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 - 博客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0517989,頁數:448,出版社:臺灣商務,作者:艾德勒,范多倫,出版日期:2003/07/01,類別:人文社 ... 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博客來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0結帳 您好 ( 登出 )     登入     加入會員 購物金 購物金 0 儲值金 0 E-Coupon 0 張 單品折價券 0 張 OP點數兌換 會員專區 電子書櫃 線上客服 繁體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回博客來首頁 客服公告:反詐騙!提醒您「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資料」詳情 移動滑鼠展開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網站搜尋 全部 展開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百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搜尋 熱門關鍵字 通膨求生 酷蓋爸爸2 什麼都能外送! 冰山對話 中文書 新書 預購 排行榜 選書 即將出版 特價書 香港出版 讀者書評 出版社專區 分類總覽 博客來中文書人文社科閱讀/出版/圖書館學閱讀方法商品介紹 看大圖 !上頁 下頁 試閱 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 已追蹤作者:[ 修改 ] 確定 取消 作者:艾德勒,范多倫   新功能介紹出版社:臺灣商務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03/07/01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0元 優惠價:9折378元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36元 使用購物金最高可抵100% 詳情 1點OPENPOINT可兌換1點購物金,1點購物金可抵1元,實際點數依您帳戶為準。

如何獲得OPENPOINT點數?如何兌換購物金?詳見OPENPOINT說明 查詢我的購物金?登入會員專區 運送方式:臺灣與離島海外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可配送點:全球可取貨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 載入中... 我要寫評鑑 分享 上頁下頁   OKAPI推薦 【閱讀解密】小眾中的大眾之閱讀觀察報告 文/黃秀如2015年04月23日 在2015年的春天回想一年多來發生的事,好像有十年那麼長的感覺。

幾年前還被譏諷為「草莓族」的年輕人,短短幾個月之間變身成為最大聲的正義代言人,發起白衫軍運動、太陽花運動,結合迸發的社會力量,徹底翻轉去年年底的九合一大選。

這股憤怒、激昂、我有話要說、我有事要做的情緒,也擴散感染了出版 more   內容簡介 望著滿室的藏書,你真正看懂的有幾本? 你花錢買了很多書,但你真的擁有它們嗎?   閱讀要用策略、閱讀需要學習,   作者顛覆大眾對閱讀的理解,   拆解閱讀的技巧及規則,   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漸進式討論,   讓讀者逐步學會閱讀的要領,   進而將每本書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資產。

  讀一本好書,會讓你的努力有所回報。

最好的書對你的回饋也最多。

當然,這樣的回饋分成兩種:第一,當你成功地閱讀了一本難讀的好書之後,你的閱讀技巧必然增進了。

第二,長期來說這一點更重要,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

  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

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像只提供訊息的書所形成的那樣。

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

  這本書在一九四○年出版,一九七二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

經過七十餘年的洗禮,它仍是愛書人必讀的經典。

不論什麼時候讀,都不能不嘆服作者對閱讀用心之深,視野之廣。

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節省冤枉路。

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與領悟。

名人推薦   李家同教授 誠摯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J.Adler,1902-2001   以學者、教育家、作家、編輯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譽。

除了寫作《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外,以主編《西方世界的經典名著》,並擔任一九七四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而聞名於世,身後遺下超過五十本著作。

查理.范多倫CharlesVanDoren,1926   作家、編輯,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後因故離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

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方面幫他把一九四○年第一版《如何閱讀一本書》內容大幅修編增寫,因此,一九七二年的修訂新版就由兩人共同領銜。

譯者簡介 郝明義   出版人。

  曾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現任大塊文化與中文妙方董事長,以及「網路與書」發行人。

  著有《工作DNA》、《故事》、《那一百零八天》、《他們說》、《越讀者》、《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譯有《二○○一太空漫遊》。

朱衣   著名都會女作家、翻譯家,擅長描繪都會生活的情愛男女,著有《前中年期浪漫族》、《不婚年代的戀愛哲學》、《不要約會只要喝咖啡》、《比誰都美的相遇》、《在戀人與非戀人之間》等十餘本小說。

目前除小說創作外,並從事心靈成長的散文寫作及翻譯,著有《日日是好日》、《勇敢再出發》、《字母餐》等書;譯作包括全球暢銷書《別為小事抓狂》系列、《美麗人生十大守則》系列、《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系列等十餘本。

  目錄 譯序 自序 第一篇 閱讀的層次 第一章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主動的閱讀?閱讀的目標:為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閱讀就是學習:指導型的學習,以及自我發現型的學習之間的差異?老師的出席與缺席 第二章 閱讀的層次 第三章 閱讀的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學習閱讀的階段?閱讀的階段與層次?更高層次的閱讀與高等教育?閱讀與民主教育的理念 第四章 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檢視閱讀二:粗淺的閱讀?閱讀的速度?逗留與倒退?理解的問題?檢視閱讀的摘要 第五章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主動的閱讀基礎: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三種做筆記的方法?培養閱讀的習慣?由許多規則中養成一個習慣 第二篇 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第六章 一本書的分類   書籍分類的重要性?從一本書名中你能學到什麼?實用性理論性作品?理論性作品的分類 第七章 透視一本書   結構與規劃:敘述整本書的大意?駕馭複雜的內容:為一本書擬大綱的技巧?閱讀與寫作的互惠技巧?發現作者的意圖?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 第八章 與作者找出共通的詞義   單字詞義?找出關鍵字?專門用語及特殊字彙?找出字義 第九章 判斷作者的主旨   句子與主旨?找出關鍵句?找出主旨?找出論述?找出解答?分析閱讀的第二個階段 第十章 公正地評斷一本書   受教是一種美德?修辭的作用?暫緩評論的重要性?避免爭強好辯的重要性?化解爭議 第十一章 贊同或反對作者   偏見與公正?判斷作者的論點是否正確?判斷作者論述的完整性?分析閱讀的三階段 第十二章 輔助閱讀   相關經驗的角色?其他的書可以當作閱讀時的外在助力?如何運用導讀與摘要?如何運用工具書?如何使用字典?如何使用百科全書 第三篇 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   兩種實用性的書?說服的角色?贊同實用書之後 第十四章 如何閱讀想像文學   讀想像文學的﹁不要﹂?閱讀想像文學的一般規則 第十五章 閱讀故事、戲劇與詩的一些建議   如何閱讀故事書?關於史詩的重點?如何閱讀戲劇?關於悲劇的重點?如何閱讀抒情詩 第十六章 如何閱讀歷史書   難以捉摸的史實?歷史的理論?歷史中的普遍性?閱讀歷史書要提出的問題?如何閱讀傳記與自傳?如何閱讀關於當前的事件?關於文摘的注意事項 第十七章 如何閱讀科學與數學   了解科學這一門行業?閱讀科學經典名著的建議?面對數學的問題?掌握科學作品中的數學問題?關於科普書的重點 第十八章 如何閱讀哲學書   哲學家提出的問題?現代哲學與傳承?哲學的方法?哲學的風格?閱讀哲學的提示?釐清你的思緒?關於神學的重點?如何閱讀﹁經書﹂ 第十九章 如何閱讀社會科學   什麼是社會科學??閱讀社會科學的容易處?閱讀社會科學的困難處?閱讀社會科學作品 第四篇 閱讀的最終目標 第二十章 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在主題閱讀中,檢視閱讀所扮演的角色?主題閱讀的五個步驟?客觀的必要性?主題閱讀的練習實例:進步論?如何應用主題工具書?構成主題閱讀的原則?主題閱讀精華摘要 第二十一章 閱讀與心智的成長   好書能給我們什麼幫助?書的金字塔?生命與心智的成長 附錄一 建議閱讀書目 附錄二 四種層次閱讀的練習與測驗 看更多   序 譯序   我是在一九九九年春節期間,第一次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離這本書的初版(一九四○年),有六十年了。

  會知道這本書,極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年底,我和一位譯者討論稿件之後,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遊戲》(QuizShow)的電影。

電影是真實故事,主角是一九五○年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位英姿煥發的年輕教授,查理?范多倫(CharlesVanDoren)。

查理?范多倫書香門第,父親馬克?范多倫(MarkVan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閱讀一本書》裡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

查理?范多倫由於博覽群書,才氣過人,就參加當年風行美國的電視益智節目,結果連續拿下十四週冠軍(今天網路上還可以找到當年的題目,難度非同小可)。

查理?范多倫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終究不敵良知的煎熬,最後坦承主辦單位提供了他一些問題的答案。

電影在查理?范多倫得知他被學校解聘的黯然中結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後來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J.Adler)收留,以及他們兩人後來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國學界和出版界都是個傳奇性的人物。

早年因為想當記者,所以輟學去報社打工,後來為了改善寫作,去上大學的夜間部課程。

這時他讀到了一本書,改變了他的一生。

這本書就是十九世紀英國重要的思想家彌爾(JohnStuartMill)的自傳。

(有關彌爾的一些生平介紹,請參閱本書第三百七十頁。

)艾德勒讀到彌爾竟然是在五歲就讀了柏拉圖的書之後,不但從此為哲學所著迷,也開始了他在大學的正式求學。

(不過因為他拒絕上體育課,所以沒能拿到學士文憑。

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後拿到了博士學位。

)   艾德勒除了任教,寫過第一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外,還以主編過《西方世界的經典名著》(GreatBooksoftheWesternWorld),以及擔任一九七四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而聞名於世。

  查理?范多倫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後,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方面把《如何閱讀一本書》原來內容大幅修編增寫,因此,今天我們讀到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理?范多倫共同領銜的。

(其間一些補充說明,請參考本書作者序。

)   我因為對范多倫故事的好奇,而去買了《如何閱讀一本書》。

而最後滿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還有對閱讀及出版的重新認識。

一氣讀完後,有兩種強烈的感覺。

  先是羞恥。

我是個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與書為伍,結果到那個春節前的兩個月才知道這本書,到自己四十四歲這一年才讀這本書,幾乎可說無地自容。

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惱: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時期,就能讀到這本有關如何讀書的書,那我會節省多少閱讀的冤枉路?   但,另一個感觸則是:何其有幸。

在出版業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後才讀到這一本書,與其說是不幸,不如說是有幸。

這麼多年來,我在閱讀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

就如同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言,這本書幫我就讀書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做了許多印證和總結。

如果沒有經歷這麼多年的尋覓與顛簸,發現與失落,我讀這本書的感受不會這麼深刻,收穫也不會這麼豐富。

因此不論就讀者還是出版者的身分,我相信這本書都深遠影響我的未來。

  因此,我必須謝謝介紹這本書給我的汪怡先生。

謝謝他那天下午在來來飯店的指點。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臺灣商務印書館工作,所以一方面決定出版這本書,一方面也決定自己動手翻譯。

  但是一旦開始翻譯之後,就知道實際的時間多麼不夠。

尤其後來我的工作異動,有些新的計畫要出發,再加上當時還在同時進行另一本《二○○一:太空漫遊》的翻譯,所以,另找一位譯者,也就是朱衣來一起合作,成了不得不的選擇。

事實上,這本書幾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譯的。

我的工作,則是把她的全部譯稿再仔細校閱一遍。

這樣我們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

如果讀者發現翻譯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責任由我們共同承擔。

  我進出版業的第一份文稿,就是朱衣幫我做的校閱。

多年後能有機會和她一起合作這本書,覺得非常榮幸。

而由於我們翻譯的遲延,導致許多讀者一再查詢出書時間之不便,也在此一併致歉。

  這本書的序言,是艾德勒在一九七二年,《如何閱讀一本書》新版出版時所寫。

三十一年後再讀,仍然不能不嘆服兩位作者對教育閱讀用心之深,視野之廣。

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的排行榜上,《如何閱讀一本書》排名第五百六十九名,歷久彌新,由此可見。

現在,就請好好享受這頓知識的盛宴。

郝明義 自序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一版是在一九四○年初出版的。

很驚訝,我承認也很高興的是,這本書立刻成為暢銷書,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首有一年多時間。

從一九四○年開始,這本書繼續廣泛的印刷發行,有精裝本也有平裝本,而且還被翻譯成其他語言--法文、瑞典文、德文、西班牙文與義大利文。

所以,為什麼還要為目前這一代的讀者再重新改寫、編排呢?   要這麼做的原因,是近三十年來,我們的社會,與閱讀這件事的本身,都起了很大的變化。

今天,完成高中教育及四年大學教育的年輕男女多了許多。

儘管(或者說甚至因為)收音機及電視普及,識字的人也更多了。

閱讀的興趣,有一種由小說類轉移到非小說類的趨勢。

美國的教育人士都承認,教導年輕人閱讀,以最基本的閱讀概念來閱讀,成了最重要的教育問題。

曾經指出七○年代是閱讀年代的現任健康、教育及福利部部長,提供了大筆大筆聯邦政府經費,支持各式各樣改進基本閱讀技巧的努力,其中許多努力在啟發兒童閱讀的這種層次上也的確有了些成果。

此外,許多成人則著迷於速讀課程亮麗的保證--增進他們閱讀理解與閱讀速度的保證。

  然而,過去三十年來,有些事情還是沒有改變。

其中一項是:要達到閱讀的所有目的,就必須在閱讀不同書籍的時候,運用適當的不同速度。

不是所有的書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來閱讀。

法國學者巴斯卡(Pascal)在三百年前就說過:﹁讀得太快或太慢,都一無所獲。

﹂現在既然速讀已經形成全國性的狂熱,新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就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不同速度的閱讀法才是解決之道。

我們的目標是要讀得更好,永遠更好,不過,有時候要讀得慢一點,有時候要讀得快一點。

  很不幸的,另外有一件事也沒有改變,那就是指導閱讀的層次,仍然逗留在基本水平。

我們教育體系裡的人才、金錢與努力,大多花在小學六年的閱讀指導上。

超出這個範圍,可以帶引學生進入更高層次,需要不同閱讀技巧的正式訓練,則幾乎少之又少。

一九三九年,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詹姆斯?墨塞爾(JamesMursell)教授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學校教育的失敗〉。

現在我引述他當時所寫的兩段話,仍然十分貼切:   學校是否有效地教導過學生如何閱讀母語?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到五、六年級之前,整體來說,閱讀是被有效地教導過,也學習過了。

在這之前,我們發現閱讀的學習曲線是穩定而普遍進步的,但是過了這一點之後,曲線就跌入死寂的水平。

這不是說一個人到了六年級就達到個人學習能力的自然極限,因為證據一再顯示,只要經過特殊的教導,成人及大一點的孩童,都能有顯著的進步。

同時,這也不表示大多數六年級學生在閱讀各種實用書籍的時候,都已經有足夠的理解能力。

許許多多學生進入中學之後成績很差,就是因為讀不懂書中的意義。

他們可以改進,他們也需要改進,但他們就不這麼做。

  中學畢業的時候,學生都讀過不少書了。

但如果他要繼續唸大學,那就得還要唸更多的書,不過這個時候他卻很可能像是一個可憐而根本不懂得閱讀的人(請注意:這裡說的是一般學生,而不是受過特別矯正訓練的學生)。

他可以讀一點簡單的小說,享受一下。

但是如果要他閱讀結構嚴謹的細緻作品,或是精簡扼要的論文,或是需要運用嚴密思考的章節,他就沒有辦法了。

舉例來說,有人證明過,要一般中學生掌握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或是論述文的重點及次要重點在哪裡,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不論就哪一方面來說,就算進了大學,他的閱讀能力也都只會停留在小學六年級的程度。

  如果三十年前社會對《如何閱讀一本書》有所需求,就像第一版所受到的歡迎的意義,那麼今天就更需要這樣的一本書了。

但是,回應這些迫切的需求,並不是重寫這本書的唯一動機,甚至也不是主要的動機。

對於學習﹁如何閱讀﹂這個問題的新觀點;對於複雜的閱讀藝術更深的理解與更完整的分析理念;對於如何彈性運用基本規則做不同型態的閱讀(事實上可引伸到所有種類的讀物上);對於新發明的閱讀規則;對於讀書應如金字塔--基礎厚實,頂端尖銳等等概念,都是三十年前我寫這本書時沒有適當說明,或根本沒提到的概念。

所有這些,都在催促我加以闡述並重新徹底改寫,呈現現在所完成,也出版的這個面貌。

  《如何閱讀一本書》出版一年後,出現了博君一粲的模仿書《如何閱讀兩本書》(HowtoReadTwoBooks),而理察教授(I.A.Richards)則寫了一篇嚴肅的論文〈如何閱讀一頁書〉(HowtoReadaPage)。

提這些後續的事,是要指出這兩部作品中所提到的一些閱讀的問題,無論是好笑還是嚴肅的問題,都在我重寫的書中談到了,尤其是針對如何閱讀一系列相關的書籍,並清楚掌握其針對同一主題相互補充與衝突的問題。

  在重寫《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種種理由當中,我特別強調了閱讀的藝術,也指出對這種藝術更高水準的要求。

這是第一版中我們沒有談到或詳細說明的部分。

任何人想要知道增補了些什麼,只要比較新版與原版的目錄,很快就會明白。

在本書的四篇之中,只有第二篇,詳述﹁分析閱讀﹂(AnalyticalReading)規則的那一篇,與原版很相近,但事實上也經 大幅度的改寫。

第一篇,介紹四種不同層次的閱讀--基礎閱讀(ElementaryReading)、檢視閱讀(InspectionalReading)、分析閱讀(AnalyticalReading)、主題閱讀(SyntopicalReading)--是本書在編排與內容上最基本也最決定性的改變。

第三篇是全書增加最多的部分,詳加說明了以不同閱讀方法接觸不同讀物之道--如何閱讀實用性與理論性作品、想像的文學(抒情詩、史詩、小說、戲劇)、歷史、科學與數學、社會科學與哲學,以及參考書、報章雜誌,甚至廣告。

最後,第四篇,主題閱讀的討論,則是全新的章節。

  在重新增訂這本書時,我得到查理?范多倫的幫助。

他是我在哲學研究院(InstituteforPhilosophicalResearch)多年的同事。

我們一起合寫過其他的書,最為人知的是一九六九年由大英百科全書出版公司出版的二十冊《美國編年史》(AnnalsofAmerica)。

至於我們為什麼要合作,共同掛名作者來進行改寫本書的工作,也許有個更相關的理由是:過去八年來,我和范多倫共同密切合作主持過許多經典著作的討論會,以及在芝加哥、舊金山、科羅拉多州的阿斯本舉行的許多研討會。

由於這些經驗,我們獲得了許多新觀點來重寫這本書。

  我很感激范多倫先生在我們合作中的貢獻。

對於建設性的批評與指導,他和我都想表達最深的謝意。

也要謝謝我們的朋友,亞瑟?魯賓(ArthurL.H.Rubin)的幫助--他說服我們在新版中提出許多重大的改變,使這本書得以與前一版有不同的生命,也成為我們所希望更好、更有用的一本書。

莫提默?艾德勒 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寫於波卡格蘭德(BocaGrande) 看更多   詳細資料 ISBN:9789570517989規格:平裝/448頁/16k菊/14.8x21x2.24cm/普通級/單色印刷/修訂版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閱讀/出版/圖書館學>閱讀方法   內容連載 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 如果你有讀書時提出問題的習慣,那就要比沒有這種習慣更能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

但是,就像我們所強調的,僅僅提出問題還不夠。

你還要試著去回答問題。

理論上來說,這樣的過程可以在你腦海中完成,但如果你手中有一枝筆會更容易做到。

在你閱讀時,這枝筆會變成提醒你的一個訊號。

 俗話說:「你必須要讀出言外之意,才會有更大的收穫。

」而所謂閱讀的規則,就是用一種比較正式的說法來說明這件事而已。

此外,我們也鼓勵你「寫出言外之意」。

不這麼做,就難以達到最有效的閱讀的境界。

 你買了一本書,就像是買了一項資產,和你付錢買衣服或家具是一樣。

但是就一本書來說,付錢購買的動作卻不過是真正擁有這本書的前奏而已。

要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必須要把這本書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讓你成為書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書成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為書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去寫下來。

 為什麼對閱讀來說,在書上做筆記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會讓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還是非常清醒。

其次,閱讀,如果是主動的,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傾向於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

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

第三,將你的感想寫下來,能幫助你記住作者的思想。

 閱讀一本書應該像是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有關這個主題,他知道的應該比你還多,否則你根本用不著去跟這本書打交道了。

但是了解是一種雙向溝通的過程,學生必須要向自己提問題,也要向老師提問題。

一旦他了解老師的說法後,還要能夠跟老師爭辯。

在書上作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

這是你對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第五章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看完整內容連載 會員評鑑 TOP 會員評鑑等級 ,共 45 位評分。

我要寫評鑑 感謝您為本商品發表您的看法,這是專屬於博客來會員的發表園地。

看更多書評請前往【讀者書評】專區 全部(45) 良好(41) 普通(3) 極差(1) 無評鑑(0)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同類商品新上架 1. 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二版) 2.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3. 夢斷苗溪:一個勞改倖存者的回憶 4. Google地球與秦漢長城 5. 希臘哲學史(三版) 本類新品熱銷 1. 韓國瑜2023桌曆+應援扇組合 2. 壯世代之春:高齡解放運動9大預測 3. 城市・程式:打造幸福臺北市,黃珊珊堅持初心的體制改革之旅 4.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5. 門裡還是門外?從蔣經國日記再探孝嚴身世 本類暢銷榜 1.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 2. 閱讀的方法:找到文明世界中,本該如此的我 3.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韓國頂尖閱讀天才教你10倍高效的極速閱讀攻略,幫你創造財富、改變世界、扭轉命運 4. 商業書10倍高效閱讀法:這樣選書、讀書、用書最有效率(博客來獨家限量:隨書附贈「高效閱讀實踐筆記本」) 5. 閉門讀書:生涯似蠹魚筆記 訂閱電子報 想獲得最新商品資訊,請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於我們 關於博客來 關於PCSC 隱私權政策 服務條款 人才募集 利害關係人專區 會員服務 加入會員 新手上路 會員分級 訂閱電子報 24小時隔日取貨 行動博客來 切換行動版 合作提案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加入供應商 AP策略聯盟 異業合作 客服中心 查詢帳號密碼 客服信箱 客服中心Q&A 線上客服 好站連結 OKAPI 閱讀生活誌 青春博客來 售票網 博客來Youtube 博客來粉絲團 得獎認證 天下雜誌2017金牌服務大賞 2016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SSL憑證服務 數位時代2012年台灣網站100強 電子發票推廣標章 dpmark資料隱私保護標章 數位時代2011台灣電子商務TOP50強 行政院環保署B2C網購包裝減量標章。

包裝減量。

環保材質。

循環包材。

客戶服務專線:02-26535588傳真:02-27885008服務時間:週一~五8:00~19:00,週六~日、例假日9:00~18:00,365天全年無休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6922355  地址:臺灣115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1弄18號B1之1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96922355-00000-9 Copyright©since1995books.com.tw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