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特別,才看的到! -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 ... 最有名的實驗是伊利諾大學的Daniel Simons學者所執行的「看不見大猩猩」實驗(Invisible Gorilla Test)(影片,或參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 ...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繁|简000內容分類專欄文章類型泛科授權1.0泛科授權2.0精神心理夠特別,才看的到!airiti・2014/01/09・1886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SR值533・七年級+追蹤相關標籤:前額葉注意力盲視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最近很火紅的古裝劇《蘭陵王》,爆出幾處不合理的細節,專注看戲的各位,有察覺嗎?還是等網友圈出不銹鋼合金時,你才從林依晨精湛的演技中跳脫出來,轉移到左旁的木製窗戶呢?  再看看這張對照圖,在同一個時序點,林依晨的妝容居然差這麼多!可是當你非常入戲的時候,你敢拍胸脯保證,你絕對會發現嗎? 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我們全神貫注某一點時,就算週圍發生再不合理的事件,我們卻仍渾然不覺,這種現象稱為「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Blindness)。

最有名的實驗是伊利諾大學的DanielSimons學者所執行的「看不見大猩猩」實驗(InvisibleGorillaTest)(影片,或參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當你仔細數著白衣學生傳球次數時,就會盡可能的撇除其他干擾物,因此就算大猩猩站在影片中央且大力搥胸,也會無視它的存在。

另外,前片刻到下個片刻中明顯的變化,但卻無法發現,這種現象稱為「改變盲視」(ChangeBlindness)。

改變盲視與不注意盲視有關,但不注意盲視是發生在「無預期的狀況」下發生的,而改變盲視則是發生在無法查覺「前一秒鐘影像」與「此時影像」的差別。

英國的魔術師DerrenBrown在《TrickoftheMind》節目中,試探路人是否能察覺上一秒與下一秒的差別,演員A在路上隨便找一位路人問路,中間突然搬運貨物的人經過,這時換成演員B繼續問路,但路人居然沒有發現演員被調包了(請見《PersonSwap》影片)!可怕的是,一般人都不覺得「改變盲視」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譬如,林依晨上段跳至下段的妝容,你們一定會覺得「拜託!這麼明顯,我怎麼可能沒發現!」 不如我們來做個實驗吧!第一部影片中,你有沒有察覺異樣呢?你都已經看了我舉例這麼多盲視的例子,應該會猜想這部影片跟盲視有關吧!但我必須承認,我第一次看影片時,並沒有注意到男子的更換!這種現象稱為「改變盲視盲」(ChangeBlindnessBlindness),因為我都提醒你這麼多遍,且這篇文章的議題都繞著「盲視」,你應該會更注意影片的小細節,結果卻還是沒查覺到接電話的男子不同!意思就是明明告訴你前面有個坑洞,你還是會往前跳! 注意力的歷程注意力最常使用的兩個路徑,一是由下而上(Bottom-UpProcessing),二是由上而下(Top-DownProcessing)。

由下而上的路徑定義為感覺訊息處理歷程,完全不費力且不需經過思考。

由上而下的控制,是由前額葉(大腦的總指揮)介入,經由意識、縝密思索後加以處理。

但是,看似較精密的由上而下路徑,竟然確有「副作用」。

當我們太專心注意某一點時(由上而下,前額葉全力支配注意力),大腦將所有資源都壓在一點,大腦對周邊其他事物的處理能力就會轉成自動化模式,認為一切都在預期之中,不會有什麼奇怪的事發生。

因此,這時周圍出現不合常理的問題,我們也會視而不見。

譬如說,我們聚精會神的融入劇情時,就不會注意到不銹鋼合金,而產生「不注意盲視」。

「改變盲視」發生在太認真專注於一個情境,如太專注於劇情或問路的情境;此時,前額葉全力專注於此情境(由上而下),因此,就算過程中被打斷,只要內容可以連結起來,大家也不會在意站在你前面的人是否有更換。

這種情況的發生,也代表人的記憶在「不注意」的情況下,是非常容易被扭曲(distorted)!譬如,你太專注於劇情時,就會覺得上一秒與下一秒鐘,林依晨的妝容是一樣的! 日常生活中的視盲!不注意視盲也有可能會釀成災!邊開車邊講手機,也可能造成不注意視盲的現象。

大腦將注意力引至談話內容中,這時若前方發生非預期的事情時,可能也不會馬上注意到,因此交通事故就很容易發生了!看完了整篇文章,你是否還相信你眼睛所見的呢?如果你信誓旦旦的說:「這點小技倆,哪裡難的到我」的話,請問你是否發現這個段落,我把「盲視」改寫成「視盲」了呢? 中招了吧!請不要懷疑,我們都有改變盲視盲,不要再鐵齒了!當我們全神貫注時,不妨偶爾抽離一下,看看周遭的變化吧! 延伸閱讀:葉怡玉、趙軒甫、黃揚名、郭柏呈、楊政達、郭郡羽、林思宏(2013)表徵於選擇的角色,中華心理學刊,55(3),319-342,doi:10.6129/CJP.20130525《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操控》,天下出版。

發表意見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airiti11篇文章・ 1位粉絲+追蹤華藝﹝airiti﹞成立於西元2000年,以art為主軸、ImageIndexontheInternet為起點,之後並跨足學術領域,陸續建構期刊、論文、電子書、電子商務書店等產品;秉持「創新華文知識服務」的精神,華藝至今已服務全球數萬個學術機構及研究者,成為台灣首次且唯一躋身國際資料庫的專業平台。

華藝關心任何領域的學術發展,為任何一位需要獲得最佳資訊的使用者,以專業、人性、國際的精神,提供最有價值的知識服務。

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要電子產品輕薄、方便攜帶?那就印在紙上吧!25小時前昆蟲在饗「屍」天堂中的四種玩法?——《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15小時前不要過度指導!如何兼顧規矩與探索,才不會扼殺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探究之心?——《教出科學探究力》18小時前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18小時前阿茲海默風暴:通訊作者的辯駁與責任62022/08/03你低頭看得到腳趾嗎?從腳趾頭看人類祖先的生存方式——《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42022/07/24只算人頭、忽略比率,小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33天前貓的痛,AI懂?——貓臉疼痛辨識技術32022/07/21RELATED相關文章不注意盲視:如同保護色般的視覺效應看不見的背叛井底之蛙不會怕老鷹?你相信自己的選擇嗎?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不注意盲視:如同保護色般的視覺效應DesiringClicks・2012/11/12・1404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SR值484・五年級+追蹤相關標籤:大腦心理學注意力盲視視覺認知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我們一般都以為我們的眼睛是由下而上所驅動的,也就是先被某種東西吸引目光,然後才去觀察是什麼東西吸引我們的目光。

我們可以先看看下面這個影片:你需要仔細的觀察裡面白色衣服的人總共傳了多少次球,在看完影片之前,千萬不要繼續閱讀文章。

你注意到影片裡面出現的大猩猩了嗎?剛剛有一個大猩猩走過整個畫面,還對鏡頭用力搥了搥胸口。

這是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 ChristopherChabris&DanielSimons所提出的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Blindness)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有一半的觀察者都沒有注意到大猩猩的經過,只有另一半的人有觀察到大猩猩。

兩種觀察事物的方式為什麼我們會對這麼大的東西視而不見呢?其實我們的視覺觀察系統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由下而上,而另一種剛好相反。

所謂的由下而上,是指我們的眼睛先看到東西的特徵(Feature),然後由特徵建構模版(Pattern)並形成物件(Object),最後由我們的大腦處理判斷我們所看到的東西是什麼。

這種模式我們稱作「資訊驅動的模型建構」,舉例來說,我們常常被畫面上會移動的東西吸引目光,這個正在移動的資訊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然後我們才目光移動到會移動的事物上。

透過觀察這個事物的細節,我們才了解我們看到了什麼東西。

但是其實我們有另外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就是由上而下的驅動方式,我們稱為「注意力增強資訊建構」,這種觀察事物的方式,是我們先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想看的事物上,然後眼睛就會對這種事物特別敏感,進而觀察到更多細節。

你也許可以試試看下次在街上特別觀察紅色的事物,你會發現大馬路上紅色的東西絕對超乎你想像的多,而且這些東西你們平常都觀察不到。

但是當你將注意力集中在紅色上時,其他的色彩就都從你的眼睛理消失了。

降低大腦的負擔我們的大腦會自動過濾這些「我們可能不需要」的資訊,以降低大腦平常運作時的負擔。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映入眼簾的每一個事物都需要經過大腦的處理,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

我們有時候看不到我們眼前的東西就是如此,一旦當你認真觀察,這些細小的事物就會浮現在你眼前。

放学后,我立即进入学院,因为我知道,职位空缺给毕业生谁有足够的资格履行职责。

多年后,该文件消失,当我们搬到,我开始寻找在哪里在莫斯科购买文凭优良的品质和无风险。

一位朋友建议的公司,这不只是解决。

放心,主人迅速执行工作没有质量损失。

此外,个人数据不分散,价格是可以接受的。

我信任,并没有后悔。

如果讓我們一起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就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是很不一樣的喔! DesiringClicks 是一個專門介紹使用者介面、使用者經驗、視覺設計、資訊架構和網路行為的網誌。

歡迎你一起參與介面設計,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延伸閱讀:低解析度的人類視網膜?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資訊和特殊效果的絕妙平衡參考文獻:WilliamLidwell,KritinaHolden,andJillButler.(2003).UniversalPrinciplesofDesign.Ware,Colin(2008).“VisualThinking:forDesign”Imagevia  DNisha,CClicense.發表意見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DesiringClicks14篇文章・ 1位粉絲+追蹤DesiringClicks(http://dclick.cc)是一個專門介紹使用者介面、使用者經驗、視覺設計、資訊架構和網路行為的網誌。

我們相信任何設計、工程都必須由人的角度出發,更貼近人性與心靈,讓世界更美好!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要電子產品輕薄、方便攜帶?那就印在紙上吧!25小時前昆蟲在饗「屍」天堂中的四種玩法?——《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15小時前不要過度指導!如何兼顧規矩與探索,才不會扼殺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探究之心?——《教出科學探究力》18小時前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18小時前阿茲海默風暴:通訊作者的辯駁與責任62022/08/03你低頭看得到腳趾嗎?從腳趾頭看人類祖先的生存方式——《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42022/07/24只算人頭、忽略比率,小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33天前貓的痛,AI懂?——貓臉疼痛辨識技術32022/07/21RELATED相關文章抽菸讓中年男子認知功能退化加劇?【Gene思書齋】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睡眠中複習有助於外語學習,有這麼好?斜塔錯覺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狗兒的注意力發展過程與人類相似活躍星系核・2014/04/12・1227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SR值527・七年級+追蹤相關標籤:好奇心學習寵物智商注意力狗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科學生》科普素養閱讀一篇不到3元!!年訂輸入summer1000,現折1000元本文由民視《科學再發現》贊助,泛科學獨立製作編譯:BambiGremlin(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畢,現為自由譯者)人類的注意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成熟,然後在過了某一年齡後逐漸衰退。

那麼,狗兒的注意力又是如何變化的呢?維也納獸醫大學的聰明狗兒實驗室(CleverDogLab),針對145隻6個月~14歲的邊境牧羊犬進行實驗,分析狗兒的注意力和年齡之間的變化。

相關的研究結果刊載於學術期刊《心理學前線》(FrontiersinPsychology)。

首先,研究團隊設計了兩種實驗情境,觀察狗兒對於物品和人類的注意力差異。

一個是懸掛在天花板上的玩具忽然掉落的情境,另一個則是狗兒認識的人類進入室內,逕自拿滾筒粉刷牆壁。

結果發現,所有狗兒都以相同速度發現掉落的玩具,不過,老犬被新物件吸引的時間比幼犬短。

這表示狗兒和人類一樣,隨著年齡增長,好奇心會逐漸降低。

此外,比起玩具,狗兒注意人類拿滾筒粉刷牆壁的時間比較長。

換句話說,對於有社會性的東西,狗兒的注意力會比沒有社會性者來得強。

接著,研究團隊又利用響片訓練,進一步測試狗兒的選擇性注意力。

實驗者先將一個香腸塊扔在地板上,等狗兒發現,吃掉獎勵。

然後,實驗者等待狗兒注視自己,雙方目光一接觸,實驗者就按下響片,忽左忽右地扔香腸塊。

如此這般,反覆操作20次。

結果發現,從看見香腸到注視實驗者為止的過程,費時最短的是3~6歲的中年狗兒。

研究團隊認為,年輕的狗兒因為經驗不足,年老的狗兒因為運動能力逐漸下滑,所以牠們花費比較久的時間。

在類似的人類實驗中,20~39歲的人類也顯示出最高的感覺運動能力(SsensorimotorAabilities),代表狗兒和人類相同,都有年齡上的高峰期。

此外,1~2歲的狗兒正值青春期,注意力受到影響,導致牠們的反應比較慢一些。

不過,響片操作反覆數次後,青春期的狗兒比其他年齡層進步更快。

換句話說,青春期的狗兒,其學習曲線最為陡峭,學習潛力極佳。

上述實驗顯示狗兒注意力的成熟和衰退過程與人類相似,換言之,透過觀察狗兒的行為,或許有助我們瞭解諸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阿兹海默症等疾病。

資料來源:Dogwatch–Howattentionchangesinthecourseofadog’slife人と同じように年齢で変化する、犬の注意する能力原研究論文:Lifespandevelopmentofattentivenessindomesticdogs:drawingparallelswithhumans—————————–延伸科學再發現@科技大觀園:環境與學習成效注意力的奧祕隧道快與危:灰暗單調視覺定速駕駛易疲勞咖啡v.s.心臟病更多內容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注意力」,或每週六上午8點收看民視53台科學再發現。

發表意見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活躍星系核754篇文章・ 93位粉絲+追蹤活躍星系核(activegalacticnucleus,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

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

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email protected]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要電子產品輕薄、方便攜帶?那就印在紙上吧!25小時前昆蟲在饗「屍」天堂中的四種玩法?——《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15小時前不要過度指導!如何兼顧規矩與探索,才不會扼殺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探究之心?——《教出科學探究力》18小時前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18小時前阿茲海默風暴:通訊作者的辯駁與責任62022/08/03你低頭看得到腳趾嗎?從腳趾頭看人類祖先的生存方式——《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42022/07/24只算人頭、忽略比率,小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33天前貓的痛,AI懂?——貓臉疼痛辨識技術32022/07/21RELATED相關文章狗狗會有「罪疚感」嗎?年輕的狗兒能免疫於打哈欠的傳染鸚鵡也是發明家我們對忠實的狗朋友做了什麼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看不見的背叛海苔熊・2013/05/09・3540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SR值530・七年級+追蹤相關標籤:分手愛情戀愛盲視背叛記憶逃避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科學生》科普素養閱讀一篇不到3元!!年訂輸入summer1000,現折1000元「我真不敢相信他會背叛我!我這麼信任他,把很多事情都告訴他,我一度以為我們可以就這樣一直順順地走下去──直到我在她家的陽台,看到他內褲的那天……」<1>這個現象幾乎天天上演,但遭逢的人總是次次驚訝。

我們總是很難相信,最信任的人,卻傷害自己最深。

不過,研究背叛多年的JenniferFreyd與PamelaBirrell或許會告訴你,你想反了──正因為你信任他,他才有「資格」背叛你。

我老闆在許多次的演講中都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當你選擇投入一段關係,就要同時承擔被傷害的風險。

也就是說,能傾聽你的人,也能崩壞你。

在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以後[1],對方也開始願意分享他的秘密,於是兩人的距離逐漸拉近──換句話說,親密關係的一部分就是背負著彼此的秘密,承擔著彼此的傷痛。

一般而言,安全感比較低的人秘密比較多[2],但如果他們願意跟他人分享這些秘密,表示他們信任這段關係──雖然信任,不見得每次都能帶來新幸福。

我卻得到你,安慰的背叛「他的炮友Line給我的時候,我幾乎一整天都沒辦法工作。

我不知道她是怎麼知道我手機的,我只知道我心臟很痛。

於是我打給他,他說他跟她只是玩玩,然後說了好多他真正愛的是我blabla之類的。

在一番折騰之後,我竟然選擇相信他!我很生氣,對自己生氣,我不解,為什麼自己這麼傻?事實不是很明顯了嗎,他有小三,而我一直被蒙在鼓裡,為什麼我還要相信他?」JenniferFreyd與PamelaBirrell會跟你說,不是你傻,而是你無法離開他。

他們發現,許多人無法正視親密愛人的背叛,是因為那些人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一個鮮明的真相之所以無法被觸及,並不是因為你沒有「看見」它,而是你要「承認」他需要花很大的勇氣──甚至,在這個承認之後,你可能會失去更多東西。

「我已經快要四十歲了,我在這段關係裡面幾乎付出了全部:事業、青春、性、還有很多很多。

他說,我們可以一起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可是最後都成了笑柄。

」他說,話語中帶著一點寂寞。

根據Rusbult的投資理論(investmentmodel)[3],當我們在一段關係中投入越多,會越難離開這段關係──儘管你在這段關係裡並不快樂。

你可能會開始考量離開他的代價(cost):朋友會不會笑我?孩子怎麼辦?他會不會報復我?看不見,是因為想維持現狀當你知道這段關係對你很重要,也清楚任何的反抗與面對很可能讓你的關係終止,你就會選擇「眼不見為淨」,用看不見取代看見,用逃避代替解決,JenniferFreyd與PamelaBirrell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盲視背叛」(betrayalblindness)。

心理學上研究盲視的現象有很多,最有名的是「改變視盲」(changeblindness)。

典型的實驗是這樣做的,研究者跟路人問路,中途有搬家工人搬一個大門經過他們之間,打斷了他們的談話,研究者趁機替換問路的人,但是有50%的人沒有發現問路者換人了(按此看90秒科學影片)。

也就是說,這些路人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地圖上,而忽略了問路者是誰。

相較於改變視盲,盲視背叛涉及更多「動機」的部分。

你忽視、忘記、對他的偷吃沒有印象,是因為你知道,如果你「承認」,將要「承擔」更多負面的風險:爭吵、分手、或離婚。

這些後果對你來說實在是不可承受,所以你的大腦幫你一起「忘記」它。

換句話說,這段關係對你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你的視而不見通常只為了一件事情:維持現狀。

他繼續在下班後問你今天過得怎麼樣、談談小孩與教養、聊聊公司學校發生的事、忽視彼此岌岌可危的感情。

沒有面對,就沒有分開,就是最典型的盲視背叛心理。

自我欺騙的安全感「當你真正被火燒過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記憶不太管用了。

好像是上輩子發生的事情似的……我幾乎都記不得了。

」他說,望著前方殞落的夕陽。

他其實是一個記憶力好到很誇張的人,甚至可以記得前兩天晚上關掉電視之前的最後一則廣告、兩週前吃的早餐是三明治還是大肉包,可是每當聊到他跟她結婚、再離婚之間的記憶,「我們可以不要聊這個嗎?」、「不知道」、「忘記了」、「都過去了」等字詞,就如雨後春筍ㄧ般湧現。

我不禁納悶:他真的不記得嗎?或許,在意識層次他真的忘了。

JenniferFreyd與PamelaBirrell在《背叛:最不能觸碰的真相》一書的第八章引用了非常多的研究,不約而同地指出一個穩定的現象:經歷家暴、性侵、背叛、不當對待的人,在長大之後會發展出較多的解離傾向(dissociative),他們在許多認知實驗中,會忘記許多與負面、創傷、情緒有關的訊息[4]──藉由這種方式,他們在不安全的環境裡,獲得一部分自我欺騙的安全感。

研究者推測,這些高度解離者可能因為長期「隔離」那些背叛記憶,選擇性注意力(selectiveattention)[5]受損了,無法全心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面,不過仍然保有不錯的分散注意力(dividedattention)[6]<2>──這使他們可以在捉姦在床時只記得床單顏色,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情、在被父親凌虐時只記得地板上的玩具,不記得父親的表情。

如果我能看得見,生命也許完全不同「當你真正了解他們所面臨的過去是多麼不堪,他的親人與愛人是如何地背叛,你就會清楚,一個人選擇一種病態的生活方式,是因為他們無力做其他的選擇。

那些創傷將他們摧殘到到能量耗竭,能好好活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位資深輔導員跟我說,語氣裡透露出一種同理和無奈。

適應是一種偉大的能力,有些人因為它,對壓榨與背叛視而不見、把虐待與侵害當作過眼雲煙,可是他們過得並不快樂。

JenniferFreyd與PamelaBirrell指出,唯有透過知情、表達、訴說等歷程,透過陪伴與穩定的安全感,才能真正面對那些過去的難堪<3>。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結尾很官腔,但「出來面對」從來不是一句口號或一個動作,而是一個過程。

我們總是活在各種反覆、矛盾與迴圈中,說好要減肥又半途而廢、說好不再為他掉淚卻又重複傷悲、說好要早睡卻又摸魚到深夜,就算意識到這些缺陷,還是很難面對、很難改變──何況是那些將背叛隔絕在意識之外的人? [註解]關於出軌的原因與現象,可以參考《走出出軌》一文關於注意力與意識可見此投影片敘事治療是個可以嘗試的方式,也有研究指出這樣的方法有助於走出創傷[7,8]。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些研究都只是訪談的歸納與質性的梳理,又沒有統計數據。

不過我想說,很多時候數據是有限的,但個案的傷痛是多變而複雜的,有時候這類研究的細膩,反而能反應更真實的現象。

文中的統計數字與性別差異,均只描述平均值。

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為顧及隱私與行文順暢顧,文中所有個案與故事均已經當事人同意改編重新繕寫並經模糊化處理,無可供指認之虞。

照片引自這裡Ricky說我應該嘗試看看1800字內把事情交代清楚,結果我還是失敗了囧歡迎對愛情研究有興趣的你,一起參與這份「已讀」研究,備有精美贈品噢。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Sprecher,S.andS.S.Hendrick,Self-disclosureinintimaterelationships:Associationswithindividualandrelationshipcharacteristicsovertime.JournalofSocialandClinicalPsychology,2004.23(6):p.857-877.Vrij,A.,etal.,Perceived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secretsdisclosure.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3.35(3):p.593-602.Rusbult,C.E.,Commitmentandsatisfactioninromanticassociations:atestoftheinvestmentmodel.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980.16(2):p.172-186.DePrince,A.P.andJ.J.Freyd,Forgettingtraumastimuli.PsychologicalScience,2004.15(7):p.488-492.Freyd,J.J.,etal.,Cognitiveenvironmentsanddissociativetendencies:Performanceonthestandardstrooptaskforhighversuslowdissociators.AppliedCognitivePsychology,1998.12:p.S91-S103.DePrince,A.P.andJ.J.Freyd,DissociativeTendencies,Attention,andMemory.PsychologicalScience,1999.10(5):p.449-452.林杏足等,性侵害倖存者的敘事治療歷程分析-以安置機構少女爲例.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2009.5(2):p.281-304.彭信揚,以敘事治療在網路諮商中陪伴故事主人重寫生命藍圖.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009(26):p.203-237.發表意見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海苔熊70篇文章・ 449位粉絲+追蹤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etJoséphine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要電子產品輕薄、方便攜帶?那就印在紙上吧!25小時前昆蟲在饗「屍」天堂中的四種玩法?——《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15小時前不要過度指導!如何兼顧規矩與探索,才不會扼殺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探究之心?——《教出科學探究力》18小時前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18小時前阿茲海默風暴:通訊作者的辯駁與責任62022/08/03你低頭看得到腳趾嗎?從腳趾頭看人類祖先的生存方式——《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42022/07/24只算人頭、忽略比率,小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33天前貓的痛,AI懂?——貓臉疼痛辨識技術32022/07/21RELATED相關文章七夕分手潮:我們還能當朋友嗎?離婚的代間傳遞: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硬撐,真的好嗎?程威銓:這才是分手の心理學這樣在愛裡微加幸福:十句浪漫的科學情話繁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