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補救教學遊戲設計之行動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詳目顯示 ; Li, Chao-Yi · 國語文補救教學遊戲設計之行動研究 · 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Game Design in Chinese Remedial Teaching · 王嘉陵 · Wang, Chia-Ling.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7.99.71.17)您好!臺灣時間:2022/10/2017:29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李昭儀研究生(外文):Li,Chao-Yi論文名稱:國語文補救教學遊戲設計之行動研究論文名稱(外文):AnActionResearchontheGameDesigninChineseRemedialTeaching指導教授:王嘉陵指導教授(外文):Wang,Chia-Ling口試委員:林仁傑、鍾啟暘口試日期:2017-06-17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學門:教育學門學類:綜合教育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6畢業學年度:105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39中文關鍵詞:遊戲、國語文補救教學、課程設計、十二年國教、行動研究外文關鍵詞:game、chineseremedialteaching、coursedesign、12-yearBasicEducation、actionresearch相關次數: 被引用:5點閱:750評分:下載:158書目收藏:9 國語文補救教學遊戲設計之行動研究李昭儀摘要研究者為國中國文教師,長年服務於偏鄉學校,深感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導致學習成效不彰,進而落入補救教學的惡性循環。

為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強學生的字詞能力,顛覆補救教學刻板、枯燥的既定印象,研究者企圖以遊戲融入國文補救教學之行動方案,突破教學現場所遭遇的困境。

本研究設計並實施五個教學活動,以八年級的24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目的在發展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探討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的實施歷程與修正問題,以及研究者實施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後的省思與成長。

運用補救教學「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實施歷程,讓研究對象分組進行兩次循環的遊戲教學活動,並帶入綜合活動領域裡的課程目標,藉由同儕支持性的鷹架作用,產生團體動力,帶領每位學習者向上提升,擁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同時,啟發學習者的內省能力,建構其後設認知,使其在未來的學習情境中具備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適應生活的基本能力。

實施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後,研究者有下幾項的發現:一﹑發展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的考量因素(一)遊戲的選擇:普遍性﹑簡易性。

(二)國文課目的融入:萬用性﹑系統性。

(三)學生的編組:隨機性﹑社會適應性。

(四)地點的決定:安全性﹑低擾性。

(五)教具的製作:環保性﹑便利性。

二﹑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的實施歷程與修正問題(一)同儕學習改善師生間的認知落差。

I(二)設置遊戲難度關卡有助於診斷學習難點。

(三)兼採固定比率與變動比率之計分方式可維持學習動力。

(四)遊戲融入補救教學不受人數限制。

三、實施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後,研究者的省思與成長。

(一)遊戲融入補救教學,可以提升學習意願與成效;(二)團體作戰勝過孤軍奮鬥;(三)遊戲能促使學生發展問題解決的能力;(四)學生的參與程度無法百分百,仍有個別因素存在。

最後,研究者建議可以建置題庫,提供其他教師從事相關教學時使用,並能於偏鄉學校舉辦全校性的遊戲融入補救教學活動,且適時加入學生的創意與想法,共創遊戲課程。

關鍵詞:遊戲、國文補救教學、課程設計、十二年國教、行動研究 AbstractTheresearcherisaChineseteacherinjuniorhighschoolandhasbeenservedinremoteruralschoolsforyears.Hedeeplylearnsthatstudentsarewithlowlearningmotivationthathasresultedinpooracademicperformanceandfurtherbeentrappedintheviciouscircleofremedialteaching.Toimprovethestudents’learningmotivation,reinforcetheirvocabularycapacities,subvertthestereotypedandboringfixedimpressionofremedialteaching,theresearcherattemptstointegrategamesintotheactionplanofChineseremedialteachingandbreakthroughthedilemmacomingacross.Thisresearchdesignsandexecutesfiveteachingactivitiesandtakes24studentsfromGradeEightasresearchobjects,primarilyaimingatdevelopaChineseremedialteachingschemecombinedwithgames,discussingovertheexecutionandcorrectionperiodsofChineseremedialteachingschemescombinedwithgamesaswellasteachers’reflectionsandgrowthafterconductingthescheme.Throughtheexecutionperiodofremedialteaching,[evaluation--teaching--re-evaluation],theresearchsubjectsaredividedintogroupsfortworoundsofgameteachingactivitiesandinfusedwithcoursetargetsinthefieldofcomprehensiveactivities.Moreover,bythesupportivescaffoldingeffectsfrompeers,thegroupmotivationsaredriventoleadeachlearnertoimprovethemselvesandequipthemwithstronglearningmotivations.Inthemeantime,it’salsoconductivetoinspiringlearners’introspectiveability,constructingtheirmetacognitiontopreparethemwitheffectivelearningstrategiesinthefuturelearningcontextsandcultivatetheirbasicadaptivecapacitiestolife.AftertheimplementationofChineseremedialteachingschemewithgames,theresearchercomestothefollowingsomeconclusions.1.Considerationsofdevelopingchineseremedialteachingschemescombinedwithgames.(1)Choosethegame:universality,simplicity.(2)Jointhechinesecourse:versatility,systematic.(3)Studentgroup:randomness,socialadaptaility.(4)Locationofthedecision:safety,lowdisturbance.(5)Teachingaids:environmentalprotection,convenience.2.TheexecutionandcorrectionperiodsofChineseremedialteachingschemescombinedwithgames(1)Peerlearningtoimprovethegap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2)Settinggames’levelsisbeneficialfordeterminingthedifficultypointsoflearning.(3)Adoptingbothoffixed-ratioandvariable-ratioscoringmethodcanmaintainlearningmotivation.(4)Gameintegrationremediationteachingisnotlimitedbythenumberofpeople.3.Teachers’reflectionsandgrowthafterconductingthescheme.(1)Theintegrationofgamesintoremedialteachingcanimprovestudents’learningwillingnessandefficacy.(2)Studyinginteamisbetterthanstudyingalone.(3)Gamescanfacilitatestudentstodevelopproblem-solvingcapacities.(4)Studentscannotbe100%ofthedegreeofparticipation,therearestillindividualfactorsexist.Finally,theresearcherssuggestedthatthequestionnairescouldbebuilttoprovideotherteacherswiththerelevantteaching.Holdingwholeschoolactivityofthegameintegrationremediationteachinginremotschoolandtimelyaddthestudents’creativeandideastoco-createthegamecourses.Keywords:game,Chineseremedialteaching,coursedesign,12-yearBasicEducation,actionresearchIV 目次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2第三節名詞釋義............................3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4第二章文獻探討..............................5第一節遊戲融入教學............................5第二節補救教學..............................13第三節課程設計.............................18第四節遊戲融入教學的相關實證研究...................23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27第一節研究方法與架構.............................27第二節研究情境與對象................................36第三節教學行動方案設計.............................38第四節資料蒐集與分析............................44第五節研究信度與效度..............................46第六節研究倫理.....................................47第四章研究發現與討論...........................49第一節發展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的準備事項................49第二節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的實施歷程與修正問題..........52第三節實施遊戲融入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後研究者的省思與成長.....106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建議.......................................120第一節研究結論..........................................120第二節建議..........................................123參考文獻.............................................124 參考文獻巴夢涵(2015)。

遊戲融入英語字母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三年級原住民學童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方德隆(2004)。

課程發展與設計。

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明慧(1996)。

國一數學科活潑化教學模式對提昇學習動機與班及學習氣氛之實驗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王文科(2000)。

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

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21頁)。

高雄:麗文。

王嘉陵(2003)。

從Giroux的批判教育學觀點反省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

教育研究資訊,11,3-21。

王玉麟(2004)。

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

教師之友,45(3),85-93。

王彩鈴(2005)。

學習動機提昇教學方案融入英語科教學對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王咏琇(2013)。

遊戲融入英語補救教學活動設計對提升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吳明隆(2001)。

教育行動研究:理論與實務。

台北:五南。

李咏吟、單文經(1997)。

教學原理。

台北:遠流。

李秋慧(2016)。

英語科補救教學對國中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杜正治(1993)。

補救教學的實施。

刊於李永吟(425-472)。

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

台北市:心理。

杜彥誼(2010)。

遊戲融入英語字彙教學對低成就國三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邱勝濱(2008年12月15日)。

質性研究方法在教育上的應用【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5期】。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5/75-09.htm林天祐(2005)。

教育研究倫理準則。

教育研究,132,70-86。

林羿姍(2006)。

透過數學遊戲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加減單元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林君嘉(2013)。

應用遊戲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酸雨教學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柯慶明、古淑薰(2005)。

語文教育,不能與生活脫節。

人本教育札記,188,19。

洪欣慈(2016年10月3日)。

減C大作戰學校:補救教學變懲罰出妙招激勵。

聯合新聞網。

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9/1999109施良方(1996)。

學習理論。

高雄:麗文。

孫凱鈺(2015)。

數位遊戲融入課後照顧班對國語科學習之影響個案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莊玳翎(2016)。

桌上遊戲融入七年級國文課程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張春興(2003)。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東華。

張世平(1991)。

行動研究法。

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341-371頁)。

台北:師大書苑。

張新仁(2001)。

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

教育學刊,17,85-106。

張德銳等著(2007)。

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

臺北市:高等。

張憲卿、程炳林(2010)。

成敗情境對行動與狀態導向者負向情感、自我效能與工作記憶容量之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41(3),605-634。

張樸毓(2015)。

遊戲融入國語課程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張皓(2015)。

國中實施自行車教育之學習動機、滿意度與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教育部(201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取自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教育部(2016)。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

取自http://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resource郭靜晃(譯)(2000)。

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原作著:FegusP.Hughes.)。

臺北市:洪葉。

陳伯璋(1988)。

教育研究方向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

台北:南宏。

陳杭生(1993)。

視聽媒體與教學正常化。

視聽教育雙月刊,34(3),1-10。

陳伯璋(2000)。

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

載於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論文集。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陳怡潔、胡士琳、梁瑞芸、謝宇斐(2003)。

行動研究。

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329-363頁)。

台北市:高等教育。

陳惠玲(2014)。

遊戲融入國小一年級識字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陳淑玲(2014)。

創意文字遊戲融入國中國文教學之探討(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年11月20日)。

補救教學評量。

取自http://www.naer.edu.tw/files/11-1000-1273.php?Lang=zh-tw黃政傑(1993)。

課程設計。

台北市:東華。

楊欣怡(2007年1月15日)。

教育改革中教師之角色—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0期】。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0/60-17.htm曾錦煌(譯)(1997)。

兒童遊戲與遊戲場(原作者:Frost,J.L.,&Klein,B.L.)。

台北:田園出版社。

(原著出版年:1983)曾玉貞(2013)。

遊戲融入英語字彙教學對不同學業程度原住民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程炳林、林清山(1999)。

國中生學習行動控制模式之驗證及行動控制變項與學習適應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31(1),1-35。

詹棟梁(1979)。

從兒童人類學的觀點看兒童教育。

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兒童教育研究(59-86頁)。

台北:幼獅書局。

董媛卿(1995)。

如何在學校裡進行「遊戲治療」。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潘慧玲(1991)。

兒童遊戲的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79-0301-H003-07),未出版。

蔡清田(2000)。

教育行動研究。

臺北市:五南。

蔡淑苓(2004)。

遊戲理論與應用─以幼兒遊戲與幼兒教師教學為例。

臺北市:五南。

蔡英斌(2007)。

透過數學遊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進行面積單元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劉安倫(2004)。

喚起弱勢學生學習之門─談低成就學生之補救教學。

竹縣文教,29,48-51。

劉政宏、張景媛、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37,173-196。

劉政宏(2009)。

對學習行為最有影響力的動機成分?雙核心動機模式之初探。

教育心理學報,41(2),361-384。

劉政宏、黃博聖、蘇嘉鈴、陳學志、吳有城(2010)。

「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研究。

測驗學刊,57(3),371-402。

魏麗敏(2010)。

綜合活動教材教法。

台北市:五南。

羅明珍(2000)。

結合社區文化資源之藝術教育課程設計研究──以宜蘭縣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蘇育任(1993)。

課程與教學—漫談遊戲導向的教學設計。

國教輔導,33(2),4-6。

蘇振毅(2007)。

透過數學遊戲教學進行國小三年級乘法單元之補救教學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饒見維(1996)。

國小數學遊戲教學法。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註: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一數學科活潑化教學模式對提昇學習動機與班級學習氣氛之實驗研究 2. 學習動機提昇教學方案融入英語科教學對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3. 透過數學遊戲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加減單元為例 4. 結合社區文化資源之藝術教育課程設計研究─以宜蘭縣國中美術課程設計為例 5. 透過數學遊戲教學進行國小三年級乘法單元之補救教學研究 6. 遊戲融入英語字彙教學對低成就國三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7. 透過數學遊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進行面積單元補救教學之研究 8. 遊戲融入英語補救教學活動設計對提升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9. 遊戲融入國小一年級識字教學之行動研究 10. 應用遊戲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酸雨教學成效之研究 11. 遊戲融入英語字彙教學對不同學業程度原住民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 12. 國中實施自行車教育之學習動機、滿意度與成效之研究 13. 英語科補救教學對國中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14. 桌上遊戲融入七年級國文課程之研究 15. 創意文字遊戲融入國中國文教學之探討   1. 王嘉陵(2003)。

從Giroux的批判教育學觀點反省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

教育研究資訊,11,3-21。

2. 王玉麟(2004)。

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

教師之友,45(3),85-93。

3. 柯慶明、古淑薰(2005)。

語文教育,不能與生活脫節。

人本教育札記,188,19。

4. 張新仁(2001)。

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

教育學刊,17,85-106。

5. 張憲卿、程炳林(2010)。

成敗情境對行動與狀態導向者負向情感、自我效能與工作記憶容量之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41(3),605-634。

6. 陳杭生(1993)。

視聽媒體與教學正常化。

視聽教育雙月刊,34(3),1-10。

7. 程炳林、林清山(1999)。

國中生學習行動控制模式之驗證及行動控制變項與學習適應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31(1),1-35。

8. 劉安倫(2004)。

喚起弱勢學生學習之門─談低成就學生之補救教學。

竹縣文教,29,48-51。

9. 劉政宏、張景媛、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37,173-196。

10. 劉政宏(2009)。

對學習行為最有影響力的動機成分?雙核心動機模式之初探。

教育心理學報,41(2),361-384。

11. 劉政宏、黃博聖、蘇嘉鈴、陳學志、吳有城(2010)。

「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研究。

測驗學刊,57(3),371-402。

12. 蘇育任(1993)。

課程與教學—漫談遊戲導向的教學設計。

國教輔導,33(2),4-6。

  1. 遊戲應用於國中國文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2. 應用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於英語學習之行動研究 3. 國民小學低年級補救教學教師參與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 4. 偏鄉國小跨年級國語補救教學實施差異化教學之行動研究 5. 遊戲融入國小六年級國語文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6. 數位教育平台於偏遠地區數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某國小四年級為例 7. 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政策執行之個案研究 8. 桌遊「妙語說書人」融入國小國語補救教學計畫之行動研究-以三年級學生為例 9. 故事情境融入國小分數概念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10. 圖解識字教學法運用於國小二年級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 11. 國小弱勢學生國語文補救教學課程方案設計與實施:文化回應教學取向 12. 花蓮縣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及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研究 13. 國二復學生數學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14. 數位學習融入國小英語補救教學個案研究 15. 摘要策略融入國小補救教學對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以高年級國語文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