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低他人的邏輯盲:怪責受害者的文化| Cheng Lap | 鳴人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和邏輯一樣,有一個在香港的教育裡,從來都沒有提及,但是在外面卻頗受注意的概念,那個概念叫作「Blame the Victim」。

中文就是「怪責受害者」,他 ...  貶低他人的邏輯盲:怪責受害者的文化|ChengLap|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新冠肺炎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貶低他人的邏輯盲:怪責受害者的文化 ChengLap 20Jul,2015 圖/shutterstock 和邏輯一樣,有一個在香港的教育裡,從來都沒有提及,但是在外面卻頗受注意的概念,那個概念叫作「BlametheVictim」。

中文就是「怪責受害者」,他是一種既得利益者常用的詭辯技巧,雖然是詭辯,但這個技巧對於普遍邏輯不清醒的人,比方說,我們香港人來說,是非常有效的。

什麼叫作「怪責受害者」? 在一件事上,總有利益受損與受害的人,輕則損失金錢、尊嚴受創,重則失去某些權利、失去性命。

在這樣的衝突中,這些受害的人卻被說成是導致事件發生的主因。

這種行為自古以來已經存在,有一句成語非常有代表性,叫作「引人犯罪」。

前陣子有則南亞的新聞,某官員評論,「女性被性侵是因為自己穿得太暴露」,這樣的言論就是典型的「怪責受害者」,但是很多人聽了之後還是覺得有道理,同意「你不想被性侵犯,就不要穿得那麼暴露」。

一直以來,大家似乎也習慣了這種反客為主的指控。

(延伸:我們離印度有多遠?——譴責性侵受害者的文化) 直至近代,才開始有人提出這種指控有問題。

在美國20世紀,關於種族主義的問題浮上檯面,開始研究法西斯主義和種族主義者的心態時,發覺他們經常用「是他們(受害者)自取的」作為理由。

發覺這些法西斯主義者和種族主義者都有一個共通性:他們習慣了將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歸類是被他們厭惡者或者「弱者」的錯。

要注意這裡的「弱者」,裡面並沒有任何關懷或者同情的含意,而是一種敵意和鄙視,一種貶低人的說法。

以今天的言語來說,就是「社會失敗者」、「輸家」、「低下階層」、「沒有14000元收入的人」、「窮人」、「愚民」、「刁民」、「暴民」,這些才是廣義的弱者。

批評者不見得就是強者 要留意的是,批評者他自己並不見得就是強者,甚至他本身客觀上就是這些弱者,可能自己也是事業上的失敗者、窮人、低教育程度者,但正因為他們接受不了自己這樣的客觀情形,因而反轉立場,將自己歸類為勝利者。

基本上,他們先將「貶低」當成一種強者對弱者的行為,然後自己採取這種行為時,就會主觀把自己歸類為強者。

所以你在香港,可以看到月入可能萬餘左右的基層,會對收入比他高的各種專業人士,進行「貶低」,或者只有中學程度者,去批評碩士大學生無知,說成是廢物、社會敗類、弱者之類。

因為他們正是透過「貶低」,來把自己定義成強者的。

他們會將所有不好的事情,無論事情如何發展,都歸類為對方的錯,任何不公義的結果,他們也都會說是「這些人自找」的。

如果有一個綁匪,勒索要贖金,不然就撕票。

那你給了贖金,然後撕票,他們會說你蠢,賠了夫人又折兵;你不給贖金,然後撕票,他們就會怪你為何不給贖金。

為何錯的不是綁匪?這就是「怪責受害者」的精妙之處。

這樣的思想,在華人裡卻非常的盛行,別怪基層或者低教育程度者無知,因為連政府自己也一樣:皇帝永遠不會錯,錯的只有奸臣;中央官僚也不會錯,是地方官自己亂來;長期以基層去頂上位者罪的結果,先天就使怪責受害者的思想,深刻在我們的骨子裡。

  編按:原文發表於6月13日「明報新聞網」,原標題為〈怪責受害者〉,經明報新聞網與作者同意後授權轉載。

ChengLap 社會文化 延伸閱讀 同理心的限制:八仙事件誰才夠無辜? 我們離印度有多遠?——譴責性侵受害者的文化 為什麼「被檢討」的總是年輕人? 作者其他文章 人為何工作?從德川家康看經濟動力 鎖國為何有魅力?全球化不平等的出路? 林鄭「組班」為何困難?公職員薪水不是跟市場競價的好嗎 均與富的矛盾 為何我們要不斷立法與修法? 擁有知識的人反而妨礙知識傳播? 民主時代中,人們為何還需要皇者?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守法不一定就是合道德 為何從政者需要讀歷史? 無條件的包容是被征服?「文化差異」對上「入境隨俗」 多少的罪惡假汝之名?談行惡的大義 《返校》的無聲叩問:人不是生而自由嗎? 《返校》:沒有本土化,就沒有國際化 科舉制度的省思:官職不該是種獎品 敗不在儒家,敗在獨尊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ChengLap ChengLap,香港人。

曾任教職,後轉行創辦公司並開發《民國無雙》、《光輝歲月1988》等遊戲。

著有《有沒有XXX的八卦》。

最新文章 李怡欣/被綁架的婚姻與女孩:《迷霧中的孩子》脫離不了的文化宿命 荷蘭自行車大國是如何煉成的?(三):由下而上的公民行動 劉維人、朱家安/政府下令查辦假訊息,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嗎? 羅冠聰/《逆天抗命》的香港人:勇氣,是奔向自由的必要條件 為什麼我們看老片?法國經典影展走回百年電影歷史舞台的中心 最多瀏覽 警察輪班制度怎麼改?問題不是「人力不足」,而是「制度沉痾」 時間是什麼?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 荷蘭自行車大國是如何煉成的?(一):交通正義的百年故事 林惟萱/新課綱下的首次會考:殊途是否同歸?關於國語文我們想做的事 中共「老朋友」季辛吉遭澤倫斯基拿二戰歷史「打臉」?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