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建國95 周年】「說『我是土耳其人』是多麼開心的事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事實上,「土耳其人」(Türk)最初只是對鄂圖曼帝國鄉村裡,那些沒有知識和教養之人的稱呼,是後來聰明的年輕軍官凱末爾讓「土耳其人」脫離貶義,成為他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文史藝術 歷史 【土耳其建國95周年】「說『我是土耳其人』是多麼開心的事!」──你知道土耳其人為什麼這麼愛國嗎? 萊拉/伊斯坦堡情旅日記 2018/10/29 5876 PhotoCredit: 一個新的國家於焉誕生,年輕的軍官凱末爾成為土耳其共和國的國父,這也使得土耳其人有了理想國家的藍圖和對未來生活的期盼。

今天(10月29日),是土耳其共和國(RepublicofTurkey)95周年國慶日。

在土耳其這樣一個處處可以見到國旗的國家,每個人都為了那面紅白星月旗感到驕傲;他們不僅揮舞著它,更親吻著它──因為那是他們對國旗至高無上敬重的表現。

究竟為什麼土耳其人這麼愛國呢?他們愛國主義的根本是什麼?你知道所謂的「土耳其民族」只是一個在時代中被塑造出來的概念而已嗎? 這回,我身在這個「被民族主義救回」的國家,聽人們訴說著一段人民陷入身分認同危機的歷史,以及他們如何走出來並且一路相挺至今的故事。

沒錯,就是民族主義,一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的概念。

初見土耳其人泛著淚光激動地喊著自己國家的名字時,我無法理解他們那份狂熱和感動。

可是,土耳其人自己知道。

無論是國慶日或競選活動,在土耳其,訴諸國族情感永遠是最激情有效的情緒動員。

圖/[email protected] 將土耳其從列強手中奪取回來的國父凱末爾 19世紀末,鄂圖曼帝國(OttomanEmpire)因內部結構因素逐漸走向衰敗,甚至被歐洲國家取笑為「近東病夫」,這使得西方列強有所覬覦。

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成為戰敗國的鄂圖曼帝國於西元1920年被迫簽下《色佛爾條約》,領土被列強瓜分多塊──東部被亞美尼亞佔據、南部被義大利拿走、西部則是英國、法國和希臘的戰利品。

當時,土耳其軍官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KemalAtatürk)以民族主義為主軸、多項改革理念為核心,使人民團結齊心一同奮戰,最終在反攻戰勝國的恰納卡萊戰役中獲得了勝利,迫使戰勝國於西元1923年簽下著名的《洛桑條約》,訂定出今日的土耳其國界。

一個新的國家於焉誕生,年輕的軍官凱末爾成為土耳其共和國的國父,這也使得土耳其人有了理想國家的藍圖和對未來生活的期盼。

土耳其人知道,要從數個國家手中奪回自主權,需要堆疊多少條人命;要在一個多國相爭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國家,有多麼地不容易。

因此,現在土耳其人喊著自己國家的名字時,其實也是對遙遠的時代裡、那些為眾人留下安穩家園的先人所做的呼喊──「愛國」就是他們感念著那份「不容易」的行動。

來自凱末爾民族主義的土耳其人 事實上,「土耳其人」(Türk)最初只是對鄂圖曼帝國鄉村裡,那些沒有知識和教養之人的稱呼,是後來聰明的年輕軍官凱末爾讓「土耳其人」脫離貶義,成為他民族主義理念中的代表詞彙:「只要生活在此地並且願意為其付出,你就是土耳其人;而身為土耳其人,人人皆平等、不分你我。

」   其實,它和過去帝國時代各族群和平生活的狀態有點相似,只是多了「我們都是土耳其人」這個團結的概念。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許多原本生活在奧鄂圖曼帝國領土上的非奧斯曼人(Osmanlı)紛紛加入成為「土耳其人」的行列,並且出戰保衛國土。

這段歷史也留下了「說『我是土耳其人』是多麼開心的事(NemutluTürkümdiyene)」這句名言,至今人人仍反覆朗誦著。

而那些不認同自己是土耳其人的非奧斯曼人,則因理念不合以及利益衝突等因素,永遠地離開了土耳其。

他們的原因是:眾人好不容易才從其它國家手中拿回自主權並建立一個新國家,致使當時的整體社會氛圍,沒有太多屬於「非奧斯曼人」的空間。

由凱末爾民族主義為基礎所帶出的愛國思想,被視為一種使土耳其保持安定的手段。

走入共和國時代的土耳其人,不願意再這麼賭一次,所以他們世世代代被教育著,他們是愛國的土耳其人。

今日的土耳其人明白自己能夠自在地生活在此地,完全是先人團結奮鬥而來的結果。

土耳其人很排外嗎? 那麼,現今的土耳其人會排外嗎?從過去數百年的歷史脈絡分析,便可得知一切。

西元1453年,21歲的穆罕默德二世(FatihSultanMehmet)攻入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時,他便下令要保護這座城市的重要建築,即使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不同,誰都不能將建築毀壞。

此後400餘年,隨著鄂圖曼帝國不斷擴張,各個民族和教徒和平生活在此地,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孕育了這片多采多姿的土地。

由此可見,土耳其人其實並不排外,他們排斥的是那些想從平穩秩序中撕裂人心的族群和外來勢力,直至今日仍是如此。

這大概也是近期土耳其政變無法成功的原因,政變發生之時,不論任何黨派,全國上下齊心反抗那一場政變,因為被瓜分的歷史實在鑿得太深刻了!又有誰願意重蹈覆轍,再賭上一次那樣的動盪呢? 被譽為「土耳其之父」的凱末爾,至今在土耳其人心中仍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

圖/Alexandros[email protected] 土耳其,生日快樂! 生活在土耳其,起初會有非常多事情讓我無法理解。

如許多發生在土耳其的事件,國際媒體和土耳其本地媒體切入的角度時常完全相反,因為外媒不懂土耳其人到底在想什麼、也沒有從土耳其的角度去理性看待每一個事件。

畢竟歷史脈絡和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思想和價值觀差異實在很大。

不過,凡事都是需要被理解的,只有在真的懂了之後,才會知道他們為什麼會這麼想、那樣做。

現在,我在明白土耳其人的想法和動機後,偶爾還會被他們感動到! 在了解土耳其人愛國的原因之後,若大家有機會到土耳其旅遊,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對當地人的生活、思想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如果今天你剛好也在土耳其旅遊,不妨一同感受一下那狂熱的愛國氛圍吧! 最後,祝土耳其共和國,生日快樂! 執行編輯:莊承憲 核稿編輯:趙安平 PhotoCredit:[email protected] 土耳其 國家 歷史 文化 認同 關聯閱讀 「工作滿一年想請特休假,我的土耳其主管竟然這樣說⋯⋯」──談談關於放假的「文化差異」 世界最大機場正式啟用,伊斯坦堡再掀旅遊熱 作品推薦 為什麼伊斯坦堡會成為「貓的天堂」?在這裡,狗兒的生活又是如何呢?——面對流浪動物,我們可以這樣做 當小孩在公共場所「失控」時,土耳其父母的「家教」,讓我從驚愕、理解到感動 參考資料 TOP 萊拉/伊斯坦堡情旅日記 座標土耳其伊斯坦堡右岸,有一隻貓和一個老公。

大學主修社會學,後專注於文化觀察與旅遊文學,目前不務正業的從事歐洲、中東及北非市場開發與客戶關係管理相關工作,最喜歡的還是寫換日線文章,分享土耳其日常生活和穆斯林社會文化。

拿破崙曾說:「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它的首都一定會是伊斯坦堡。

」那麼,我就站在伊斯坦堡,徜徉在伊斯蘭與西方價值共存的歐亞混血國度,寫下土耳其的美與愁。

此地喧囂無比,可是我們平靜地生活。

Facebook:伊斯坦堡情旅日記 Instagram:LeylaJhang 看更多 上一篇 美國人手一幢花園洋房?「富到流油」的民族融爐?──「大」國背後的真相,跟你想得不太一樣 下一篇 【8090都老師】皇后樂團(Queen)與我:挑戰體制、破牆而出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歷史History 每年11月10日上午9點05分,為什麼路上的土耳其人都要靜止一分鐘? 時事CurrentAffairs 世界最大機場正式啟用,伊斯坦堡再掀旅遊熱 現場Live 【亞美尼亞烽火紀行】(中):染血的黑色花園 現場Live 帝亞吉歐「夢想資助計畫」邁入第18年!首推餐飲服務振興計畫,發揮社會共融實踐永續精神 熱門文章 1 為什麼我們都不結婚?──身為男性,我所觀察到的「女性觀點」 2 親眼見證澳洲「週光族」,一發薪水就花完!──他們的字典裡沒有「儲蓄」 3 3個字母的抗議:在美國,那些叫做「發怒」(FNU)的印度人 4 選錯科系就完了?──上大學之前,先思考這3件比「選對科系」更重要的事 5 花了一小時打造妝容,卻被外國朋友說「沒化妝」──信奉「裸妝」的我,受到的震撼教育 6 5個理由,聊聊好市多(Costco)為何令美國人瘋狂──除了「俗擱大碗」還有⋯⋯烤雞?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