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內視鏡(Painless endoscopy)檢查,絕不僅僅只是無痛而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傳統內視鏡(胃鏡與大腸鏡)與無痛內視鏡檢查之間的差別僅在於「麻醉藥」的使用,其餘步驟皆相同。
內視鏡,從嘴巴進入的,是胃鏡,從肛門進入的是大腸鏡 ...
慢性咳嗽、喉嚨卡卡、聲音嘶啞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所引起!!!2017-07-17肝炎不只A肝、B肝、C肝,還有酒肝、藥肝、脂肪肝2017-07-17
無痛內視鏡(Painlessendoscopy)檢查,絕不僅僅只是無痛而已
無痛麻醉舒眠、無痛麻醉、靜脈注射、睡著、麻醉風險低、專業麻醉醫師
2017-07-17
無痛內視鏡(Painlessendoscopy)檢查,絕不僅僅只是無痛而已
可能因健康檢查、或有其它腸胃道問題就醫後,醫師會建議民眾做更深入的胃鏡或大腸鏡檢查。
至於是否有必要做「無痛」的胃鏡或大腸鏡檢查,除了病患有選擇權之外,在醫學界其實還存在些許爭議。
因此,我們就仔細分析,傳統與無痛的胃鏡或大腸鏡檢查之間到底有多少差異。
非常有嘔吐感、疼痛感的傳統內視鏡檢查
傳統內視鏡(胃鏡與大腸鏡)與無痛內視鏡檢查之間的差別僅在於「麻醉藥」的使用,其餘步驟皆相同。
內視鏡,從嘴巴進入的,是胃鏡,從肛門進入的是大腸鏡。
曾做過傳統沒有麻醉的胃鏡或大腸鏡檢查的民眾,大都不願意在仍然清醒的狀態下再次承受這樣不適與疼痛,因此拒絕再次檢査。
傳統胃鏡檢查
傳統胃鏡檢查最讓人感覺難受是吞管子與打入空氣。
吞管子必須克服咽喉反射所誘發的噁心、想嘔吐感,這是異物在咽喉時所引發的自然反應,稱「咽喉反射(gagreflex)」。
另外,檢查時管子摩擦咽喉、食道而疼痛出血,打空氣時對食道、胃的撐展,都可能讓民眾難以忍受。
一般的胃鏡檢查只需4~6分鐘,民眾或許還能勉強接受,對於更久、更深的檢查與切片,讓部分民眾有「生不如死」的感受。
胃鏡檢查時間通常較短,痛苦感覺並不如大腸鏡來得強烈。
傳統大腸鏡檢查
民眾對傳統大腸鏡檢查的恐懼,比起傳統胃鏡有過之而無不及。
傳統大腸鏡的不舒服主因在於需要經常打入空氣把大腸撐開,讓大腸內膜更容易觀察。
另外,大腸非直線,大腸鏡必需隨彎曲的腸道前進:從肛門進入,經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直到闌尾,長度超過1公尺。
傳統大腸鏡因為深入、轉彎、充氣,常會壓迫、牽扯、拉緊腸壁外層,讓民眾感覺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承受比胃鏡更多的疼痛。
不要麻醉真的比較好?
雖然傳統內視鏡檢查對身體造成的疼痛與不適讓民眾詬病,但並非一無是處。
1、醫病緊密配合
傳統內視鏡檢查自有其優點,例如,民眾在清醒狀態下,無論是需要深呼吸、需要安靜不動、或改變姿勢等需配合醫師指示,醫師也會視民眾的不適反應,適時調整檢查的速度以及器械管路前進的角度。
總之,民眾會與醫師緊密配合。
2、痛是警示作用
傳統大腸鏡檢查時如果民眾覺得疼痛,平滑肌會自然收縮,此舉可以避免大腸被過度牽扯,是一種保護機制,醫師也會因民眾的不適而更小心操作。
歐美科學研究顯示,痛是危險的警訊,是迫使操作醫師改變大腸鏡操作手法。
若用麻醉手法消除這個警訊,民眾不會覺得痛,肌肉的收縮保護機制也消失,如果大腸內視鏡的操作方式還是不斷地前進、前進、再前進,那麼,出血或穿孔併發症發生的機率就增加了。
然而根據統計,國內許多醫療院所傳統大腸鏡檢查採用「雙人操作法」,一人將大腸鏡往前推進,另一人調整角度。
這種感覺就像開車,一人握方向盤,另一人踩油門與剎車,兩位操作者很難有絕佳默契,容易造成民眾不適與痛苦,出血、穿孔等併發症的機率自然高。
如果換成另一種說法,做胃鏡時當民眾一直想作嘔、胃部糾結,或者大腸鏡深入時,民眾除了因疼痛而躁動不安、腸道受刺激而不規則蠕動時,醫師將很難有精準的檢查與治療,在這種情況下,任誰都無法保證不會遺漏什麼。
無論是醫師或民眾都有共識要做一個最完整、詳盡的檢查,為了檢查時不讓病患不舒服,還要能讓醫師從容地檢查的前提下,「無痛內視鏡檢查」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無痛內視鏡檢查好處多更多
對於無痛內視鏡檢的安全性,曾在國內引起廣泛討論,長久以來,部分學界認為「痛是警訊」,認為無痛大腸鏡會提高腸穿孔機率。
然而國內外的臨床應用經驗顯示,腸穿孔、併發症並未增加,反而降低民眾受檢時疼痛與不適感。
無痛內視鏡檢查(包含胃鏡與大腸鏡)之所以無痛,秘訣在藉由靜脈注射進行全身麻醉,讓病患的痛覺消失。
使用的藥物主要以安眠藥物與止痛藥為主,此種麻醉方式又稱「舒眠麻醉」,屬淺層麻醉,約歷時20分鐘。
由於胃鏡與大腸鏡皆屬高度侵入性的檢查與治療,有很多民眾會產生極大的疼痛與不適,加上對於檢查的不確定性與異物在體內鑽動的恐懼,有些民眾甚至因而引發血壓升高、腦壓升高、心肺負荷增加等生理反應,增添內視鏡檢查的風險。
因此,麻醉是絕佳的解決方案。
麻醉,絕不僅僅只是麻醉
麻醉是為了讓病患減少恐懼與疼痛,以滿足檢查或治療的目的,同時因為病患放鬆,醫師運鏡過程、施行檢查與處理病灶更能穩定進行。
正常情況下,麻醉併發症很少發生,但還是有可能發生藥物過敏、心肺功能有變化(心跳、血壓、血氧濃度等)等等危機或其它偶發性變化,需麻醉醫師在旁隨時監控。
在無痛內視鏡的檢查過程,全程有麻醉醫師在旁觀察、監控民眾的生命跡象,包含心跳、血壓、脈搏、血氧等,若因檢查治療時間需要延長,麻醉醫師也會適時添加麻醉劑。
總而言之,麻醉醫師掌控現場,讓執行內視鏡檢查的醫師可以無後顧之憂、專心一意檢查與治療。
因此建議病患要接受無痛內視鏡檢查前應詢問是否由麻醉科醫師執行麻醉,因為醫院、診所或健檢中心所提供的無痛內視鏡,健保並不給付麻醉藥物與麻醉醫師費用,病患需自付,主因在於無痛內視鏡檢查需額外聘雇麻醉科醫師在旁監控,以確保麻醉與檢查過程中安全無虞。
相較之下,麻醉藥物的費用是微不足道的。
醫師需更純熟技巧
無痛內視鏡檢查最大的好處是,醫師可全神專注於檢查,也可能可以縮短檢查的時間。
但相對而言,醫師的操作手法需更謹慎,唯有純熟的技巧,才能讓無痛檢查錦上添花。
現在的無痛內視鏡檢查大都以「單人操作法」為主,操作醫師能夠「心手合一」。
由於民眾已經進入舒眠狀態,醫師可以很從容、專心地檢查與治療。
麻醉的禁忌
無論是深層、淺層麻醉,都有其禁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麻醉。
˙麻醉會抑制呼吸,讓呼吸變淺,因此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並不適合麻醉。
˙心血管慢性疾病、心律不整、心絞痛等亦不適合。
˙是否正在服用特殊藥物,
在進行無痛腸胃鏡前,需由醫護人員進行評估、確實溝通後方能施行。
由於配合內視鏡的利器愈來愈多,檢查或治療愈來愈精準可靠,建議民眾可適時利用無痛內視鏡檢查,在無痛狀態下找出正確病因並及早診治,以維護全消化道的健康。
Share
Relatedposts2022-03-28油類百百種、讓營養師教您如何挑選食用油!|營養師時間Readmore幫您減重遠離代謝症候群2022-03-25控制體重&改善代謝症候群|一款新的口服藥上市啦|李宜霖醫師Readmore胃黏膜下腫瘤需要切除嗎2022-03-04胃黏膜下腫瘤需要切除嗎?|李宜霖醫師Readmore
搜尋內容
內容分類
置頂
影音資訊
文章專欄
單寧酸
益生菌
關節
心臟血管疾病
高血壓
癌指數
新冠肺炎COVID-19
施打疫苗
維生素D
麩醯胺酸
精胺酸
內視鏡檢查
內視鏡手術(胃鏡、大腸鏡、strettaprocedure、食道黏膜燒灼術)
食道
其它食道疾病(食道潰瘍、食道癌)
Achalasia食道賁門遲緩不能
Barrettesophagus巴瑞特氏食道
胃
PPI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胃輕癱
黏膜下腫瘤
胃食道逆流
胃部疾病與治療
Ranitidine
腸
大腸癌
腸漏症(含食物過敏原測試)
潰瘍性結腸炎(含克隆氏症)
大腸瘜肉
腸胃不適、血便、腹瀉、腸胃炎
腸胃藥物
肝
Fibroscan肝臟纖維掃描儀
各種肝炎(A、B、C、酒肝、藥肝、脂肪肝)
膽
胰臟
便秘
代謝症候群
減重
糖尿病
養生漫談
醫療成果
病患反應
飲食相關
流言釋疑
行動APP看檢查報告
Notranslationsavailableforthispage
延伸文章資訊
- 1無痛胃鏡大腸鏡麻醉 - 國泰綜合醫院
一般而言,臨床使用的麻醉技術大致可. 分為全身麻醉、區域麻醉及局部麻醉。 ▫根據美國麻醉醫學會所制定的標準我們將病患的. 身體狀態分為以下等級:.
- 2為什麼大腸鏡檢查有時連水都不能喝?麻醉醫師告訴你該懂的 ...
然而,大腸癌發生率連10年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隨著麻醉技術的成熟與 ... 為3或4等級,我會建議受檢者採取有感局部麻醉下檢查或轉往治療醫院受檢。
- 3內視鏡檢查「痛」快地做-外科部 - 三軍總醫院
內視鏡檢查「痛」快地做,,,,, 提起大腸鏡、胃鏡檢查,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好痛」, ... 雖然檢查前,會用局部麻醉,減少咽喉敏感度,在四至六分鐘的短時間檢查, ...
- 4無痛胃鏡大腸鏡之麻醉簡介 - 臺北榮民總醫院
文獻中記載可以單一或合併使用不同種類之鎮靜及止痛藥物來為病患進行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雖然這些藥物各有其優缺點,但皆為麻醉醫師所較熟悉。此外,施行無痛胃鏡大腸鏡 ...
- 5最近做了大腸鏡, 提供一些個人經驗給有做過沒做過的參考(第3頁)
打兩針得局部麻醉是幾千元,但還是會痛,部之痛的程度如何?因人而異嗎? 0. 引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