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樓層不再選擇障礙買公寓「登梯感受成關鍵」 - 蘋果日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信房屋企劃部副理江龍名表示,樓層選擇可以從房子種類探究,若以公寓及大樓區分,公寓大多規劃5層,頂多上看7層,普遍較少配置電梯,這點攸關住戶 ... 出版時間2021/01/24 台灣房價高昂,買房隨著樓層攀升開價通常更高,如何挑選成為重要課題。

專家指出,選樓層可從房子種類探究,公寓一般較少配置電梯,必須考量爬樓梯,1樓可能有店面效應,房價通常較高,但也容易被車流噪音干擾,自住並非首選,2樓則是常見管線匯集處,管線阻塞可能外溢汙水,4樓因諧音不吉利、5樓對長者上樓吃力,同樣都不是優先選擇,3樓因高度適中更加推薦;大樓多半設置電梯,倒是不用考量爬樓梯,而是要緊扣買房動機,偏好景觀宅的客群就推薦高樓層,不過仍要避免接鄰中繼水箱的樓層,一般大樓通常設置在12~13樓,由於抽水馬達會有噪音干擾,意謂著應該盡量避開11~14樓。

中信房屋企劃部副理江龍名表示,樓層選擇可以從房子種類探究,若以公寓及大樓區分,公寓大多規劃5層,頂多上看7層,普遍較少配置電梯,這點攸關住戶是否得爬樓梯,因此高度是評估重點,低樓層雖能節省爬梯,1樓可能有店面效應,房價通常較高,不過鄰近馬路容易受到車流噪音干擾,落塵量也更高,若是自住不會優先推薦,2樓則是常見管線匯集處,不僅房價較低,管線阻塞還有汙水外溢疑慮,同樣屬於次級選擇,再者華人忌諱「死」字諧音,4樓也不建議,5樓等更高樓層雖無管線、諧音困擾,長者上樓卻顯吃力,若是頂樓還容易有日曬問題,若以刪除法來看,3樓相對是高度適中、噪音干擾少的樓層,因此更推薦選擇。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分析,大樓通常設置電梯,爬樓梯不再是選樓層的主要考量,應該緊扣買房需求,例如對偏好景觀宅的客群,樓層越高視野越好,當然會推薦選擇高樓層,高樓層與低樓層價差可達1.3~1.5倍,價格主要反映在景觀條件,由於房價不斐,入手前更要評估需求。

他還提到,5樓以下的低樓層,可能會有噪音、蚊蟲干擾,若是坐落蛋黃區且附有店面,房價未必輸給高樓層,反觀中層雖然不具店面優勢,房價又不如高層亮眼,但也因為價格適中,比較適合一般購屋族選購。

除此之外,也要避免選擇接鄰中繼水箱的樓層,一般大樓通常設置在12~13樓,由於抽水馬達會有噪音,容易干擾住戶安寧,意謂著11~14樓都要盡量避免。

(余奕賢/台北報導) 大樓通常設置電梯,爬樓梯不再是主要考量,選擇樓層應該緊扣需求,例如偏好景觀宅的客群,樓層越高視野越好,高層會是更好選擇。

資料畫面 樓層 公寓 買房 蘋果地產 余奕賢 最Hi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