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應對非婚生子更友善 - 今周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先是法律,張菊芳表示,以現行法令來說,子女出生後,和母親間的親子關係較為單純,因此女人未婚生子同樣可以幫孩子登記戶口;但對於非婚生爸爸的認定, ...
在今天看見明天
×
台灣社會應對非婚生子更友善
非婚生子在西方國家已為常態,但台灣人接受度仍低。
李建興
政治社會
攝影/聶世傑
693期
2010-04-0116:56
+A
-A
加入收藏
為解決少子化問題,政府祭出一連串的解套政策,其中「非婚生子」即引發廣泛的討論;然而綜觀全球「非婚生子」已成為存在的事實,政府和社會該如何扭轉思惟,方能真正為台灣的社會問題解套。
提高台灣生育率近來成了社會的共識,內政部為獎勵生育,推出百萬想口號活動,以作為宣傳。
事隔未久,又傳出內政部次長簡太郎日前進行部務會報時,提議推動「接受未婚生子、鼓勵適齡結婚」概念,這番十足顛覆傳統思惟的言論,迅速在輿論界發酵。
少子化應接受多元化家庭
其中,有衛道人士即指出,這無疑是變相鼓勵「先上車後補票」不負責行為,將使得婚前甚至婚外以及未成年性行為更加氾濫。
甚至還有網友嘲笑內政部是「黔驢技窮,沒步了」,他們認為在生育、教育、養育、經濟各方面配套都沒做好時,就貿然推動「非婚生子」,恐怕將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
雖然簡太郎旋即在第一時間澄清,內政部並未推動或鼓勵未婚生子,以快速消毒,不過他同時強調基於尊重生命,對於未婚生子,也應予以包容、接受。
然而「非婚生子」真的只是另一樁可笑的「暴衝政策」嗎?以下的事證值得思考。
根據《今周刊》針對一千位民眾所做的調查,台灣人不生小孩的最大元凶是「不婚」,比重高達七成三(請見本刊六八八期封面故事《消失中的台灣人》)。
顯見在觀念和現實的考量上,婚姻成了國人生子與否的「緊箍咒」。
無奈的是,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李美玲指出,不婚、晚婚已成為現代台灣女性的通則,她分析,近十年來台灣人結婚對數就少了六萬四千多對,衰退了三成六。
不過,同樣是遭遇女性「不婚」的難題,國外對於少子化,卻能迎刃而解,那就是接受「不想婚卻要子」的父母「非婚生子」。
以瑞典來說,非婚生子的比率就高達五五%,法國則也有五二%,而台灣只有三.九一%。
而從一九八○年代至今,荷蘭非婚生子的比率則由四%快速攀升至四成,而英國則由一二%上升至四四%,令人震驚的是,上述這些國家的生育率都已止跌甚至快速回升。
分析台灣與歐美國家的差異原因,主要在於歐美各國適時調整政策及觀念,對非婚生子變得友善。
其中,法國在○五年取消沿襲自一八○四年《拿破崙民法》中「自然」子女與「合法」子女的區別,也就是讓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一視同仁,這種因應新形態的人際關係,肯定多元家庭的思惟,已成了國際潮流。
台大社會工作系教授林萬億就表示,國人對傳統婚姻認知已有所動搖,面對社會變遷,政府應建立一套可穩定同居關係的機制,消除所有對非婚生子的歧視,或可緩和少子化趨勢加速形成。
歐美各國相繼制定《家庭法》或《伴侶法》,擁有連續五年同居關係視為「準婚姻關係」,和正式配偶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這值得台灣參考。
須被顧慮的三大難題
另外,林萬億表示國內也應該建立沒有歧視的教養、教育和配套福利措施,在道德認知上不能再有「私生子」的偏見辭語,否則最後被犧牲的還是孩子。
見證過無數起夫妻、子女權益爭議的婦女問題研究委員會主委、同時也是九大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張菊芳即指出,對於有意要「非婚生子」的台灣人來說,目前必須得顧慮法律上、經濟上及能否提供子女穩定及健全成長環境的三大難題。
首先是法律,張菊芳表示,以現行法令來說,子女出生後,和母親間的親子關係較為單純,因此女人未婚生子同樣可以幫孩子登記戶口;但對於非婚生爸爸的認定,則須經過「認領」程序,才擁有法律上的父子(女)關係,親子之間才會產生權利、義務,否則將會出現「父不詳」的窘境。
以電影「不能沒有你」來說,片中的母親為已婚狀態和男主角李武雄婚外生子,產下「妹仔」後,由於「妹仔」的母親或其配偶未依法提起否認之訴,否認「妹仔」與其母親之配偶間的父子關係,戶政機關又復以不接受李武雄所持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之判決,使得李武雄無法完成認領程序,進而不能幫妹仔辦戶口登記,因而影響就學。
除了戶籍登記,由於父親在認領後才產生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因此若女性與男方協議好「非婚生子」;為了子女經濟上的保障,最好請求父親辦好認領手續,甚至在受孕前即可打好具法律效力的合約。
至於在權利方面,張菊芳表示,在完成認領程序後,非婚生子女的監護權可由父、母約定由任一方或共同任之。
拿新科奧斯卡影后珊卓布拉克來說,珊卓布拉克是「收養」丈夫和前妻生下的女兒,以台灣法律來看,珊卓和丈夫在婚姻關係中對繼女監護權是共同行使,而目前她準備離婚,監護權若無法協議,須透過訴訟方式處理,法院端視兩人經濟、生活狀況及女兒意願等條件判定由誰監護子女。
除了法律的難題,張菊芳認為,由於單親撫養對於孩子的經濟支出和人格發展,都會造成影響,因此,男女雙方在選擇「非婚生子」前,得先做好充分準備,能提供孩子穩定、無虞的環境才行。
整體而言,對比於歐美國家,台灣相關法令與配套是否應該適度調整,從更圓融的角度出發,找到兼顧家庭倫理與提高生育意願的均衡點,或許將是台灣化解人口危機的關鍵之一。
台灣
非婚生子
少子化
生育
未婚
延伸閱讀
鴻海股價破底創22個月新低高點回落35%市值蒸發7500億元
2018-09-06
最懂鴻海的分析師楊應超:成長不足是鴻海最大的困境
2018-08-22
鴻海怎麼了?
2018-08-22
俄指控烏克蘭開火是為開打鋪路?這4個疑點,揭露普丁背後的盤算
2022-02-17
邀戰普丁遭酸自不量力!馬斯克被車臣總統改名「伊洛娜」…媽媽參一腳:我兒子真漂亮
2022-03-18
台股大盤概況走勢
熱門:
熱門話題
/HOTARTICLES/
最新文章
/HOTNEWS/
熱門推薦
/HOTRECOMMEND/
x
不是台積電!外資上週賣超870億,這檔金融股被賣18萬張最慘…開發金、元大金也被絕情砍殺
台股大盤走勢
熱門:
延伸文章資訊
- 1想要孩子不一定想婚全球婚外生育不斷上升 - 天下雜誌
雖然在不少國家,非婚生子女是由單親母親撫養,但人口統計學家、前聯合國 ... 「全球暖化情況加劇,世界各國全力推動綠能發展,台灣需要一座有國際 ...
- 2人口負成長/少子女化煞不住專家:結婚率下降才是關鍵 - 中央社
多數人認為台灣少子化問題癥結點在於已婚夫妻「生太少」,應該致力提高生育率減緩高齡化速度。薛承泰認為,台灣從戰後嬰兒潮每年平均40萬新生兒,到1980 ...
- 3民法§1065 相關法條 - 全國法規資料庫
有事實足認其為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者,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 前項認領之訴,於生父死亡後,得向生父之繼承人為之。生父無繼承人者, ...
- 4台灣社會應對非婚生子更友善 - 今周刊
首先是法律,張菊芳表示,以現行法令來說,子女出生後,和母親間的親子關係較為單純,因此女人未婚生子同樣可以幫孩子登記戶口;但對於非婚生爸爸的認定, ...
- 5內政統計通報
(一) 婚生狀況結構:105年1-9月婚生子女計14萬5,645人占96.19%,非婚生子女5,762 ... (二) 非婚生嬰兒占出生人數比率按縣市別分:以臺東縣10.25%最高,花蓮縣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