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苦,如何解脫? - 尊閱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光讀藥方是治不了病的。
懂得無我的道理之後,應該把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修行中去,時時處處體認無我,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對治痛苦。
首頁 > 人文人生八苦,如何解脫?由 樂阿蘭那行者之小神仙 發表于 人文2021-06-17簡介無常乃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質,可是人們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時候,突然遭受變故、生病、別離,才會去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人們誤認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而實際上造成痛苦的不是無常,而是對無常的恐懼我該如何解脫當年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首先演說的即是苦諦。
痛苦乃輪迴生命的常態。
如果對痛苦沒有正確、深入的認識,就不會尋求解脫。
今天我們來談談——苦。
痛苦並非憑空而來。
根據佛陀的開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執。
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從破除我執入手。
所謂我執,是指認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無需觀待條件而絕對和常一地存在的。
事實上,萬事萬物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堅實存在,而是依賴各種內在和外在的條件一刻不停地生滅,因此不具固有性、恆常性,也就是無我和無常。
具備無我的見地之後,經過反覆觀修、體認,我執便會逐漸弱化。
與無我相比,無常是更容易理解,也更顯而易見的。
觀察無常能令我們比較快地體驗到無我,所以文章接下來先講無常,再逐漸過渡到無我。
無我的含義遠比無常深廣。
釋迦牟尼佛二轉法輪宣講四法印的時候,也是從諸行無常開始,由無常講到諸法無我。
無我指事物不具有絕對的自性,但並不是虛無主義。
事物之所以無我,是因為它隨緣生滅,緣起則生,緣滅則滅,這便是因果。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緣起都同時具有兩層含義:空性和因果。
講無我是講空性,講無我也是講因果。
鑑於很多人在建立無我的見解時忽略因果的問題,所以我在文章中特別提到從因果的角度理解無我。
根據佛陀的開示,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
人在病中,也許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認識痛苦。
日常生活裡讓人不如意、不開心、傷心、煩惱的因緣是那樣的多。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
但是,人們總是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認為探討苦的話題是不妥的。
遇到問題和麻煩,一般人慣常的反應是盡力逃避或假裝什麼事也沒發生。
然而一旦生病了,尤其是大病,就再不能說“一切都很好,沒有問題”或者“那是以後的事,現在不用擔心”。
我們不得不暫停下來想一想,痛苦是怎麼回事,而人生又是怎麼回事。
佛經上把痛苦分為三大類:苦苦、變苦和行苦。
所謂苦苦,就是顯而易見、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體和精神的創傷,病痛、恐懼、生離死別。
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誰也不會把它們誤認為是別的東西而想去追求、親近。
變苦是指通常被我們理解為快樂的種種體驗和現象,因其本質為苦而終將由快樂變成痛苦。
比如現代人的很多煩惱和疾病都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
吃喝是生存必需的條件,好的飲食會令人感到愉悅,但這種愉悅不會隨著飲食量的不斷增加而增大。
如果其本質就是快樂的,你吃喝得越多應該越快樂才對。
然而,過度飲食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會導致多種疾病,這說明飲食的快樂裡包含著痛苦。
人們的生活方式、自以為快樂的一些行為,像長時間使用電腦、看電視、開車、熬夜唱歌跳舞喝酒等等,都會造成疾病。
同樣,相聚是快樂的,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樂裡隱含著分離的痛苦;戀愛是快樂的,而相愛容易相守難,戀愛的快樂裡隱含著爭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輕貌美是快樂的,只是歲月無情催人老,年輕的快樂裡隱含著衰老的痛苦;為人父母是快樂的,可把那樣嬌小脆弱的生命撫養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
提心吊膽、不寢不食,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升職加薪是快樂的,不過壓力和焦慮也隨之而來,辦公室政治升級,各種關係處理起來令人頭疼。
個人財富增加後如何保管、保值和分配,都是操不完的心。
仔細思量,人們生活中每一項快樂都包含著日後的痛苦。
較之苦苦、變苦,行苦是一種更深刻也更細微的痛苦。
它是指陷於輪迴的眾生整個存在狀態的無奈和不圓滿。
身心受到業力牽制,被種種煩惱束縛。
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煩惱中來,到煩惱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轉,流轉。
具體而言,人間的痛苦又分成八種。
無論貧富強弱,所有人都無可避免要經歷生、老、病、死的痛苦。
除此以外,人們還在不同條件、情況下各自感受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不欲臨的痛苦。
我們可以透過健身,嚴格遵守合理的作息、飲食規律,避免某些疾病,但想完全不生病卻是不可能的,保養得再好的身體遲早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生病了,我們就得吃藥,也許不能出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吃自己想吃的東西;若是大病,我們還要住院,動手術,接受漫長而痛苦的治療,日日夜夜同病痛抗爭,有時候甚至覺得生不如死。
接受痛苦的客觀存在後,我們要進一步瞭解它。
拿疾病來說,如果我們有一定的病理常識,就知道如何相應地調整生活習慣,防患於未然或減輕病情。
而不是像人們常做的那樣,非要等到病發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毫無準備而措手不及甚至悲觀放棄。
在疾病與其他的痛苦面前,我們其實完全有可能保持尊嚴和從容。
寂天菩薩曾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當疾病降臨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運用寂天菩薩的竅訣去應對問題。
從醫學的角度說,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醫學研究都證明,健康、放鬆的心態有利於治療,而負面的態度和情感,如憤怒、怨恨、憂慮等,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完美無缺或總是稱心如意。
由於這個見地,我們終於可以放鬆下來,不再急於逃避和指責,甚至不再想盡辦法化解,因為我們知道:只要有這個身體在,我們就必定經歷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裡還有貪執、嗔恨、困惑、傲慢,我們就必定感受痛苦。
無我&無常在不乏痛苦的人生面前,如果我們就此放棄希望、垂頭喪氣,那未免太愚蠢。
對痛苦進行觀察和思考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我們有可能、有希望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佛陀宣講苦諦,目的是讓我們認識輪迴中生命存在的痛苦本質。
對痛苦的瞭解越深入、越全面,我們就越被激勵著去實踐離苦得樂的方法。
痛苦和快樂不是憑空而來,它們都有各自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佛陀說,一切痛苦的根源在於我們長期以來對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誤解,執幻為實。
萬事萬物皆依賴各種內在和外在的條件而生滅,因此不具固有性、恆常性,用佛教的術語說,即無我和無常。
無常並非佛陀的發明,他只是指出了一個顯而易見卻總是被人忽視的事實。
時間剎那不停地流逝,冬去春來,花開花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這就是無常。
無常乃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質,可是人們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時候,突然遭受變故、生病、別離,才會去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人們誤認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而實際上造成痛苦的不是無常,而是對無常的恐懼。
克服這種恐懼有兩個辦法,一是熟悉無常,二是瞭解恐懼無常的原因。
大概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越是怕一個東西,就越不敢看它,越不敢看它就越害怕。
人們與無常的關係就是這樣。
如果能轉過身來,面對面地好好端詳一下,會發現無常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可怕。
倘若沒有無常,離別的人就永遠沒有相聚的機會,生病的身體就永遠不可能痊癒,黑夜永遠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遠快樂不起來。
這樣的世界不是很糟糕麼?經常觀察自己和周遭的人事變遷,會讓我們熟悉並逐漸接受無常。
我們不再想方設法減少臉上的皺紋,為日漸鬆垮的小腹發愁,為離別而心碎,對成敗耿耿於懷。
我們終於開始學會冷靜理性地看待生命之流變,意識到不是隻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會生病、經歷挫折、沒有安全感。
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變化起伏,有得有失,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
熟悉無常令我們的內心真正放鬆而開闊,另一個好處是我們因此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佛法修行的意義。
雖然我們常說人生苦短,但心裡真實的感受卻是來日方長,要做什麼事情,以後有的是機會,急什麼?人們總是認為無常離自己很遠,不要說旁人的生離死別與自己無關,就算是自己遭遇重大變故,比如罹患疾病、親友去世,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對無常這個基本事實的習慣性忽視。
正在麻將桌上的人們,不會因為身旁電視里正在播放的地震災難的鏡頭而停止圍城酣戰。
疾病康復的人們很少因為曾經經歷的病痛和危險,而認識到自己傾盡全力去追求的名利對生命來說其實沒有太大意義,與之相比,內心的平和富足、親情友情、慈善助人的行為等對自己更有幫助,更容易產生幸福感。
我們是一群得了嚴重健忘症的人。
受苦受難、哭天抹淚、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轉眼功夫,又哪兒熱鬧往哪兒趕。
不是說大家不能積極樂觀,而是在樂觀的同時應該意識到人生何其脆弱、短暫。
我們的身體逐年衰老,終將死亡,在生與死之間還有疾病和各種事故的侵擾,一生當中可以用來積累福慧資糧、追求解脫的自由時間並不多,而我們卻把這寶貴的人生浪費在瑣碎、無聊的事情上,努力想去維持正在不斷消逝的事物,甚至為此造下惡業。
當人生走到盡頭,除正法外,什麼都幫不了你。
縱然富有四海,也帶不走一針一線;位高權重,也帶不走一奴一僕,就連最為珍愛、精心保護的身體也不得不捨棄。
那時,唯有惡業對你有害,除此以外哪怕整個世界都與你為敵,他們也無法向你射出一支寒光閃閃的箭。
我們不喜歡無常,因為它總在試圖向我們傳達另一個讓人深感威脅的資訊:任何事物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是“無我”的,都沒有永恆、固有、實存的性質。
事物皆觀待因緣而生滅。
因緣是指促成事物形成的各種物質及非物質條件。
因緣具足就會產生現象,因緣缺乏現象就不會產生,因緣變化則現象變化,因緣消失則現象消失,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緣起。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因為事物都是緣起的,不可能恆常不變,也不可能有一個不需要條件而自生自有、完全獨立的“自我”。
這徹底打破了我們對安全感的幻想,多麼令人絕望!然而,像無常一樣,無我也只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質,它本身不好也不壞,只是因為人們堅持認為事物是固有、實存的,並且認為只有這樣,人生才有立足點,才會幸福,所以極力抗拒“無我”的觀點。
的確,不要說體悟無我,就算在概念上初步理解“無我”,都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
我們以及我們周圍的萬事萬物不是明明存在麼,我們有各自的身體、思想,我不是你,你不是他,桌子、牆、水,都看得見摸得著,怎麼會無我呢?龍樹菩薩在《中論》、寂天菩薩在《入行論》的智慧品中,對無我進行了完整、詳盡的闡述。
這裡,我們只結合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對無我的觀點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認為事物具有穩定性、永續性,是一種錯覺,若加以分析,就會明白其中的謬誤。
拿我們自己來說,我們是為了方便指事和溝通,才說“我”、“自己”,其實找不到一個固有、實存的“我”。
如果說肉體是我,那麼減肥之後,我是不是就不完整了,不再是原來的我了?若如此,那有一部分“我”去哪裡了呢?實際上,減肥之後,我們覺得自己當然還是原來的自己,不但沒有缺損,反而更加完美。
肉體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也就是說,無論是一個胖的身體還是一個瘦的身體,我們都認為那是“我”,那麼“我”就是可變的,可變的事物不具有永恆性,而是隨著外部條件及內在成分的改變而時刻變化。
既然時時在變,哪裡還有一個實存的我呢?可見,以肉體為我,不過是一種幻覺。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身體,作為處於連續不斷、無窮無盡的逐漸變化中的聚合體,會存在幾年、幾十年或者上百年,而思想、情緒、感受等心識卻是念念生滅,更不具常一性。
如果身體不是我,剎那變化的心就更不可能是我了。
然而,無我並非斷滅。
生命是前後相似相續,非斷非常的。
現在的“我”與過去的“我”,固然早非一事,卻又相續不斷。
何以故?因果不虛也。
生命的遷流可以理解為一系列前後傳遞的因果關係。
在前的肉體和精神的行為影響在後的行為,每一狀態的生起都依賴之前的狀態,生生不息,變化不止。
死亡不過是一種比較深刻的變化而已。
因果的傳遞不會因為死亡而終止。
人是無我的,物也是無我的。
自然科學的發展讓無我的概念更易於理解了。
所有物體都可以一再分解,由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佛經上稱為微塵的東西組成。
這些微塵根據一定的結構、比例關係不停地高速旋轉、運動,所劃出的運動軌跡被人們誤認成實在的物體。
就像夜晚手拿一支點燃的香快速劃圈,會看見一個光環,而光環並不實存,只是香頭劃出的軌跡在視覺上產生的錯覺。
證悟同樣道理,我們在輪迴中,因為錯覺、誤解,把因緣和合、念念生滅的東西執著為實有、常存,而感受各種痛苦。
現在雖然聽佛陀宣說了無我的道理,在理論上知道痛苦的根源在於我執,但我們還是會有痛苦。
只有當證悟無我時,困擾我們無量劫的痛苦才會在當下消失。
如果我們不去努力證悟無我,而只是把無我的觀點當作一種知識儲備在腦子裡,就好比一個病人把醫生開出來救命的藥方當文章欣賞,而不去按方抓藥、治病救命。
光讀藥方是治不了病的。
懂得無我的道理之後,應該把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修行中去,時時處處體認無我,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對治痛苦。
初學者很難直接體驗到無我,但可以經常提醒自己:一切事物都是無我的。
不斷強化這個觀念,也會相當有幫助。
比如生病了我們一般會說:“我不舒服!我很痛!我很慘!”這時候如果我們提醒自己:沒有我,只是這個肉體的某些部分、某些功能出了問題,不舒服、疼痛也只是一時的感受,而感受隨時在變化。
僅僅是知道沒有一個實存的我在生病、在受苦,都會令心裡的焦慮、恐懼放鬆很多。
我有一位弟子,一次不小心割破手指,他痛得倒吸一口涼氣,自言自語地說:“我執真強!”這給了我極大的啟發。
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感到痛苦時,就對自己說這是我執,而不要把它當成什麼大不了的事。
這能幫助我們更輕鬆地面對、承受痛苦。
無我有助於減弱對外物的貪執。
比如,在一般人的價值觀裡,鑽石和石墨可以說有著天壤之別,但實際上兩者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不同,它們是同素異形體,是同一種元素的不同形態。
鑽石和石墨都是純粹由碳原子構成,只不過由於碳原子的排列結構不同,硬度、結晶色才產生差別。
鑽石是目前最硬的物質,石墨卻是最軟的物質之一,鑽石光芒璀璨,石墨卻沒有光彩。
然而,鑽石並沒有不變的鑽石性,石墨也沒有不變的石墨性,根本上說它們都是碳元素。
可是由於人們的妄執,兩者被賦予不同的價值。
鑽石被鑲在王冠、項鍊上,成為財富、奢華的象徵,而石墨卻只是磨成粉和黏土一起用來做鉛筆芯。
很多人對鑽石夢寐以求,得之喜,失之悲,對同樣由碳元素構成的石墨卻毫不在意。
我們就是這樣把自己的攀緣心、分別念、錯覺投射在物體上,執著貴賤美醜,枉受痛苦。
事物無我,卻能隨緣顯象。
這其中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規律是因果律。
佛法的無我、空性等觀點雖然殊勝,但一般人不容易理解,若陷入斷滅、頑空的觀點中,見解和行為便會與正法背道而馳,那樣的話,覺悟、解脫就遙遙無期了。
我認為初學者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最易於實行,同時也是最深奧的因果入手,會比較穩妥、有效。
從實踐的角度簡單地說,相信因果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如果不想感受痛苦,就捨棄會帶來痛苦的心念和行為;如果想快樂,就培養會帶來快樂的心念和行為。
世間一切事物、一切現象都依賴各種因緣,念念生滅,沒有什麼是完全孤立、自給自足的。
瞭解無我,可以幫助我們淡化分別念,認識到傾盡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壘、堅守人我的區別和界限,不僅是痛苦的而且是徒勞的。
我們因此更能理解、體諒別人,更容易與外界形成和諧的關係。
菩提心的訓練之所以可能,正是因為我們看到萬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的事實。
我們常說利益眾生,然而,“眾生”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我們心中一個抽象的集體名詞,而不是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形態各異卻具有同樣的覺知能力、能感受痛苦和快樂的一個個生命。
我們往往因大失小,擔心過於關注眼前的個體,會導致失去整體的視角和心胸。
所以,口頭上對“眾生”充滿感情,行動中卻對近在身邊的親友、同事們的身體痛苦和精神孤獨熟視無睹。
佛教許多經論中都談到痛苦及痛苦對覺悟的意義,歷史上也有大量修行人終身選擇比一般世人更艱苦的生活方式。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認為痛苦是美好的,是所有人都必須追求的。
一切眾生都希望得到快樂,這一點毋庸置疑。
我相信我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安樂,為了獲得滿足感。
總是提醒自己眾生在這個層面上的共同性,有利於我們培養同理心、同情心,也能讓我們更加順利地發展菩提心。
我在本書第三部“走出修行的誤區——菩提心”中,講到了生起、鞏固菩提心的具體方法,這裡就不再贅述。
普賢菩薩曾發願: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這正是對願菩提心的具體闡釋:其一,希望眾生遠離挫折、痛苦、磨難,經常感受快樂;其二,希望眾生真正趣入正法,信受奉行,由此擺脫輪迴的痛苦,並最終滅盡煩惱,成就無上正等覺。
或許我們遇到的大多數人都不求出離輪迴,只求眼前離苦得樂。
不管怎樣,我們還是應該盡己所能地去幫助他們,讓貧窮的免於匱乏,讓患病的得到照料,讓孤獨的得到關愛,讓受蔑視的感到被尊重,讓受冤枉的感到被理解。
這是菩提心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要求自己以解脫為目標、捨棄對今生和來世安適的希求,但不能因此不尊重他人對幸福快樂的理解和對現世福報的追求。
次第花開希阿榮博堪布著-end-Tags:痛苦無常我們快樂事物上一篇:三國名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後面還有一句,現在看都錯了下一篇:白酒苦澀工藝解析及解決方法相關文章為什麼沒熟的牛排可以吃,沒熟的豬排不可以吃?可算漲知識了新部編語文快樂讀書吧閱讀書系:1-6年級全齊了,選這套就對了商業大佬常說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為什麼要用它去思考問題?說明物件及特徵(理清概念,按步思考,培養孩子邏輯思維)佛教涅槃和輪迴到底是怎樣的呢?瞭解一下證悟到涅槃的好處吧推薦文章王者榮耀薔薇珍寶閣在哪薔薇珍寶閣活動入口明明是早期肺癌,為啥術後很快就出現了骨轉移?龔俊“實慘”,被卡出直播間卻被說耍大牌,正主和工作室接連道歉深秋來臨,愛美的女性要注意,多吃以下食物,美容養顏抗衰老明日之後:一元就能有用不完的小太陽?萌新玩家別再上當受騙!
延伸文章資訊
- 1三苦、八苦@ 佛號它主要的目的是對治煩惱 - 隨意窩
200701011301三苦、八苦 · 一、生苦:佛經所謂「胎獄」,嬰兒在母胎中就好像住在牢獄一般。 · 二、老苦:年輕力壯的青少年時代,目清耳明,活力充沛。 · 三、病苦:四大不調。
- 2思惟八苦 - 淨蓮上師佛法網站
思惟生死總苦,再分為思惟八苦、思惟六苦、和思惟三苦來說明。 首先介紹思惟八苦的內容。 ... 二、依身內三十六物的污穢不淨,思惟以對治內身貪:.
- 3誰能對治人生八苦? - 溫哥華真佛報
佛教謂之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其中「求不得苦」最為普遍。
- 4什麼是人生八苦?八苦有哪些?如何才能去除痛苦,獲得快樂?
要想去除人生八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學習佛法,減少自己的種種貪慾與執著。學會放下這些痛苦,才能獲得快樂,痛苦本身並不痛苦,是因為我們執著了, ...
- 5试述人生要如何脱离八苦
红尘苦海,芸芸众生,长受八苦煎迫: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 ... 对治嗔恨心;愿以无害悲悯(Avhimsa 及Karuna)对治愚痴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