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忽略:重建被掏空的注意力 - 科學人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走到校園的另一側出入口,也做了相同的實驗,結果相去不遠。
口罩和手機隔離了人際之間招呼問候的習慣。
如今宅男宅女的定義,不一定是宅在家裡了,只要一 ...
購買本期
瀏覽全文前往科學人知識庫
科學人觀點
選擇性忽略:重建被掏空的注意力
2022-03-01
曾志朗
網路世代一機在手,彈指可知天下事,但跳躍的注意力對過多過雜的資訊只能淺嚐,不可能有更深層的理解。
知識淺化的結果,大腦正處於認知能量退化的風暴中。
(影像來源:曾志朗)
你吃湯圓了嗎?在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興風作浪的恐懼中,年底以來一連串的節日也為之遜色許多。
從呼應國外的萬聖節、感恩節、耶誕節,到年度交替的元旦,許多人雀躍等著小年夜和除夕,準備迎接虎年的到來。
結果本應虎虎生風、熱鬧迎春的過年,卻因綿綿不絕的雨天,街市稀疏的車流人影,彷彿失威的病貓在濕冷的雨中哀嘆。
元宵就免了吧,連帶西洋情人節的問候也冷冷清清。
還好,學校開學了!校園裡晃動的青春身影,一掃連日濕冷鬱悶的氣息。
趁著雨停的片刻,走出研究室,往開闊的校園蹓躂,完成日行7500步的自我訓練,也希望在返校的師生中遇見熟悉的臉孔。
走著走著,走向圖書館邊的校門,再過街往校本部去,和警衛打個招呼,停下來觀察來往的人潮。
但我一眼望去,清一色帶著口罩只露出眼睛和上額,根本無從辨認。
偶爾看到一、兩位似曾相識的身影和走路的姿態,但他們的眼睛都盯著手機,就算擦身而過也不曾抬頭。
我決定做個小實驗,站在校門旁和警衛繼續閒聊,想引起路過學生的注意,站了10分鐘左右,我發現從掃完實聯制到走進校門的31位學生當中,就有28人專注在手機螢幕,而後逕往行政大樓的方向走去,完全沉浸在手機世界,如入無人之境,注意力全被綁架了。
我走到校園的另一側出入口,也做了相同的實驗,結果相去不遠。
口罩和手機隔離了人際之間招呼問候的習慣。
如今宅男宅女的定義,不一定是宅在家裡了,只要一機在手,天地之間,無所不宅!我走回研究室的大樓,電梯前排了兩列邊等電梯邊滑手機的學生,我問他們:「上課禁用手機行嗎?」答案當然是紛紛求饒:「機不可失!」進了電梯,沒有網路,學生們才放下手機,抬起頭來,像是突然想起,隔著口罩,一聲聲活潑問候:「老師好,新年快樂!」師生之間眼珠互望,彼此關懷,拾回注意力的感覺真是美好!
因為校外有會議,我收拾好文件搭公車轉捷運去會場。
在捷運上,大部份的年輕人也人手一機,自成孤島,都是城市裡互不交往的異鄉人。
我的座位隔壁來了一位女學生,一坐下來,拿出手機解鎖,在螢幕上滑來滑去,臉部表情隨著畫面轉換而變化。
我眼角餘光瞄向她,只見她兩手靈活交替,快速切換不同應用程式,有臉書密密麻麻的小字,有IG的照片和影像,有YouTube,有新聞網站,有PTT和Dcard,也有購物網站,更有Line來Line去的訊息。
我眼花撩亂,她卻在各平台之間轉換自如。
也就是說,在短短的時間裡,她的注意力是跳躍式遊走在不同的畫面,但對其中內容真的能達到理解、融入,進而學習和記憶的效果嗎?
網路盛行的世代,手機族注意力癱瘓的普遍現象,已經引起許多心理科學家的關注。
研究顯示大學生專注一件工作的時間只有65秒,而一般上班族長一點,但平均也只能維持三分鐘。
最近英國《衛報》的一篇文章就提到幾位重量級研究學者的警示。
例如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德默內(BarbaraDemeneix)是國際公認的甲狀腺激素和內分泌干擾素專家,她帶領團隊研究西方人認知功能下降的原因,憂心忡忡說:「現代人不再擁有一顆正常的腦袋了!」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專研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頂尖科學家尼格(JoelNigg)也說:「我們正孕育出一個使其人們無法維持深度注意力的病態社會。
」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家米勒(EarlK.Miller)更直指:「我們正處於認知能量退化的風暴中!」
這些說法乍聽有點駭人,但知名的資訊工程大學卡內基美倫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說明了這也並非危言聳聽。
研究者測試電腦互動課程的136位學生,其中一半回答試題時必須關手機,另一半學生可以邊作答邊自由傳接訊息。
結果手機組的成績比手機關閉組低了20%。
這顯示了跳躍注意的習慣,使手機組無法深入專注在一件事上,而深化學習正是能夠理解和建立長期記憶的必要條件!
跳躍式的注意力導致「轉換成本的負面效應」,是人類在資訊處理過程中,因專注所需的能量被掏空,而導致的必然結果。
大家都知道人腦對外界輸入的訊息,必須經過注意力的選擇,才會進入編碼、工作記憶,再到長期記憶去做有組織的儲存。
最初階段的注意力,有其能量限制的瓶頸,因此當新的訊息又進入腦裡,大腦就必須從舊的注意力抽離轉移,再聚集新的能量對新的訊息編碼,送入限量的工作記憶去依序排列、等待處理,才能進入理解和儲存的長期記憶階段。
每個步驟都是耗能費時,根據德國慕尼黑大學帕波(ErnstPoppel)的研究,轉移一次注意力,需要三秒鐘,所以期待跳躍式的注意力也能完成深層的理解,顯然不切實際。
偏偏我們的神經細胞對外來的訊息,天生就是喜新厭舊。
對一再發生的同樣感官訊息會產生習慣化,因而有「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現象。
這點從嬰兒研究中也顯而易見。
讓小嬰兒看螢幕畫面,只要同一個畫面停留太久,他們的眼睛凝視點馬上移開,直到新的畫面出現,才會再吸引他們。
可見跳躍式的注意力轉換,是天性使然。
在資訊傳輸相對單純的舊世代,選擇有限,腦的資源足以專注在單一或少數項目上,不會造成太大的理解問題。
但如今的數位平台,多元多樣的訊息加上多采多變的影像,跳躍式的注意力對內容的吸收只能淺嚐,不可能有更深層的理解,更不可能期待有批判性閱讀(criticalreading)的思維能力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認知心理學家西蒙(HerbertA.Simon)在眾多資訊開始衝擊數位平台的時候,就警告過會有知識淺化的結果,因為腦的注意力能量不足以應付龐大的知識洪流。
但問題還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淺讀就不會深入理解,也就輕易相信網上各種花樣百出但虛張聲勢的訊息。
美國史丹佛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溫伯格(SamWineburg)以全國3446名高中生為樣本,讓他們看某一指定的網站上有關氣候變遷的資訊,再評論其可信度,也特別提醒他們可以查一查別的網站訊息做比較。
結果顯示,絕大部份的學生只瀏覽指定的網站,淺讀每一條訊息並信以為真。
只有不到2%的學生會跳出該網站,尋找其他網站訊息,比對後發現該網站的相關內容是由一家石油公司所製作出來對己有利的資訊。
研究者發現學生們淺薄的閱讀習慣,使他們不去做批判式思考(criticalthinging),不再有認真尋求第二個意見的科學精神和追根究柢的態度了。
數位平台的方便,確實使人們擁有彈指可知天下事的能耐,但太多太雜的訊息加上跳躍的注意力,卻讓數位世代的認知能量大打折扣。
層出不窮的淺薄知識包裝在聳動資訊和五光十色的影像中,無所不在吸引手機族的目光。
選擇一段時間遠離手機,只能讓眼睛休息片刻,並不能解決深度學習的困境,因為只要一機在手,注意力就會再次被過多的資訊綁架。
唯有對認知能量退化的危機有所警覺,並學習「忽略」,也就是選擇性忽略不相干的網站,讓注意力集中在能讓你做深度分析的報導中,養成批判性閱讀和批判性思考的習慣,才是手機族的救贖之道!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2年第241期03月號】
購買本期
#關鍵字:科學人觀點、注意力、心理
更多文章
科學人觀點優「鳥」神鼓2017/08/01曾志朗影像來源:CHRISTINAZDENEKA-weema-weh,a-weema-weh,a-weema-weh,a-weema-wehA-weema-weh,a-weema-weh,a-w...科學人觀點智力:從人獸之別到國與國之差異2012/07/01曾志朗應英國皇家學院之邀,我在6月18日黃昏時分來到倫敦,預備參加19日晚間的接待晚宴,然後隔天代表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和皇家學院選派的六位不同領域的院士一起討論並規劃在9月初即將舉辦的正式會議,主題...科學人觀點速度×複雜:演化,何去何從?2017/12/27曾志朗猶瓦斯庫拉是芬蘭中部一個小工業城,距離南部第一大城赫爾辛基270公里,藏在深山的森林湖泊中。
我們在猶瓦斯庫拉大學有一個合作多年的失讀症實驗室,所以我每隔一陣子就會去討論實驗成果,有時也應邀擔任博士候選...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
延伸文章資訊
- 1選擇性注意力
選擇性注意力是指個體面對干擾物或競爭刺激下,維持行為或認知設定的能力(Sohlberg & Mateer, 2001)。換句話說,選擇性注意力讓個體可以由所處環境中選取相關並忽略不 ...
- 2選擇注意力:選空間或選物體?
Driver 和Baylis(1989)發現同向運動會凌駕鄰近性,不過後來有研究者嘗試. 重複其實驗,卻發現了相反的結果(Kramer,Tham,& Yeh,1991)。無論如何,. 同向運動因...
- 3人究竟可能「一心多用」嗎? 談談注意力的選擇模型與知識 ...
注意力在此的功能性就像是一個篩選器、瓶頸,只讓少量訊息通過,所以也叫做瓶頸模型(bottleneck model)。 後來又有另外一位學者崔斯曼(Ann Treisman) ...
- 4【大腦S02E03】人究竟可能「一心多用」嗎? 談談注意力的 ...
由於布洛班認為,這個注意力篩選訊息的機制介入在訊息處理的早期,所以他的模型也稱作早期選擇模型(early selection model)。注意力在此的功能性就像是 ...
- 5夠特別,才看的到! - PanSci 泛科學
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 ... 最有名的實驗是伊利諾大學的Daniel Simons學者所執行的「看不見大猩猩」實驗(Invisible Gorilla Test)(影片,或參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