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諦概說30-集諦的體性、集諦的分類(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甲、集諦的體性 · 乙、集諦的分類 · 「《現觀》四聖諦」所有文章 · 悲桑格西法語 · 課程內容 · 開示彙編 · 佛學問答 · 淨土專區.
wrapper
搜尋...
首頁
師長介紹
圖滇悲桑格西
生平年表
照片集錦
格西近照
圖滇汪傑格西
課程內容
近期課程訊息
學習架構
認識佛法
初學基礎
緣起見無害行
四聖諦初探
慈愛的實修
佛教入門
前後世
業果細說
《現觀》四聖諦
四聖諦再探
實修佛法
道次第-略學
道次第概說
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道次第-詳學
加行六法
略論-止
《略論》與道次第實修
宗義寶鬘
道次第-補充
依師軌理
隨念佛功德
大乘不共四聖諦
中觀見地
如意摩尼夢語
學習大論典
釋量論第二品
請法團析釋
歷年華人請法團析釋
2009年華人請法團析釋
歷年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佛法系列講座
開示彙編
日常課誦
概念介紹
學習方法
面對死亡
生活道場
修心教授
緣起性空
如何實修
故事集
短篇開示
智慧小語
請問悲桑老師
佛學問答
依師軌理
阿羅漢、菩薩與佛
阿羅漢
菩薩
佛
淨土
淨土
不動如來與妙喜淨土
死亡與前後世
前後世
死亡
中陰
安排來生
無始
心識
業果
善與惡
惡業
淨罪集資
信心
信心
加持
輪迴
出離心
煩惱
煩惱
我執
愛我執
空性
緣起
二諦
空性與無我
智慧資糧
佛教與科學
佛教與科學
理路
慈悲菩提心
心力
悲心
菩提心
六度
布施
持戒
禪定
教法
教法
密續
2013問答集
學習計劃與方法
學習計劃
學習方法
實修
道次第
課誦
生活中的問題
淨土專區
淨土首頁
認識淨土
淨土釋疑
選擇類
資格類
方法類
臨終類
態度類
其他類
極樂淨土
妙喜淨土
法寶下載
近期課程下載
導覽圖
主要課程
緣起見無害行
四聖諦初探
慈愛的實修課
前後世
業果細說
《現觀》四聖諦
四聖諦再探
道次第概說
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加行六法
略論-止
《略論》與道次第實修
依師軌理
隨念佛功德
大乘不共四聖諦
中觀見地
釋量論第二品略講、攝義
如意摩尼夢語
歷年請法團析釋
2009華人、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0華人請法團析釋
2010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1華人請法團析釋
2011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2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3華人請法團析釋
2013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5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7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7華人請法團析釋
2018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8華人請法團析釋
淨土專區
淨土概說
極樂淨土與發願文
2017淨土介紹與辨析
2010妙喜淨土
2015妙喜淨土
極樂淨土觀修法
妙喜淨土觀修法
電子書下載
實體書
手抄稿
短篇開示集
影片專區
從《現觀莊嚴論》介紹四聖諦
《略論》與道次第實修
2017課程
釋量論第二品略講
2017淨土介紹與辨析
佛法系列講座
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開示精選集
生活實踐篇
關於我們
本站緣起
網站地圖
聯絡方式
特別說明
版權宣告
Menu
首頁
師長介紹
圖滇悲桑格西
生平年表
照片集錦
格西近照
圖滇汪傑格西
課程內容
近期課程訊息
學習架構
認識佛法
初學基礎
緣起見無害行
四聖諦初探
慈愛的實修
佛教入門
前後世
業果細說
《現觀》四聖諦
四聖諦再探
實修佛法
道次第-略學
道次第概說
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道次第-詳學
加行六法
略論-止
《略論》與道次第實修
宗義寶鬘
道次第-補充
依師軌理
隨念佛功德
大乘不共四聖諦
中觀見地
如意摩尼夢語
學習大論典
釋量論第二品
請法團析釋
歷年華人請法團析釋
2009年華人請法團析釋
歷年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佛法系列講座
開示彙編
日常課誦
概念介紹
學習方法
面對死亡
生活道場
修心教授
緣起性空
如何實修
故事集
短篇開示
智慧小語
請問悲桑老師
佛學問答
依師軌理
阿羅漢、菩薩與佛
阿羅漢
菩薩
佛
淨土
淨土
不動如來與妙喜淨土
死亡與前後世
前後世
死亡
中陰
安排來生
無始
心識
業果
善與惡
惡業
淨罪集資
信心
信心
加持
輪迴
出離心
煩惱
煩惱
我執
愛我執
空性
緣起
二諦
空性與無我
智慧資糧
佛教與科學
佛教與科學
理路
慈悲菩提心
心力
悲心
菩提心
六度
布施
持戒
禪定
教法
教法
密續
2013問答集
學習計劃與方法
學習計劃
學習方法
實修
道次第
課誦
生活中的問題
淨土專區
淨土首頁
認識淨土
淨土釋疑
選擇類
資格類
方法類
臨終類
態度類
其他類
極樂淨土
妙喜淨土
法寶下載
近期課程下載
導覽圖
主要課程
緣起見無害行
四聖諦初探
慈愛的實修課
前後世
業果細說
《現觀》四聖諦
四聖諦再探
道次第概說
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加行六法
略論-止
《略論》與道次第實修
依師軌理
隨念佛功德
大乘不共四聖諦
中觀見地
釋量論第二品略講、攝義
如意摩尼夢語
歷年請法團析釋
2009華人、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0華人請法團析釋
2010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1華人請法團析釋
2011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2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3華人請法團析釋
2013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5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7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7華人請法團析釋
2018東南亞請法團析釋
2018華人請法團析釋
淨土專區
淨土概說
極樂淨土與發願文
2017淨土介紹與辨析
2010妙喜淨土
2015妙喜淨土
極樂淨土觀修法
妙喜淨土觀修法
電子書下載
實體書
手抄稿
短篇開示集
影片專區
從《現觀莊嚴論》介紹四聖諦
《略論》與道次第實修
2017課程
釋量論第二品略講
2017淨土介紹與辨析
佛法系列講座
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開示精選集
生活實踐篇
關於我們
本站緣起
網站地圖
聯絡方式
特別說明
版權宣告
Home課程內容認識佛法佛教入門《現觀》四聖諦四諦概說30-集諦的體性、集諦的分類(一)
目錄
四諦概說30-集諦的體性、集諦的分類(一)
《現觀》四聖諦
甲、集諦的體性
《現觀總義》第218頁集諦的體性:「二者集諦之體性,即安立為『有漏因時之分之輪迴所攝染汙品諦』」,意思能產生自果的留置手跡者,即是集諦。
乙、集諦的分類
「一般而言,其分類有業集與煩惱集二者。
」集諦分為業集與煩惱集,用「業集」二字是因為業又分為是集之業與不是集之業兩種。
1.業集
「初者又可分為三,其中輪迴所攝福業……輪迴所攝非福業……輪迴所攝不動業。
」業集分三,分別是輪迴所攝福業、輪迴所攝非福業、輪迴所攝不動業。
其中第二項其實可以不加「輪迴所攝」,直接用非福業即可,因為只要是非福業一定是輪迴所攝,不過書裡既然這樣寫我們就照著用。
但也可以簡單這樣記:業集分為福業、非福業與不動業。
再來看這三種業集各別的分類。
「其中輪迴所攝福業,又有引人與欲天二業。
輪迴所攝非福業有:引三惡趣之三業;輪迴所攝不動業有:引色界與無色界二業。
」輪迴所攝福業又分引生到人和欲天的兩種業;輪迴所攝非福業又分為引生到三惡道的三種業;輪迴所攝不動業又分為引生到色界和無色界的兩種業。
非福業與不善業的意思相同。
不善業有很多,把其中較容易犯的統攝為十種不善業;十不善業包括了三種身的不善業、四種語的不善業,以及三種意的不善業。
三種身的不善業是殺生、不與取、邪淫;四種語的不善業是妄語、粗惡語、離間語、綺語;三種意的不善業是把貪瞋癡三者中,朝不善方向力道較強的統攝為三,分別是貪圖心、傷害心、邪見。
造下十不善的罪業累積非福業的結果,嚴重的會投生地獄,中等的投生惡鬼,輕者投生為畜牲。
以上說明「輪迴所攝非福業有:引三惡趣之三業。
」
輪迴所攝非福業的相反是輪迴所攝福業,造了這些業會累積能引生人與欲天的業。
以上說明「其中輪迴所攝福業,又有引人與欲天二業。
」在造了輪迴所攝福業的基礎上,再修習止觀並獲得成就,成為一個對色聲香味觸等不生貪的人。
變成這樣的人,就是獲得解脫了嗎?不是。
雖然對色聲香味觸沒有貪,但對我依然有貪,在這樣的狀況下加上實修三摩地,會投生到上二界不同的層次。
以上概略說明「輪迴所攝不動業有:引色界與無色界二業。
」至於細節,在解釋集業之理時會有較清楚些的說明。
…摘自《2016四諦概說》第四講2016.12.24
此類別中更多的:
«四諦概說28-細說三苦(三)壞苦
四諦概說31-集業之理»
「《現觀》四聖諦」所有文章
四諦概說01-聞法動機與課程介紹四諦概說02-從「教授」談對佛法的正確認識四諦概說03-為何持咒能淨罪集資四諦概說04-持誦《緣起心咒》的利益四諦概說05-緣起咒的內涵四諦概說06-四諦數量四諦概說07-【問答1】什麼是大沙門?四諦概說08-如何運用四諦之理(一)善問「為什麼」四諦概說09-我們與佛陀,誰的看法對(上)四諦概說10-我們與佛陀,誰的看法對(中)四諦概說11-我們與佛陀,誰的看法對(下)四諦概說12-學法的四個目標四諦概說13-四諦的次第四諦概說14-思惟作業(一)四諦概說15【問答2】想請法是貪欲嗎?四諦概說16【問答3】阿羅漢都會迴小向大嗎?四諦概說17【問答4】如何選擇適合根器的法?四諦概說25【補充:問答4】四諦概說18-苦諦的體性四諦概說19-苦諦的分類四諦概說20-如何運用四諦之理(二)善用思惟,讓心更快樂四諦概說21-補充:佛法裡關於「換個身體」的修行方法四諦概說22-細說三苦(一)依《廣論》介紹三苦四諦概說23-思惟作業(二)四諦概說24【問答5】如何累積智慧資糧四諦概說26-如何運用四諦之理(三)世間八法平等四諦概說27-細說三苦(二)行苦四諦概說28-細說三苦(三)壞苦四諦概說29-如何運用四諦之理(四)當個懂得思考的人四諦概說30-集諦的體性、集諦的分類(一)四諦概說31-集業之理四諦概說32-補充:從世尊的求道之旅看解脫之因四諦概說33【問答6】如何不吃虧地布施?四諦概說34【複習一】四諦概說35-集業之理(續)四諦概說36-煩惱集(上)四諦概說37-煩惱集(中)四諦概說38-概說薩迦耶見四諦概說39-煩惱集(下)四諦概說40-思惟作業(三)四諦概說42【問答8】乞丐行乞是不是造惡業?四諦概說43-蘊體之外,有沒有我?四諦概說41【問答7】今生安樂為何可以是學佛的目標?四諦概說44-我最重要嗎?四諦概說45-對蘊體生貪的主因四諦概說46-下部宗義主張的無我四諦概說47-除貪的方法四諦概說48-上部宗義主張的無我四諦概說49-思惟作業(四)
悲桑格西法語有個人跟佛陀說:「我要快樂,但我一直不快樂。
」佛陀說:「只要把『我』與『要』丟掉,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
」....(閱讀更多)
課程內容
佛教入門
安樂道論
宗義寶鬘
依師軌理
請法團析釋
開示彙編
學習方法
生活道場
修心教授
緣起性空
智慧小語
佛學問答
2014問答集
2013問答集
2012問答集
淨土專區
認識淨土
淨土釋疑
極樂淨土
妙喜淨土
法寶下載
四聖諦初探
慈愛的實修課
前後世
業果細說
關於我們
網站地圖
聯絡方式
延伸文章資訊
- 1集谛_百度百科
谛,审实不虚之义。审察一切烦恼惑业,即知其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称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 ...
- 2四諦概說30-集諦的體性、集諦的分類(一)
甲、集諦的體性 · 乙、集諦的分類 · 「《現觀》四聖諦」所有文章 · 悲桑格西法語 · 課程內容 · 開示彙編 · 佛學問答 · 淨土專區.
- 3為什麽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聖諦是修行次第? - 喇嘛網
如果沒有思惟苦諦,直接思惟集諦的話,就不會變成修行。 (問:一般我們思惟貪的時候,都直接去思惟貪,不會像仁波切講的那樣思惟,可以請仁 ...
- 4最初的根本佛法第二篇四聖諦 - 星雲大師
集,積聚、招感的意思。集諦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眾生由於無明、貪愛、瞋恚等煩惱的驅使,而積集種種惡業,然後 ...
- 5四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又称四真谛、四谛,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釋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