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第三章 - 查經資料大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傳道書第三章. 第三章. 本章討論上帝給與世界自然秩序,宇宙依從一定規律運行的,天下萬事皆有定時(三1~8),由上帝所支配操縱,人不能測透其中奧祕(三9~11),也 ...   返回首頁|返回本書目錄|   傳道書第三章   第三章   本章討論上帝給與世界自然秩序,宇宙依從一定規律運行的,天下萬事皆有定時(三1~8),由上帝所支配操縱,人不能測透其中奧祕(三9~11),也不能改變它;人祇好安分守己,適應轉變,接受和享用上帝的恩賜(三12~13)。

有限的人類不能增添或縮減上帝的作為,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安時處順是人生的應有態度。

  全章分為兩大段:一至十五節首先說明天下萬事萬物皆有定時和定期,然後提出勞碌的益處問題(1~9);人不能洞悉定時,也不能改變定期。

因此,傳道者勸勉人順應天命(12~15)。

十六至廿二節,傳道者關注世上不義和奸惡的事情。

一方面,肯定上帝有公義的審判;另一方面,明白人的命運和遭遇早有定時,人人總有一死,與獸無異,歸回塵土。

兩段皆以人莫強如……的勸勉作結(三12~15、22)。

此外,第一段亦可以分為三小段:一至八節,九至十一節和十二至十五節。

{\Section:TopicID=158}一 萬事均有定期定時 三1~8 {\Section:TopicID=159}三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首先,傳道者開宗明義地肯定天下萬事皆有它的時刻,有一定的規律,然後用七對對比詞闡釋十四種現象(三2~7)。

凡事和萬原文是同一字,務原意是使人歡愉的事物;撒母耳記下廿三章五節的「所想望的」和以賽亞書四十四章廿八節「所喜悅的」都是同一字,傳道者也兩次用作此意(五4,十二1);但在晚期希伯來文和亞蘭文中,此字多意指「事務」(傳三17,五8,八6);在此則指「現象」、「行動」或「作為」。

傳道者不是教導人以智慧看準時機去行事,在以後的經文中,他強調這觀念(八5~6,十一9,十二1),但在此處他祇是指出一切事情皆已決定,人雖努力也不能改變自然規律(參一4~11),要承認上帝是宇宙的創造主。

定時、定期兩者之間的差異不易分辨。

定期即「指定」或「派定」的時期(appointed time),定時即「適當的時機(suitable, appropriatetime)。

」定期的原文是「時間」或「時序」,是晚期希伯來文用字,多在舊約後期書卷出現(尼二6;帖九27、31),在亞蘭文的經文中常出現(拉五3;但二6,三7、8,四33,七12)。

{\Section:TopicID=160}三2~3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人生旅途上,各種大小事情都是上帝巧妙的安排,那是人不能完全洞悉和了解的。

生與死的時刻不是操於人的手中,栽種與拔出也有時序的規限。

人不是生命的主宰,沒有能力控制植物的生長,也沒有自由隨意栽種與收割。

殺戮與醫治應上一節的生與死,指生命的喪失與救治。

第二節先敘述「生」與「栽種」兩種正面的現象,然後才引出反面的對照;但全詩之最後一節則以正面現象開始,也以正面作結。

從結構而言,第二與三節、四與五節、六與七節都是相對的,而第八節的上半至下半節也是相對的;整首詩顯示出一個平衡的結構與組織: 2.正反、正反 3.反正、反正 4.反正、反正 5.正反、正反 6.正反、正反 7.反正、反正 8.正反、反正 {\Section:TopicID=161}三4~5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悲歡離合的事在人生中經常出現,人不能掌握或控制這些事情的發生。

拋擲石頭、堆聚石頭之意思不大清楚,且與前文後意不相關。

根據猶太傳統,「拋石」與「堆石」是指男女歡合的事。

現代本作:「同居有時,分房有時」,跟下文較銜接。

{\Section:TopicID=162}三6~8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尋找 意思是「獲取」,與「失去」成對比,跟下文保守和捨棄呼應。

撕裂:哀傷悲痛時,便會撕裂衣服(參創卅七29~34,四十四13;伯一20,二12;賽卅六22)。

按猶太習慣,哀傷過後便會縫補撕裂了的衣服。

靜默與言語,可能跟撕裂與縫補相補足,指悲傷與喜樂之事:悲痛時默然不語(伯二13;哀三26~29);歡笑時讚美與談笑(詩一二六2)。

爭戰有時、和好有時:與以上十三行詩有別,上文全用不定詞形式(infinitiveconstruct),而戰爭與和平是名詞,作為全詩的終結。

還有,其餘六節(2~7)都是以abab的格式寫成,但這一節則採用abba之格式。

二 上帝作為不能參透 三9~11 {\Section:TopicID=164}三9~10 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我見上帝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

  人既不自由,沒有能力決定萬事何時發生,也不能改變自然規律與天命天意的運行,萬事早已命定,那麼人一切的勞碌和努力,都是徒然的。

從二至八節的事務中,傳道者得到一個結論:上帝將這些事賜給世人,目的是叫人繁忙勞碌。

「我觀察了上主交予人類所應從事的事務,得知……」(思高本),這譯文表示第十節與十一節相關,合成第一個結論。

在第三、四章中,我見很可能是說明傳道者從觀察所得來的結論(三10、16、22,四1、4、7、15)。

另外,我知道(三12、14)也有相同的功用,表達傳道者的認信。

{\Section:TopicID=165}三11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十一節是第三章最重要的經文,也是最困難的一節,歷來學者的解釋不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