深覺恐難倖免;果然,周三再次檢驗,萬惡的第二條線就浮現了。
而我則是僥倖地仍只有一線。
根據澳洲政府規定,我們必須自主上報陽性檢驗結果,接下來所有的家戶成員,也就是我們兩人都得自行居家隔離七天,不得外出;這不難,難的是我們仍得採取所有可能的彼此「隔離」措施,這就比不可能的任務還難。
>>【看詳細】【免疫力篇】避免感染新冠專家建議戒掉6個破壞免疫力的習慣預防新冠肺炎,除了繼續拚疫苗注射率,保持自身免疫系統強大,是對抗病毒、預防重症的關鍵之一。
專家提醒,有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削減免疫力,以下是六個要避免的問題。
>>【看詳細】輕症居隔在家怎麼吃?營養師建議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營養照護是戰勝病毒的重要癒後關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熱量、高蛋白、充足水分攝取」,這飲食3關鍵將有助新冠確診者康復。
>>【看詳細】【疫苗與藥物】清冠一號缺貨怎麼辦?中醫提供另外三種防疫替代選項專家建議,台灣清冠一號已供不應求,建議民眾若想預防染疫,可請中醫師評估,依個人狀況開立傳統水煎劑,不需與確診者爭用清冠一號。
>>【看詳細】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關鍵!一表比較抗病毒藥物「輝瑞」、「默沙東」「充足的口服藥物是達到與病毒共存及減輕確診者恐慌的最重要解方,政府必須不惜代價使命必達。
」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多次強調,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的重要關鍵。
>>【看詳細】兒童打BNT或莫德納哪個副作用比較高?Q&A一次看懂常見疑問指揮中心已開放十二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然而許多家長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仍有疑慮。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顏廷聿及教授張鑾英針對家長常見問題提供詳盡解說,元氣網整理部分內容提供家長參考。
>>【看詳細】開放65歲以上打第4劑、免疫低下族群第5劑指揮中心宣布65歲以上長者可開放第四劑施打,但卻沒有列入醫護人員。
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4月14日統計,目前有60歲以上確診中重症是2位,65歲至69歲有5位,以65歲以上民眾發生中重率較嚴重、機會較高,經專家考量以65歲以上開放第四劑施打,免疫低下族群可追加至第五劑。
>>【看詳細】【雲端支援及防疫資訊】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防疫補償是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而確診者隔離治療,還有確診者在家裡居家照護,也不可申請防疫補償。
>>【看詳細】>>防疫補償辦法Q&AQA/防疫險理賠,沒居隔書要如何申請?一定要診斷證明書嗎?「沒有診斷證明沒辦法理賠,還在為這個傷腦筋」、「現在到底會不會再補發居隔書?沒有居隔書如何向公司請假、申請理賠?」「申請保險一定要診斷證明書嗎?隔離治療通知書、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醫師診斷證明書、健保快易通也可以嗎?」>>【看詳細】居家隔離各種問題找誰問?各縣市快篩查找、防疫單位電話統整本土病例連日來每日攀升,居家隔離人數大增,對快篩民眾也對居家照護的政策及各項問題仍多所疑問,如各縣市居隔問題能找誰、家用快篩哪裡買、社區篩檢站在哪…。
整理各縣市防疫資訊,幫助大家在最快時間找到自己所需的訊息。
>>【看詳細】防疫相關APP.健保快易通APP:可查詢公費疫苗接種記錄、申請數位健康證明。
>>【看詳細教學步驟】.健康益友APP:使用APP可透過網路系統直接看診、拿處方,並有藥師送藥到宅服務。
>>【GooglePlay下載】、【Appstore下載】.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便利民眾查詢並隨身保存疫苗證明,以備查驗之需。
>>【連結網址】.台灣社交距離App:透過開藍芽和產生隨機ID進行比對,在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人於一定範圍活動超過二分鐘內,就會收到相關接觸者的比對通知。
27日起已取消實聯制,以新版社交距離APP取代。
>>【GooglePlay下載】、【Appstore下載】.https://sms.1922.gov.tw/:查詢自己有沒有被疫調。
.「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被隔離不用慌,加入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分享照護經驗!>>【下載連結】【居家免費Live課程】不慌不忙Live課: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隔離者?讓專家從隔離情境告訴你如何預作準備!確診每日破千例,各縣市也已陸續啟動輕症居家照護,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邀請邀請各領域專家透過情境來告訴大家,立即登入了解如何為即將到來的輕症隔離預作準備!>>【立即登入3堂Live課】隔離在家的自主課:專家告訴你飲食、解壓、用藥安全居家處方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提供最貼近居家隔離生活的飲食、運動、解壓、用藥安全課程,如長期在家一定會遇到的肩頸痠痛問題、飲食如何舒緩身體的不適、無法外出的情緒調適方法,伴你度過居家隔離期!>>【登入看居家處方包】
2022-05-11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不同於過去兩年,目前主流病毒株Omicron傳播快速,使病例數節節上升,所幸輕症比率高,也因為如此,別以為確診距離自己很遠,建議大家以「我確診了」為前提,對於居家照護與隔離認真思考並沙盤推演,例如快篩陽性之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輕症在家如何安排生活、三餐,常備用藥及萬一要送醫的交通工具,若家中有小孩老人,更要事先思考設法,有備無患。
尤其一旦確診後,同住家人或室友也必須接受「3+4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大家一起都得隔離,有些事情若沒有事前準備好,到時候可能連在外幫忙跑腿的人都得時拜託。
元氣網收集「居隔怎麼伴」line社群五千位「學長姐」經驗,並訪問多位確診者,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提供超前部署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為群體免疫奉獻心力,也能平安順利。
【確診前】|【確診了】|【確診後續】【確診前】數位準備──超前部署排名第一位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於五月九日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出,國內走上病毒共存之路,確診數大量增加,居家照護是最好的選擇,但居家照護與隔離需要透過數位工具對外聯絡,甚至遠距看診,建議先盤點數位資源,準備遠距設備及相關APP:1.視訊看診等許多事項需要有數位能力的人操作,請事先找好可協助的人選。
2.準備相關軟硬體,如手機、電話、電腦、網路、視訊配備等。
3.可能會用到的APP:(1)健保快易通APP:可查詢PCR結果並填寫自主。
>>【看詳細教學步驟】(2)健康益友APP:可預約看診、拿處方,並有藥師送藥到宅服務。
>>【GooglePlay下載】、【Appstore下載】(3)「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被隔離不用慌,加入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分享照護經驗!>>【下載連結】我可以居家照護嗎?居家照護指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在家中療養,適用對象為未滿69歲、無血液透析(洗腎)、懷孕者,但65至69歲獨居者不適用。
5月7日為止的確診者,居家照護隔離天數是10天,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5月8日起居家照護隔離治療天數縮減為7天,相關規範如下:1.居家照護7天: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達7天,且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及症狀緩解,才可解除隔離治療,無須再做快篩或PCR。
2.自主健康管理7天:無症狀者不須快篩就可外出及正常生活,但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接觸不特定對象的公共場域,禁止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群聚型活動。
居家照護環境需要符合那些條件:1.以1人1室,且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如果同樣都是確診者,可以多人一室。
2.如果每次浴廁使用後均能適當清消,也可以在沒有獨立衛浴的個人專用房間隔離。
3.如果為了照顧需求,可與確診者同室,如家長照顧孩子,但確診者解隔後,必須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看詳細】常備用品:‧食物:家中有無足夠存糧?有人協助送餐?規畫三餐飲食取得方式‧藥物:常規服用的慢性藥物、醫師公會建議藥品: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和維生素B、C。
‧其他醫療相關:如口罩、體溫計、乾洗手液、血氧機(如家中有)、快篩試劑等。
‧日常生活用品:盥洗衣物、個人清潔用品、衛生紙等。
‧環境清潔用具:清潔劑、漂白水、75%酒精、抹布、垃圾袋等。
‧休閒娛樂用品:想看的書、追劇編號。
‧辦公用品:如果必須居家上班,請確認家中可以處理公務的相關物品是否齊備。
>>【看詳細】對外聯絡:1.事先找好特殊情況所需對外聯絡資訊、同住家人以外的緊急連絡人2.地方政府關懷服務中心或衛生單位窗口>>【看詳細】3.防疫計程車(待補,但我一直找不到)‧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申請方式:撥打台北市防疫專線(02)2375-3782‧新北市防疫計程車:申請方式:撥打新北市衛生局電話(02)2257-7155車資計算:按一般計程車跳表計算有症狀或居家隔離再快篩‧哪些情形需要快篩? >>【看詳細】‧專家傳授快篩時機 >>【看詳細】‧快篩購買地圖 >>【看詳細】【確診了】當兩條線終於出現:居家檢疫、自主防疫者:五月十二日起,若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不用再接受PCR篩檢。
可使用「健康益友」APP或連繫所轄衛生局安排,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並通報。
一般民眾:戴好口罩後盡速至鄰近的採檢院所進行進一步檢測,切記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快篩陽性怎麼辦?>>【看詳細】那裡可以接受PCR採檢?全國社區指定採檢院所,可查詢各地可採檢醫院和診所,可先電話詢問及預約。
>>【看詳細】目前可採檢地點包括社區篩檢站和各大醫院篩檢站,許多縣市陸續開放「車來速」篩檢站,提供快篩陽性的民眾預約後駕車前往篩檢。
許多醫院採取預約制,可先線上預約,但目前接受採檢的人太多,預約到的時間通常會比較久,據了解,可能要預約到的時間已是三天之後。
如果要比較快做到PCR,到醫院急診現場排隊可能是最快的方法,但也必須排隊,可能至少要排隊三小時以上。
重要注意事項:受檢時請一定要更新聯絡方法,方便聯絡根據新北市經驗,未收到疫調通知的三個常見原因:1.可能留存電話有誤2.自主回報系統更改資料3.自填疫調填錯如何得知結果?何時得知結果?公費篩檢不會主動通知結果,可在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進入「COVID-19病毒檢測結果」,確認篩檢報告。
由於案件數太多,採檢結果也需要等待。
但目前快篩陽性的確診率高,通常快篩結果為陽性,已可視為自己已經確診,開始採取相關措施。
PCR結果顯示確診了,我該做什麼?1.即使尚未得到結果,請視為自己確診,待在家中不要外出,透過醫院網站及健保健康存褶等候檢驗報告。
2.通知同住家人室友為「密切接觸者」,請他們準備進行3+4居家隔離,職場同事和有過接觸的朋友大部分已不再需要匡列,但建議可以主動告知,請他們多留意身體變化。
>>【看詳細】3.填寫「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5月1日「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上路,民眾PCR陽性後,需自行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連結方式包括,「健康存摺APP」或是疾管署發送「確診簡訊」。
通常Pcr陽性後的2至3天會收到。
1.手機簡訊/到醫院或採檢站採檢時,醫院會請採檢者留下手機號碼,留存後,PCR確認為陽性,資料就會藉由健保署傳到疾管署系統,疾管署利用手機用簡訊方式通知。
疫調系統網址為「https://bbs.cdc.gov.tw/」。
2.健康存摺APP/指揮中心將「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串接健保APP。
4日起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後,就可進入系統。
>>【看詳細】【確診後續】我收的到居隔書嗎?居隔書通常會在自主通報後2至3天會收到,成人是電子版,廿歲以下的紙本,上面會有隔離時間。
會有人打關懷電話給我,或提供關懷物資嗎?因為確診的人很多,地方政府基層人員忙不過來,可能會延遲而沒有收到,建議耐心守候,先好好休息,盡量減少不適,若有需要的文件,可等解隔之後再去申請;至於關懷包,如果自己已經有所準備,可把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2022-05-10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
雖然指揮中心已開放6-12歲孩童施打疫苗,但許多家長仍在觀望。
而本土確診也已突破5萬人,和過去二年不同的是,此波兒童也是疫情主要的流行族群,讓人不免擔憂若家中的孩子確診了怎麼辦?《元氣網》整理兒童染疫症狀、備藥、送醫及照護等注意事項一次看。
常見症狀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大醫院護理部暨醫學院護理學系合編的《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指出,12歲以下兒童,通常在感染到新冠肺炎後的前3-6天會出現以下症狀:.類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狀,主要是發燒、其次為咳嗽、鼻塞/流鼻涕與喉嚨症狀。
.其餘疲倦、頭痛、嗅覺喪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皮膚出現紅色斑疹及呼吸喘。
【注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判斷兒童患COVID-19嚴重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30次就是太快。
高達6成幼童都會發燒,但如果呼吸急促就可能是病症進入中度等級。
就醫警訊指揮中心公布的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如下:一、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3、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4、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二、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請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1、抽搐2、意識不佳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4、唇色發白或發紫5、血氧飽和度低於94%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在家照護或住院?.兒童若出現上述六大症狀,可打119或自行送醫。
.就算無症狀、輕症但嬰兒年齡未滿參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者,均收治於醫院。
家庭備藥輔大家醫科主治醫師許書華在個人粉專「許書華醫師陪妳寫日記」,整理緩解孩童症狀可準備的藥,給家長參考,讓孩子在確診當下,盡快有效緩解上呼吸道症狀。
止痛退燒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或是NSAID(Non-SteroidalAnti-InfammatoryDrg,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藥物。
.發燒超過38.5度時: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
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oral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
.發燒超過39度時:可使用VorenSupp(12.5mg)非炎栓劑:肛門塞劑,劑量為(體重/12.5)顆,如體重6公斤可用約0.5顆;可吞藥孩童則可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一顆500mg)(普拿疼:Paramol、Depyretin、Acetal、ARAN)劑量為體重/40顆,每四到六小時一次(例如20公斤,就20/40吃半顆),單次最大劑量為一顆,一天不多於五顆。
鼻塞、流鼻水症狀可使用Antihistmine(抗組織胺類藥物)包括:1.Cyprominsoln希普利敏液:第一代抗組織胺,比較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一天3至4次。
2.Peace鼻福:第一抗組織胺+交感神經奮劑,對鼻塞很有效,建議短期用,不要超過七天,避免停藥後產生彈鼻炎。
劑量為體重x0.25cc,一天3次。
3.CetirizineSoln勝克敏液: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最多不超過10c.c,一天1至2次。
30公斤以上大小孩方面:1.Xyzal驅異樂:6到11歲,睡前0.5顆,12歲以上睡前1顆。
2.Allegra艾來、Denosin停敏:6到11歲,一次0.5顆,一天兩次;12歲以上,一次一顆,一天兩次。
咳嗽化痰咳嗽藥部分,許書華提醒必須小心使用,小孩勿用如甘草止咳水等麻醉性鎮咳劑,可使用含ButamirateCitrate成分的Mirate米瑞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5c.c,一天三次。
化痰可使用含AmbroxolHCI(氨溴索)成分的Soltanliquid舒痰,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c.c,一天三次。
【注意1】許書華醫師強調不鼓勵自己拿藥不看醫師,但非常時間以上症狀輔助藥物僅供參考,請記得在有藥師諮詢的藥局購買。
【注意2】兒童用藥不是成人縮小版,劑量需依照體重或年齡精算,且應優先使用易於依照年齡或體重進行劑量調整的「兒童專用製劑」。
另外,藥師公會建議家庭六項備藥如下:.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止瀉藥、電解質補充劑、葡萄糖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水分).體溫計、血氧計.維生素B、C等【注意】綜合感冒藥多為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的複方,需注意不要再重覆服用單一項目藥品。
【延伸閱讀】>>可用大人的藥丸錠劑磨成粉、或剝一半給小孩吃嗎?小兒用藥的4大疑惑,藥師為你解答居家照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兒童居家照護需注意7項重點:監測體溫、計算每分鐘呼吸次數、觀察活力狀態、紀錄一天進食量、尿量。
另外也須觀察呼吸時有無胸凹陷像、注意膚色、純色以及檢查肢體是否冰冷,尤其是新生兒。
【延伸閱讀】>>家有確診兒能怎麼做?醫師推7項目紀錄防重症更多資訊●孩子確診,能領到防疫補償金嗎?●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早期辨識兒童COVID重症病患共識聲明●COVID-19:Managementinchildren
2022-04-21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防疫準備好了嗎?藥師提醒必須有的6藥品醫材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破2千例,輕症居家照護措施陸續推出。
藥師公會提醒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6種藥品醫材,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
消息一出,引起民眾搶購這些藥品醫材,許多藥品大熱銷,像乙醯胺酚解熱止痛藥、小兒退燒糖漿等都已售罄。
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疫情期間社區藥局除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外,疫情期間,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體溫計、血氧計和維生素B、C等都是家中常備藥品品項。
黃彥儒指出,Omicron常見的輕症症狀像一般感冒,如喉嚨痛、發燒、流鼻水。
其中,乙醯胺酚成分解熱止痛藥如常見的普拿疼等,可用於喉嚨痛、發燒、頭痛時,緩解陣痛;若出現流鼻水症狀,則可使用抗組織胺緩解;如果有咳嗽以及出現有顏色的痰液,建議先服用化痰藥水或是錠劑。
黃彥儒說,許多綜合感冒藥便是將上述三種藥品結合成複方販售,因此若有需要也可直接購買此類藥品。
不過,應諮詢藥局藥師,避免重複服用、劑量過多,反造成肝臟負擔。
除上呼吸道症狀外,有些新冠肺炎患者會伴隨腹瀉等症狀,因此可常備止瀉功能的腸胃藥,減緩症狀;而為避免腹瀉到脫水,也可適時補充電解質。
黃彥儒表示,「監控體溫和血氧」是輕症轉換成中、重症的重要指標,因此可常備體溫計、血氧計來監測生理數值和身體狀況;若無這些器材,也可觀察自身是否出現呼吸困難、喘,或是指甲、嘴唇發青的狀況,盡快送醫。
至於維生素B、C主要是增加抵抗力,好讓患者可透過免疫力戰勝病毒,且這兩種維生素為水溶性,較易代謝,比較不傷身,因此也可作為疫情期間常備保健藥物品項。
黃彥儒表示,購買常備藥品時可向藥師諮詢,了解藥品的服用劑量以及避免購買重複成分的藥品,也應針對不同的適用對象,如小朋友,選擇購買適合的劑量藥品。
另外,可以每個人可以購買3到5天份的數量,不要囤貨,避免藥物放到過期。
●更多防疫資訊請看「居家隔離大補帖」: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019/6232326
2022-04-20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被告知輕症確診時,需要居家照護時應該要怎麼辦?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破1500例,指揮中心宣布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措施;為維持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明訂65歲以下、無懷孕或無血液透析的輕症個案可居家照護。
【居家照護是什麼?】|【居家照護要準備什麼?】|【居家照護之醫療措施】|【解隔條件有哪些?】|【居家照護是什麼?】居家照護對象:確診者無症狀或輕症,年齡未滿69歲,且無懷孕或血液透析(洗腎)者。
除因必要之照護或被照護需求,確診者不得與69歲以上、懷孕或洗腎之未確診者同戶隔離。
居家照護天數:不一定,須符合「退燒至少一天、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或採檢日10天以上,自行以家用快篩陰性者」或「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才可解除隔離。
居家照護規定:境外移入個案•符合一人一戶條件,在宅檢疫期間或期滿前確診者,繼續在宅隔離。
若同住者有多名確診,或有必要之照護或被照護需求時,得多人一戶,其餘同戶內不得有未確診者。
•完成居家檢疫返家後確診者,得適用本土個案之居家環境條件。
•其餘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原則不適用居家照護。
本土個案•一人一室(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得多人一室。
若每次浴廁使用後,均能適當清消,則可於無獨立衛浴房間隔離。
解隔後,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
•同住的未確診者,原則上不超過四人,需於同戶其他房間居家隔離。
隔離至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後10天。
•隔離期間,第5、10天進行家用快篩,如同戶的有新增確診個案,則改為每三天快篩一次。
解隔後,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
符合上述條件確診者,由地方政府開立電子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通知個案在家隔離,並以電子圍籬進行管制,輔以雙向簡訊進行追蹤關懷。
【居家照護要準備什麼?】1.地方政府整合各單位成立「COVID-19個案關懷服務中心」進行評估關懷及發送快篩試劑,必要時提供血氧機或安排遠距醫療、後送就醫等事宜。
2.確診個案於隔離期間請參照「COVID-19確診個案注意事項」(內容持續修訂中),特別注意:(1)填寫「COVID-19確診個案自填版疫調單」,自主回報症狀、風險因子、密切接觸者;並聯繫密切接觸者,請其自我篩檢、自我健康監測10天。
(2)物資準備: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
備妥漂白水、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確診病患若離開個人房間使用浴廁須佩戴口罩。
(2)持續觀察自身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疲勞、全身無力、咳嗽、噁心、腹痛、腹瀉、鼻塞、流鼻水、嗅味覺異常、頭痛、呼吸困難,則立即撥打119、衛生局或1922。
(3)輕症確診在家可下載「健康益友APP」,由急診專科醫師及專科護理師全天24小時提供緊急醫療諮詢服務。
3.同住之未確診者,請另參照「COVID-19接觸者注意事項」及「我該如何照顧家中的COVID-19確診病患」(內容持續修訂中),特別注意:(1)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相關症狀。
(2)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儘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
如需共用衛浴設備,請於浴厠備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於確診者及同住者每次使用後進行消毒。
(3)家中共用空間儘量對戶外開窗確保空氣流通。
每天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4)確診病患若離開個人房間使用浴廁須佩戴口罩。
同住者因必要之照顧需求須進入確診者房間或接觸確診者時,雙方均須佩戴口罩,並於照顧確診者前後均需執行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居家照護之醫療措施】指揮中心針對居家照護的確診者的就醫需求有三規劃: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臺-健康益友APP、多元遠距醫療方案(視訊診療)、藥師送藥到宅或親友代為領藥。
第1原則是「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民眾可循現行視訊診療模式,透過「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撥打指定的視訊診療醫療機構視訊診療門診掛號專線,或上網至指定視訊診療醫療機構網頁掛號,約定診療時間。
第2原則「醫師遠距離看診開立處方」,由衛福部提供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定病例居家照護個案透過「健康益友APP」,進行門診視訊診療預約。
為因應COVID-19確定病例居家照護,得由縣市政府因地制宜指定責任醫院,劃定責任分區,提供門診視訊診療與關懷服務。
第3原則「藥師調劑諮詢送藥到府」確診個案居家照護隔離期間藥品取得方式,將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由醫師看診開立處方,民眾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藥師調劑送藥到宅取得藥品,或親友代為領藥。
有需要的民眾可以選擇離家近的,或是有慢箋調劑的藥局,民眾可透過藥師公會全聯會官網「送藥到宅專區」查詢藥局地圖。
【解隔條件有哪些?】1.確診者:同時符合以下兩項條件,得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1)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
(2)距發病日或採檢日第10天以上之家用快篩陰性,或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
2.同住之未確診者:距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滿10天,且所有同戶隔離者(含尚未解隔之確診者)快篩均陰性時,同戶隔離之未確診者全數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
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者,視為陰性符合解隔條件。
2022-04-20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這六項藥品你準備好了嗎?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破1500例,指揮中心宣布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措施。
藥師公會也提醒民眾,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
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疫情期間社區藥局除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外,疫情期間,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體溫計、血氧計和維生素B、C等都是家中常備藥品品項。
他表示,Omicron常見的輕症症狀很像一般感冒,如喉嚨痛、發燒、流鼻水。
其中,乙醯氨酚等解熱止痛藥,如常見的普拿疼等,就可用於喉嚨痛、發燒、頭痛時,緩解陣痛;若出現流鼻水症狀,則可使用抗組織胺緩解;如果有咳嗽以及出現有顏色的痰液,則建議先服用化痰藥水或是錠劑。
黃彥儒說,有許多綜合感冒藥便是將上述三種藥品結合成複方販售,因此若有需要也可直接購買此類藥品。
不過建議諮詢藥局藥師,避免重複服用、劑量過多,反造成肝臟負擔。
除上呼吸道症狀外,有些新冠肺炎患者也會伴隨腹瀉等症狀,因此也可常備止瀉功能的腸胃藥,減緩症狀;另外未免腹瀉到脫水,也可適時補充電解質。
黃彥儒表示,監控體溫和血氧就是輕症轉換成中、重症的重要指標,因此可常備體溫計、血氧計來監測生理數值和身體狀況;若無這些器材,也可觀察自身是否出現呼吸困難、喘,或是指甲、嘴唇發青的狀況,盡快送醫。
至於維生素B、C主要是增加抵抗力,好讓患者可透過免疫力戰勝病毒,且因此兩種維生素為水溶性,較易代謝,比較不傷身,因此也可作為疫情期間常備藥物品項。
黃彥儒表示,購買常備藥品時可向藥師諮詢,了解藥品的服用劑量以及避免購買重複的成分藥品,也應針對不同的適用對象,如小朋友,選擇購買適合的劑量藥品。
另外,可以每個人三到五天份的數量進行購買,不要囤貨,避免藥物放到過期。
2022-02-08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輕症就是還沒有影響到肺部喉嚨痛、流鼻水到底是不是新冠肺炎?
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造成本土疫情狂燒。
雖然,Omicron多為輕症,甚至無症狀,但仍需要將病患加以隔離,以阻斷傳播鏈,避免疫情擴散太快、太猛。
許多人詢問,出現喉嚨癢、喉嚨痛,或是流鼻水的症狀,是罹患新冠肺炎嗎?如果是在疫情之前,如此輕微的感冒症狀,相信很多人就會去藥局買感冒藥來解決身體的不舒服。
但是在疫情嚴峻的時候,這些症狀到底是一般的感冒,還是新冠肺炎?自己到底要不要去篩檢?一時之間也很難判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師蘇柏名說,如果確定自己沒有接觸史,的確很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到藥局買綜合感冒藥就可以改善,但如果無法確認自己的接觸史,還是建議先使用居家快篩試劑,若為陽性請撥打1922較為安全。
喉嚨癢、流鼻水到底是感冒還是新冠肺炎?因為新冠肺炎同樣是病毒的感染,也會影響呼吸道,所以對於輕症患者來說,症狀跟感冒幾乎一模一樣,也會有喉嚨癢、喉嚨痛、流鼻水、發燒、咳嗽等症狀,讓人很難判斷。
不過事實上,感冒跟新冠肺炎的症狀還是有一點程度上的差別,比如嗅、味覺失調比較是新冠肺炎會有的症狀,而感冒也比較不容易有呼吸困難的情形發生。
需要注意的特殊症狀●嗅、味覺失調。
●喘、呼吸困難,或是血氧降低。
●高燒不退,或是低燒(超過攝氏37.5度)超過3天。
●噁心嘔吐、腹脹腹瀉。
而為了避免醫療量能潰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建議輕症者在家自行休養即可,通常2週內會痊癒。
就有人疑惑,那到底什麼樣的症狀才是輕症?什麼樣的狀況才是重症?台北榮總呼吸治療科醫師陽光耀就表示,輕症就是還沒有影響到肺部,只有上呼吸道的輕微症狀,不影響日常生活的狀況。
有些人雖然症狀輕微,但肺部有發炎,那還是算中度症狀,可能會轉變成重症,建議到集中檢疫所比較安全。
確認非感染,可用綜合感冒藥緩解症狀蘇柏名說,因為現在有許多傳染源不明的狀況,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接觸史,出現症狀時還是居家篩檢一下會比較保險。
但如果真的確定自己沒有感染,也可以買綜合感冒藥來緩解症狀,但要注意以下幾點:●狂吃無益:感冒藥只能緩解症狀,不能殺死病毒,也不能在還沒有感冒的時候預防感冒。
●注意藥物副作用:綜合感冒藥成分多,很可能引起副作用,千萬不要吃超過建議份量。
●鎮痛解熱:造成喉嚨腫脹、肝臟負擔。
●止咳化痰:嗜睡、頭暈、中樞神經負擔。
●止流鼻水:嗜睡。
●紓緩鼻塞:血壓上升、心悸等。
●避免同時吃不同藥物:而多種藥物一起吃,可能引起交互作用,最好可以跟其他藥物間隔再吃,或是諮詢藥師、醫師。
●吃之前要問藥師、醫師:感冒藥只能緩解症狀,不能殺死病毒,也不能在還沒有感冒的時候預防感冒。
●什麼時候要就醫: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很可能是其他疾病或是重症前兆,建議及早就醫。
●高燒。
●食慾不振、精神不佳、意識不清。
●呼吸困難,喘不過氣。
●症狀更嚴重。
●服藥3天症狀都沒有減輕。
2022-01-20新聞.健康知識+
口渴第一時間想喝冰水、冷水或溫熱水?簡易自測你是「體寒or體熱」
許多人千盼萬盼就是要等冷冷的天,和朋友相揪去吃薑母鴨、麻油雞還有麻辣鍋,但這些燥熱食物人人都可以吃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張馨慧表示,較燥熱的食物可暫時祛寒但無法治本,雖然寒性體質適量攝取無大礙,但熱性體質者吃了小心體內火越燒越旺,有上火風險。
建議民眾可以先在家中做一些簡易測驗,測試自己較偏向哪一類體質再行動。
體寒、體熱 兩招教你簡單判別張馨慧醫師提供兩簡易測驗幫助判別:(1)口渴時第一時間想喝冰、冷水還是溫、熱水?(2)吃紅棗、喝薑湯之後有無口乾舌燥?喝水習慣喝冰、冷水及吃紅棗、喝薑湯後感到口乾舌燥的人,很有可能為熱性體質,或為陰虛內熱。
陰虛代表身體津液、血液較缺乏,在體內運輸之輸布能力不佳,因此即便喝水,仍會覺口乾舌燥且時常伴隨皮膚乾癢現象。
另外,張馨慧醫師指出,現代人因生活作息較不規律,日夜顛倒,晚上五臟六腑沒有好好休息,臨床上觀察到陰虛內熱體質的人較多,要更加注意。
這兩類族群吃熱性食物就像火上加油,張馨慧醫師補充,上火症狀就中醫來說可分為心火造成之嘴破、煩躁、失眠、易冒痘痘;胃火、肝火帶來之口苦、口臭;腸火引發之大腸秘結,呼籲民眾別因天冷想祛寒反導致其他健康問題。
調整烹調方式 體熱還是能吃「麻油雞」熱性體質不是就不能吃麻油雞,換個做法更健康!張馨慧醫師分享,麻油雞燥熱是因先以麻油快炒過才煮,如能避開此步驟,燉煮雞湯後淋上麻油或以苦茶油來替代,可減少燥熱性又不失香氣。
另外一個方式是加進白蘿蔔一起煮,以中醫論點而言,白色食物「入肺」,冬天吃蘿蔔可止咳化痰潤肺、去體內虛火,因此冬天進補熬煮熱湯可配蘿蔔避免上火。
祛寒要從根本補起 「這些食材」入菜加分哪些食材可真正祛除體內寒氣?張馨慧醫師整理以下幾種:(1)乾薑含薑酮、薑烯酚及薑辣素等,可促進血液循環,讓人由胃一路暖到四肢,也可協助抑制體內炎症反應,有利維持心血管健康。
(2)肉桂可幫助胃腸蠕動,排除消化道內的積氣,並加強消化功能及減緩胃腸痙攣性疼痛,同時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利關節。
冬天許多人有關節冷痛問題,可以熱水沖泡肉桂粉,當作茶飲;因肉桂本身為香料,加到咖啡、甜點、熱湯或料理內也都很適合。
(3)羊肉羊肉味甘且性質較溫熱,可溫中暖腎、益氣補血、補虛抗寒,對手腳冰冷及面無血色這類寒性體質有幫助,適合當作秋冬補身食材。
(4)烏骨雞中醫認為黑色食物「入腎」,而冬季正是補腎的好季節,因此可以攝取烏骨雞這類富含蛋白質且低脂肪的食材。
(5)牛肉牛肉性質較偏熱,鐵質含量較高,會增加血紅素,改善血液循環、血液不足等問題,且安中補脾,虛寒的人也可以吃,如手肘、膝蓋以下常覺冰冷的人可以多吃牛肉。
除此之外,張馨慧醫師說,核桃和栗子這類溫補食材,還有富含黏蛋白與消化酵素,可幫助消化同時有「天然補腎藥」之稱的山藥,都是冬季適合拿來補身的天然食材,民眾下廚時可多加利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吃完薑母鴨、羊肉爐失眠、嘴破小心上火!醫點名必加「10樣食材」降燥助消化·吃鍋進補小心鈉含量比熱量可怕!「5口味湯底排行」:第1看起來很清
2022-01-06養生.聰明飲食
冬吃蘿蔔不用看醫生!「平民人參」抗癌、穩血糖、止咳化痰
冬天,一起來吃蘿蔔好料吧!白蘿蔔有「平民人參」之稱,現在正值盛產季節,最美味好吃。
白蘿蔔,閩南語稱為「菜頭」,是吉祥的象徵,吃白蘿蔔可贏得好彩頭。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白蘿蔔屬十字花科蔬菜,是抗癌的好食材,它含有硫化物,可預防胃癌、大腸癌等消化道的癌症。
白蘿蔔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及鉀等營養素,熱量很低,可穩定血壓、血糖,有助於排便、瘦身、防癌。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師開藥方。
」中醫師張家蓓指出,白蘿蔔是寒性食物,可以入藥治病,白蘿蔔種子可製成中藥「白芥子」,有化痰功效;蘿蔔葉是指蘿蔔嬰,和蘿蔔一樣,皆具「消氣散食」作用,有脹氣、消化不良、吃油膩食物的人,可以吃白蘿蔔「健胃整腸」、消除脹氣。
所謂「萬病由痰而生」,咳嗽又多痰的人吃白蘿蔔,有止咳化痰的效果。
2021-11-06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阿嬤的治感冒秘方:沙士加鹽巴、蕃茄加紅糖、紅糖薑水...到底有沒有效?30年中醫師揭密
人為什麼會生病?中西醫對於容易感冒的起因,觀點其實是蠻相近的。
西方醫學認為,感冒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抵禦不足而讓病毒入侵;中醫則是用「臟腑」來說明免疫系統,「邪氣」就是病毒。
不過會讓人感冒,也不單單只有這兩項因子,還有一項非常關鍵的要素,就是病毒進入人體的「途徑」。
流行病學已歸納出致病的三大要素:第一:是「病毒」,中醫稱為「外邪」。
第二:是「途徑」,也就是病毒如何進入人體;中醫認為多從「風邪」夾帶著邪氣入侵。
第三:是「易受感染的身體」,中醫說易受外邪侵入的人體質多半為「虛」。
以上三項皆具備就會致病,反之,只要讓其中任一項因子消失,便可預防感冒,所以,可努力的方向是:(1)消滅外在的病原體:但這很困難,因為病毒幾乎無所不在。
(2)阻斷病原傳入的途徑:最簡單,可以透過多洗手、外出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3)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是最基本也能有較好的效果,即使有「病毒」及「途徑」的存在,也不易受感染。
年紀愈大,免疫力就愈差每個人都有基本的免疫能力,但往往會因為其他因素而下降,例如不可阻抗的人體自然老化現象。
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成長、增生、成熟、退化、萎縮的過程中,從增生到成熟大約是在十幾歲至二十歲間;成年後,生產免疫細胞的胸腺、淋巴結、扁桃腺會愈來愈小,之後免疫系統生產免疫細胞的能力就開始漸漸減弱;到了中壯年,仰賴先前建立起的免疫能力,還可維持不錯的免疫功能;但在五、六十歲之後,儲備的免疫能力所剩就不多,免疫力開始走下坡,這時,就會陸續出現年輕時候沒做保養、作息不好有關的疾病,那麼後悔也來不及了。
此外,像是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精神緊繃、操勞過度、情緒失調等,都會影響一個人免疫能力的下降。
陳醫師貼心話》阿嬤的感冒秘方出身中醫世家的我,從小到大只要感冒了,阿公和阿嬤就會用生活中的食材沖泡各式各樣的飲料給我喝,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一些道理。
夏天愛打赤膊玩水,每次中暑、感冒、喉嚨痛或咳嗽的時候,黑松沙士加鹽巴,是老人家最常給我喝的飲料,就好像牙膏加上鹽巴,涼涼的,滋味讓我永生難忘;雖然不太好喝,但阿嬤都說,喝了很退火,好得快。
◎沙士加鹽巴:從現代觀點來看,中暑或感冒、發燒、流鼻水等症狀,會消耗掉許多體液、電解質,甚至降低食慾,所以用二氧化碳飲料加上鹽巴,主要就是補充體液電解質、水分、糖分、鹽分,鈉離子等。
但建議要稀釋後再喝,也較適合成人,如果有腹瀉的情況就不宜,因糖分濃度過高、滲透壓太大,反而會讓腹瀉更嚴重;加上中醫認為甜食會生熱生痰,對於感冒和脾胃功能的恢復反而不好。
◎蕃茄加紅糖:還有一味,是用蕃茄切片沾紅糖吃可止咳化痰。
番茄果實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菸鹼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茄紅素等,主要是維生素C可以抗發炎、增強抵抗力;茄紅素可抗氧化,延緩衰老,可抑制體內自由基的活動,也有緩解咳嗽、化痰。
◎紅糖薑水:而紅糖薑水則適合寒性感冒者、咳嗽、流透明清鼻涕者,因乾薑搭配紅糖可以發散風寒,薑辣素又可加速新陳代謝,擴張血管,行血活血,提升體溫,讓全身暖起來。
但若喉嚨疼痛、發燒超過38℃屬於細菌引起的感冒,就不適合使用。
◎紫蘇梅茶:紫蘇梅茶對感冒的頭昏頭暈也很有用。
梅子有收斂與抑菌作用,能緩解頭疼脹痛,紫蘇還可疏散風熱、止咳化痰,常用於散風熱、降氣化痰、肺氣喘急、對感冒引起的頭昏頭暈有幫助。
最後提醒,感冒時容易引發腸胃炎,出現噁心想吐的症狀,建議飲食要清淡(避免水果、冷飲及油膩的食物),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讓腸胃輕鬆一些;至於喉痛者,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咳嗽時常用陳皮、八仙果等柑橘類製品,都有止咳化痰的功能,所以咳嗽不要吃柑橘類是不正確的觀念。
書籍介紹免除疫病:傳承三代中醫世家,行醫30年的私房養生寶典;簡單力行的生活中醫,幫你顧好肺脾腎!作者:陳潮宗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21/04/07作者簡介陳潮宗: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碩博士,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中原大學副教授、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傳承三代中醫世家,結合多年的中醫臨床經驗,陳潮宗秉持《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的原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帶領讀者了解各種食材特性,以及運用在不同身體狀態的方法,提高生活品質並預防疾病。
延伸閱讀:老伴啊...牽手一輩子,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2021-09-20新聞.健康你我他
天涼好個秋/宅家練廚藝入口更安心
疫情蔓延改變了全球經濟,也改變了人們作息,之前每逢假日就往外跑的我,現在只能關在家裡,不再到處遊山玩水。
宅在家,除了上網、看書及整理家務外,最喜歡的是在廚房研究料理。
鄉下長大的我,從小見識長輩種植蔬果,當令的水果最鮮甜、蔬菜最營養。
秋天是四季中最佳的進補時節,食補才是王道。
放眼市場小集,多款當季鮮果美食讓人愛不釋手。
有滋補聖品之稱的山藥,簡單的山藥燉排骨,就是一道美味湯品;蓮藕富含纖維質,可燉湯也可涼拌,排除體內的有毒物;茄子含有維生素P,可清蒸或汆燙,我習慣將茄子切片,水滾後將茄子放下去煮,撈起來顏色依舊光鮮亮;紅蘿蔔、白蘿蔔可止咳化痰,有益健康。
秋天乾燥悶熱時,可煮一壺蜂蜜檸檬水,富含維生素C,生津止渴。
外食總是擔憂多鹽多味精,在家料理可以兼顧營養與衛生,家人吃得安心,健康也比較有保障。
適量的運動也很重要,早睡早起精神好。
有健康的身體,是人生最好的財富。
2021-09-01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立秋後是秋季養生時節5白食物防秋燥、提升免疫力
立秋過後,又到了「秋季養生」時節!值此季節交替之際,氣溫變化大,是最易傷風感冒的「多事之秋」,免疫力下降,燥氣易傷肺,今年又有新冠病毒威脅,因此不妨順應節氣變化,防秋燥、潤肺補氣,飲食生活作息適時調理,安心好過秋。
乾咳、身體癢老年人尤甚自然界四季氣候的變化,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自古以來,中醫提倡「天人合一、順應四時」的養生方法。
中醫師吳明珠認為,秋季為陰氣漸盛的季節,燥氣當令,燥氣最易傷肺,使肺部功能受到影響,容易出現乾咳少痰、咽喉乾痛、鼻腔乾燥、口乾舌燥、皮膚粗糙、身體發癢、便祕等症狀,屬於「肺燥」現象,尤其老年人感覺更甚。
容易焦慮憂傷情緒起伏大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表示,立秋、處暑後,天氣會比較燥熱,即進入秋天的「秋燥」,「秋天屬金」,五行相對應的內臟是「肺」,如果肺臟功能受影響,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問題。
以「臟象學說」來看,「肺志為悲」,肺也與情緒的憂傷、悲傷有關,所以秋天容易焦慮、躁鬱,人的情緒起伏相當大。
秋天養生,最重要的是早睡早起。
黃中瑀建議,晚上11點前就寢,清晨起個大早運動去。
最好在天亮後半小時約6點,氧氣最好時,出門練習呼吸吐納運動,幫助內臟換氣,提升免疫力。
中秋之後,天氣會明顯變冷、更乾燥,黃中瑀強調,「呼吸系統」最敏感,免疫力較差時,容易遭細菌、病毒的侵襲,上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容易發作,早上易咳嗽、過敏性咳嗽不斷,不易好轉,容易感冒、鼻過敏、氣喘、慢性肺部疾病復發或惡化,今年還要對抗新冠病毒的感染。
民眾必須提升免疫力,做好秋季養生,病毒就不易侵犯。
淡補為主吃健脾清熱食物入秋之後,飲食要防秋燥、養肺,以淡補為主。
吳明珠建議,可適當食用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食同源的食材,尤其白色食材可補肺,宜吃白蘿蔔、百合、白木耳、蓮藕、山藥、荸薺、梨、秋葵、蜂蜜、粥、豆漿、黑芝麻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特別是水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適合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乾結的人食用。
2021-08-07養生.抗老養生
立秋養生先養肺,吃這些東西潤肺去燥!6種常見疾病教你預防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的立秋在8月7日。
身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
剛入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所以也有秋老虎之說,在「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應特別注意調養秋燥症狀、預防小感冒,也要注意情緒放鬆、小心憂鬱。
在立秋後有哪些疾病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這些疾病?我們日常該從哪些方面進行養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讓大家健康、安穩度過這個秋天的秘訣吧。
立秋後的幾種常見疾病及預防方法1、咽喉炎秋天空氣變得乾燥,溫度也逐漸降低。
如果出現明顯的咽部不適,應該注意多喝溫熱水,多吃些滋陰潤喉之品,如百合、銀耳、黑木耳、梨等,平時用嗓較多的人更要保護好嗓子,盡量減少說話。
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議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響健康。
2、感冒立秋後溫差大,容易著涼,著涼後身體抵抗力下降,導致病菌乘虛而入,是感冒的主要誘因。
夏秋之交要注意防寒,室內註意通風。
身體健康的人,常用冷水洗洗口鼻,有助於預防感冒。
感冒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相對抗病能力差,對秋天氣候的變化適應能力和耐受力也差,因此要特別注意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感染。
3、胃腸疾病夏秋之交多發胃腸疾病,有胃病的人要注意保暖,飲食以溫、淡、素、鮮為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吃冷、硬、燙、辣、黏的食物,戒菸禁酒。
4、呼吸道疾病季節變化時,呼吸道防禦能力差的人很容易得病。
因此,立秋後應特別注意防範呼吸道疾病和肺病。
老幼等體弱者需注意鍛煉,加強營養,保持輕鬆心態也很重要,時常大笑能增加肺活量。
5、腦血管疾病寒氣與燥邪相結合,使血管收縮,導致腦血管病變增多,容易誘發中風。
特別是中老年人,立秋後應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可有效的預防腦血管疾病。
進餐時防止過飽,以七到八分為宜。
立秋的日常注意事項1.警惕早晚溫差立秋時節,依然會有一段炎熱天氣,被人們稱為「秋老虎」,仍要適當進食清熱解暑食品。
但從立秋後,晴熱高溫會逐漸緩和,人們會逐漸感到涼爽,晝夜溫差也會逐漸加大,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被褥,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肩頸、腰腹的保暖。
2.注重潤肺去燥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易傷肺,宜潤燥、養陰、潤肺。
適當食用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秋天,人們有時會感到煩躁,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
還可進食酸味的食物以收斂肺氣,如橘子、檸檬、柚子等。
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防瀉肺氣。
另外,立秋時暑熱未消盡,還需適當服食防暑降溫之品,如綠豆湯、蓮子、百合等,以消暑斂汗,健脾開胃。
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
像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健身運動,對於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練習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具有明顯的作用,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鍛煉方法。
潤燥養生料理:百合銀耳蓮子粥材料:百合20克、銀耳40克、蓮子15克、粳米80克、冰糖適量。
作法:將銀耳洗淨、用清水發脹後,先煮蓮子,再放入百合、銀耳、粳米煮沸後,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百合性味甘微苦平,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銀耳性味甘淡平,具潤肺生津、提神養胃等功效,可改善乾咳或咳嗽痰中帶血。
蓮子性味甘澀平,可養心安神、健脾止瀉。
粳米性味甘平,功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止煩止渴。
2021-07-23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你的「濕氣」重不重?一張表自我檢測!口水多、舌苔厚...中醫師:有超過6項,你就是重度濕氣!
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黏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癒。
你的身體濕氣重?哪一些症狀代表你濕氣很重?身體濕氣檢測表1.全身無力常有人覺得自己全身提不起勁,頭整天昏昏沉沉的,腰好像背了一個大包袱,很沉重的感覺,兩條腿也好像綁了鉛條,上下樓梯都很困難。
這些症狀和濕的關連很大,因為「濕性重著」,濕的特性會讓人覺得很有沉重的感覺,如果身體濕氣重,那可能是脾被濕給困住了,脾原本可以升發人體的清陽,一旦被濕困住了,清陽不升,人體就會產生全身乏力而且有沉重的感覺。
有的人覺得自己明明睡很多,但是卻總是睡不飽,甚至愈睡愈累,這也是身體濕氣太重的緣故,濕容易讓人覺得困倦,睡更久反而會更累,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中醫講「濕重如裹」,這種被緊緊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下雨天被淋了個渾身濕透似的那麼難受。
2.肥胖,易胖體質有的人覺得自己的體重莫名其妙就增加很多,肚子也變大了,平時飲食都有在注意,明明沒有吃很多,體重卻一直上升,甚至感覺連喝水都會胖。
其實身體大約70%都是水做的,所以有時候體重的增加並不是脂肪的增加,而是水分的代謝出了問題,一旦水液的代謝出現問題,輕則造成體重增加,重則會形成水腫。
中醫文獻有「肥人多痰」的論點,不是我們所認識的感冒咳嗽有痰的「痰」,這裡所指的「痰濕」更廣泛,包括痰、水、組織液,還包括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等。
所以肥人多痰導致高血脂的基本原因,就是「痰濕中阻」,使血液運行速度減慢而造成,所以這種體質就容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病。
中醫認為水液的代謝與肺脾腎這三個臟腑最有關係,其中脾的運化水濕出了問題,就會造成肥胖。
人體內脾主運化水濕,是津液代謝的樞紐,一旦脾虛不運化,就會產生痰濕,因此,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
3.兩腿很重,小腿腫脹感常常有人會覺得自已的兩條腿好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無比,但是按下去又沒有水腫的現象。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如果我們把毛巾弄濕掛起來,過了幾個小時,毛巾的上半部已經乾了,但是下半部卻還是濕的,這就是水往低處流的現象,在中醫來講就是「濕性趨下」的意思,人體也像毛巾一樣,當身體濕氣偏重時,白天站久了,水濕會往下,就會覺得兩條腿很累、很重。
那如果是晚上,我們躺平睡覺,一到早上起床時,如果覺得腰背很酸重,那也有可能是濕在作怪,因為我們躺平的時候身體最下端的部位是腰,而不是兩條腿,所以濕氣重的人,才會一早睡醒就腰痠。
若心臟、腎臟及其他檢查都正常,卻常常在下午過後水腫是什麼原因?一種可能是特發性(體質性)水腫,多發生在比較容易緊張的女性,下肢水腫早上不明顯,下午或晚上嚴重,上下午體重可相差一公斤以上,這時需限制鹽分及水分的攝取,穿彈性襪、常運動、抬高下肢,則可改善水腫情況。
另一種是長時間坐或站立,例如長時間坐辦公桌,血液循環不良,體液較易滯留在下肢,造成水腫。
中醫怎麼看水腫?水腫與中醫的肺、脾、腎三個臟腑最有關係。
脾不僅可以運化水穀精微,也可以運化水液,把水液運輸到身體各處,供人體使用,也可以轉輸到肺和腎,再進一步排出體外。
肺主通調水道,通調是輸通、調節的意思,水道是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道路,肺的宣發和肅降的功能,對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輸通和調節的作用。
腎氣的蒸騰和氣化作用可主導水液的代謝運輸,人體多餘的水,可藉由腎化為尿液排除體外,腎這方面的功能與西醫泌尿系統的功能相似。
所以水腫在中醫看來有可能是肺脾或腎的臟腑功能失常,需進一步辨證治療。
4.口水多,不口渴人有五液,五液指的是五種液體,這包括淚液、汗液、口水、鼻涕、唾液(較黏稠的口水),這五液分別由肝、心、脾、肺、腎五臟來控管。
五臟中的「脾」是在管理口水的,如果脾虛,濕邪過盛,就容易出現口水過多的現象,這時只要調理好脾的功能,讓脾可以好好運化水濕,就可以改善口水過多的問題了。
口水多的人有的也會有不喜歡喝水的現象,這類濕氣重的人喝的水往往比較少,比較不容易覺得口渴。
5.痰多有些人長期咳嗽有痰,被西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實痰多是和本身的體質有關係的,所以有時單純使用止咳化痰藥效果不佳,如果單純使用化痰藥無法解決慢性咳痰,就必須調理身體的痰濕狀況,才能獲得根本解決,這時就必須調理脾胃功能了。
為什麼痰濕和脾有關係呢?因為在中醫的認知裡,認為「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急性期的咳嗽有痰,可以從肺來著手,慢性的咳嗽有痰,就必須從脾來下手了。
唯有調理脾胃,健脾祛濕,才有辦法搞定棘手的咳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為COPD,COPD的人主要的表現是咳嗽,他們的咳嗽是慢性咳嗽,很難痊癒。
追溯起來,大都有抽菸的病史,年輕的時候喜歡抽菸,一抽就是20年、30年、40年,抽煙時不覺得會怎樣,只是時間一久,幾年後才知道,抽菸其實對氣管及肺部的傷害很大。
COPD的病人長期咳喘,嚴重者一走動就喘,有的人必須依賴氧氣來輔助呼吸。
為避免呼吸道的傷害,吸菸者及早戒菸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6.大便粘馬桶每個人一天可以排便1∼2次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三天以上才排一次便,那就是便秘了。
但是有的人的大便就是比較軟、不成形,甚至會很粘,容易粘馬桶。
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廁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
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疾病也就離你不遠了。
中醫的脾與消化功能有關,脾虛造成運化水穀的功能下降,這時水濕容易形成,一旦消化道較濕,排便就會較軟,較不成形,甚至會粘馬桶。
另外,由於脾的運化水穀功能下降,造成消化能力變差,就算吃很少東西肚子也容易脹。
7.濕疹濕疹發生的原因還不十分明確,它與皮膚過敏和遺傳有關。
有少部分的人對奶類製品會過敏,也有人對羽毛、灰塵等物質敏感而引發濕疹。
濕疹初起容易侵犯頭頸部及肘關節皮膚皺摺處,以群集的小水泡、丘疹皰為主,針尖到粟米大小。
濕疹搔抓破皮,形成點狀的糜爛,滲出液體,乾燥後皮膚變成黃色的結痂斑片,若不治療容易反覆發作,範圍亦會逐漸擴大。
濕疹在中醫與「脾」這個臟腑最有關係,由於脾主運化,脾可運化水穀亦可運化水液,一旦脾的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在皮膚上就可能有濕疹的產生。
夏季氣候炎熱、暑氣重,容易形成濕熱環境,當體內的濕氣過多,無法排出體外,濕熱蒸於皮膚之間,就形成了濕疹,所以夏季是好發的季節。
8.婦女白帶多由於陰道需要一些津液的滋潤,所以有白帶的產生。
一般正常的生理性白帶量不多,質清無色無味,唯獨在排卵期或月經來潮前量會稍多。
而不正常的白帶,其質、量、顏色及氣味會有所變化,多數患者會感到底褲濕濕,且有分泌物以及不乾爽之感,白帶的顏色或白或黃,呈水或黏稠狀,或有腥臭味,有時也會伴隨著外陰部搔癢的症狀。
民間有一句俗話:「十女九帶。
」這說明了白帶常見於婦女,也頗受其困擾。
根據白帶的顏色或品質可推測疾病的成因,大部分是感染所引起。
如泡沫狀白帶有可能感染滴蟲性陰道炎,豆腐渣樣白帶通常是黴菌陰道炎,而成黃白色黏稠乳酪狀可能是念珠菌感染,黃色白帶有帶膿則有可能是細菌感染,白帶帶紅色在排除月經即將來潮的可能性之後,則必須懷疑是否為惡性腫瘤。
因此若有白帶不正常的現象,最好還是至婦產科尋求診治。
白帶與中醫的「濕」是最有關係的,中醫的理論認為濕流下焦,影響帶脈(中醫的經脈,通常與婦女疾病有關),而致帶下。
中醫的「濕」有纏綿不易去除的特質,導致白帶在治療上無法快速根治,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所以病患必須有恆心,並且設法改善體質因素,才可獲得療效。
9.健康檢查有脂肪肝,或高脂血症的問題一般而言,大部分的高脂血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大多數的人是接受抽血檢驗後,才知道自己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高於正常標準。
研究發現,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絕對的關係,還會引起繼發性的其他全身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等。
而血脂肪主要指的是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其中膽固醇正常值為130∼200mg/dl,三酸甘油脂正常值為男性50∼200mg/dl、女性35∼165mg/dl,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家醫院或檢驗所的數值會有些微的差異,這是因為每家醫院用的試劑不同,如果數值在該家醫院的標準值內,就沒問題了。
其實,人體血脂的增高,主要原因是攝取過多的含脂肪或含高膽固醇食物,或營養不均衡,都會讓血脂無法正常的代謝或排出。
此外,高血壓、肥胖、嗜煙酒、糖尿病及有家族遺傳的人都是高脂血症的危險群。
脂肪肝也是不正常的脂肪囤積在肝臟,造成肝臟無法正常發揮其正常生理功能,人就會容易疲勞倦怠。
古代中醫並沒有「高脂血症」的名稱,中醫對高脂血症的看法屬於「痰濕」的範圍,認為是不正常的代謝產物沒有正常排出,囤積在身體,造成身體的負擔。
10.舌苔厚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淨,乾濕適中,中醫會藉由舌診的判讀來觀察身體的狀態,舌苔指的是覆蓋在舌面上的一層薄垢,一般來說會是一層薄薄白色的舌苔,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如果舌苔變厚了,可能代表的是身體的濕氣很重。
除濕穴道介紹:豐隆穴•穴位找法:位於膝蓋外側與腳外踝連線正中間點處。
•治療功效:健脾化濕、促進代謝,紓解腸胃脹氣、打嗝。
書籍介紹飲食決定去濕力:去濕中藥茶湯,補脾不生病作者:楊淑媚、蔡昆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1/06/30延伸閱讀:高端疫苗是最落後的技術?AZ可能致癌?「4大疫苗傳言」專家一次解析
2021-07-11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師請你告訴我真話,我會不會死?」我在防疫旅館的那些日子
突然接到人力資源室主任來電,由於醫院擴編COVID-19專責病房,所有內外科醫師都已投入第一線支援。
外圍的社區篩檢站及檢疫所,醫院決定由其他科醫師來負責。
「事出緊急,因此想請你先當第一棒,明天會安排其他醫師接替你。
」頓時熱血澎湃,眼前出現四個大字:「莫忘初衷」,那是過去老師叮嚀我們的話,後來變成我們教導住院醫師與醫學生必須謹記在心的社會責任。
時光拉回2003年剛升任主治醫師時,在晨間的SARS會議中,我突然被派任精神科篩檢病房接第一棒的場景。
那時所有進療養院的精神病人,都先由我來接案專責,必須等兩周確認沒有感染SARS,才能後送到一般急性病房。
十八年後,這感覺又回來了,還來不及反應與思考,我已被公務車載到一間旅館門口。
救護車整日盤桓,旅館從遊客不來,變成一床難求。
這座十幾層樓高的商旅,離捷運站不遠,曾是旅行團與自由行背包客的回憶。
因疫情關係,旅店風華褪去,早已門前冷落車馬稀;而今又拜疫情之賜,突然間一床難求。
許多小白救護車在旅店門口徘徊,希望能把病人安置下來,卻不得其門而入。
大堂辦理報到的地方,是警察守護的安全組,負責監控進出人員與檢查家屬帶來給病人的物品。
旅館辦理報到的VIP櫃台,變成醫師臨時診療處。
打開電腦,飯店的名稱變成檢疫所,貴賓的房號變成病床號。
只要在旅客報到櫃台開藥,一箭之遙的醫院藥局就會即時印出藥袋,百里加急的把藥包好送來,由「全副武裝」醫護送至房間。
孩子還在家等,「醫師我會不會好?」這裡的病人來自北部各區,拿起旅館櫃檯電話直撥房號,就可和病人通話。
護理師說XXX房的少婦,一直想找醫師,雖然看起來不是重症,但不斷給護理師壓力,可不可以請醫師按捺她一下。
看來很多病人需要心理支持,一線醫護人員的壓力也到了臨界點。
這位職業婦女因公司有人確診,自己雖無症狀但快篩陽性,居家隔離等待PCR結果,兩天後突然被救護車載到這裡「關起來」,留下兩個停課在家自主學習的小孩,她想回家隔離又擔心把病毒傳給小孩,問醫師可不可以在這裡住久一點。
另一個房間的女大學生因為阿嬤在萬華工作,家裡有三個人染疫,都被隔離了。
問我什麼時候可以讓她照X光片,她想知道肺部有沒有纖維化,以後會不會好。
另一房的小姐說她現在沒有嗅覺,又一直在咳嗽。
說完手機畫面轉到跟她同房的孩子,那是她侄子,一直在拉肚子。
再來是三人房,父子三口同時確診,住在飯店同房間咳來咳去,老的有點發燒……等不到醫院病床,只能給他一筒氧氣,跟生命賽跑。
雙北每天都有百名以上的病人確診,如果沒有這一百多床緩衝,醫院早已癱瘓崩解。
但檢疫旅館的病人真的是輕症嗎?是因為醫院早已爆滿,病人才會送到檢疫旅館,有些送來時已中重症,有的是進來後繼續惡化。
防疫旅館外頭,許多救護車徘徊,只要一有空房,馬上就有「新人」補進來。
當較嚴重的病人房間電話沒人接時,心裡就會一陣緊張,該不會已經快樂缺氧……趕緊派人全副武裝開門闖入。
有時與病人通電話,發現病人呼吸急促,只能給他一筒氧氣跟生命賽跑。
我能做的只是開給患者止喘止咳化痰藥物,減輕症狀,並調整他們後送醫院的順序。
「加油喔,很快就可以回家了!」這句話講得心虛。
病人說:「醫師請你告訴我真話,我會不會死?」我評估他症狀輕微,年紀不大,沒有慢性病,惡化機率很低,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醫師你不要騙我,我們看到電視,都有三、四十歲的健康人死了,我好怕……」接著是一陣啜泣與沉默。
因為有很多病人要看,不得不掛電話或關掉視訊螢幕,對話的結尾總是一句「加油喔,很快就可以回家了!」講得有點心虛,不知是否我會是他一生中,最後一個在清醒時對話的醫師?視訊看診時,醫院又送來十幾筒氧氣,給幾位血氧值低下、等待後送,可能隨時要插管的病人更換。
坐鎮檢疫旅館的護理督導,一直與醫院急診連繫,好不容易通知有一床空出,就準備後送病人過去,也不敢告訴病人說「你很幸運」,畢竟空出的床位代表有病人剛蒙主恩寵。
支援結束,護理人員感謝我臨危受命,而她們卻沒能回家,將住在旅館奮戰兩星期。
隔天早上起床,我看著防疫旅館的群組,發生了許多事。
幾個昨天才開藥外加心理關懷的病人,因發燒持續,血氧降低或氣喘,已陸續轉到醫院重症病房,有幾個因沒床轉不出去的,只能繼續抱著氧氣筒等待奇蹟。
這場戰役死傷慘重,每個感染者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崩解。
國運與民命正在跟時間賽跑,看來只有加速疫苗接種,才能盡早結束這場浩劫。
2021-03-27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咳嗽咳不停?中醫師教你四大止咳穴道
大家一定都聽過「醫生驚治嗽」這句話,為什麼醫生會害怕治療咳嗽呢?因為會引起咳嗽狀況的原因非常多種,感冒、流感或是慢性的支氣管炎,甚至是胃食道逆流、腸胃的問題,如果只是一昧地吃止咳化痰的藥,效果並不會好,因為疾病的根源還是在,所以還是要請醫師幫你判斷,找出造成咳嗽的病原。
除了找醫師之外,本文要教大家四個穴道,讓大家能在家裡按壓穴道,額外幫助止咳喔。
尺澤穴屬於十二經絡中的肺經,是有名的止咳穴道,有傾瀉身體火氣的功能,能緩解喉嚨腫痛或中暑發炎的狀況。
穴道找法?將手部手心朝上伸出來,沿著大拇指往上延伸,在手肘肘橫紋的地方往內一寸,摸起來有一個凹陷處,就是尺澤穴。
找穴位的時候怎麼知道一寸是多寬?中醫有一特別的測量方式「骨度法」,主要是以身體的骨頭去判斷長短,因每個人身型不同,穴位點也相對不同。
手部大拇指的寬度就叫「一寸」,若將其餘四根指頭併攏的寬度,則剛好為三寸的長度。
太淵穴屬於十二經絡中的肺經,在中醫認為該穴位能統管全身的氣,所以在看診時會按此穴,了解患者氣血流動狀況。
民眾在家按壓時,以指尖的方式按壓三秒後休息,反覆按壓二十次即可。
而此穴也剛好有橈動脈經過,有人會擔心在按壓或針灸時,會不會傷到動脈?中醫師在下針時,會先做一個「指切」的動作,藉此去避開動脈,所以並不會造成動脈受傷。
穴道找法?將手心向上攤開,沿著大拇指往上延伸,至腕橫紋的地方,輕摸會感覺到左右兩條肌腱,凹陷處就是太淵穴。
天突穴對於治療喘與咳嗽,會比其他穴道效果更好,但此穴位底下是脆弱的氣管,所以要當心不要按壓太用力。
穴道找法?先摸到左右兩邊的鎖骨,順著鎖骨往內到盡頭,會摸到一個硬硬的骨頭就是「胸骨」,胸骨再往上會摸到較軟沒有骨頭的地方,凹陷處就是天突穴。
老中醫傳授薑片止咳法若咳嗽中含有白色黏稠的痰,可切一片薑片直接貼在天突穴上,但須特別注意,如果有喉嚨腫痛、痰呈現黃綠色、皮膚易敏感、破皮,就不建議用薑敷。
定喘穴專門治療氣喘、哮喘、咳嗽,是養生保健常用的穴位,比如三伏貼、拔罐等,能幫助顧護氣管、正氣,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穴道找法?在人體背面第七頸椎的旁邊,可將頭往前低,用手摸著頸椎,摸到最高最凸起的地方就是第七頸椎,接著往左右兩邊零點五寸,就是定喘穴。
顧氣管食材除了以上四種穴道以外,像是蜂蜜、百合、川貝、浙貝、苦杏仁,川貝冰糖燉雪梨、澎大海、羅漢果,這些都是能幫助止咳化痰的好食材,但需特別注意烹煮時不要加入太多糖,否則反會生痰喔。
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原文請點此
2021-02-21新聞.健康知識+
喉嚨癢咳不停,吃枇杷有用嗎?中醫警告「4種情況」淺嚐即止
每年早春,就是枇杷成熟盛產之時,黃澄澄一把一把的,雖然皮薄難剝,但是香澄多汁的口感,讓人忍不住想一顆接著一顆吃。
枇杷除了順口好吃,廣告常宣稱枇杷膏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這是真的嗎?枇杷膏藥材 非從枇杷果肉煉製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其實甜甜好喝的枇杷膏藥材,並非是從枇杷果肉煉製而成的,而是枇杷葉。
枇杷葉具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的作用,一般用於治療肺熱咳嗽,而蜜炙過的枇杷葉,則可降低枇杷葉的涼性,治療虛寒咳嗽;枇杷葉水煎後還可以外敷,用來治療青春痘、粉刺,以及夏季痱子、皮膚疹。
枇杷果肉 治療初咳和熱咳不過,吃枇杷果肉也同樣具有止咳的作用。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滋心肺,果實具有祛痰、潤肺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健胃之效,但是,主要是用於初咳、熱咳,若是久咳者就比較不適合,或是要加薑後燉煮才吃。
治療初咳、熱咳的作法,是用新鮮去皮的枇杷50克,加上冰糖5克再加以熬煮後飲用,可以防止喉嚨紅腫熱痛、防扁桃腺發炎。
枇杷作用多 脾虛、腹瀉不宜多吃此外,中醫認為枇杷的主要效用,還有以下幾種:◎枇杷是性涼味甘酸的水果,很適合治療「胃熱、肺熱痰黃」的症狀。
◎具有利尿、和胃降逆效果。
◎若是孕婦出現孕吐的症狀,有止吐之效。
◎枇杷籽(核)則是用來治疝氣、消水腫的偏方,主要是「以形補形」。
◎可用於治療流鼻血。
◎枇杷籽和核果類一樣富含脂肪酸,所以,也很適用於體虛及老年性便祕。
不過,要注意的是,枇杷性涼,有脾虛、腹瀉情況者不宜多吃;多食枇杷易助濕生痰,糖尿病、肥胖等痰濕體質者也最好淺嚐即止。
枇杷糖分少 營養不發胖營養師劉純君說,枇杷是老少咸宜的水果,雖然香澄多汁,但熱量和糖分並不高,很適合需要控制體重的人食用,且其果肉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具有保健視力的作用,也為胎兒的視網膜黃斑發育形成,提供安全的環境,以及促進肌膚的健康;富含蘋果酸和檸檬酸,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另外,枇杷含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幫助上皮黏膜組織細胞癒合,所以,特別適合感冒擤鼻涕,或是咳嗽咳到黏膜受傷的人食用,對於皮膚受傷者的恢復有益。
購買枇杷前 這些細節要注意如果是要立即吃,購買時要注意,吃了未熟成的枇杷,容易導致腹瀉。
要吃之前,只要用自來水把枇杷表面上的灰塵洗淨再剝皮,就可以吃了;不過,枇杷皮薄容易水傷,所以不要洗好後又繼續存放。
漂亮的枇杷,表面茸毛完整、果粉保存完好,果型勻稱呈倒卵形,尺寸中等,不要太大或太小,從表面聞,可聞到香氣濃郁的,尤其是以果皮易剝開、果肉軟而多汁、皮薄肉厚者為佳。
紅肉枇杷、白肉枇杷特色各異 這樣保存不怕壞如果再細分,枇杷可分成「紅肉枇杷」與「白肉枇杷」兩種,其特色各異:◎白肉:果肉呈現白色至淡黃色,果皮薄且易剝,肉質細膩,汁多味甜爽口,不耐貯運,適於鮮食。
◎紅肉:果實偏中小型,果肉為黃色、橙黃色或者橙紅色,肉質粗,氣味較濃,果皮厚,比較耐貯運。
枇杷容易凍傷,而且也容易因為水氣過多而變黑,所以,買回家後不要存放在冰箱,建議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即可,約可存放3~5天。
此外,枇杷剝了皮之後容易褐化,可以將剝皮枇杷放到冷水、糖水或鹽水中,就能延緩變黑、變色,較不會影響口感。
延伸閱讀:·感冒、咳嗽不能吃甜?久咳不癒會變氣喘?醫警告生病「千萬不要這樣做」·感冒咳嗽不止小心是支氣管炎!喉嚨有痰要咳出來嗎?醫解答「正確做法」
2021-01-11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你也搞錯了嗎?羅漢果不是中藥!中醫揭真正用途
源於中國廣西的羅漢果,味甘性涼,傳統用來治療嚨痛、聲音沙啞及咳嗽,最近天冷,不少人因感冒而聲音沙啞,習慣將羅漢果泡熱水,改善咳嗽等不適症狀,不過,長庚醫院中醫部部長楊賢鴻指出,羅漢果並非中藥,咳嗽、聲音沙啞者應先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
羅漢果非中藥 治標不治本楊賢鴻表示,雖然華人使用羅漢果的經驗久遠,但羅漢果只是民間草藥,不算是中藥,如同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用藥,頂多只能緩解症狀,無法治標。
近期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門診裡咳嗽、聲音沙啞的患者明顯增加,而感冒、過敏及胃食道逆流為引發咳嗽的3大原因,若要確實止咳,必須用對藥。
以胃食道逆流來說,這是腸胃功能異常所致,而非感冒,如果只是服用止咳化痰的藥物、民間草藥,則不見效果,還可能加重病情,咳得更厲害。
找出咳嗽病灶 對症下藥才有用楊賢鴻建議,咳嗽、聲音沙啞者應該先尋求醫師診治,找出咳嗽的原因,如果是單純感冒所致,可用傳統中醫複方「清咽厲膈湯」,來降低咽喉、呼吸道等不適症狀。
至於羅漢果,楊賢鴻表示,有些人飲用羅漢果水,確實可以紓緩咳嗽、喉緊等效果,但在中醫門診是不會使用這類的草藥偏方,建議民眾至中藥行購買時,應先詢問中藥師傅,了解使用方法。
如果服用羅漢果水、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草藥偏方後,咳嗽症狀不見改善,務必回到正規醫療體系,尋求醫師診治,確定病因之後,再決定使用哪些藥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吃蒸梨子止咳潤肺卻咳更兇?1情況不適用慢性咳嗽別瞎治!看看是不是這11個禍源引起的?
2021-01-08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誤會大了!羅漢果非中藥中醫師指出3大咳嗽原因
源於中國廣西的羅漢果,味甘性涼,傳統用來治療嚨痛、聲音沙啞及咳嗽,最近天冷,不少人因感冒而聲音沙啞,習慣將羅漢果泡熱水,改善咳嗽等不適症狀,不過,長庚醫院中醫部部長楊賢鴻指出,羅漢果並非中藥,咳嗽、聲音沙啞者應先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
楊賢鴻表示,雖然華人使用羅漢果的經驗久遠,但羅漢果只是民間草藥,不算是中藥,如同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用藥,頂多只能緩解症狀,無法治標。
近期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門診裡咳嗽、聲音沙啞的患者明顯增加,而感冒、過敏及胃食道逆流為引發咳嗽的3大原因,若要確實止咳,必須用對藥。
以胃食道逆流來說,這是腸胃功能異常所致,而非感冒,如果只是服用止咳化痰的藥物、民間草藥,則不見效果,還可能加重病情,咳得更厲害。
楊賢鴻建議,咳嗽、聲音沙啞者應該先尋求醫師診治,找出咳嗽的原因,如果是單純感冒所致,可用傳統中醫複方「清咽厲膈湯」,來降低咽喉、呼吸道等不適症狀。
至於羅漢果,楊賢鴻表示,有些人飲用羅漢果水,確實可以紓緩咳嗽、喉緊等效果,但在中醫門診是不會使用這類的草藥偏方,建議民眾至中藥行購買時,應先詢問中藥師傅,了解使用方法。
如果服用羅漢果水、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草藥偏方後,咳嗽症狀不見改善,務必回到正規醫療體系,尋求醫師診治,確定病因之後,再決定使用哪些藥物。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2020-11-20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為好體質做助攻!預防秋冬3節氣病,中醫傳授調養對策
秋冬轉涼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咳嗽、過敏、乾燥3問題,該如何預防呢?邀請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分享,預防秋冬常見3節氣病的體質調養術,為好體質做助攻,就不怕病症纏身!秋冬節氣病1 喉嚨乾燥易咳嗽許多人到診後,都主訴「醫生我最近很容易咳嗽,喉嚨都乾乾的沒有痰」!林巧梅表示,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
如果有乾咳狀況,不妨採用「蒸梨子」食療,但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
中醫認為,梨子性涼味甘,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對於燥邪猖獗的秋冬季來說,是去除燥邪的好選擇。
除了蒸梨子,也可以煮一些「百合南杏銀耳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
銀耳有滋陰補腎、潤肺生津等功效,對陰虛火旺無法溫熱滋補的人是良好補品;百合,有潤肺止咳的功效,是用來保養呼吸系統很好的食材;南杏,又稱「甜杏仁」,主要功效為潤肺、止咳及平喘。
秋冬節氣病2 上呼吸道過敏不少人跟林巧梅反應:「醫生,我最近晚上睡覺很容易咳嗽,早上起床也是」。
這類病人主要是身體免疫調節較弱,溫差變化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過敏反應,建議要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可圍著絲巾睡覺,早起運動也盡量圍著脖圍。
而老一輩常說要吃的「西洋參川貝粉」,可以補肺氣並化痰止咳,十分適合呼吸道容易過敏的病人;但要注意如果是已經感冒、發燒、感染或是懷孕及服用其它西藥的人,食療之前仍需請醫師評估。
西洋參,又稱為花旗參,具有補氣養陰、清火、養胃生津等功效,效果和人參差不多,主要是調整免疫系統、增強淋巴球吞噬作用,幫助抵抗外來感染。
川貝,止咳化痰之效用較強,且有清熱潤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適用於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
林巧梅說,另外,也可每天花5分鐘按摩穴道,來固肺提升免疫力。
最適合的穴道為合谷穴、尺澤穴。
秋冬節氣病3 皮膚乾癢脫皮「醫生我臉上皮膚都脫皮了,而且身體有點乾癢」!針對秋冬乾燥脫皮的現象,林巧梅指出,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會影響到皮膚,需注意洗澡溫度不要過熱,並選用較滋潤的沐浴乳,有些肥皂較不適合。
另外,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人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此外也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紅棗湯來養血潤肺。
穴道按摩上,建議可以按摩曲池穴、三陰交穴來緩解皮膚症狀。
林巧梅提醒,即將進入寒冷冬季,低溫會讓血液循環變差,出現如手腳冰冷、小腿水腫等狀況,推薦在家泡腳,從腳暖合起來。
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15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20~30分鐘,可有改善血液循環跟消水腫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陰陵泉穴效果更佳;如果四肢冰冷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則建議可以加一些老薑及艾葉。
諮詢專家/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
1
2
3
4
下一頁
最後頁
共
4
頁
延伸文章資訊
- 1確診救命藥台灣就有!醫揭「這款藥物」有貨又便宜可降4成 ...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確診人數不斷飆升,但由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數量有限, ... 一峰分享,確診者使用化痰藥NAC可降低4成的死亡率,且沒有缺貨問題。
- 2長新冠「濃痰、猛嗽」不斷!化痰藥助改善 - 健康醫療網
林應然理事長表示,確診者隔離7天期滿後,只能代表傳染力不高,但不等於完全康復,根據臨床經驗,解隔出關的人高達七、八成仍有症狀,症狀甚至持續三個月 ...
- 3止咳化痰| 搜尋結果 - 元氣網
搜尋{止咳化痰}共找到107篇新聞。「醫藥、保健、減肥瘦身、美容養生等健康議題」 最新發佈{止咳化痰}相關新聞:{當醫師確診時/確診後的喉嚨痛如刀割心臟科權威魏 ...
- 4「喉嚨像被刀割!」 確診後喉嚨痛、乾咳、多痰怎麼辦?
到底確診後喉嚨腫痛、有濃痰或咳嗽,該怎麼辦? ... 痰很多時,不能太鎮咳,因為痰可能會積在肺部,引發肺炎,所以多會提供化痰藥,盡量把痰咳出來。
- 5染疫名醫列[確診必備8種食物.3藥物]清單化痰要多喝水 - 常春月刊
染疫名醫列「確診必備8種食物、3藥物」清單化痰要多喝水. 分享文章 line. 字體小中大. 瀏覽人次:21461 返回列表. 亞洲換心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也確診了,他在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