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辛格:和社會過不去的哲學家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辛格(Peter Singer),現代最有名的哲學家之一。

... A: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之所以反對亂倫,是基於一些演化背景:我們的祖先缺乏避孕工具,所以 ... 社會觀察 彼得辛格:和社會過不去的哲學家 作者 朱家安 2019-03-28 圖片來源:Wikipedia,CCBY-SA4.0 已成功複製連結 「若只有兩個選擇,你寧願拯救一隻跟馬一樣大的鴨子,還是拯救100隻跟鴨子一樣大的馬?」 2015年,這個問題出現在網路論壇Reddit的一個AMA(AskMeAnything,問我任何問題)裡。

AMA是Reddit上的常見活動,讓有特殊專長、成就或經歷的人開討論串讓大家問他問題。

當然,不見得每個問題都像上面這個這樣,令人覺得「這什麼鬼啦!」不過那場活動的發起人剛好是個哲學家,對鬼問題見怪不怪。

他簡潔地回答: 「身為有效利他主義者(effectivealtruist),我選擇救100條生命。

」 這個人是彼得.辛格(PeterSinger),現代最有名的哲學家之一。

在瑞士智庫哥利布杜威勒研究所(GDI,GottliebDuttweilerInstitute)發布的「2013年全球百大思想領袖」清單上,辛格是第三名,前兩名分別是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和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

在2005年的美國時代雜誌上,辛格也名列「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

老是被抗議的哲學家 身為著名思想家,辛格充滿爭議。

2017年,維多利亞大學的學生社團邀請辛格用網路連線參與座談,討論有效利他主義。

即使辛格本人並沒有真的親臨現場,這個活動依然受到抗議。

維多利亞大學的報紙《岩燕報》(TheMartlet)報導,抗議者認為辛格在協助殺害殘障人士,並提倡優生學。

他們占領講台,拿出擴音器喊口號,並且搶走投影機連接線,試圖阻撓活動。

這不是辛格第一次被抗議。

在2015年,德國科隆國際哲學節邀請辛格演講,後來被迫取消。

跟據台灣《歐陸哲學訊息》的報導,辛格在活動之前接受《新蘇黎世報》訪問時,部分發言引起身心障礙組織和宗教團體注意,並向主辦單位提出抗議。

這些言論包括「殺死具備嚴重基因缺陷的胚胎並非錯誤」,以及(回答記者的問題)「在著火的房子裡,如果只能選擇其一,人應該拯救200隻豬而不是一個嬰兒。

人類的生命權不能無條件凌駕其他物種」。

你可以理解辛格容易被誤認為擁護優生學。

優生學主張我們應該篩選或改造基因,來促進人類的進化。

納粹種族清洗之前,這種想法曾經一度受到西方人歡迎。

納粹殺害猶太人,是為了避免亞利安人的血統遭到「污染」,然而,即便支持基於基因考量墮胎,甚至將已出生的嬰兒安樂死,辛格的考量並非血統。

當哲學進入社會 辛格是效益主義者(utilitarianist),認為道德的首要之務是增加快樂、減少痛苦,並主張說,若其他條件相同,不同個體、物種的快樂和痛苦應該被平等對待。

在《真實世界的倫理課》(EthicsintheRealWorld)裡,辛格指出美國花費了巨大醫療資源用來拯救出生時不幸基因異常、就算倖存也不會有太長預期壽命,並且幾乎註定一生伴隨痛苦的嬰兒,並暗示我們應該把心力平均分配於整體嬰兒的存活率上,而不是投注於少數特別容易失敗、就算成功了也無法帶來多少快樂的個案上。

由此出發,你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他在AMA選擇拯救100隻小馬,而不是一隻大鴨子。

如果生命的逝去是壞事,那更多生命逝去就是更壞的壞事,簡單明瞭。

如同其他哲學理論,效益主義有一些明確的理論結果。

以上述思路來說,我們可以繼續推論:如果人一定要吃肉,假設其他狀況相同,最好的作法應該是吃肉產量超級大的動物,例如鯨魚,如此一來,只要用一條生命,就可以換到很多肉。

不過,事實上辛格並不支持捕鯨。

在《真實世界的倫理課》當中,辛格指出鯨魚的特殊狀況:鯨魚是大腦發達的社會性動物,能感受皮肉之苦,也能感受失去夥伴的痛,鯨魚的體型龐大,幾乎無法人道宰殺。

要評估吃鯨魚肉有多道德,辛格會說,我們得把這些事情都考慮進去。

你可以想像,如果條件改變,辛格也可能改變判斷。

例如,若我們發現鯨魚對同伴的感情薄弱,而且科學家發展出快速、不太痛苦的捕鯨技術。

這就是擁有自己的道德哲學理論的好處:你知道自己是依循哪些原則做判斷,面對大部分狀況,你都有辦法提出判斷,並說明理由。

辛格對自己的道德理論有自信,也有勇氣把它們應用於社會議題。

他不甘侷限於學院,認為哲學家應該進入社會。

辛格自學生時期就參與社會運動,支持素食主義、墮胎和拯救貧窮行動。

他樂於對話,除了在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著作,幾十年來的社會評論文章也散見於報章雜誌。

民主社會需要邏輯說理 《真實世界的倫理課》這本評論集,收錄的就是辛格過去幾十年和社會大眾對話的作品。

在這些短文裡,他討論政治、科學研究、道德判斷的原則和心理學,並替他認為正確的道德選擇辯護。

從這本書,你可以看到哲學可以如何進入社會。

在《真實世界的倫理課》收錄的短文裡,辛格展現分析哲學家樸實的筆法,不拖泥帶水,直接挑戰困難的質疑。

以下我整理幾個例子。

Q:若國家有一筆錢,應該用於視力保健計畫,去拯救第三世界居民免於因為沙眼而失明,還是應該用於藝術文化,例如興建美術館? A:如果能預期這筆錢用於視力保健計畫的效果,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思想實驗:假設有一棟新的美術館,受到惡魔的詛咒,在每1,000名遊客當中,隨機選出一個人讓他失明。

在這種情況下,你願意去逛那個美術館嗎?如果你不願意,似乎應該支持把錢用於視力保健計畫。

Q:憑什麼說有嚴重基因缺陷、身心障礙的身體,會讓人的日子品質下降,不值得活?這樣難道沒有歧視意味? A:如果這些事情沒有比較不好,我們就不會限制孕婦喝酒和吃藥。

Q:亂倫有道德問題嗎? A: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之所以反對亂倫,是基於一些演化背景:我們的祖先缺乏避孕工具,所以需要一些心理厭惡,來讓他們避開可能會生出基金缺陷嬰兒的性行為。

現代人有很方便的避孕工具,你覺得我們依然需要依照老祖先遺留的那些心理厭惡去行事嗎? 你可以看出,縱使身為效益主義者,辛格在這些面對公眾的短文裡卻很少預設效益主義。

相對地,他盡量以一般人會有的直覺出發,說明為什麼他支持的結論值得接受,或者至少,值得考慮。

如此一來,你不需要是效益主義者,也有機會看出辛格論點的說服力。

辛格的說理明確簡潔,不需背景知識也能閱讀。

如果你沒有豐富的哲學涵養,可能無法像他那樣旁徵博引,但絕對不至於無法學習他清楚的說理方法。

道德討論困難,是因為人們容易只顧立場,不看理由。

在《真實世界的倫理課》裡,辛格示範了恰當的邏輯和說理如何能跨越立場,讓別人即便沒直接被說服,至少也願意初步考慮論者的思路。

在台灣,如果我們能有足夠品味欣賞這種邏輯說理的討論方式,也會擁有更多機會,在各種重要議題取得進展。

好書推薦: 書名:真實世界的倫理課:82個影響你一生的思考練習 作者:彼得.辛格(PeterSinger) 譯者:李建興 出版: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19/03 瀏覽次數:7224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投書】如果道德是相對的,什麼才是普世價值?電影《判決》的三個思考 你,喜歡自己的答案嗎? 當他們開始思考時,眼神是清澈的 延伸閱讀 關鍵字: 哲學 效益主義 倫理 思辨 多元思考 邏輯學 獨立思考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熱門文章 1 《我的出走日記》:時間能渡的,都是願意自渡的人 2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3 王心凌的長征:一曲〈愛你〉,橫跨漫漫18年 4 孤獨死現場:所有的鬼魂,在生前都是曾經被人所愛的人 5 生前告別式:直視最終的死亡,找回現在當下的自己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