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五蘊無我——生命的本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蘊"有積聚或同類相聚之意,例如說山中蘊藏著金礦。
五蘊有屬於物質的色蘊,和屬於精神範疇的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狹義來說,五蘊 ...
第十三課五蘊無我——生命的本質
首頁正覺的道路(上卷)第十三課五蘊無我——生命的本質
第十三課五蘊無我——生命的本質
1.課文內容(Lastupdated:2005/08/26)
2.相關資料
相關資料(一)
相關資料(二)
相關資料(三)
第十三課五蘊無我——生命的本質
一粒種子,在春天時受到泥土、水份和溫暖空氣等助緣的滋潤,便會萌芽,以致生長成一棵新的樹苗。
同樣依憑著眾多因緣的和合,樹苗隨著時日不斷成長,便會開花結果,到最後緣散而枯死。
同樣地,眾生亦憑藉業力的牽引、精神與肉體的和合,便成為一個活躍地成長、不停地變化的新生命,乃至最終緣散而老死。
既是因緣而生,所以雖然在感情上,我們覺得有屬於"我"的精神活動和物質身體,但仔細探討,便發覺"我"本身是不存在的,而只有屬於"我"的東西或促成"我"這個概念的種種因緣條件的存在。
根本而言,就沒有一個獨立自存、不變和能夠作主的"我"。
既然"我"本身都不存在,那又怎樣能說某些東西是"我所"[註1]有的?
可是,眾生因為不覺知這"無我"和"無我所"的實情,而於緣生緣滅、變化無常的事物上生起依戀、愛著,執之為"我"或"我所"。
既然在無常變遷的事物上生起了這些邪見和執著,煩惱和痛苦便必定隨之而來。
佛陀為了向世人解說緣起無我的生命,把"我"分析成五蘊,好讓世人能了解到五蘊無我的真實狀況,而得離痛苦。
五蘊的含義與分析
"蘊"有積聚或同類相聚之意,例如說山中蘊藏著金礦。
五蘊有屬於物質的色蘊,和屬於精神範疇的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狹義來說,五蘊和合是指人的精神和物質身體互相依存而成為一和合體,假稱為"人"或"我"。
廣義來說,五蘊是指宇宙人生一切事事物物。
色蘊:
色即物質,亦有變化和質礙(佔有空間)的意義。
色蘊即人的物質身體,此身體亦非獨存而有,而是從四大種和合而成。
四大種即:地(堅性,如骨骼、牙齒、內臟等)、水(濕性,如血液、口水等)、火(暖性,如身體的溫暖)、風(動性,如呼吸)。
因為色身是因緣和合而有,所以有成住的生起,也有壞空的消散(即是變化),雖佔有空間(質礙),卻沒有不變的實體。
色蘊包括了六根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五根所緣的色、聲、香、味、觸五境。
受蘊:
受的定義是"領納"。
受蘊即六根對六境的領略和受納;是六根客觀的感覺作用,例如:喜愛、不喜愛和平淡的感受。
想蘊:
想的定義是"取像"。
想蘊即當六根攀緣六境時,心攝取境相而現為心像的作用。
由此表像作用,構成概念,進而為這等概念安立種種名號和語言乃至抽象的理念,例如青、黃、赤、白、山河、男女、美醜、多少、善惡等。
行蘊:
行的定義是"造作",主要是精神意志的活動。
行蘊即眾生對境生心,經內心的審思、判斷,繼而出以動身、發語而成行為。
此等行為是能引生業力與果報的。
識蘊:
識的定義是明了識別。
識蘊是精神活動的主體;識蘊包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亦即眾生對景象認知的功能;也就是對事物存在及心理活動的察覺。
換言之,識蘊有能覺察的作用,前四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是被覺察的對象。
無我的特質
世人總是覺得有一真實獨立自存的"我",而把自我從世間劃分成相對的理念。
例如從世界劃分出這是"我的身體"、"我的感受"和"我的東西"。
實則,我們都是眾因緣和合而生的世界之一部分,可是我們主觀地執著和期望"我"能永恆不變地存在。
佛陀為了令世人明白這"我執"的謬誤,以五蘊的分析來指出:"我"不外是五蘊和合而生,離此五蘊亦無其他靈魂、元神等物體可稱為"真我"。
況且,五蘊本身都是從因緣生,相依而有,根本無法確立一樣獨立自存的東西,所以說"我"是"不一"。
同時,即使我們努力嘗試達致不老不死,五蘊和合的"我"還是會隨因緣變化和時間遷流而老死,所以說"我"是"不常"。
再者,"我"既從因緣而生,就必然依循因緣變化而變化,不能作主而強求不變、不老、不死,是故亦不得自在,所以說"我"是"不能主宰"的。
因為"不一"、"不常"、"不能主宰"的事實,所以佛陀指出"五蘊無我"。
反思
五蘊和合,假名為"我"的積極人生從上文可見,五蘊無我皆因五蘊是"不一"、"不常"、"不能主宰"的。
正因為"不一"、"不常"、"不能主宰"的事實,生命才能憑藉眾因緣的和合與因緣的變化而生長、活躍。
這五蘊和合,生滅變化的和合體,我們假名之謂"我"。
因為"我"是"不一",所以我們才可以憑藉改變因緣而改變命運。
因為"我"是"不常",所以沒有一個"永遠是好"或"永遠是壞"的"我"。
儒家頌揚的"孟母三遷",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正與佛教緣生無我的道理吻合。
雖則"我"是"不能主宰",亦不能要求世界不變,但憑著個人的願力和智慧力,我們是可以為未來種下新的優良種子,廣結善緣而塑造美好光明的前途。
因為五蘊無我,生命才可以改進,努力才有意義!
五蘊皆空,無我的菩薩精神
同樣地,因為五蘊是"不一"、"不常"、"不能主宰"的,我們便可以推理到五蘊皆空的事實,從而學到把我執放下。
世人皆因有"我",才生起人我是非和自私的執著,繼而對外境生起瞋愛之心。
有了瞋愛之心,我們便會對喜愛的境像追求和保護,而對瞋恨的境況遠離乃至破壞。
在這個時候,人便無奈地受著外在環境的牽纏和束縛。
同樣地,眾生亦是因有"我"才會生起"我執"和"偏見",而失去客觀的如實知見。
沒有如實知見,就無法作出正確的抉擇,亦無法生起菩薩道的般若智慧。
因此之故,菩薩要學到"照見五蘊皆空",把我執破除,才能做到無我、無私的平等布施,培養出如實的正知正見。
同時,菩薩亦因去除我執,才能不再受外境的牽纏和束縛,無罣礙地行一切利益眾生的菩薩事業。
註解
1.我所:屬於"我"所擁有的東西,這包括了一切精神與物質的範疇。
[back]
練習
(一)因緣和合,事物便生長變化;緣散,便壞死。
你能夠列舉六種緣生、緣滅的事物嗎?請指出它們緣生的條件,以及緣散的因素。
(二)離開了屬於我們的身心世界,我們還存在嗎?"我",跟"屬於我們的身心世界"有什麼關係?
(三)受蘊、想蘊、行蘊三者有什麼關係?試以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說明。
(四)當我們的感受改變時,想蘊和行蘊會隨之改變嗎?換了是想蘊改變時,受蘊和行蘊也會隨之而改變嗎?
(五)我們如何才能說一件事物是屬於我們的?當我們覺得擁有一樣東西的時候,就可以說"它是我的"嗎?
(六)佛教因為事物"不一"、"不常"、"不能主宰"的特性,而說它是"無我",你認為合理嗎?為什麼?
(七)為什麼可以說"孟母三遷"的人生哲學,契合佛教緣起的道理?
(八)請說明如何依據"五蘊無我"的道理,來建立積極的人生觀。
五蘊無我
黃國達
什麼是無我?雜阿含經中多說「色、受、想、行、識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如雜阿含第八三經:「多聞聖弟子於色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是名如實正觀。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阿含經對於無我的描述不是抽象的、神祕的或想像的,而是具體地就五蘊現象來觀察,所發現的真相。
由這樣的觀察,則能遠離「即蘊計我」和「離蘊計我」的妄執。
色非我
現在,來討論無我的觀察,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正確的觀察?觀察,梵語稱為「毘缽舍那」,如果僅是分析思惟「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那是不能洞悉無我的真相的!
如何觀察無我?簡單地說,就是不帶結論、沒有預設答案,如實地一一覺知觀照五蘊的現起,並且確認其中並沒有絲毫自我的實體的存在,就如在房間裡面,你想確認沒有「狗」,你就必須澈底搜尋房間每一個角落才能知道。
色是不是我?由生理解剖學的知識道,身體是由四肢、五官、五臟六腑所組合而成。
其中固體的成份稱為地大,如:骨、肉、筋、指甲、毛髮、牙齒等;液體的成份稱為水大如:血液、內分泌、唾液、鼻涕、小便、汗水等;生化反應、體溫等生理功能稱為火大;呼吸、血液循環、心跳、身體動作等稱為風大。
身體只是四大假合的血肉之軀,如果這是「我」,或「我的身體」,那麼,呼吸、心跳停止,肉體殘缺或腐爛、分解之後,還是「我」嗎?
經過這些理智上的分析,雖然瞭解身體不是「我」,但在直覺上,總還是覺得,這個身體就是「我」,所以要進一步觀察,這直覺中的我到底是什麼樣子?
我能作事、吃飯、行走、說話、呼吸,就認定裡面應該有一個主體的「我」才對。
但是當你再仔細觀察時,無論如何都找不到這麼一個「主體」,只有身心和外境的交互作用而已!仔細觀察「吃飯」只是食物嘴巴、牙齒、舌頭、咽喉、唾液等綜合活動而已,作事、行走、說話、呼吸的時候,也要這樣地如實觀察。
在糢糊、粗糙的認知中,才會產生「主體」的錯覺,在真實、精密的觀察下,主體的我只是為了說明方便所設立的「假名」而已,並不是實質的存在。
當冷、熱、痛、癢、飢、渴等生理變化產生時,也要仔細觀察,其中到底有沒有我,直到確認這些純粹是生理現象,不但找不到而且不需要「實體我」「主體我」,這樣在知見上才算明白「色非我」!
不相在
雖然破了「色即是我」的知見,仍有「色在我中」、「色屬於我」,也就是「色身是我所有」的知見。
那麼,如何破呢?
那就要質問,既然色身是我的一部份,那就要問色身以外還有什麼?若說是心,身心合起來是完整的我,那就要再繼續觀察這身心合起來的「我」是主體、實體嗎?
五蘊非我
仔細觀察作事、吃飯、走路、說話、呼吸等等這些活動,除了剛才所說的身體部份的因緣和合之外再加上「受、想、行、識」的內心作用,譬如說覺得味道好,喜歡吃,回憶起小時候在家裡吃飯的溫馨情景,興起一股思鄉之情,恨不得立即起身回家鄉探親……,看看有沒有「主體」、「實體」的我?
當你確認,這一切同樣找不到而且不需要「主體」、「實體」的我,這一切不外乎五蘊身心和外境的交互作用而已,所
以不但五蘊身心非我,五蘊身心也不屬於我!
不異我
觀察到這裡,對無我的認證照理說,應該是完成了,可是我見根深、哲學思惟太強、或迷於神祕玄想的宗教人士還創造一個離開五蘊身心現象之外的「靈魂」、「神我」,這是「離蘊計我」、「五蘊異我」,這在如實觀察中,根本不存在,而在理論上也不能成立,因為離開五蘊身心的我既然可以單獨存在,與五蘊就無法產生關聯,那就無法說明為什麼有人苦有人樂,有善惡、賢愚、貴賤、美醜等千差萬別的現象了!所以說五蘊「不異我」。
佛法的緣起無我,才是如實的正觀哪!
另外一種「五蘊與我不相在」的觀察,就是「我在五蘊中」,五蘊是大,我小。
將五蘊分為我之內的五蘊和我之外的五蘊,與「即蘊計我」同樣將此部份的五蘊,看成實體我、主體我,其過失是一樣的。
將能作事、能吃飯、能說話、能行走、能呼吸的存在看成「主體我」,將佔有時間、空間的身體看成「實體我」。
這其實是凡夫的錯覺,真相是緣起無我的,這些「能力」、「功能」是緣起的作用,而身體的存在是四大和合而有的。
如果因緣不和合,如兩腳麻痺就「不能」行走,意識昏迷就「不能」作事,再也沒有自主、支配、主宰的作用了,所以這些自主、支配、主宰的能力是有條件的,不是絕對的。
所以沒有「主體我」或「實體我」。
以上是依阿含經來觀察而得知的「五蘊無我」的真義。
一般人多少缺乏對無我的深刻體悟,多以表面的含義理解為不自私、不主觀、不自我中心,甚至有人把無我誤解為放棄自我、沒有主見或自我虐待,其實這並沒有看見無我的真相。
依以上的觀察,無我的根本意趣是指沒有自我的實體、主體,也就是「我空」或「緣起無我」,因緣和合如幻的「假名我」,仍然是有的,如果連這個緣起的身心現象都不能命名或稱呼,那是會落入虛無斷滅的!
觀察無我,對生命和實際生活有什麼幫助?是否能減少或斷除煩惱?無我是一種智慧,當一個人明白沒有自我的實體,「自我感」只不過是內心迷惑所產生的錯覺,完全是虛幻不實的,這時才能在內心深處放下執取,不再苦苦地維護這虛幻不實的「自我」,也不再千方百計地滿足這虛幻不實的「自我」所衍生的各式各樣的欲求。
這樣才能真正澈底地放下自私、主觀、自我中心,因為這些心態是事物的真實狀態相違背的,既然不真實,這些自私、主觀、自我中心就會造成與他人的衝突。
一切法是緣起的,照見緣起無我,活在緣起無我的法性之流中,自然明瞭人我是平等的,我與萬法也是同體的。
人我平等
就人我平等來說,別人和我是同樣重要、同樣需要受到尊重和接納的。
自私或自我虐待,自我中心或自我放棄,主觀或沒有主見,這些都是兩邊,不合乎中道,什麼是中道?緣起才是中道,一切都要由當時的實際因緣來決定,這個「假名我」的能力是有限的,沒有絕對的自主力或支配力,但也不是毫無作用的!
也就是說,你有責任照顧自己,而當你有能力時,還要去關心周遭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當自己暫時沒有辦法照顧自己時,就以感恩的心,接受幫助吧!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當別人的意見和我不一樣時,多傾聽對方的看法,了解他的感受,虛心討論,如果可以達成共識,固然很好,即使看法不一致,也要尊重對方。
你可以用正當的方法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但是當別人也需要這些東西時,抱持著分享的心,同甘共苦的心,不要有獨佔的心。
萬法同體
就萬法同體而言,這個「假名我」是匯集了大自然、社會、家族中的各種物質、血緣、心靈因素而凝聚、成長的,這些都不屬於我。
所以,要以感恩心感謝目前所擁有的一切,並以無怨心接納現有的缺陷和困難,因為這一切都不是我,也不屬於我。
同時,「假名我」的各種活動力,不管是精神的或體力的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大自然、社會和家族,就像丟一塊小石頭到湖中,會激起陣陣漣漪,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
所以為了體現「假名我」與萬法的互動性,在身口意的造作中,要審慎,不要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破壞環境,而且更進一步利益他人,造福人群、保護環境。
這就是從無我的智慧中生起的眾生同體、慈悲利他的表現。
福慧‧般若
受苦的人是誰
〈四聖諦〉講錄(三)
◎聖嚴法師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它們是人的生命的全部。
五蘊包括心法及色法,也就是心理部份和物質部份。
心理部份又分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蘊屬於心所,識蘊是心王;識是分別心、認識心,從認識心、分別心所產生的心理現象,名為心所,是屬於心王的心理的活動。
因此,沒有心王,就無法產生心所。
不過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心理活動,分析成為心王及心所,只以五蘊的後四蘊,涵蓋了一切的心王及心所。
這裡所講的行苦,是指極微細的意識狀態,一般人如果能修到無想天,或是修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此時,雖然已經沒有物質的色蘊,已經沒有情緒等的心理活動,但是仍在三界之中,還是有一個心意的生滅起伏和遷流變化,行苦依然在運作。
入滅盡定,往非想天,即停止六識的心心所法,極長七日不出定,亦名滅受想定。
至第四果,出三果,便離五蘊盛苦。
若以三苦和三界相配而言,欲界的眾生,都具有苦苦、壞苦、行苦的三苦;色界的眾生是在禪定中,只有壞苦和行苦;到了無色界時,便只有行苦。
那是由於苦苦是最粗重的,其次是壞苦,所以欲界的眾生,能了解到苦苦、壞苦,至於行苦最微細,則不易體會;到了色界的眾生,知道有壞苦,也能體會到行苦;進入色界的無想天以及到了無色界的眾生,已進入無想非無想的深定中,苦苦、壞苦具無,只有行苦還在,由於尚未出離三界,當他出定時,又會回到被稱為萬丈紅塵的煩惱世界了。
秡(3)苦的種類有八項:
三界眾生,所受苦的種類有八項,即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苦。
八苦之中,欲界的眾生只能感受到前面的七苦,到了色界及無色界時,才能感受到第八苦(五陰盛)中的行識兩蘊所招致的苦,例如行苦,即是五蘊之一。
第八苦總括了前面的七個苦,也即是前七苦的總結。
新譯五蘊舊譯為五陰,此苦有二義:1.就苦而言,人皆各具五蘊,因而眾苦熾盛。
2.由於具有五蘊之器的身心世界,盛滿眾苦,故名五蘊熾苦。
五蘊,在《阿含經》及《阿毘達摩》,稱作五取蘊。
為何被稱為五取蘊?因為五蘊的產生,就是由於執取貪、瞋等煩惱,故稱五取;五蘊經常從屬於煩惱,五蘊能夠生起煩惱,故名五取蘊。
換句話說,因為有煩惱,故產生五蘊之現象;因為有五蘊,故產生煩惱之執著;互相執取,互相依存,彼此糾纏。
因此,凡夫所處的環境,稱為娑婆世界,不斷地由五蘊執取煩惱,由煩惱生起五蘊。
只要五蘊還在產生活動,不斷地生滅,就是在三界之中的凡夫,受苦連連。
稆(4)五取蘊,即是眾生,即是苦諦,即是世間,即是三界。
當此五取蘊不熾盛時,就沒有眾生,就沒有苦諦,就沒有世間,就沒有三界。
《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修習佛法而開啟般若智慧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要令凡夫眾生從五取蘊的熾盛之苦,得到解脫。
税(5)苦的四相:
釋迦牟尼佛以智慧之眼看到了苦的事實,就從諸苦獲得解脫。
他知道苦的當下有四種相,即為四法印,證了四法印,即得解脫,即得涅槃。
四法印就是苦及離苦的道理,那就是:諸行(行蘊)無常、諸法無我,有受皆苦、涅槃寂靜(空),簡言之即是無常、無我、苦、空。
若不覺悟諸行無常,就是苦;若已覺悟諸行無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無我。
若就無常、空、無我的三相而言,是三法印,若加上苦相,即為四法印,也即是苦的四相。
若證悟此苦的四相,就能通達佛法,滅一切苦而得涅槃樂。
若從愚癡眾生的立場來看,苦就是苦。
若以佛的智慧來看,諸行無常,諸苦亦是無常,苦既是無常,也即是空、也是無我的,既已無我,那還會有什麼苦呢?
經常我的弟子們在起煩惱時,我問他們:「佛法聽到哪裡去了啊?」他們的回答則是:「師父!我都聽懂了,無常、無我、苦、空,但是我的苦卻是真的,我愚癡、我生氣、我沒辦法啊!」唉!眾生真是可憐,明明知道自己愚癡,還是不願放下,讓自己一直愚癡下去。
(待續)
----------------------------------------------------------------------------------------法鼓雜誌123期2000/03/15第7版
四大皆空怎麼講?
‧四大是指:
「地、水、火、風」
‧大小乘的四大
‧五蘊皆空
四大皆空怎麼講?聖嚴法師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個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會脫口而出地告訴你︰「空了酒、色、財、氣,就是四大皆空嘛!」
四大是指:「地、水、火、風」
其實,這與佛教所說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
因為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
四大的觀念,也不是佛教發明的,這是人類對於宇宙本體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結果,在東西方的哲學思想史上,幾乎有著同樣的趨勢。
比如中國書經所記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說的世界形成,是基於「地、水、風、火、空」的五種自然因素;希臘古哲學家恩比多克里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氣、水、土、火」為宇宙間不變的四大元素。
總之,不論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僅限於此而膠著於此,那麼,發展的結果,便是唯物論者,所以,這些思想,也是唯物論的先驅。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為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嶽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川屬於水大,陽光炎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
如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如毛髮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性上說,堅硬屬於地大,濕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流動屬於風大。
但是,不論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終屬於物質界而無法概括精神界的。
所以唯物論者以四大為宇宙的根源,佛教則絕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大小乘的四大
佛教所講的四大,也有小乘與大乘的不同。
從大體上說,小乘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緣,稱為四大種,意思是說,地、水、火、風,是形成一切物質現象的種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於四大的調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諧,便會欣欣向榮,四大矛盾,便會歸於毀滅,物理現象是如此,生理現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稱為「四大違和」。
小乘
小乘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生死之業,一旦把我看空,便會進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輪迴生死了。
大乘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態的現象,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於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根本法,雖也承認四大為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小乘佛教因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雖把物象看空,仍以為四大的極微質──「法」是實有的。
不過,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論,而是多元論,因為佛教的空不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蘊;四大,祇是五蘊中的一蘊而已。
甚麼又叫做五蘊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識,前一屬於物質界,後四屬於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蘊。
五蘊皆空
關於五蘊的內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紹,因為五蘊是個很大的題目,我們只能在此說一句︰五蘊是三界之內的生死法,空去五蘊,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
同時,我們由於五蘊的提出,證明佛教不是只講四大皆空,而是要進一步講五蘊皆空的。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並不以四大為主,而是以識蘊為主,至於受、想、行的三蘊,也是識蘊的陪襯,乃是用來顯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廣而且大的。
所以,佛教不僅不是唯物論者,倒是唯識論者。
《正信的佛教》
回:六根清淨怎麼講?
下一則:大修行人一定要閉關嗎
我還有疑問~佛法Q&A
線上發表感言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服務信箱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December16,2015
admin
Nocomments
正覺的道路(上卷)
延伸文章資訊
- 1佛教的人生觀第四篇五蘊非有 - 星雲大師
五蘊又稱「五陰」,陰是「蓋覆」、「遮蔽」的意思,意指眾生因色、受、想、行、識五法遮蔽了我們本來的真如佛性,因而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 參‧五蘊的內容. 五蘊的意義略 ...
- 2五蘊皆空是甚麼? - 勤學佛堂
「五蘊」是什麼?簡略來說,便是指我人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身體, ...
- 3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 - 佛法觀點
回到主題,我們說到「五蘊皆空」的意思是指:「五蘊」是「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是不可說、不可思議的,而「五蘊」又構成了「我」,所以換句話說,其實「五蘊皆空」就是「 ...
- 4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5"五蘊皆空"的意義? - 心靈環保學習網
[五蘊中的色,是物質的;受、想、行、識,是精神的。 色──就是地、水、火、風,總稱四大。包括我們的身體及身體所處的環境。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