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佗(2世纪-207?),字元化,幼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醫師。

華佗與董奉和張仲景被并稱為“建安三神醫”。

与扁鹊、张仲景及李时珍并称 ... 华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华佗东汉末年方士、醫師明人绘制的华佗像,紫禁城南薰殿藏國家东汉朝代東漢名旉姓名華陀字元化籍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出生2世纪逝世207年?經歷遊學徐州醫者 著作青囊書 清代《三国演义》绣像中的華佗 位于安徽合肥的安徽中医大學的華佗塑像 華佗(2世纪-207?),字元化,幼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醫師。

華佗與董奉和張仲景被并稱為“建安三神醫”[1]。

与扁鹊、张仲景及李时珍并称中國古代四大名医。

目录 1生平 2医术 3病例 4評價 5質疑 6後世紀念 6.1典故 6.2安奉 7藝術形象 7.1藝文作品 7.2動漫遊戲 8参考文献 生平[编辑] 華佗早年遊學徐州,兼通數部經書。

沛國相陳珪舉其為孝廉,太尉黃琬也征辟他,他都不为所动。

于鄉村行醫因醫術精湛名氣漸大因而求醫之人甚众。

廣陵太守陳登因喜食魚膾(生鱼片),胃中有大量寄生虫而重病。

虽经華佗医治痊癒,但華佗提醒他此病三年後會復發,需要有良醫在側。

三年後,果然復發,此時華佗不在,陳登病死。

[2] 《後漢書》及《三國志》二書都說華佗年近六十,但亦保持壯容,《後漢書》甚至說“時人以為仙”。

曹操頭風病嚴重,時常頭痛欲裂。

知其醫術了得,特地把華佗招來看病,還想讓他成為自己的侍醫。

[3]但華佗本為士人,當時「醫」為一學問,非為職業,所以他以醫者身分被曹操召到左右,甚為不快;加上離家太久思念親人,便說得到家書,方向曹操請假。

回家後又不想回到曹操身邊,稱妻患病告假,逾期不返。

曹操多次發書信召華佗,又要求郡縣長官將之遣回,但華佗不肯回去。

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訪,發現華佗之妻原來是詐病,便將華佗禁錮獄中。

荀彧向曹操求情,曹操不許。

華佗受到獄卒的厚待,以《青囊書》一書贈給獄卒。

可是獄卒因懼獲罪,只好婉拒,華佗也不強求,黯然將它燒毀。

[4]華佗最終身受嚴刑而死。

在他被殺後不久,曹操的兒子曹沖病重,曹操後悔當初不應該處死華佗。

[5](“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

”《三国志》) 華佗有弟子吳普與樊阿頗得真傳;樊阿更善於針灸以華佗所教的「漆葉青黏散」保身年亦高達百多歲而頭髮不白,但已失傳。

[6] 医术[编辑] 歌川國芳浮世繪「刮骨療毒」,左側為華佗 华佗一生行醫濟世,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

特點是用藥少,只用幾味藥而已;執藥隨手抓出,不用稱量。

針灸也只是針一兩處。

下針前對病人說:「當引某許,若至,語人」(針感會到某個部位,若你感覺到了就告訴我),病人說:「已到」,便拔針,不久病便會好。

如針藥都不能醫治,就給病人用酒服麻沸散,飲後有如麻醉,然後施手術,再縫合傷口,擦下藥膏,四、五日後創愈,一月就已平復。

但麻沸散與外科手法已经失传。

華佗是醫史上公認第一位使用麻醉藥來麻醉病人,然後進行外科手術的醫師,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將手術刀組在使用之前用火來殺菌消毒,平時不用時浸泡在酒水裡的醫生。

華佗也曉得養性之術,年紀雖大,但仍有壯容。

他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

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不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他的學徒吳普一直學習,年至九十多歲,耳目仍然聰敏,牙齒完整。

病例[编辑] 在《三国志》中有十六则病例(包括《後漢書》中所載七則),《华佗别传》中有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病例。

華佗的行醫事蹟中,以關羽「刮骨療毒」最為膾炙人口,但事實上是源於《三國演義》的虛構故事。

主要描述關羽跟曹操麾下將領曹仁交戰時被毒箭射傷,華佗將入骨的劇毒用刀刮除。

《三國志》中確有關羽手臂中箭,刮骨療毒的記載[7],但在史實中,當時華佗早已被曹操所殺,執刀刮骨者非是華陀而是另外一位無名軍醫。

評價[编辑] 華佗塑像(香港藝術館展品) 《三國志》評曰:「華佗之醫診,杜夔之聲樂,朱建平之相術,周宣之相夢,管輅之術筮,誠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絕技矣。

昔史遷著扁鵲、倉公、日者之傳,所以廣異聞而表奇事也。

故存錄云爾。

」[8] 《後漢書》记载荀彧曾说:「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

」 近代人們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質疑[编辑] 陳寅恪認為,華佗本身就是個神話故事,華佗二字的上古音[ɡʷraːsl̥ʰaːl]與印度藥神「阿伽陀」音近。

故「當時民間比附印度神話故事,因稱為華佗,實以藥神目之。

」而且他的病例原型來自於印度佛教傳說,「其有神話色彩,似無可疑。

」[9]認為這個故事與「曹沖稱象」一樣,都是印度的舶來品。

華佗這個人可能真有其人,但他的醫學傳奇是虛構的。

[10] 後世紀念[编辑] 典故[编辑] 「華佗再世」:華佗以醫術高超聞名,後世讚他醫術高明,有如華佗再度來到人世。

也作「華佗再生」。

但是,如果有人說「華佗再世也醫不好」,這則代表某人已經病入膏肓,再醫術高明的醫生都會無能為力。

「元化重生」:同上。

安奉[编辑] 墓塜 世傳華佗墓於安徽亳州、江蘇徐州和河南許昌各有一座[11],其中有衣冠塜者。

亳州為華佗故鄉;徐州為華佗本籍(原彭城)及遊學、行醫之地;許昌為華佗喪生之地,許昌之墓於1993年經許昌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廟祠 徐州華佗墓曾於明永樂年間重修,同時於墓北建造「華佗庵」供奉華佗神像。

信徒建有華佗廟,或配祀華佗像,道教尊為「青囊濟世華真人」[12]、「神功妙手華真人」[13],信眾尊稱華佗仙師、華佗仙翁、「華佗神醫」等。

臺灣有許多廟宇奉祀華佗,如台北市艋舺龍山寺、高雄市新庄仔天公廟等。

紀念館 安徽亳州永安街中段路北建有華祖庵,1962年增設「華佗紀念館」,由郭沫若題寫館名。

1980年經維修,次年(1981)正式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紀念館介紹華佗一生事跡,並特別展示了華佗施行外科手術之工具及過程資料。

藝術形象[编辑] 藝文作品[编辑] 三國志系列(電玩) 少年华佗(動畫) 1983年电影《华佗与曹操》:郑乾龙饰演华佗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王忠信饰演华佗 1996年电视剧《三國英雄傳之關公》:歐陽龍饰演华佗 2000年电视剧《医神华佗》:林文龍饰演华佗 2004年电视剧《神医华佗》:庹宗华饰演华佗 2009年电视剧《终极三国》:曾子余饰演华佗 2010年电视剧《三国》:蔡军饰演华佗 2015年电视剧《半為蒼生半美人》:何晟铭饰演华佗 2017年电视剧《军师联盟》:许还山饰演华佗 2017年網路剧《终极三国2017》:夏志远饰演华佗 動漫遊戲[编辑] 《火鳳燎原》(陳某):於長安風雲篇登場,醫術承於「南華八怪」之于吉,曾為郭嘉、曹操、呂布、小孟(貂蟬)和陳登等診治 参考文献[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华佗(分類) ^王爱品著.道医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05:72.ISBN 978-7-5080-9473-1.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帮助) ^《三国志·华佗传》载:“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

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

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三國志》:“太祖聞而召佗,佗常在左右。

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

”(《三國志·方技傳》) ^《三國志》(卷29)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彊,索火燒之。

^據《魏志》載曹沖病逝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因此華佗之死是在建安十三年之前。

李延沛等编修《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一书记载华佗生於公元142年,即汉安元年,卒於203年,即建安八年,享年61岁。

^《後漢書·卷八十二下·方技傳》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醫劈之。

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清華學報》六卷一期所刊「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1930年 ^再提爭論:華佗到底是波斯人還是印度人(圖).[2009-03-29].(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5).  ^華夏經緯網-華佗在許昌.[2017-03-27].(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元始天尊說北方北帝伏魔法懺》 ^上清天醫院十三科天醫真人 查论编陈寿著《三國志》立傳人物魏書卷1武帝紀曹操卷2文帝紀曹丕卷3明帝紀曹叡(秦朗・夏侯献)卷4三少帝紀曹芳・曹髦(王經・成濟)・曹奂卷5后妃传武宣卞皇后・文昭甄皇后・文德郭皇后・明悼毛皇后・明元郭皇后卷6董二袁劉传董卓(李傕・郭汜・馬騰・韓遂)・袁绍(袁譚・袁熙・袁尚・高幹・麴義・淳于瓊・顏良・文醜・沮授・田豐・逢紀・審配・郭圖・辛評)・袁术・刘表(劉琦・劉琮・蔡瑁・黃祖・蒯良・蒯越)卷7呂布臧洪传呂布(张邈・陈宫・高順・陳登)・臧洪(陳容)卷8二公孫陶四張传公孙瓒(劉虞)・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公孫淵)・陶謙・張楊(眭固)・張燕・張繡・张鲁(閻圃)卷9諸夏侯曹传夏侯惇(夏侯楙・韓浩・史渙)・夏侯淵(夏侯霸)・曹仁(曹純)・曹洪・曹休(曹肇)・曹真(郝昭)・曹爽(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桓範)・夏侯尚(夏侯儒)・夏侯玄(李豐)卷10荀彧荀攸賈詡传荀彧・荀攸・贾诩卷11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袁渙・張範(張承)・涼茂・國淵・田疇・王脩・邴原・管寧(王烈・張臶・胡昭・焦先)卷12崔毛徐何邢司馬传崔琰(孔融・許攸・婁圭)・毛玠・徐奕・何夔・邢顒・鮑勛(鮑信)・司馬芝卷13鍾繇華歆王朗传鍾繇(鍾毓)・华歆・王朗(王肅)卷14程郭董劉蒋劉传程昱(程曉)・郭嘉・董昭・刘晔・蔣濟・劉放(孫資)卷15劉司馬梁張温賈传劉馥(劉靖)・司馬朗・梁習・張既(張緝)・温恢・賈逵(李孚)卷16任蘇杜鄭倉传任峻(枣祗)・蘇則・杜畿(杜恕・杜預)・鄭渾・倉慈卷17張樂于張徐传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朱靈)卷18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李典・李通・臧霸(孫觀)・文聘・呂虔・許褚・典韦・龐德・龐淯・閻溫(張恭)卷19任城陳蕭王传曹彰・曹植(楊修・丁儀・丁廙)・曹熊卷20武文世王公传曹昂・曹鑠・曹沖・曹據・曹宇・曹林・曹袞・曹玹・曹峻・曹矩・曹幹・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曹協・曹蕤・曹鑒・曹霖・曹禮・曹邕・曹貢・曹儼卷21王衛二劉傅传王粲(王弼・吳質)・卫觊・劉廙・劉劭・傅嘏卷22桓二陳徐衛盧传桓階・陳群(陳泰)・陳矯・徐宣・衛臻(衛茲)・盧毓卷23和常楊杜趙裴传和洽・常林・楊俊・杜襲・赵俨・裴潛卷24韓崔高孫王传韓暨・崔林・高柔・孫禮・王觀卷25辛毗楊阜高堂隆传辛毗(辛敞)・楊阜(韋康)・高堂隆卷26滿田牽郭传滿寵・田豫(鲜于辅)・牽招(牽弘)・郭淮卷27徐胡二王传徐邈・胡質・王昶・王基卷28王毌丘諸葛鄧鍾传王凌(令狐愚)・毌丘儉(胡遵)・諸葛誕(蔣班)・文欽・唐咨・鄧艾(州泰)・鍾會(諸葛緒)卷29方技传华佗・杜夔・朱建平・周宣・管輅・朱鑠卷30烏丸鮮卑東夷传烏丸・鲜卑・夫餘・高句丽・東沃沮・挹娄・濊・韓・倭蜀書卷31劉二牧传劉焉・劉璋卷32先主传刘备卷33後主传刘禅卷34二主妃子传先主甘皇后・先主穆皇后・後主敬哀皇后・後主張皇后・先主子永・先主子理・後主太子璿卷35諸葛亮传诸葛亮(諸葛喬・诸葛瞻・董厥・樊建)卷36关張馬黄趙传关羽・张飞(嚴顏)・马超(馬岱)・黄忠・赵云(陳到)卷37龐統法正传庞统(張任)・法正(張松)卷38許糜孫簡伊秦传許靖・糜竺(麋芳・士仁)・孫乾・簡雍・伊籍・秦宓卷39董劉馬陳董呂传董和・劉巴・馬良(马谡)・陳震(陈式)・董允(陳祗)・吕乂卷40劉彭廖李劉魏楊传劉封(孟達)・彭羕・廖立・李严・劉琰・魏延・杨仪卷41霍王向張楊費传霍峻(霍弋・羅憲)・王連・向朗(向寵)・張裔・楊洪(何祗)・費詩卷42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杜微・周羣(張裕)・杜瓊・許慈・孟光・來敏・尹默・李譔・谯周・郤正卷43黄李呂馬王張传黃權(黄崇)・李恢・呂凱・馬忠・王平(句扶)・張嶷卷44蒋琬費禕姜維传蒋琬(蒋斌・劉敏)・費禕・姜维卷45鄧張宗楊传鄧芝・張翼・宗預(廖化)・楊戲 (費觀・何宗・輔匡・劉邕・張存・殷觀・習禎・吳懿・吳班・王甫・李邵・马勋・龔祿・馮習・張南・傅肜・程畿)吴書卷46孫破虜討逆传孙坚(孫朗)・孙策(孫紹)卷47吴主传孙权(孫邵)卷48三嗣主传孫亮・孫休・孫皓卷49劉繇太史慈士燮传劉繇(劉基)・太史慈(太史享)・士燮卷50妃嬪传吳夫人(吳景)・謝夫人・徐夫人(徐真・徐琨)・步夫人・王夫人・王夫人・潘夫人・全皇后・景朱皇后・昭獻皇后・滕皇后卷51宗室传孙静(孫暠・孫瑜・孫皎・孫奐)・孫賁(孫香)・孫輔・孫翊・孫匡・孫韶・孫桓(孫河)卷52張顧諸葛步传张昭(张承・张休)・顧雍(顧邵・顧譚)・诸葛瑾(諸葛融)・步騭(步闡)卷53張严程闞薛传张紘(张玄)・严畯・程秉・阚泽・薛綜(薛瑩)卷54周瑜魯肃呂蒙传周瑜・鲁肃・呂蒙(鄧當)卷55程黄韓蒋周陳董甘淩徐潘丁传程普・黃蓋・韓當・蒋欽・周泰・陳武(陳表)・董襲・甘宁(蘇飛)・凌統(凌操)・徐盛・潘璋・丁奉(丁封)卷56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朱治・朱然(施績)・呂範(呂據)・朱桓(朱異)卷57虞陸張駱陸吾朱传虞翻・陸績・张温(張儼)・駱統・陸瑁・吾粲・朱據卷58陸遜传陸遜(陸抗)卷59吴主五子传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卷60賀全呂周鍾離传賀齊・全琮・呂岱・周魴・鍾離牧卷61潘濬陸凱传潘濬・陸凱卷62是儀胡綜传是儀・胡綜(徐詳)卷63吴範劉惇趙達传吳範・劉惇・趙達卷64諸葛滕二孫濮陽传诸葛恪・滕胤・孫峻(留贊)・孫綝・濮陽興(萬彧)卷65王楼賀韋華传王蕃・楼玄・賀邵・韋昭・華覈维基文库在线阅读 规范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14028135 BNF:cb15107120m(data) DILA:A011482 FAST:1824848 GND:129406031 HKCAN:9811104382703406 ISNI:0000000063240037 LCCN:n80137507 NLA:36602330 NNL:004339071 NTA:144861631 VIAF:6039008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华佗&oldid=71955454” 分类:​2世纪出生卒年不详三国志立传人物漢朝醫學家东汉人华姓亳州人中国人物神中國民間信仰醫藥之神存在与否有争议的人物隐藏分类:​引文格式1错误:日期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DDB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KCA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N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العربيةمصرى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ไทย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吴语文言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