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狼人》金錢萬歲! | 香港影評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爾街狼人》(The Wolf of WallStreet)目不暇給,材料豐富,鏡頭流麗, 三小時轉瞬即過, 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永遠是說故事的大 ... Jumptonavigation 《華爾街狼人》金錢萬歲! 搜尋 Google 《華爾街狼人》(TheWolfofWallStreet)目不暇給,材料豐富,鏡頭流麗,三小時轉瞬即過,馬田史高西斯(MartinScorsese)永遠是說故事的大師傅,他的能量沒隨年紀衰減,作品愈來愈起勁。

《華爾街》同時叫人目定口呆,史高西斯這麼多年,電影揭人性及社會陰暗不少,世界從沒像《華爾街》爛得那麼透徹。

「金玉其外」的映襯(金碧輝煌,包括影片宣傳的鮮黃色),令「敗絮其中」的感覺更強,證劵市場、上流社會比黑幫社會、爾虞我詐的賭場及危機四伏的紐約街頭,更叫人髮指。

史高西斯聰明的是,他並不板着臉說故事。

《華爾街狼人》不說教,放筆莊諧,比奧利華史東1987年的《華爾街》高一皮(對白提過《華》的經典角色GordonGekko);它甚至是部荒誕喜劇,好幾場戲捧腹大笑(比賀歲片有娛樂性多了)。

主角JordanBelfort(里安納度狄卡比奧)一點不討好,我們一直聽他回憶前事,跟着他的情緒起伏,好幾次他還對着鏡頭說話。

這些設計加起來,令《華爾街》定位微妙,看着拿它沒法,既愛又恨,看角色的所作所為,時而震驚、狂喜或同情。

我看了三遍,愈看愈有味道,每次都有不同感受。

史高西斯狄卡比奧又一高峰 我們對Jordan亦愛恨交纏。

這是狄卡比奧從影以來,最無恥卻最人性的角色。

狄卡比奧五度跟史高西斯合作,《華爾街狼人》他身兼監製,無論尺度及意識,幾乎全無保留(只差沒有把陽具露出來而已),可見他對史導之信任,兩人的又一高峰了。

還有哪個如日方中的巨星,會像狄卡比奧般演狂妄自大、自私利己、物質主義、爛滾濫藥的證劵小型大亨,並像他演得好。

片中Jordan「惡貫滿盈」,就說他創立StrattonOakmont後鍛煉下屬一幕,他示範如何用三寸不爛之舌,向電話另一端的顧客大力游說,叫他買藍籌柯達股。

語調禮貌周周,身體則盡情侮辱顧客,逗得同事哈哈大笑。

什麼「以客為上」、「顧客是對的」根本是謊言,《華爾街》這套「核心價值」,可套用在財經、保險、電訊或任何服務行業上。

沒什秘密可言的,一個「錢」字而已;傳銷員、顧客不過賣買關係,前者花言巧語、製造需求,後者感覺被照料,願意付鈔。

資本主義社會,「錢」最神聖,「唯利是圖」天經地義。

《華爾街》的經紀佬偶爾可愛,在於他們是「真小人」。

同行間私相授受,不止一次角色說到,你幫我賺大錢,就是對我恩重如山,我真是替你口交也來不及呢。

挖苦鞭撻不留情面 至於顧客,才管他媽的!Jordan頭一天在華爾街上班,已從老前輩MarkHanna(MatthewMcConaughey)身上學會終生受用的幾招,一是永遠給顧客贏錢的錯覺(fugazy),令他們不能自拔,「Fxxktheclients」,顧客以為真贏錢,經紀佣金才是真白銀。

二是勤加自瀆,令血液運行暢順,三是可卡因令頭腦清醒。

金錢、性及毒品,日後成Jordan的開門三件事。

MarkHanna是《華爾街狼人》中最體面角色,他是Jordan的恩師、fatherfigure。

在電影中,Jordan的旁白犬儒,對人物評頭品足;他也不把我們(觀眾)放眼內,有次對鏡頭解釋什麼是IPO,說不了一會:「看你們還是不明白的了。

」唯獨是Hanna,我們只看到Jordan對他的言行好奇、讚歎(當然有奉迎味道),沒聽到他的諷刺旁白。

Jordan甚至承傳了Hanna搥心吟唱的古怪習慣,後來在StrattonOakmont上了軌道後,逾千員工懂得跟他一起「森林大合唱」,Jordan的父親Max(老牌導演RobReiner)看在眼裏,完全不明所以。

除此以外呢,《華爾街狼人》完全挖苦、鞭撻得不留情面。

每一種形式的關係都被史高西斯影射過,比如Emma阿姨的「親情」,Jordan竟以為可施「美男計」,風和日麗樹下幾個特寫互剪,配上Emma及Jordan的旁白心底話令人忍俊不禁。

Donnie(JonahHill的演出亦無保留)的「友情」、「手足之情」,Jordan被自己的紙條出賣,「我心照明月,明月照溝渠」,他大抵忘了「華爾街沒有真正朋友」的本質。

還有同志管家的「主僕情」,管家初出場頭頭是道,冷不防他……「愛情」當然更不用說了,《華爾街》的Jordan經歷了兩段婚姻,初識金髮美人Naomi,他想用旁白說服觀眾,跟Naomi的投契不止是性,還有相同的話題,那是何等自欺欺人。

Jordan的旁白偶爾自嘲,他跟Naomi初次約會慾火焚身,旁白說要「把她狠狠幹……」(fxxkherbrainsout),話音未完,續說:「……11秒。

」(......for11seconds),原來在美女跟前急色早泄,第一次約會狼狽不堪,還不停被Naomi的小狗在牀尾騷擾。

節奏明快剪接功不可沒 ThelmaSchoonmaker的剪接對《華爾街》的節奏及調子起關鍵作用,影片的明快有賴剪接,挖苦角色亦透過剪接得來。

他與Naomi結婚,字幕打出「十八個月後」,畫面見Jordan睡得正酣,他旁白說:「婚姻猶如天堂。

」(itwasheavenonearth),下一秒Naomi就一盤冷水澆來,質問他昨夜跟女孩鬼混的事,然後兩公婆展開一場歇斯底里的吵架。

初次約會、結婚時的微聲細語沒了,換來粗話連篇的互相斥喝,「愛情」、「浪漫」建基於幻想,一年多後便見真章(這段讓我想起多年前富豪被港姐粗話臭罵的電話錄音,我們當年確實太大驚小怪)。

另一段,Jordan的私人遊艇在意大利,他堅持要往摩洛哥開去。

船長有點難色,說風暴改變方向,但在老闆跟前不敢直言,只說會打爛幾件餐具,令Jordan很放心。

鏡頭一剪,那可是滔天巨浪、超強颱風,眼看要把遊艇吞噬,Jordan完全驚惶失措,破口大罵,還想在死前嗑藥,好好high一次。

連災難都給史高西斯拍成黑色喜劇,怎能不佩服他?! 另類手足情「死亡」荒誕 也許是Jordan一方面自視過高,卻又不停大出洋相,我們從騙棍、賤精身上看出缺陷,令人物立體,不致神憎鬼厭,成就出《華爾街狼人》。

Jordan在鄉村俱樂部接電話,「檸檬藥物」九十分鐘後突然發作是影片另一高潮。

這是他第二次嗑藥後不醒人事的「閃回」,第一次藥物意外發作,是飛往日內瓦的航機上,兩次行徑皆癲狂。

我有點多心,覺得狄卡比奧在《華爾街》有些他的名片影子,但一一給顛覆過來。

前文說的遊艇遇風暴像《鐵達尼號》,但他已不是從容不迫的Jack了;鄉村俱樂部他半爬半滾回家,口齒不清,有點像成名作《不一樣的天空》(What'sEatingGilbertGrape)的自閉症青年Arnie,跟JohnyDepp哥哥相依為命。

但《華爾街》寫的是「另類手足情」,Donnie差點被火腿鯁死,全靠Jordan受電視啟發,啪「大力菜」救回他一命。

史高西斯從不濫情,「死亡」在《華爾街》同樣荒誕,微不足道。

Jordan旁白兩次提到角色的枉死(其一是老粗Brad),畫面是跟哀傷完全無關的影像。

說拿《華爾街》沒法,哭笑不得,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那家人才濟濟的StrattonOakmont公司,在片中也堂皇不到哪裏。

《華爾街》一開始是公司的電視宣傳片,會議室個個一表人才,好像在商討大計,宣傳片旁白是「穩定,誠信,自豪」(影片對八十年代電視廣告的諷刺、諧仿很到位)。

下一場回到真實,Stratton公司不務正業,全部人在賭錢,遊戲是把侏儒扔到標靶上,非常瘋狂無聊。

電影幾次交代Jordan及同事在會議室聊天,語言完全無味。

佩服編劇TerenceWinter,無聊對答寫來如此好玩,Donnie在餐廳跟Jordan聊天,說到他為何迎娶表妹已夠抵死,另一段Jordan跟父親Max在辦公室討論妓女文化,交換對陰毛的看法更絕,Reiner的演出有點即興味道。

金錢與公義 差點忘了FBI調查員Denham,他是影片另一個較正面、沒被嘲笑的角色,但他很無力。

最後他在地鐵閱報,環顧車廂四周,留意到對面年老的亞洲夫婦,是個耐人尋味的鏡頭。

這種平凡臉孔,跟Jordan最後一場講座的受眾相若。

這些人其貌不揚、不同種族,畢生勤懇工作,根本無法想像Jordan昔日奢華。

如果Jordan是狼,他們說不定就是他的羊。

從講座聽眾殷切的眼神說明,他們多渴望命運逆轉。

Denham令罪犯繩之於法,但眼神失落,臉沒悅色,因為那才是冰山一隅。

世界一天仍有「發達」需求,就有Jordan這種致富專家。

Jordan眼神反堅定不移,出獄後好像更老練,是個有魅力的傳教士,他與他的信眾相信的是「金錢」,人多勢眾;對比信「公義」的孑然一身,這便是現實的悲哀。

《華爾街人狼》,副題可以是「金錢本色」,難怪有說導演畢生只拍一片了。

作者: 家明刊物: 明報Year: 2014年Month: 02月Day: 16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