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華文化信仰中,上帝是中國君主(天子)所祭拜的至上神,又稱為天帝、皇天上帝或昊天上帝,民間俗稱為上天、老天、老天爺、天主、天公、天公伯。

對昊天上帝的信仰, ... Introduction歷史商朝周朝汉朝儒家上帝觀上帝的人格上帝的祭祀祭祀上帝的礼仪感生帝和受天命道教的上帝玉皇上帝俗以玉皇为天帝亞伯拉罕諸教的上帝「上帝」一詞的基督宗教化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其他宗教的至上神參考文獻延伸阅读研究書目參見在中華文化信仰中,上帝是中國君主(天子)所祭拜的至上神,又稱為天帝、皇天上帝或昊天上帝,民間俗稱為上天、老天、老天爺、天主、天公、天公伯。

對昊天上帝的信仰,源自古代中國對於天空(蒼天、昊天),以及北極星(北辰、帝星)的崇拜。

以上天廣大,稱昊天。

遠望青色,稱蒼天。

人尊莫過於帝,托之於天,故稱上帝[1]。

另一方面,以北辰之星,众星环绕,最为尊贵,紫微宮就位于北辰之中枢,為上帝居所[2][3]。

上帝一詞在古籍中首先出現於周朝的古代經典—五經,而四書等其他儒家經典以及史書中也提到了上帝。

在古代中國的原初神話和宗教體系中,指的是至上神,字面意思就是「在上的帝王」,意味著「最高的主宰」。

北京天壇祈年殿即為歷代君主祭祀上帝之處,內供奉有昊天上帝之神位。

昊天上帝又稱為皇天上帝,「皇天」和「后土」上下相對,並稱「皇天土」。

緯書稱昊天上帝為天皇大帝,並增以五方上帝配屬五行及仁义礼智信[4]。

部分文獻又以上帝為太一,形容天地開闢前,元氣未分,渾沌為一的狀態,五帝為太一的輔佐[5]。

道教尊稱昊天上帝為玉皇上帝,以五方上帝為「五方五老君」所化[6][7]。

在道教信仰中,玉皇上帝,即玉皇大帝,為天界的皇帝,但並非道教的最高神,在民間則被認為是主宰宇宙的至尊天神,道教信仰裡,「道」的化身「三清」高於代表「天」的「玉帝」。

宋朝理學大儒朱熹認為,「天」、「帝」即是指「道」、「理」,天非有此道理,不能為天[8]。

受到基督宗教傳入的影響,上帝一詞在現代社會也用來指基督宗教的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