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乘法幢佛學會(見悲青增格西說法): 道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道諦—道、如、行、出。

道諦確實能夠得到涅槃,是能走向解脫的,真正能夠出離的。

世間道沒辦法讓我們出離,它不是道,因為它無法真正引導我們不再回到 ... 所學課程 傳承上師 見悲青增格西 佛學會 所學課程 經論下載 達賴喇嘛教授 青增格西文稿 課程錄音 藏文法本 訊息 2022/8/1新中心啟用。

javascript:void(0) 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道諦 Ⅰ  道諦—道、如、行、出。

道諦確實能夠得到涅槃,是能走向解脫的,真正能夠出離的。

世間道沒辦法讓我們出離,它不是道,因為它無法真正引導我們不再回到輪迴,這是道。

如,是從空正見是符合事實的,能直接對治煩惱去說;行,即行止,它是現證自性涅槃之智。

Ⅱ  外道認為:你(佛教)說以前沒有空正見、四諦十六行相的道,經過學習、禪定,現證四諦十六行相,最後可以滅除貪瞋癡,可以達到解脫。

以前沒有道,在因緣配合下可以產生道,與此相同,阿羅漢或佛陀雖然沒有煩惱,但是在一些因緣下,可以再產生煩惱。

如果阿羅漢產生了煩惱,可以說他再次回到輪迴,失去解脫。

這樣前面的解脫就變成暫時的解脫,不是真正的解脫。

因此不認同解脫之後,煩惱就不再復生。

這是否定解脫、滅諦,從道諦方面說,就變成沒有解脫道。

自宗是這樣回答的。

如1+1=2是符合事實的,當了解了這個,其他1+1=8,1+1=5的想法就不會再有。

又如某人眼力不好、又處在黑暗等的清況下,將繩子誤認為蛇,因此被嚇到發出驚叫聲,但是繩子畢竟是繩子,打開燈,靠近看,一看到那是繩子,剛才那種以為看到蛇的反應就再也不會有。

我們無始以來到現在確實都沒有產生道,可是一旦產生道,道就只會再進步,不會再後退;這與煩惱不同,煩惱是沒有根據的,認清之後就不會再產生。

這樣就建立了解脫,也建立了解脫道。

Ⅲ  空正見是明,它的反面是無明,我執叫做無明,這是以最標準的情況來說。

若以大範圍來說,一切道都類似明的眷屬,基本上可以說是明,煩惱品都稱為無明,煩惱的部份則是不明的眷屬。

即大範圍來說,明就是明事理,小範圍來說,明是明空性,無明是不明空性。

為什麼空正見是明?它沒有被黑暗遮住,所以是明亮的,被黑暗遮住就是不明,黑暗在這裡是我執。

道諦為什麼沒有被無明遮住,它明了什麼?它明了空性這個最終的事實。

所以以嚴謹的角度說,明與無明是在講空性與實有我執這方面。

  說空正見是唯一的解脫道,只有空正見有辦法,其他的不行。

如此,如慈悲、了解無常、苦等這些是解脫道嗎?就像禪宗的口吻:只要修空性就好,其他的都不究竟,都不是解脫道。

如此了解苦、無常等中、下士道到底是不是行者要修的道呢?它是不是滅除煩惱的道?從究竟上來說,這些不是,但是範圍拉大,可以說是。

也就是,以《廣論》的口氣來說,修無常、苦等這些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後都重要,是主要的道;而《釋量論》文字上會出現「這些都沒有辦法斷煩惱」、「這些都不是解脫道」、「只有空正見才能斷煩惱」等,從文字表面上看,二者是衝突的,但是事實上並不衝突。

修無常、苦等這些稱為成熟的道,扮演的是從後面推一把的角色,真正解決煩惱的其實是空正見。

而空正見要斷煩惱必須要有修無常、苦等這些修行的協助,如果沒有這些,空正見根本無法生起。

所以二者必須要搭配。

   佛教與外道的區別是從無我、有我來區分,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都不會說無我。

換句話說,他們不修空正見。

他們也許會修無常、會修苦,就是不會修空正見。

這個就叫外道的道。

無我見配上修無常、苦等就是佛教的道,離開了無我見,單純修其他的內容,其實會變成外道的道。

佛教強調慈悲,為什麼世尊、歷代大師還要去駁斥外道呢?關鍵就是這裡。

即修無常、苦等內容一定要搭配無我見,不搭配無我見的話,就變成辛苦沒有成果。

像農夫辛苦施肥、灌溉等,就是為了要收割,若很努力地去施肥、灌溉,卻不去作收割的動作,就會勞而無果。

同樣的,修無常等內容是要用它來推動空正見,修空正見從而得到解脫,若很努力地修前面那些內容,卻不碰空正見,就會徒勞無益。

所以後文會駁斥外道的道,說修外道的道沒有辦法解脫,修外道的道一無是處等。

其重點是要說:不修空正見,修其他的,都是徒勞無益。

  總之,重點有二,一、只有修空正見才是解脫道,修其他的道是解脫不了的。

當然其他的道要配合它。

二、配合空正見就是佛教的道,不配合的話,就是外道的道。

張貼者: 見悲青增格西 於 晚上11:16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青增格西如是說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台灣大乘法幢佛學會 搜尋此網誌 網誌存檔 ►  2022 (9) ►  七月 (5) ►  六月 (3) ►  五月 (1) ►  2021 (181) ►  十二月 (1) ►  三月 (102) ►  二月 (78) ►  2020 (3) ►  七月 (3) ►  2019 (21) ►  十二月 (1) ►  九月 (8) ►  八月 (1) ►  四月 (6) ►  三月 (5) ►  2018 (6) ►  十月 (3) ►  七月 (1) ►  三月 (2) ►  2017 (9) ►  十一月 (1) ►  十月 (4) ►  七月 (4) ►  2016 (2) ►  六月 (1) ►  五月 (1) ►  2015 (1) ►  九月 (1) ►  2014 (10) ►  十一月 (2) ►  七月 (8) ►  2013 (15) ►  十月 (1) ►  九月 (1) ►  八月 (4) ►  七月 (1) ►  六月 (2) ►  三月 (1) ►  二月 (1) ►  一月 (4) ►  2012 (22) ►  十二月 (1) ►  十一月 (4) ►  十月 (3) ►  六月 (2) ►  五月 (3) ►  三月 (7) ►  一月 (2) ▼  2011 (113) ►  十二月 (2) ►  七月 (1) ►  六月 (1) ►  五月 (9) ►  四月 (8) ►  三月 (9) ▼  一月 (83) 滅諦與道諦 道諦 滅諦 集諦 五取蘊 十二因緣—無明支 十二因緣—愛、取、有支 認識苦諦的重要 認識苦諦 四諦 空正見才是一切過失的對治 上課如何迴向 成量品與廣論的結合 任運而起與具相 任運而起 智慧的培養 「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

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

」 悲心可以無限增長 談遶塔、論念佛 怎麼修? 大乘之門 萬宗歸一 以正知了解佛法、用正念精勤守護 懂了空性後,就不會作惡? 唯一之道! 學佛難? 輪迴有多苦? 道vs.道諦 學法的心態 大乘vs.小乘 異熟因與異熟果 考古不是研究經論的方法 大車軌Ⅱ 大車軌Ⅰ 讀者三問 話「捨身」 禮敬三寶:頂禮vs.稽首禮 勝義菩提心Ⅱ 勝義菩提心Ⅰ 大悲心的重要Ⅲ--大悲心如成熟果 大悲心的重要Ⅱ--大悲心如水 大悲心的重要Ⅰ--大悲心如種子 如法學佛Ⅳ 如法學佛Ⅲ 如法學佛Ⅱ 如法學佛Ⅰ 緣生大悲、緣法大悲、無緣大悲Ⅱ 緣生大悲、緣法大悲、無緣大悲Ⅰ 利根與鈍根 無常Ⅱ 無常Ⅰ 波羅蜜多Ⅱ 波羅蜜多Ⅰ 出離心Ⅱ 出離心Ⅰ 火燒功德林 守十善 菩提心 大悲心 談「資糧」 輪迴vs.苦諦 積功德? 關於謗法Ⅱ 關於謗法Ⅰ 真心迴向! 先認知 想成佛 講動機 正修行Ⅰ 生信心 分界線 話觀想 論皈依Ⅱ 論皈依Ⅰ 氣啥?對方不懂事而已! 耐怨害忍! 「唸過就不會忘記」的咒! 佛陀的色身 佛陀才通達極隱密法 人間成佛? 解脫的障礙 什麼是獨立自主的我? 無常的認識 ►  2010 (4) ►  十二月 (4) 標籤 1達賴喇嘛尊者說 (104) 2祖師大德說 (166) 有關文字稿 (5) 有關法本 (19) 佛學會 (2) 卸任專輯 (5) 青增格西如是說 (136) 青增格西答客問 (30) 訊息 (4) 新生手冊 (25)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官方國際華文網站 載入中… 追蹤者 訂閱 發表文章 Atom 發表文章 留言 Atom 留言 總網頁瀏覽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